第128章 回京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卓王孫不斷地點頭。

“至於人力送風……”他向四周望了望,耳邊隱隱傳來譁啦啦的水聲,問道,“附近有水源?”

卓王孫道,“谷外便是山上之水彙集之地。”

劉據道,“如此便容易得多。”接著在布帛上勾畫起來。

他想到的是水車。

利用水流驅動水車,然後在水車上安裝一根偏心連桿,連線到鼓風用的皮囊上,把水車的轉動轉換為推拉皮囊的直線運動。

他相信,這個原理足夠簡單,也很容易實現。

果然,卓力在仔細聽他解釋兩遍之後,大喜道,“如此奇思妙想,殿下如何得之?”

卓王孫瞪了他一眼,“殿下如何知曉,哪輪得到你來問?快去準備,按殿下所言重新搭建冶鐵爐。”

卓力興高采烈地去準備去了,卓王孫又帶著他來到出鐵處,指著一塊塊鏽跡斑斑的鐵塊說道,“殿下,這些便是冶煉後的鐵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據點點頭,“很好。”

卓王孫卻搖頭道,“這些鐵坯雖多,卻無法做成刀劍之類的兵器。”說著撿起腳下半截斷刀輕輕一磕,斷刀又斷掉一截。

劉據看了看灰白色的斷口,知道這是含碳量過高的生鐵,不適合做成刀劍之類的薄形器具,想了想說道,“有一種東西叫碳……”

“碳是何物?”卓王孫知道他說的不可能是燃燒用的木炭,仔細詢問。

劉據也明白,要什麼是碳解釋得通,恐怕千難萬難,便換個角度說道,“它就是一種決定冶煉出來的是鐵還是鋼的東西。”

“鐵中碳多,既為生鐵,耐磨但易碎,碳少稱之為熟鐵,不耐磨且軟,只有碳量適中才可成為既硬又強的鋼,可用於煅打,製作刀劍等物件。”

卓王孫雖然不知道碳究竟為何物,但是它很重要,這一點還是聽明白了。

“殿下,如何把生鐵轉煉為……鋼呢?”

劉據想了想,“可嘗試將生鐵重新燒至半融,多次翻攪,或可將多餘之碳去除。”

事實上他沒這麼做過,不知道有沒有用。但是讓鐵水中的碳和氧氣接觸,應該能把碳消耗掉,這個原理是存在的。

卓王孫不住搖頭讚歎,“老夫一生與鐵為伴,卻不及殿下幾句話透徹,老夫……愚鈍啊!”

劉據心說這可不是愚不愚的問題,而是見識!誰讓自己比他們多了兩千多年的見識呢?

從赤焰山回來,已是近午時分,他謝絕了卓王孫的盛情挽留,準備返回成都時,卻發現卓少兒的獨孤宏已然難解難分,執意要跟著他們走。

卓王孫雖然已經應允兩人婚事,可未成婚便隨夫家走了,說出去終究還是不太好聽,勸解道,“少兒,只要過得本年,爺爺便許你與他完婚如何?”

卓少兒不依道,“他要隨殿下回長安,蜀地與長安幾千裡之遙,何時才能再見?”說著向劉據投來求救的目光。

劉據道,“老先生可信得過本宮?”

卓王孫笑道,“天下若有一人可讓老夫信服,必是太子殿下!”

“既如此,劉據以人格做保,請放心讓少兒小姐隨本宮回長安,本宮會另尋住所與她,待本年一過,便派人來接老先生入京,給他們完婚如何?”

卓王孫略一沉吟說道,“如此便依殿下!”

卓少兒大喜,跑到劉據面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頭,“民女謝過殿下!”起身後兩眼一紅撲到卓王孫懷中,“爺爺……我……舍不得你!”

卓王孫呵呵笑道,“捨不得爺爺就留下如何?”

卓少兒淚珠滾落,“……不行呀爺爺!”

卓王孫和劉據相視大笑起來。

臨行時,卓王孫派人裝了整整十車財物,被劉據婉拒,“老先生放心,少兒到了本宮府上,便是本宮家人,不會受委曲。”

卓王孫本來想說這是給孫女的嫁妝,可是轉念一想,還不能成婚,何來嫁妝之說?只得作罷。

回到軍中時,胡望古已經把製作完成的護臂送了過來,劉據看後大為滿意,讓獨孤宏和裴歷給本部衛隊佩帶上之後,引來其他人無盡豔羨。

李陵和趙營平不停地嘖嘴,郭昌也心有不甘,“殿下,如若不然……再駐幾日再走如何?”

劉據笑道,“據本宮所知,軍費中並無此項開支。”

如果每個士兵都配一塊護臂,至少要一萬以上,需要多少錢,恐怕不是小數目。

郭昌當然知曉軍需用度,無奈咬牙道,“末將曉得了!”

大軍即日開拔,由成都直奔廣漢郡,馬不停蹄地向北疾行。

沿途所過之地,各地官員均是高接遠迎,百姓們夾道歡送,尤其是帶入巴蜀的流民,不但都有了自己的土地,還在各縣正式登記造冊,變成了本地的“合法居民”,他們要感謝的自然是太子劉據。

來時還是秋風颯颯,如今已是草木凋零,這種景象在離開廣漢郡之後越發明顯。

又過了近一個月的行軍,大軍來到武都境內,劉據想起和杜延年之約,便和郭昌說明意向,在故道駐紮一日,正當他準備去五陂縣拜訪杜延年時,武都郡太守葉環卻先一步來了。

和他一同前來的,正是數月不見的杜延年。

“下官一直關注驛報,聽聞殿下隨大軍不日即將到達,下官便趕來與殿下相見。”

杜延年雖然清減了不少,但言語間多了幾分靈動之氣,早已沒有了當日初見時的青澀之感,神情之中更多的是一片赤誠情意。

劉據笑道,“本宮曾與幼公約定,回程時要再品一次你家裡的白水湯!”

杜延年笑答,“殿下怕是要失望了,下官家早就沒有白水湯了。”

葉環卻表現得有些憂鬱,“他是用私鹽換來的,有何值得誇耀之處?”

劉據一愣,“私鹽?”

杜延年正容道,“下官也沒有辦法,如果把私鹽完全禁掉,官鹽到本縣手中,其價已然高不可及……”

劉據想到自己在益州時也沒有禁私鹽,笑笑道,“無妨,只要於民有利,做些許變通也無可厚非。”

杜延年喜道,“殿下也認為下官無錯?”

“當然!”劉據看向葉環,葉環卻心事重重,“殿下最好儘快返京,有些事……需要早做準備!”

劉據一愣,他這是話裡有話啊,難道……長安出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