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凱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貞觀九年冬,距離過年已經僅剩一週了,長安的街上已經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今天的長安城門口處處是掛滿著笑容的百姓,但他們的笑容卻不是因為臨近過年。他們雙手插到袖裡,有些顫抖著縮在衣領中。

其實今日並不算特別冷,陽光明媚,並不颳風下雪,算得上是冬日裡難得的好天氣了。

百姓紛紛點腳抻著脖子朝著城門外看,面上倒是沒什麼焦急的樣子,只是悠然的閒聊。

“高陵郡公怎麼還沒到呢?不是說大約午時到?”

“著什麼急呢,這不還差一柱香才到午時呢。咱們來太早了。”

“這還早啊,高陵書院的那些學生和老師來的比我們還早呢,今天一大早便來到城門口了。你看前面那些人,都是那些國公爺府上的公子呢,都早早的來等郡公凱旋呢!”

今日的長安城可是比過年還要熱鬧了,男女老少全部聚集在城門這邊。雖然人多,但並不會發生踩踏之類的事情,一是因為有軍士在這街邊守著,二是因為他們都帶著敬愛自發來接高陵郡公回城,自然不願意發生那樣的事,影響高陵郡公。

突然從街尾傳來一陣騷動,只見一隊人馬井然有序的朝城門口走來,眾人皆轉回頭來。

打頭之人壯冠虯髯、面目威嚴,雙目如電,讓人不敢直視。他身下是一匹白蹄黑馬,皮膚溜光水滑,雙目炯炯有神,雖沒有奔跑起來,只是慢悠悠的走著 ,也可看出它的強大與美麗。

他身後之人亦都是威嚴逼人之人,眾百姓不敢多看,再之後便是一隊整齊他們身穿黑色盔甲,手持長槍,威風凜凜。路上百姓不需多說,自發便為這隊人馬讓開了路。

站在城門口的公子將士們率先反應過來,跪倒在地,稽首長拜,高喊萬歲!眾百姓這才反應過來,齊齊行稽首禮,不敢再往聖上那邊看一眼。

這一隊人馬便是李世民一行人,他身後便是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等眾臣。他們身後那群威風凜凜的士兵便是大名鼎鼎的玄甲軍。

一般來說李世民是不用出來親自迎接的,由太子親迎已經是極大的體面了,但李承乾也隨著陳曉去了扶桑,只是皇子的迎接的話,又顯得不夠重視,於是李世民便親自相迎。

自李世民登基以來,這樣的殊榮也只有陳曉獲得了!

李世民雖看著威嚴無比,但其實並沒有什麼架子,他很隨和的讓百姓起身,聲音洪亮,爽朗大方。

大唐民風開放,對皇帝並不算太過害怕,李世民又看著很隨和,百姓們也不過於拘束,等皇帝過去之後,也開始小聲討論皇帝,談論朝臣,討論玄甲軍。

當然他們的談論都是正面的,百姓們不算懼怕,但也不願找死。

李世民沒有什麼百姓就不能直視皇顏的規矩,也沒有什麼不能談論皇室的規矩,也正是因為李世民的不在意,民風才能這般開放。

李世民不害怕百姓批評他,他能接受朝臣的批評建議,自然也能接受百姓。

當然百姓一致的誇讚,還是讓李世民臉上掛滿了笑容。他也不特意保持威嚴,對朝臣應該有適當的威嚴,對待百姓就應該是另外的方式了。

因為百姓們的讓路,他們很快便走到了城門之上,城門之上有幾個很熟悉的人。

站在城門首位的是太子妃蘇氏,一旁還站著兩位姿容甚茂的女子,兩個女子一邊牽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他們見李世民過來,一起行了一個萬福,兩個孩子也乖巧行禮。

李世民見此一邊拉過一個孩子,摸了摸他們的頭,語氣輕柔的與他們說著什麼。孩子們明顯跟聖上很熟,一點也不害怕,說著些古靈精怪的話,逗得李世民哈哈大笑。

太子妃蘇氏有些羨慕的瞧著那兩個孩子,李麗質看到蘇氏的眼神,也有些心疼,蘇氏才剛剛嫁入東宮,太子便跟他丈夫一起去了扶桑,一走半年,獨守空閨,孩子的事更是沒影的事了。

只是李麗質隨後又很是黯然,還心疼別人,太子不可能每次都隨軍出征,但自己的丈夫在外的時間比在長安的時間都要多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次回來她定然要讓她父皇不要再派陳曉出征了,只是這事只能先按下不表,今日的場合不太適合說這些。

不見其人先聞其聲!

李世民不過逗弄了幾句孩子,遠處便聽到了整齊震撼的馬蹄聲,穩健又有氣勢。

李世民抬眼向遠處望去,一隊威風凜凜的軍隊慢慢露了頭。隔得很遠,他們看不清馬上之人的面容,只能看到陽光下鎧甲閃著的耀眼的光芒。

城中已然寂靜無聲,所有人安靜的等著,呼吸聲清晰可聞。

軍隊距離城門口已經越來越近了,城中的人們也逐漸看清了領頭之人的面容。

為首的是面如冠玉,褪去了許多青澀的太子李承乾,落後一步的正是依舊俊朗低調的高陵郡公陳曉,另一邊在他兩面前就顯得有些粗糙的薛萬徹將軍。

城牆上的幾位女子紛紛淚眼朦朧,激動的落淚。李世民眼眶也有些泛紅,眾人見怪不怪,他們的陛下眼淚一向比較豐富。

也不能怪李世民感性,這都是他的將士,陳曉是他的重臣,也是他的女婿,最重要的是他最看重的兒子太子李承乾也在其中,一走半年,太子一封信也沒往長安寄,他心中自是擔心的。

陳曉當然也很早就看到了李世民和自己的妻兒站在城牆上迎接自己。他的妻兒們來迎接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聖上也親自到這裡來迎接,他也確實沒有想到。

聖上在朱雀門前迎接已經是極大的殊榮了,遑論現在是到了長安城門前迎接,他們也算是大唐頭一位了!

陳曉稍稍一想算是明白了過來,想必一是因為自己在民間的宣傳合了陛下的心意了,真命天子這一說當然是他故意而為之的了。他也不是拍馬屁,而是這樣有利於大唐的安定,何樂而不為?

這也是見到他們隨便幾句挑撥的話都能挑撥到扶桑的百姓對皇室的恨意而啟發的。大唐地大,天災人禍不可避免,若是有人借天災人禍忽悠百姓仇視聖上,恐大唐動盪,於社稷有礙。

於是陳曉擅自做主將這些話散播出去,造成的效果看起來還不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