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嘴角噙著一絲冷笑,陳曉看向淵淨土的眼神中滿是冷意。

和親?

真以為自己不知道他們想的是什麼?

中原王朝歷朝歷代的和親,都是以大量的陪嫁為前提。

公主下嫁,朝廷會準備大量的東西,包括工匠。

在陳曉看來,這和資敵沒有任何的區別。

匈奴外族的冶鐵技術怎麼來的?不正是靠著歷朝歷代下嫁公主帶過去的?

而此時,李世民也看向淵淨土,輕咳一聲說道:“茲事體大,事關國體,朕需要好好想想,高句麗若是別無他求,那就先退下吧。”

聽到這話,淵淨土不由得就是一愣,神色間也浮現出來一抹驚駭之色。

這是……猶豫了?

淵淨土張了張嘴,原本還想說上兩句,但見李世民已經毫無興趣,只能閉口不言,躬身退了下去。

高句麗使臣掀起的風波暫時停歇下來,至於其他藩國使臣,就正常了不少,朝會很快就到了尾聲。

當內侍宣佈退朝的時候,一眾大臣才紛紛離開大殿。

只是剛走出去沒多久,陳曉就被一名太監攔了下來。

“公爺,陛下召見。”

陳曉也不意外,畢竟自己在朝堂上掀起一片波瀾,退朝之後李世民必定會私下裡見自己一面。

因此陳曉也不多言,只是點頭應是,跟著內侍朝著甘露殿走去。

剛一入殿,陳曉便驚訝的發現,長孫無忌,李靖等人全都在殿內等候。

見眾人看向自己,陳曉也不發憷,只是朝著李世民行了一禮。

“臣拜見陛下。”

“罷了,免禮吧,賜座。”

等到陳曉坐下之後,李世民才開口詢問道:“今日朝堂之上你直言反對和親之策,落了高句麗的面子,朕很好奇你為何如此反對這件事情?”

聽到李世民心中的疑惑,陳曉看向李世民開口說道:“陛下,臣朝堂之上所言都是肺腑之言。”

“我大唐自從建立以後,面對番邦從未有過低頭的時候,大唐男兒錚錚鐵骨,自然是不會輕易向敵人低頭,如今高句麗自傲無比,絲毫沒有懺悔之意,我大唐同他一個小小的高句麗結成邦交,還需要假以女人的手,是我大唐男人都死絕了嗎?”

陳曉這一番話,將在場的一眾人說的臉色有些難看,但又偏偏不知道該說什麼。

因為朝堂之上,他們聽到和親的訊息之後,並沒有多說什麼,心中甚至於有些贊同和親。

“我大唐安定當然不能用女人來換!”

李世民眉頭一皺,心中也隨之湧現出來一股怒火。

只是這怒火並非因為陳曉,而是因為和親一事。

自己十幾歲便領兵作戰,十幾年來未曾嘗試一敗,手中兵多將廣,坐擁九州之地,一言便可決人生死。

自己的國家,何時需要一個又一個女人來換取和平?

陳曉站起身來,拱手道:“陛下有此心,我大唐必定會立於不敗之地!”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此當為我大唐風骨!”

“陛下,莫要忘了魏晉亂局,衣冠南渡,天下黎明百姓死傷無數的前車之鑑。”

聽到陳曉這一番話,李世民不由得就是一愣,隨後陷入了沉思當中。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好句!”

只見那李世民的眼神瞬間變的明亮起來,看著陳曉的眼神也變得有些不太一樣。

“這三個短句鏗鏘有力,振聾發聵,朕當謹記下來,日日勉勵自己!”

說著,李世民便看向陳曉,開口說道:“陳曉,你一手字頗有風骨,和這九個字也頗為契合,今日朕就厚著臉皮求你一幅字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陳曉微微一笑,拱手道:“臣謝過陛下恩典。”

“筆墨伺候!”李世民微微頷首,笑著說道。

不過片刻,內侍便將筆墨紙硯準備妥當。

陳曉站在書桌前凝神片刻,隨後提筆寫字,筆下猶如游龍遊弋,九個大字一氣呵成,筆鋒銳利,透露著一絲傲氣。

當陳曉最後收筆的時候,身後便傳來了李世民的叫好聲。

“好!”

“好字!”

這時,似乎是因為看到陳曉這一手字,而受到了影響一樣,李靖等一眾武將對視一眼,紛紛站了出來。

“陛下,我等請命應對高句麗一事,若是高句麗稍有異動,我大唐鐵騎必定踏平高句麗!”

陳曉此時也是垂手而立,沒有說話。

他知道,眼下的大唐雖然能夠擊敗高句麗,但是卻並無法一戰定乾坤。

按照原本的走向,這高句麗最少還要苟活幾十年,直到高宗時才徹底覆滅。

而此時的李世民顯然也沒有被這九個字衝昏頭腦,反倒是異常的冷靜。

李世民很清楚,陳曉這是提醒自己,莫要走了歪路,而不是鼓勵自己和高句麗徹底鬧掰。

看了一眼陳曉,李世民這才緩緩開口說道:“陳曉,你有何良策?”

話音剛落,所有人都朝著陳曉看了過去,眼神中滿是好奇之色。

見狀,陳曉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拒絕和親,不代表徹底開戰,論體量,高句麗並無這個膽量,而高句麗著急和親,必定是國內已經漸漸生出亂象。”

“因此,臣以為,著急的應該是他高句麗,而非我大唐,此事自有著急的人。”

“你是說拖字訣?”李世民好奇道。

“不錯,拖得越久,對我大唐越有好處,陛下無須著急。”

眾人聽到這話,也隨之開始仔細琢磨起來,仔細想想確實是有那麼一些道理。

“只是拖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李靖蹙眉道。

“簡單,調遣大軍,人數無須太多,做佯攻之勢,或者在我大唐和高句麗接壤的邊境練兵,做隨時開戰的準備,以此來給高句麗施壓。”

“若是高句麗國內有亂象發生,那必然會驚動淵蓋蘇文,屆時淵蓋蘇文只會更加著急。”

“至於長安城中,臣既然為談判主使,自然會處理好淵淨土的。”

聽到陳曉的計劃,李靖沉思片刻,朝著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老臣以為,陳曉此計可行,我大唐或許不用廢一兵一卒,便可達到目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