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新的戰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該說不說這篇討賊繳文寫的是真的好,把楚才浩黑得那叫一個暢快淋漓,比之前那幾篇,高度起碼要提升了幾層樓,確實達到了“事昭而理辨,氣盛而辭斷”的要求。

首段第一句話就從楚才浩的出生開始論證,嘲諷為了出名不擇手段,不是一個良善之輩,警醒世人認清楚他的本來面目,給後續的批判給足了的理由。

次段:先歷數楚才浩這幾年做的種種事情,緊扣首段一個”偽”字;直斥楚才浩是擾亂文壇安寧的禍根,為下段討楚做足了有力鋪墊。

第三段,先寫標註這次發文是正義,再寫其我方‘兵’威之壯大,從各多方面介紹優勢在我,並表達自己為國盡忠的決心,其言語使人信服,富有號召力。之後文章在痛訴楚才浩的不當言行。

末段針對各方先示之以大義:呼籲號召人民大眾團結起來,舉義旗,以清妖孽,正本清源,不論男女老幼,富貴貧賤,討賊義不容辭,就和後世微信不轉不是隆國人一樣,以大義壓人。

全篇寫得那叫一個雄文勁採,鼓舞鬥志,但後續的反應卻和葉佚名想的大相徑庭。

看著手上的報紙,眾人相顧無言,都弄不明白,這個人到底是友軍,還是敵軍。

你說他是敵軍吧,他又能寫出這麼文采出眾的文章,可以說全方位、無死角的黑了一遍楚才浩,沒有深刻的恨意絕對寫不出這麼文采飛揚的文章,以這段時間眾人寫的文章來說,無出其右;

但你說他是友軍吧,他又過來幫倒忙,本來兩邊吵得好好的,有來有回,這下好了,貿然得來插手,這不是誠心給大家搗亂來了嗎?

在他們眼裡,自從上次海外資助的名單曝光後,這麼一批人算是臭大街了,連帶著“功蜘”這個帶著褒義詞的詞彙都跟著變臭了,只要有人被稱呼這麼一句,那個被稱呼的人絕對要跳起來揍你一頓,你在罵誰呢?

可謂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在他們眼中,葉佚名便是那顆老鼠屎。

葉佚名的貿然插手,好好的一場人民內部戰爭,加入海外代表的干預,性質就完全變了個樣。

這個時候誰敢附和葉佚名的號召!?不拍被人記上小本本嗎?

白話文的支持者們簡直難受的想要吐血。

大家已經破三路,等三路超級兵一來就一波給平推了,你說你來湊什麼熱鬧?這不是給人找到反擊的機會嗎?

事態發展也確實沒有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楚才浩的一篇《寒窯賦》,正式拉開了反擊的號角。

你不讓我寫古文,我偏要發古文。

被逼上梁山的楚才浩暗暗發狠道。

這是楚才浩第一次沒有聯絡報紙發聲,而是透過各大論壇的負責人,以網路的形式發出自己的觀點。

在這場罵戰中,楚才浩發現哪裡才是自己的大本營,既然你們的實力都在現實,在那邊我實力尚淺,我就在你們影響力涉及不到的地方,重新開闢新的戰場,網路上總不是你們的一言堂了吧!

這篇《寒窯賦》前半段以自述的口吻講起自己從貧苦到富貴的經歷,列舉了自古以來歷史上諸多名人經歷的各種命運和磨難,擺事實講道理,來說明這世界,人生命運的起起落落,以對應葉佚名的首段,駁斥他的謬論,出生並不代表一切,位卑也可以憂國憂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後半段雖然也是講人生的始與終,但更深沉的含義卻是借人預今,很多人活在這世上,不會接受現實和應對變化,但在無運與有運的特定時間內,天地迴圈是週而復始的不斷發生變化的,提示人們要重視自然界的星移物換,隨著時間變遷,矛與盾的關係在不斷發生變化,今日之矛未必不是他日之盾,堅持中國文化本位意義尤為重大。

原文自然不是這個意思,但在修修改改後,意思也大差不差,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寫出,文章的含義就被賦予了不同的思考,就像閱讀理解一樣,當作者寫完後,這文章便已經不屬於作者本人了,

現在這個時間段寫這篇賦,也能從其他地方理解,經典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能體現它的力量。

就像前段時間自己寫得《岳陽樓記》看著網上網友們的閱讀理解,簡直看得目瞪口呆。

論壇中疑問最多就是楚才浩明明沒有見過岳陽景區的狂風暴雨,而老虎和猿猴也隨著文明的發展已經消失許久,但為何要出現這些描述?這些景色又是從何而來?

自己當時真沒想這麼多,就是為了工整便寫了出來,但腦補的人卻不這麼想。

其中點贊最高就是一條解釋長達3000多字的閱讀解釋,字比文章都多了五、六倍,文章中解釋道:你可以把它們這些看成這些是楚才浩的心路歷程,結合前段時間的經歷,就能看懂其中韻味,隨後把楚葉之爭的經過講了一遍。

認為這些場景描寫是當他被外界的東西感染,陷入低落的情緒時他內心的真實反照,陰雨綿綿、虎嘯猿啼都是他自身的感受,這次他藉助這次遊岳陽樓的契機,表面上寫得是一篇遊記,但卻是借物抒發自己內心的失意和苦悶,而後一段的春風和煦,則是取得輿論勝利的喜悅。

最後更是高度讚賞了,楚才浩內心的赤子之心,認為值得大家學習當被人千夫所指的時候,心裡面依然是深愛著這個國家,裝著家裝著民,憂國憂民的心態。

文采之好,看得楚才浩都一陣羞澀,不禁懷疑起來,當時自己的心態是不是就是這樣。

幾天時間裡,《寒窯賦》以論壇為中心,漸漸輻射了整個網路。

每天都會有大量網友專程點進來,參與討論,或靜靜圍觀各路高手點評、解析《寒窯賦》。

此外,還有很多靠這個吃飯的媒體人、評論家也雲集其間,紛紛轉載其中熱度最高的解析和評論到報紙上。

熱鬧程度,堪比之前的“楚葉之爭”!

這可讓上頭掌控輿論方面的有關ji構,十分頭疼:就不能消停幾天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