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藏書樓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古一心並不知道古庸易筋經的神奇,雖然將易筋經都盡數記在了腦海之中,她也準備回到宿舍中修煉一番,但這卻並不代表著她清楚易筋經的價值,再加上出身平凡的她也確實沒有什麼好的易筋洗髓之法,更別說更高階的鍛骨功法了。所以,在顧柔情表示要帶著眾弟子前往藏書樓的時候,古一心也儼然在人群之列。

崔浩南眼神中帶著一絲猶豫之色,他自然是有極好的易筋鍛骨之法,而且是當朝崔太師的看家絕學,乃是準聖道傳承,學院中雖然也有著許多不錯的傳承,但想必沒有一門功法能夠比得上他所修煉的“浩然養身篇”。

儘管如此,但崔浩南卻並不甘於就這麼直接轉回宿舍。對於他來說,要想要擺脫家族安排的命運,那麼首先要做的便是擺脫家族的功法。

浩然養身篇雖然很強,但卻並不適合他。在極為考究心性的浩然養身篇面前,崔浩南的心境自然是不夠契合的。再加上他本能的抗拒,所以此時此刻,他也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夠獲得一門新的修煉法門,哪怕是新的法門不如浩然養身篇,但只要與崔家無關,那便極好。

一個貪多的古庸,一個缺少功法的古一心,還有一個本身就有著極佳傳承,卻一門心思的想要跳出家族束縛的崔浩南,同樣還有幾個或許是閒得無聊,或許是期待著什麼奇遇的學子也都跟著顧柔情一同來到了藏書樓。

國學院在晉國地位崇高,佔地面積廣,與許多世家門閥甚至是晉國皇室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有著入聖強者坐鎮,從聖強者助教,雖然近幾年來王都教學圈子競爭激烈,但國學院依舊是晉國教育界的龍頭勢力。

國學院歷史悠久,學院中的藏書何其豐富,只築基法門便有一萬三千餘種,其中還剔除了那些因為涉及到門派世家與名門大派故而不得對外開放的聖道法門。

自進入藏書樓之後,古庸臉上便浮現出了亢奮的表情。對於一個武痴來說,武功秘籍便相當於是色狼面對美女一般,極少有能力抵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古庸雖然自帶寶庫,個人便堪稱是移動的藏書樓,但那些東西畢竟是看得見卻摸不著的東西,又怎麼能夠比得上近在眼前的無數秘籍來得誘人。

“這裡秘籍你們都可以看,但是要切記,貪多嚼不爛,只能抄錄一本出去修煉,另外,若無學院允許,在未出師之前,學院裡面的功法不得輕易外傳。”言罷之後,她略顯複雜的目光瞥向了古庸。那可是一個隨意將聖道武學傳給陌生人的“大佬”,也不知她這般說話,是否會讓他內心鄙夷。

不知為何,顧柔情有些莫名其妙地在乎古庸的想法。他們認識不過短短的半天時間而已,但這個神秘的新生首徒,卻給她帶來了太多的意外,這讓天之驕女的顧柔情心底生出了許多別樣的關注。

古庸卻未曾將她的話放在心上,如果他想得沒錯,如果體內的那些記憶沾染的因果需要透過傳承流傳下去的方式才能夠了結的話,那麼他今後有機會傳授武道時,首先要考慮的便是自己記憶中的那些絕學傳承,對於國學院這些供給大多數尋常學子修煉的法門,他是根本就不會考慮。

至於顧柔情擔憂古庸會生出的鄙夷之情更是無稽之談。對許多門派勢力來說,唯有“法不輕傳”才能維持門派與勢力的地位,這不過是基本常識而已,國學院能夠任由弟子在藏書樓中觀書已經堪稱是大氣了,他又不是聖母,又怎會為此而自引無名煩惱。

古庸無視顧柔情的目光在書海中遨遊暢讀,對於許多書中涉及的武道理論都猶如醍醐灌頂。他本以為自己有著強者記憶傳承已經懂得夠多了,但當他真正開始接觸這個世界的武道之時,他才發現什麼叫學海無涯。

雖然他記憶之中的許多見解這個世界都沒有,但這棟樓中的書籍中所闡述的許多觀點也都是他所不曾知曉的。就如同修煉的法門一般,他識海中的那些修煉法門大多數講究在強身健體築基易筋的時候便開始培養氣感,等體內第一縷真氣誕生之後,便開始藉助體內真氣強化自身,以此內外兼修,攀登武道高峰。

但是這種修煉方式,若是沒有無上絕學的話,修煉出來的真氣品質都極差,唯有在步入先天時方才能夠改善真氣品質。但品質太差的真氣,卻又註定了武道之路的斷絕,根本就無緣攀登先天之路。為了能夠開啟先天之路,也就需要轉修更好的武功秘籍,諸如九陰九陽這般的無上絕學方可。

所以,在古庸記憶中的江湖充滿了腥風血雨,充滿了爾虞我詐。雖然有強者立下名門大派,但也依舊難以維持江湖的安寧與秩序。

但也正是這樣紛爭不斷的江湖,才鑄造了一大批武道強者。他們提升自我的法門或許還算不得是什麼頂尖之屬,但若論起爭鬥之法,也就是用於戰鬥的劍法拳法掌法之類的,卻堪稱是精彩絕倫。

就像是古庸立誓要學成的“萬劍歸宗”以及“天外飛仙”、“一劍西來”還有“獨孤九劍”等等,那些本身就在他童年記憶之中有過印象的武學更是讓他心馳神往。

這樣的武道雖然快速,神功秘籍威力也是非同凡響,但若是省略這個世界的築基之法,直接按照記憶中的那種法門修煉的話,卻又會影響到未來的武道之路。

在這個世界有一種名為“武道之基五十輪”的說法,在築基期分為三步,分別是強身,易筋,鍛骨,而後便是練氣期,再之後便是脫凡期。

脫凡之後便是從聖暫且不說,且說這武道五十輪,乃是上古武者對武道之基的簡稱。其中強身,易筋,鍛骨,練氣,脫凡各自被劃出了十層,每一層也就是一輪。大道五十,唯有五十圓滿,方才能夠擁有成聖之基。若是根基不曾圓滿,便最多只能步入從聖境界。

古庸記憶中的那些天驕便是如此,他們大多都是因為直接省略了最初二十年的築基三十輪,造成了後期修行上的缺陷與不足。所以許多人空耗了百年光陰方才能夠彌補,而能夠彌補回來的也只是少數,如張三丰這般精彩絕倫之輩也到了一百三十歲才破碎虛空入聖。就算是橫壓一世的獨孤劍魔,在最後也只能是老死於劍冢而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