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首次原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到了此時,容光重生已經滿一週年。對於自己獲得的成果,容光就開始了細細盤點。

家裡的債務已經還清,老爸老媽也獲得了及時的治療。自己有房有車有工作室,甚至工作室還買下了一塊白菜地。

至於獨棟別墅什麼的,那些並不是什麼剛需,如果以後自己想要,隨時隨地都可以拿錢去購買。畢竟已經有了這套120平米的三居室了。

在生活保障方面,自己已經有了……500萬廢紙。當然還有未來10億的水果大兵。而且那10億還是美元?

很8錯!

如此說來,自己的錢,十幾輩子都花不完,根本不需要再去什麼投資賺錢,可以很安心的去拍電影,可以隨心所欲的在影視專案投資。

當然,如果錢依然是很主動的掉到兄弟我手裡,那兄弟我也就勉為其難了。但要讓我彎腰去撿?就一句話——根本沒那個興趣!

既然是這樣,那就要快點聯絡小二爺。

把這個專案同樣作為某種實驗。作為對內地電影市場的某種試探……

……

元泉正領著老爸老媽,她喜滋滋的在炫耀——剛拿到的那座金馬獎杯。

確實不出所料,《加一個長鏡頭》,最終獲得金馬最佳新人導演獎。在原先的歷史中,這屆金馬獎其實並沒有這個獎項。

這等於說,這就是為容光特別新增的,也免去了雙方可能有的尷尬。

而其他的獎項,同樣與前世差不多。最大的贏家就是陳充的《天浴》,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影帝和影后這四座最重要的獎項。

順便說一句,雖說小麋鹿成為了金馬影后,但《天浴》和《徵婚啟事》影后候選者同票。金馬評審為了選擇大滿貫,就把影后給了《天浴》,《徵婚啟事》影后就另設一個獎。因此就引起了外界一定的爭議。

其實按照容光的看法,金馬評審還是太幼稚了。根本就不需要這樣的騷操作,難道就不會雙黃蛋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在這裡,值得一說的是,《天浴》的編劇嚴歌苓。後來又曾經創作過《梅蘭芳》、《金陵十三釵》、《芳華》等等優秀作品。應該承認,作品的藝術價值都很高。張宜謀、陳凱哥、馮曉剛這三位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他們都曾經與嚴歌苓合作過。

這位的經歷挺傳奇。她曾經參加過自衛反擊戰,主動報名戰地記者。後來移民美國,與美國外交官結婚。隨後她丈夫居然被FBI的監控和審查,甚至辭去了外交官?

不去吐槽其他東西了,畢竟那些都是個人的選擇。

但總體來說,嚴歌苓的作品,有著很強烈的傷痕文學印記,她一直都活在過去。因此特別受到第五代導演這批人的追捧,觸動了他們這輩人的青春尿點。

然而整個社會在發展,兔子越來越活蹦亂跳,全民氛圍朝氣蓬勃,誰還會喜歡傷痕文學的那些玩意呢?

就說這裡的平臺吧!確實是鋪天蓋地的四合院,好像流行起了年代文。

然而一方面,這是對那個年代的回憶和獵奇。包括現在還出現了許多的影視劇。

但另一方面,與傷痕文學完全不同,全部都是金手指、系統流,到那個年代花式裝逼。其實都是套層皮的爽文。包括影視劇,像《我的父親母親》、《你好,李煥英》之類的,說的都是父輩的艱辛、頑強、勤勞、勵志……

如果還是傷痕文學的那一套,信不信,觀眾、讀者直接就給你尿一臉!

因此說,嚴歌苓作品的藝術性確實很高,但她描述的那個年代,已經很遺憾的變成昨日黃花。

另外,就在這屆金馬獎中,由於守舊派和新生代的激烈衝突,還出現了一個花絮。那就是蔡明亮導演的炮轟事件。

“……為何大部分去年的評審今年又被留住?為什麼不去查查他們有過什麼電影作品?寫過什麼電影論述?這幾年在電影界又有什麼表現?電影潮流,生態,品味日新月異,為什麼每一年的金馬獎都必須交由相同的幾位先生來把關及評鑑?”

最後,蔡明亮導演選擇了直接退出金馬獎!

應該說,在這段時期,香港金像獎越來越排外化、港圈化,金馬獎同樣是一片混亂,最專業的居然還是金雞獎?(笑哭)

要一直等到金馬獎改革,金雞獎持續墮落,金馬獎才慢慢的變成華娛電影第一獎項。當然,等到某些人一作死,那就連鄉鎮企業獎都不如了。

炫耀完了那座小金馬以後,元泉又和老爸老媽一起,歡歡喜喜的去了廚房忙碌。

此情此景,容光嗤之以鼻。簡直太過分了,就沒人關心寶寶了嗎?

還是回到專案中吧!

自己需要試探以下幾點:

首先要確定,小二爺和朱時卯這對黃金搭檔,他們真正的市場價值。就算分析的東西再多,最終依然要看票房。既然是這樣,那就需要改編他們已有的作品。這樣風險最小。都不需要做什麼宣傳,反正全國人民都知道。

而最容易改編的,肯定就是《王爺和郵差》。

圍繞著《萬國運動會》,就可以加強戲劇衝突和塑造各類人物形象。否則的話,如果拍成那對黃金搭檔的二人轉,小泉泉又該怎麼安排進去呢?甚至可以想的再遠一些,索性就拍成系列電影,打造出一個影視劇大IP?

其次,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容光的首次原創。由於根本沒有原版參考,對他自己同樣也是一種考驗。

最後就是判斷內地市場。都說現在內地電影市場的票房很喪,究竟喪到什麼程度了呢?說實話,誰的心裡都沒底。

因此在這裡,容光就有了決定,總投資在1000萬左右,虧本線設定在200萬。也就是說,內地票房拿到2400萬,收回800萬左右,這個專案就達到了及格線。

另外,當然還有一些細節問題。

自己肯定不會當導演,也不會出演。否則立項稽核就絕不會透過。製片人也不怎麼適合,還要去好萊塢拍《寄生蟲》呢。那就索性總監,把控住影片質量,並且掌握到最終剪輯權。

編劇組也需要儘快建立,同樣也要儘快拿出電影劇本。

至於稽核和發行,就與北影廠合作。並且引入外來投資者,甚至不反對向生那裡的港資。

反正為了華娛電影,小夥伴們的錢一起做貢獻吧!

所以說,一切的問題似乎又回到原點,自己該怎麼去邀請小二爺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再次等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