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創作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現場觀摩學習的人不少,幾乎所有的學員全部到齊。

郭子風恰好安排了一場戲,扮演的妖魔鬼怪的那種。而這些學員基本上都是這樣的角色,沒什麼臺詞,充當佈景板,化妝的更是面目全非。就像《神鵰俠侶》裡扮演的那只大雕,連臉都沒有,更不需要演技,很適合這些嫩瓜菜鳥。就是化妝的時間比較長,這樣的特型妝,一般都需要好幾個小時。

自然而然,身邊沒有了郭子風,霍冬再一次的被集體孤立了。那些學員全都集中在一起,不時竊竊私語幾句,而霍冬就單獨一人站立在另一個方向。

平心而論,單從觀摩學習表演的角度看,霍冬所處的並不是最佳位置。但實際上,他卻很滿意這個地方,因為從這個角度望過去,可以很方便的看清劇組的整體全景。

這就是個人習慣問題。

對於其他學員來說,觀摩學習演員的表演,那肯定是最重要的。而霍冬每到一個新的地方,他已經形成了一種本能,首先就是要熟悉整個的組織架構和人員關係。

這其實就類似看球賽。球迷喜歡看的是球星的表演,精彩的進球,或者還有些球迷有特殊愛好,就盼著來幾個飛鏟,出幾個黑哨,紅黃牌亂飛,啦啦隊超短裙高抬腿尖叫什麼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從教練等專業人士的角度,首先看的肯定就是整體的陣型戰術。就算對戰雙方與自己毫無關系,那也會習慣性的看個大概,做到心中有底。應該能夠理解吧?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絕對不同。

因此說,霍冬就開始了整體掃描。雖然說,就算瞭解清楚《仙宮》劇組的組織架構和人員關係,那也與現在的霍冬也毫無關系。

然而有趣的是,沒過多久,霍冬竟然很快就觀察到一些很有趣的地方,他不禁開始了饒有興致。

在整個劇組中,首先給人的印象,那就是劇組裡的等級分明。

就說休息區的劃分,導演、製片、編劇等創作組成員是一塊區域,演員又是一塊區域,一般工作人員同樣是另一塊區域。基本上像是地上劃了一條線,每個人都會遵守規則,絕不會越雷池一步。

而在演員中間,四大主演同樣有著單獨的休息區,很寬敞的一大片,算是休息區裡的VIP貴賓區。那些小配角集中在另一塊的休息區。至於龍套們就乖乖的待在最邊上的角落裡。蹲著坐地上都沒人來管,甚至找條板凳喝口開水都沒有,反正就是那麼的慘的一比。

由於這樣的劃分,就很自然的形成一道鴻溝。沒事的話,各塊區域根本不會產生什麼交流,更談不上互動攀交情等等。

不過另一方面,由於等級分明到了嚴苛的程度,就導致各個等級間的絕對權威。

創作組就是整個劇組的核心。尤其是導演,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基本可以做到一言而決,只要想,他能夠不接受任何的反對意見。從某方面講,他就是整個劇組的大獨裁者。

劇組工作人員就是工作組。最重要的倆位成員,一位是攝影指導,另一位是美術指導。攝影指導管理著攝影組、燈光組和佈景組等,美術指導管理著化妝組、美術組、道具組等。

也只有攝影指導和美術指導這倆個人,他們可以直接與導演組交流,並且接受導演組的指令,具體安排工作組的工作。同樣不接受任何反對意見,只需要工作組成員不折不扣的服從指令。

一般來說,底下的那些工作組工具人,除非做錯事被導演當場咆哮,否則根本不會與導演組成員直接接觸。

演員組同樣如此,直接接受導演組指導,按照導演組的要求表演。沒有導演的認可,即興發揮是絕對禁止的。當然,演員實在大牌,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那就成為了戲霸。但起碼在《仙宮》這個劇組中,並沒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看明白這一些,霍冬若有所悟。仔細琢磨後,發覺這樣的架構其實是相當的合理。

在影視圈中,任何劇組都是臨時組建的。他們最長只不過共同工作一年多,短的就只有幾個月,甚至有許多人相互間根本就不認識。

如果每個人都只習慣自己的那一套,那不是一盤散沙嗎?於是就形成了很標準的樹形等級結構,類似於軍隊的命令性管理,上級只管對下級發布命令,下級對上級無條件服從,這才能夠最有效率,不會出現什麼拍攝延期。

因此說,根本就不會出現《喜劇之王》裡的場景,什麼龍套角色與導演爭辯怎麼表演?萬一出現這樣的戲精,脾氣好的導演,可能會拍幾個廢鏡頭,轉身就換一個新龍套。遇上脾氣糟糕的導演,很有可能直接讓你滾蛋!

道理很簡單,整個劇組有多少工作人員配合呢?難道停下來與你爭論個明白嗎?浪費幾個小時,那就是幾個小時的拍攝成本。有那個精力,還不如直接換個聽話的呢。

……

雙手抱胸,霍冬的臉上露出微笑。一時之間,他對創作組興趣大增,開始仔細觀察起了創作組的工作流程。

霍冬很快發現,在現場拍攝中,製片組和編劇組都在一旁默默的旁觀,似乎絲毫不想干涉導演組的拍攝過程。

而整個導演組成員共有五人。總導演當然是那個偶像前輩葉歸成,此外還有四名執行導演在一旁輔助。

其中一位輔助掌鏡,他應該是地位最高的執行導演,事實上把控著拍攝質量,為葉歸成做好把關。

另一位應該是動作指導,並且領著一隊動作班底。同樣負責所有武戲鏡頭的拍攝,並不怎麼管文戲鏡頭。

那第三位,他主要做的是協助工作,並且有些不重要的取景鏡頭也由他完成。可以這麼說,葉歸成基本就是個掛名總導演,事實上的導演是那位輔助掌鏡的,而這位做的其實就是副導演的工作。

至於最後那一位,就是曾經接待過霍冬他們的那個劉石。他似乎就是排名最後的雜務導演,地位也最低,其他導演不做的雜務,基本都是由他來做。像拍攝前帶演員走位,與工作組具體聯絡等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再次等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