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源溪鎮(84)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赤騎從來都沒想過能劈出這麼快的一刀。

他本應該像個傻子一樣,從屋頂一躍而下,也許能直直的砸在信使的背上,也許會摔到在馬蹄前。

信使可能會停下馬來看他一眼,也可能會被驚得從馬上跌落下來,更有可能直接拔馬而走,無視了他。

可他終究是一刀劈了下去,他的腦中一片空白,似乎能穿過暴雨聽清楚信使的呼吸聲。

刀光落了,奔馬一聲嘶吼,那雨夜似乎染上了一絲灼熱,一絲血腥,雨水變成了鮮紅色的,穿過了繡春刀的刀刃摔碎在他的臉上。

原本殺人對於他來說,只是一件極其微小的事情罷了,二十餘年的時間裡,不知多少顆頭顱在他的刀下滾落在地,可偏偏這一次,這一次原本很小很平常的攔截暗殺,刀落後,雙手還有些微微顫抖。

真是好刀。驚雷起,刀見血,驚雷落,刀收鞘。

那顆頭顱滾落在他的腳下,那匹馬被驚得慌亂失措,在這雨夜裡竟然一頭撞死在一旁的石牆上,聽得一聲悶響,駿馬與五頭的騎手狠狠的摔到在路旁,也濺起了一灘積水。

——————————————————————————

那北風的枯澀蕭蕭,應該是李赤騎所見過的最快的刀。

那一日,那一時,他還沒有如今的地位與權勢,他也沒有自己心裡惦念過的女人。

他是一名不算年輕的緹騎,挎著怎麼洗都洗不乾淨味道的腰刀,可能就是自己都一個多月沒有洗過澡了,渾身的瘙癢與黏性此刻都折服在盔甲之下,若是一旁望去,身後熙熙攘攘幾十人,都是這麼狼狽。

而時間已經不允許他們如此狼狽了,在那寒冷的一年裡,多麼灼熱的烈日都無法掩埋緹騎們心底裡的恐懼。

黃海關,被胡人大軍攻破了。

三十餘萬的大明軍士,只逃回來下來兩千餘人。

李赤騎第一次聽見這個訊息的時候,他手中的刀差一些就傷到了一旁的侍女,所幸他緊緊的握住了刀柄,讓他在朝中百官與皇帝陛下面前保住了錦衣衛的顏面。

那是一場盛宴,太宗皇帝登基以來第一次在皇城裡召開的盛宴,滿京城的文武百官,甚至是順天府裡的捕快獄吏都分得一壺酒一盤肉。

太宗皇帝坐在高高的大殿前,分著臺階鱗次櫛比而下的是身著絲衣,頭束高髻的舞女們,教坊司裡不知多少還留著身子的姐妹們巴不得此時一步登天,舍了一身罪婦的架子,就算是當個妾,甚至一個婢子,當年集寵恩榮的大家閨秀,也不是一轉眼就成了教坊司裡的妓子?姐兒們都看開了,得過一天是一天。

當年,太宗陛下都知道教坊司的罪婦們看開了眼,看不開眼的那位爺,卻遠在西北那邊兒,無緣了今日如此盛大的宴請。

若是他在,會是個怎樣的光景呢?李赤騎站在皇甫遙身後,而原本留給他的座位已經排出的牆外,就算是在牆外,李赤騎也能猜到那位爺的模樣。

穿著一身乾淨的布衣,腳上一雙有些舊的破鞋,見了太宗陛下也不會拜,只是微微低頭,自顧自的坐在位子上,食物倒是不會吃,可東北邊兒的那位爺也在的話,怕是這麼些時候面前那盤烤至金黃的羊羔,已經少了一半吧。

纖纖玉手是一面牆,紅絲輕綢是一縷風,曖昧與放蕩的雙眼穿梭在舞女們姣好的身軀上,而此時諸位大臣早已經慢慢就坐了,除了為首的太宗陛下與皇后陛下,太后面前捶著玉簾,除了周身兩個負責侍候的小內官,隻身坐在太宗皇上的左手後方,甚至坐在比太宗皇帝更高的位置。

再往下數罷便是皇甫遙與剩下兩位國公爺,藍玉對面而坐,雙眸緊閉,不知在想些什麼。

滿朝文武皆位於他兩人身下,而此刻這兩位卻沒有一絲愉悅的表情。

“師父......”

我先回自己的位置上去了。

這句話還沒有說出口,皇甫遙突然抬起手來,擋住了他的嘴:

“別說話。”

“可是.....師父,快開宴了。”

“還缺人,再等等。”

缺人嗎?李赤騎一愣,他轉過頭來看向下面鱗次櫛比的官員與舞女,他實在是想不起來,除了北邊的那兩位,還有誰敢在如此日子裡任著脾氣姍姍來遲:

“這並不缺人......”

的確是缺了一個,原本六部尚書的位子上,其他五位尚書早已就坐,可他們身間偏偏空了一座,而這一座整整好好的被擋在舞女們的衣裙之中。

那是兵部尚書的位子。

李赤騎有些驚異的看向皇甫遙,可皇甫遙似乎在閉目養神一般,一動不動,罷了他想來只好自己去找這位尚書爺去,本是屬於錦衣衛的指責,而大師兄此時正忙於皇宮治安,剩下那兩位卻是個不經事兒的人,就算皇甫遙不說,李赤騎自己也得站起來。

“諸位愛卿!”可就在李赤騎剛想走的時候,太宗皇帝突然端著酒杯站了起來,李赤騎一見,只好重新站好,不敢走動。

“諸位愛卿,今兒個朕召爾等來宮內開宴,除了這飲酒賞舞之外,朕還是有些心裡話想跟愛卿們說說。”說著,太宗皇帝走出座位,站在臺階前。

“朕,初登大統不久,年歲尚輕,而諸位皆是朕大明的肱骨之臣,皆是大明的忠心之臣,若是以後朕有些什麼搞不懂說不清的事兒,肯定是要依仗諸位大臣的!所以!朕今夜設下宴席,請諸位來此一聚,是想先謝諸位為大明嘔心瀝血數十年的苦勞,更是先謝諸位助朕,助大明未來百年乃至千年大業的披荊斬棘!朕!在此先敬諸位!”說罷,太宗皇帝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飲罷,還將酒杯反過來一握,顯得自己將酒喝得一滴不剩。

諸位大臣見狀,連忙起身,紛紛跪向太宗皇帝:

“陛下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拜三次,也端起酒杯來一飲而盡,李赤騎自己手中並無酒杯,就只好半跪在一旁,等到諸位大臣飲盡了酒,這才順著他們站起身來。

而此時,太宗陛下忽然舉起手來,示意舞女們先退到一邊:

“大明以武立國,太祖皇帝征戰二十餘年,北驅胡虜南滅國賊,這才創大明十餘年之盛世太平,朕覺著,此時此刻若只有前朝凌樓細雨之曲、美人撫袖之舞,實在是太單調些了,若是哪位壯士堪於刀劍之術,何不在此一顯身手,也讓朕瞧瞧大明武士的英姿,如何?”

話音落下,大臣見稱讚之聲不在少數,可偏偏沒有一個人願意真的毛遂自薦,站在這宴席之間來。

畢竟人人自以為都是人上人,高官厚祿不可能與百姓相提並論,更何況登臺之類唱戲的樣子罷了。

李赤騎自身也是閉著雙眼,就當兩耳聽不見般,站在皇甫遙身後,可他忽然覺著有一雙目光正在打量著他,他一睜開眼,就看見藍玉的雙眼一閃而過,匆匆看向別處了。

“漢駒。”皇甫遙突然說道。

李赤騎一愣,皇甫遙很少叫他的表字。

“你去。”

“啊?”

可皇甫遙卻不再說話了,李赤騎聽著那兩字,呆了一會兒,他實在不曉得為什麼皇甫遙會在這時候將他推了出來,但是他還是走到宴席之間,跪倒在地。

“哦?”太宗皇帝一挑眉毛,他大聲問道:

“這位愛卿,不知姓甚名誰啊。”

“微臣錦衣衛北鎮撫司副千戶李赤騎,原為陛下獻陋技以助宴席。”

“好!”太宗皇帝笑道:“李愛卿,善事何種兵刃?”

“微臣願使單刀一柄,為陛下舞我錦衣刀法。”

“好!”

太宗陛下一拍手:“來人!取刀來!”

話音剛落,一旁的小內官就快步走去,每至一門出,便高聲喊道:“陛下有旨,取寶刀一柄!”

只是須臾間,便瞧著內官雙手捧著一把刀鞘上鑲了寶石的腰刀,三步並做兩步走,低身將刀雙手捧在李赤騎身旁。

“李愛卿!請吧。”

“臣謝陛下賜刀!”

叩首罷了,李赤騎站起身來,他深吸一口氣,然後一點點的吐出,寶刀此時正握在他左手上,他的右手指微微抽搐著,只是眨眼間,四周人聽得“噌”的一聲!一道寒光周身而轉,那寶刀不知何時拔出來,竟然劈出一道銀光!還來不得周身諸人反應過來,就瞧見李赤騎右手高舉寶刀,左削右砍,刀刃彷彿在掌心之間來回穿梭,而銀光早已遍佈了他周身,彷彿連一隻蚊蠅都無法近身。

那一左手握著刀鞘,擋在右手刀鋒之前,只是一反手竟然刺出兩刀,太宗皇帝瞧見不由得大呼一聲:“好!好快的刀!”

那呼聲當然傳到了李赤騎的耳中,刀光間他還特意的看向皇甫遙一眼。

只是可惜,皇甫遙還是那入定般的樣子,閉著雙眼,彷彿熟睡了一樣。

李赤騎來不及多想,此時正是在皇帝與滿朝文武之前,不能有絲毫差漏,若是出了些醜,那就是在滿朝文武前丟了錦衣衛的臉,更甚是丟了師父的臉。

可就是這麼一處緊張的時候,偏偏皇甫遙連看都不看。

李赤騎心裡有些著急了,一通刀術練罷,刀光回鞘的那一刻,竟然歪了半寸,眼看著刀刃朝向握著刀柄的左手手指就劃了過去!可就是一半寸的距離,李赤騎就像是丟了魂一般,右手僵硬著居然一釐都動彈不得!

“陛下!陛下!”

突然一聲大呼,讓李赤騎雙眼一清,猛地將右手狠狠的掰回半寸,只聽見清亮的響聲,刀鐔上的紋路穩穩的與刀鞘粘合在一起。

喘息之間,李赤騎忽然覺得周身一片寂靜,他抬起頭來,瞧見兵部尚書武桂文正披頭散髮,甚至光著左腳,連滾帶爬的跑到太宗皇帝面前。

“成何......”太宗皇帝半句話都還沒罵出口,就聽見武桂文一聲悲呼,大聲喊道:

“陛下!陛下!黃海關丟了!!”

“鎮國公......鎮國公薨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