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我大秦的子民不分高低貴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王的命令打亂了趙括的計劃,逼迫他不得不加快進攻速度。

好在老天是站在趙括這面的,這場大雪只持續了半天便停了,道路雖然有些泥濘,但還是能夠行軍的。

第二天,韓魏聯軍兵分兩路,一路以魏無忌為主將,統帥十萬魏軍北上進攻汾水南岸的岸門。一路以暴鳶為主將,統帥十萬韓軍進攻河水東岸的蒲坂。

趙括率領剩下的士卒攻打附近的小城邑,一日之間,連下數城。

同時,趙括強令趙軍兩日之內趕到安邑。逼得李牧、賈偃、馮亭等人只能輪流使用疾風陣趕路。

另一邊,白起正率領秦軍從河東撤往河西,一刻都不敢耽擱,他知道自己在翼城懸羊擊鼓根本瞞不了樂毅和廉頗多久,他必須在趙軍抵達之前趕到河西,否則憑藉現在河西的兵力,絕對無法擋住韓趙魏三家聯手。

……

“怎麼回事,不是已經在邯鄲城散佈謠言了嗎?趙括為何還在進攻。”秦國大殿內傳來秦王稷憤怒的咆孝。

“大王息怒,或許趙王的命令還沒有傳到趙軍中,不如再等兩天。”范雎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俯首說道。

他心中也有些奇怪,算算時間,趙軍現在應該準備撤軍了啊,怎麼還會發起進攻?

難道趙括違抗君令了?

“兩天!兩天!現在都過去多少天了!再等下去,三晉都打到咸陽了。”秦王稷胸口一起一伏,心中怒火熊熊燃燒。

“大王,臣懷疑趙括可能選擇違抗君令了……”范雎遲疑地說道,他也不敢確定。

“我秦國和他趙括有仇?寧願違抗君令也要攻打?這對他有什麼好處?”秦王稷有些不相信,“說說吧,現在怎麼辦?”

“大王放心,武安君一定能擋住三晉的。”范雎俯身說道。

“武安君現在到哪了?”秦王沉聲問道。

“情報上說武安君率領大軍正在渡河,王齕已經帶著鐵鷹銳士、黑甲軍,以及五萬先頭部隊南下了,明日便能抵達元裡、王城一線。”范雎說道。

“國內還能再徵多少壯丁?”秦王稷緊握拳頭。

“大王,國內真不能再徵兵了,如果再徵兵了,就算這場仗打贏了,我秦國也將元氣大傷,五年之內無力東征。”范雎連忙勸道。

本來秦國發動長平之戰就已經傾盡全力,幾乎抽乾了關中、河西、上郡、隴西、北地、巴蜀六地才湊出來六十萬士卒。

之後為了圍攻野王,又發動河東、河內和三川,湊齊了十五萬壯丁,結果一戰下來,幾乎全軍覆沒。

但是因為河東、河內和三川已經被聯軍攻佔,秦王當初對百姓的許諾自然就不用兌現了,倒是平白減輕了不少壓力。

現在秦國處境並不比趙國好,趙國的大軍的糧草已經由魏國和韓國供用,只要前線還在不斷勝利,韓魏就不會斷了趙軍的糧草。

但是秦國大軍還需要秦國來供用糧草,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嚼的,就算是一座山也能吃空了。

秦王稷臉色不斷變換,半晌之後,他抬起頭,沉聲問道:“寡人聽說前兩天有幾個貴族公子在咸陽賽馬的時候撞死人了,事後不僅沒有賠償受害者家屬,反而利用職權將受害者家屬貶為隸臣了?”

“稟大王,屬下確實聽說了這件事。”范雎俯身說道。

這種事情並不少見,秦法雖然嚴厲,但只要還是人治,就存在人情世故,高低階層,商鞅也沒辦法。

就算是商鞅在世的時候也只是說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不敢說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罰,最後只是懲罰了太子的老師罷了,拿太子沒有半點辦法。

“按照秦法該如何處理?”秦王問道。

“稟大王,按照秦法,殺人者死,不過對方畢竟是賤民……”

“什麼賤民?我大秦的子民不分高低貴賤。立刻傳令下去,凡是參與賽馬者,全部抄家,家中女子貶為隸妾,男子全部發配到前線,立功後可賜予戶籍。”秦王稷揮手說道。

“大王,這個懲罰是不是有些嚴厲了,而且那幾個貴族都是小族,即便是全部抄了也沒有多少家產啊……。”范雎有些猶豫地說道。

如果因為一點小事就要抄家,整個秦國都會人人自危。

“確實有點少了,這樣吧,傳令全國各地展開嚴查,凡是官員貴族有欺壓百姓行為的,全部處以罰金,嚴重者抄家,允許百姓舉報。另外,前兩天涇陽君去世,冬衣的事情不是還沒處理嗎,也一並處理了,記住了,一定要秉公執法,無論對方什麼身份,就算對方是太子也一樣。”秦王稷大義凜然地說道。

秦武王去世的時候,涇陽君差點被宣太後立為秦王,後來迫於趙武靈王的壓力,才立現在的秦王稷為秦王。

即便如此,涇陽君在秦國依然有極為龐大的力量,秦王稷之前擔心懲罰涇陽君會使國內出現動亂,所以便一直沒有處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涇陽君已經去世,算總賬的時候到了。

至於那幾個兒子?

哼哼!

“你親自去,帶著飛廉軍,遇到敢反抗的直接鎮壓。”秦王稷殺氣騰騰地說道。

“諾。”半晌之後,范雎率領飛廉軍走出王宮。

“大王,王孫異人從趙國回來了。”這時,一名宦官從外面走了進來,低著頭恭敬地說道。

“現在在哪?立刻帶來見我。”秦王稷放下手中毛筆。

“稟大王,王孫異人在太子府。”宦官說道。

“唉,他們父子也是多年沒見了,就讓他們團聚團聚吧,明天再帶來見我。”秦王稷嘆了一口氣,重新拿起毛筆處理奏摺。

……

邯鄲,王宮。

“大王,樓昌求見。”宦官稟報道。

“快請樓卿進來。”趙王連忙說道。

“大王,前線傳來訊息,趙括並沒有撤兵。”樓昌邁入殿內,俯身說道。

趙王丹臉色瞬間變了,憤怒地說道:“趙括竟然敢違抗君令,看來是真有反意了。傳令下去,從今天開始,停止向前線運輸糧草。寡人倒要看看,沒有糧草他拿什麼打秦國。”

“大王……我軍的糧草是由魏國和韓國供用的……”樓昌俯身說道。

“什麼!”趙王勐然站了起來,他突然想到父親在世的時候對他說過的話:糧草是遏制前線將領的重要手段,一定要握在手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