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等到訊息傳到趙括手裡,趙括已經從北方大牧場趕回來了。

一行人在草原上與其說是巡視,不如說是玩了大半個月。

匈奴已經被滅,青壯正在幫趙國修路、挖煤,堪稱最佳勞動楷模。

東胡也在龜縮,避免和其他勢力發生衝突,不要說入侵趙國,連燕國邊境都離得遠遠的。

北方丁零人退往更北方,將整個大漠和大漠以南地區全部讓了出來。

大興安嶺以西,盡歸趙國。

趙國可以從河套放牧,一直放到大漠,沒有任何人任何勢力敢侵擾。

戰馬、牛、羊、驢、騾子、鹿……應有盡有。

趙括將商隊從西域帶來的汗血寶馬和苜蓿交給了牧場的農家弟子培育,這兩樣東西,特別是苜蓿,關乎到趙國未來畜牧業的發展。

至於汗血寶馬,對於趙國來說意義其實並不是很大。

不是汗血寶馬沒用,而是數量太少了!

趙國的馬並不是不能乘騎,反而非常適合乘騎。

趙國馬的優點負重高,耐力好,更適合長途跋涉。汗血寶馬的優點是爆發力強,跑得快,缺點是負重能力差。

所有的戰役最後都要交戰一番才能決定勝負,但不是所有戰役都要經過長途跋涉的。

因此大部分時候,汗血寶馬比趙國馬更適合作為戰馬。

再加上其稀缺性,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造就了歷史上汗血寶馬的神話傳說。

直到後來蒙古重騎兵血洗天下,汗血寶馬的劣勢才徹底爆發出來,被推下神話的舞臺,與其他戰馬無異。

重騎兵暫時和趙國關系不大,趙國要麼是趙飛騎這種輕騎兵,要麼是長城軍這種半輕騎兵,純粹的重騎兵還沒有組建。

如果趙國將戰馬全部換成汗血寶馬,戰鬥力是能夠提升半個檔次的。

當然,這件事也就想想。

商隊總共就從大宛買了十五匹種馬,加上大宛送的一對,一共十七匹,等到趙國之後,還剩十四匹,就算這些種馬能力再強,個個以一當十,也不可能滿足趙國數萬騎兵。

至於少量普通汗血寶馬,還不如有內氣的本土馬。

這也在趙括的預料之內,畢竟汗血寶馬也是馬,又不是馬神,不可能得到幾匹,趙國就起飛了。

如果那樣的話,這個世界的主宰將是大宛。

相比之下,苜蓿的作用就大多了,這是趙國目前最適合的牧草,沒有之一。

而且植物普及起來比馬可容易多了,種子扔下去,來年就能長出來一大片,沒幾年就能普及了。

有了苜蓿,趙國才能徹底放棄遊牧的方式,真正的劃定區域放牧。

在魏齊和鄭國的加班加點下,河套通往草原的道路也已經進入尾聲,今年年底就能徹底完成,屆時趙國所有大動脈全部打通,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橫絕在外。

這些大動脈主要解決運兵運糧,物流商品排程問題,後面一步一步普及到縣鄉,才是真正的解決民生問題,百姓才真正能夠切實感受到道路帶來的便利。

河北平原已經開始進行這一步了,河套和山區還沒有開始,至於草原,還沒有規劃……

回來的路上沒有遇到胡人、兵亂、刺殺、兇獸等主角經常遇到的事情……甚至連個攔路喊冤都沒有,趙括很是無聊的抵達了雲中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和數年前相比,雲中少了一些羊羶味,多了一些煙火氣息。

成排成排的屋舍取代了散落的帳篷,整齊的良田取代了茂盛的草場。

學院中的孩子們正在費力的用毛筆在紙上練習寫字,然後跟隨老師朗讀。

自從投靠趙國之後,林胡和樓煩百姓過上了能吃飽飯,有衣服穿的生活,有的子女還能上學,比以前朝不保夕的日子強多了。

他們本就沒有反抗趙國的想法,只是不忍背叛老君主,才跟著鬧出一些動靜。

現在失去了樓煩君和林胡君兩個主心骨,沒有其他心思的胡人老老實實的配合起了官府的工作。

雲中郡守韓中雖然比不上那些名留青史的人物,但能做到郡守這個級別,也是趙國的精華,迅速抓住時機,將權利滲透到下方,把整個雲中掌握在手中。

“臣無能,使大王親自前來,還請大王治罪。”韓中於城外迎接趙括,俯身說道。

無論原因如何,他終究是雲中郡守,樓煩和林胡的責任他是擺脫不了的。

“韓郡守請起。”趙括扶起韓中,沒有責怪他。

樓煩和林胡只是鬧出一些動靜,想要爭取利益,韓中一開始沒有上報很正常。

而且他已經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做到最好了,沒有偷奸耍滑,也沒有擺爛,最後也沒有造成惡劣的影響。

“多謝大王。”韓中看向杵在趙括身後,體型非常顯眼的樓煩君和林胡君,再次俯下身子,語氣中帶有幾分嘲諷,“下官見過樓煩君和林胡君,這些年承蒙二位照顧。”

他心裡一直憋著一股氣,雲中別的地方都好好的,年年因為樓煩和林胡鬧出來的事情導致上記的時候評等上不去,不過現在看到兩人老老實實站在趙括身後,心中有一種莫名的舒爽。

你他丫兩個老貨不是牛的嗎?怎麼不繼續牛了?

“不敢不敢,之前給郡守惹麻煩了,還望郡守能夠原諒我等粗鄙之人。”樓煩君和林胡君連忙道歉。

雖然論官位論爵位他們比韓中一個郡守高多了,但論實權和在國君心中的地位,他們差韓中遠了。

即便韓中不是趙括嫡系出身,也不是他們這些投降的戎狄能比的,他們除了一個封君的名號什麼都沒有。

簡單的來說,他們如果在趙括面前告韓中的狀,趙括會覺得他們是不是有什麼陰謀,其次才是懷疑韓中。

若是韓中上書彈劾他們,趙括必然會派使者徹查此事,最後即便沒查出來啥,也只會訓斥韓中一頓。

表面上的官位並不能說明一切。

“樓煩君和林胡君言重了,天下哪有下官原諒上官的道理。”韓中說道。

孔子曰,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被兩人噁心了這麼長時間,韓中不噁心回去心中怎麼能舒坦?

大度?

等你左臉被別人打了,右臉伸過去之後再來說這句話吧。

韓中本來就不怎麼看得起樓煩君和林胡君,又怎會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來大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