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驛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是簡單一個多字就能形容的,就算趙國和六國加一起都吃不完,我們捕撈上來的魚只佔海洋中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都不夠海洋一天產出的。”趙括笑著說道。

這年頭不存在什麼珍惜魚類,趙國賣魚也從來不分品種,撈上來曬乾之後直接打包,該送到什麼地方送到什麼地方。

困擾趙國漁業發展的一直是難以向民間普及和儲存兩個問題。

趙國雖然從齊國和燕國手中奪得了出海口,但是海岸線並不長,而且受到河水的衝擊影響,沿海多是灘塗,民間捕魚規模註定發展不起來。

再加上捕魚的成本又高,別的不說,你至少要有船吧,能夠出海的船,就算再破,都夠家境好點的人家攢好幾代了。

萬一再發生翻船,不應該說萬一,這個年代發生翻船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一家幾代人的積蓄就沉入海底了……

至於釣魚和趕海……除非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否則能否養活一家人都是問題。

如果趙國的海岸線足夠長,民間捕魚規模發展起來,解決所有人溫飽,甚至吃上肉都不是問題。

捕魚的速度比種地來的快多了。

不過這並不現實,光是一個儲存問題就限制了趙國捕魚的規模。

趙國目前捕魚最遠的地方也只是黃渤海交匯處附近,不是不能走的更遠,而是再遠船上的魚就壞了。

如果是夏天,更是只能白天出海,傍晚就要回來,然後岸上的人員連夜將魚內臟扒出並醃製好。

沒有冰凍冷藏的情況下,提高保質期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鹽醃了,也多虧現在鹽不值錢,如果鹽價像以前一樣,趙括就算想這麼幹也沒辦法幹。

姜太公時期就開始發展魚鹽之利了,齊相管仲也大力發展魚鹽之利,他們不知道海里魚多嗎?

知道又有什麼辦法?你就算能捕撈的魚再多,怎麼運輸儲存?

沒辦法運輸儲存,只能扔田裡堆肥,還得是海邊的田,遠的你也運不過去。

也就是趙國的製鹽成本降到了極低的程度,才能這麼玩。

話說由於鹹魚價格太低,趙國沿海有些百姓已經開始把鹹魚當鹽用了,燉菜的時候把鹹魚放菜裡面一起頓,既能節省食鹽,還能吃上肉。

雖然鹽價降了不少,但怎麼說也是要錢的,而且比鹹魚貴出不少,能節省一點是一點。

“那有沒有辦法讓我趙國每個人過年的時候都能吃到魚?”趙姬期盼的問道。

“暫時還做不到,雖然大海里的魚很多,但是我們捕撈的速度是有限的。除此之外,運輸也是問題。要等到船隊規模擴大了以後,並將所有縣級的官道全部修好才有可能完成。這種福利要麼所有人都不給,要麼所有人都要給,否則沒有得到福利那部分人必然會有意見。”趙括搖了搖頭。

如果趙國像齊國一樣,三面環海,並且交通足夠便利的話,是有機會讓所有人都能吃上魚的,不過趙國很顯然沒有這個條件。

天下有這個條件的除了齊國之外,也就人口稀少,造船業發達的越國了。

在一段時間裡,越國可是真正的靠著打漁養活了國內一半以上的人。即便是現在,越國都沒有放棄打漁。

馬車行駛的並不快,一路上走走停停,離開邯鄲之後,每到一個地方趙括都要停下來駐足一會兒。

即便不進入村子裡與人交談,站在路邊看看田裡的莊稼也能看出一二。

如果阡陌整齊,田裡沒有什麼雜草,田邊也被打理的很乾淨,不說大家日子過的好壞,至少是安穩的。

反之,如果田裡雜草橫生,甚至荒廢無人耕種,那就說明這裡近期發生過動亂,或者苛政勐於虎,百姓活不下去了,就逃亡到外地了。

田邊是否有桑樹則能看出了這裡的人從不從事蠶桑。

有沒有人放牛,或者放牛數量的多少,能夠大體看出來當地耕牛是否充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耕牛普及度高的地方,農業水平必然高。反正亦然。

水利工程的建設可以看出當地官員的治理水平。

……

一路上沒有遇到什麼意外,也不可能發生意外。

趙國每個鄉縣都有驛站,這條路又是趙國最重要的官道之一,隨時可以停下來休息。

“為什麼我們住還要收錢?”離開驛站的時候,安凝好奇的問道。

“每個人住都要收錢。”趙括說道。

驛站除了郵驛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為來往的官員提供休息的地方。

不過趙國的驛站不僅官員可以住宿,商人、工人、平民在內,所有人都可以住宿。

當然,肯定是要付錢的,不過並不貴,人流量大的地方一般都能住滿,特別是冬天,往往要幾個人擠一間屋裡,不過即便如此,也比待在外面吹寒風強。

驛站的住宿費,加上信封上的廣告費,支撐了郵驛站所需運轉的大部分錢財。

趙國每年只需要往裡面填很少的一部分錢,就能維持住郵驛站的正常運轉,而不是像歷史上那些王朝一樣,每年大把大把的錢財投進去,最後郵驛站還是支撐不下去。

“那對出差公辦的官員豈不是很不公平?”安凝說道,人家為國家做事,到頭來還要自己花錢,哪有這樣的道理。

“他們可以等到回去之後,拿著憑證報銷。”趙括晃了晃手裡的憑證說道。

這可不是他發明的,很早以前就有了,只不過是叫契券,類似於後世的發票,主要用於買賣,雙方交易之後,要在契券上寫下交易物品、價格,然後分成兩半,買賣雙方一人一半。

後面要是出現扯皮的事情,則以契券為依據。

趙括只不過推進了一下,用在了驛站上。

除此之外,驛站的憑證上還要標明時間、人數、姓名。

出差公辦的官員拿著憑證回去,如果上面的時間正好符合公辦的時間,則給予報銷,反之,自掏腰包。

這也是為了防止有些官員利用職權,胡亂佔用資源。

雖然這樣的人很少,但也不是沒有。

不能讓遵守道德的人吃虧,不守道德的人佔便宜,如果長久這樣,所有人都會往不道德的方向發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