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辯論和蹴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即便是以前邯鄲最繁華的時候,也不及現在一半。”趙勝有些悵然若失。

這才不到三年時間啊!

和趙括相比,趙國以前那些國君就是廢物。

要是知道讓趙括當趙王,趙國會發展的這麼快,趙勝早就就把趙王丹弄死,把趙括扶上去了。

“這還差的遠呢,等到邯鄲擴建完成,會更加繁華……不過邯鄲的位置有些限制了發展。”趙括說道。

單從發展的角度來說,趙國境內最適合做國都的其實是鄴城,靠近中原,又有漳水,交通便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相比之下,邯鄲外的滏水運輸能力就小了很多,否則趙國也不至於專門安排人疏通。

不過鄴城地處趙國邊境,越過洹水就是魏國了,完全無險可守,不能作為都城。

除非未來趙國一統天下。

但一統天下之後,也就有更好的選擇了,同樣輪不到鄴城……

出邯鄲城後,馬車朝著邯鄲學院駛去。沿途可以看到成片的粟苗或豆苗,一些靠近河流的地方,則種上水稻。

田裡有農民在除草和捉蟲,他們對這件事非常認真,這年頭一家子全部拴在土地上,容不得一點馬虎。

趙括沒有立刻前往學院,而是選擇下車和田間農人攀談。

“老丈怎麼一個人在這裡耕作,家中沒有勞力嗎?”趙括朝著不遠處一名看起來有五六十歲的老人一拱手。

“老丈我有兩個兒子,不過官府招扒河工,我就讓他們全去了。貴人是要去學院嗎?”老人見到趙括走過來,也停下來擦了擦臉上的汗。

“對,我們在魏國聽說了邯鄲學院,所以想去學院求學。”趙括說道。“趙國官府招扒河工給錢嗎?”

“給,怎麼不給。以前給五錢,前段時間漲到了七錢,中午還管飯,一個月下來能結餘不少呢。如果不是老丈我年紀大了,田地也要管理,我都想去了。”老人聽說趙括是求學的學子,也放下了戒備心,笑著說道。

“我們魏國也發工錢,不過那群貪官每次都從中貪汙,等到發到下面就只剩下中午一頓飯了。”趙括裝作憤恨的樣子說道。

“我跟你說,那群貪官就該殺。你看我們趙國,沒有一個敢貪汙工錢的,就是因為年初的時候,墨風大工頭在邯鄲城外砍了十三個腦袋,還把腦袋在城門上掛了一個月,老丈我還特地去看了,吐了一口唾沫。”老人朝著邯鄲方向晃了晃腦袋。

“老丈說的是。”趙括笑著說道,“對了,我聽說趙國在各地建造學院了,老丈家有沒有子孫到學院學習?”

“我們哪有那福氣,除了貴人之外,只有在戰場上立功的戰士,子女才能進入學院。老丈倒是想把我兩個兒子送去當兵,不過前年選拔的時候被淘汰了,只能等戰時,國家大規模徵發士卒的時候才有機會了。”老人嘆了一口氣。

“老丈不排斥打仗嗎?”趙括問道。

“以前自然是排斥的,但是現在不一樣。土地和錢糧都是全額發,子女還能上學,就算是戰死了,家屬也能夠獲得撫恤金,雖然不知道真的假的,不過我們相信大王,他和以前那些大王不一樣。”

老人扯掉上衣,袒露著胸口,指著右胸上的一處傷痕說道,“這塊傷疤是三十多年前龍門之戰留下的,當時一萬多趙軍,就兩千多活著回來。最後不還是一分錢的封賞沒拿到。”

接著,老人又指著腹部的傷疤說道,“這一塊是幾年前長平之戰留下的,差一點就死在了長平,不過換來了腳下這塊地,還是很值得的。”

“貴人問我為什麼不排斥打仗,我們這些黔首排斥也沒用啊,以前啥都不給的時候,國家招人,我們不還是要去嗎?現在至少還能獲得一些土地和錢糧,即便是死了,也不用擔心妻兒被人欺辱。”

“說句心裡話,老丈我不覺得自己的命值多少錢。以前全家捱餓的時候,如果有人說能讓我一家老小以後吃飽飯,老丈我二話不說就將腦袋擰給他。”

“老丈的命還是很值錢的,千萬不要輕易擰給別人。”趙括轉身朝馬車走去,“小子我就不打擾老丈了。”

“怎麼感覺有些眼熟啊。”老人望著趙括的背影,奇怪的撓了撓頭,“天下長得像的人那麼多,眼熟倒也正常,不管了,還是除草吧,今年能有多少收成就看這塊地了。”

……

進入學院之後,趙括沒有前往教室,而是朝大擂臺走去。

要說邯鄲學院最精髓的地方在哪裡,那必然是大擂臺,在那裡你可以看到整個天下最耀眼的天才……

毫無風度的在一塊撕逼……

人販子桉風波逝去之後,邯鄲學院繼續回到了常規的天人之辯、人性之辯、義利之辯……的主題上面。

趙括走到大擂臺的時候,上面兩個學子辯論的正是人性之辯。

也就是所謂的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不過趙括對此不敢興趣,因為這件事辯了兩千多年也沒有個結果。

“人這麼少?不是說座無虛席嗎?”趙括皺著眉頭問道。

能夠容納千人同時觀看的大擂臺,竟然只有寥寥數十人,剩下的座位全是空著的。

邯鄲學院的大擂臺除了供辯論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賺錢。

除了學院內的學員之外,任何人想要觀看,都要買票。除此之外,官方還設立了賭注,在辯論之前可以買任何一方輸贏。

雖然被某些名士諷刺鑽錢眼去了,不過趙括還是實施了下去。

一方面,他確實是為了錢。

另一方面,他不做這件事也有別人去做,與其到時候弄得一團糟,還不如官方入場,將其規範化,合法化。

趙國一開始靠著這個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現在這是什麼情況?難道那群人不喜歡聽辯論了嗎?

“稟大王,以前荀子、孔穿、公孫龍等名士上臺辯論的時候,確實座無虛席,很多人寧願站著也要旁聽。但是荀子等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參加辯論了,其他人的名氣遠遠比不上他們,所以觀看的人數就隨之減少。”

“再加上前幾天學院組建了蹴鞠比賽,大家都跑去看蹴鞠了。”詹何無奈的說道。

和辯論相比,很顯然蹴鞠更具有觀賞性,更符合趙國人的性格。

以前看辯論是沒得選,現在有得選自然跑去看蹴鞠!

有一點要說的是,現在華夏的蹴鞠是在天下排名第一的。

嗯,天下前十的蹴鞠隊都在華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