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可憐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軍將士思家心切,沒有在河東停留很長時間,等到傷兵恢復的差不多之後,趙括便起兵返回邯鄲了。

看到趙軍離開,魏國上下松了一口氣,雖然兩國是盟友,但是對方十幾萬大軍擺在自己旁邊,還是免不了提心吊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趙國直接翻臉,魏國這些軍隊沒有任何反抗能力,魏國至少要失去河東、河內兩郡,甚至整個魏國都有傾覆之險。

不過好在,趙國沒有這麼做。

魏王率領文武大臣親自將趙括送到十里外的長亭,臨行前,對著趙括俯身一禮,誠摯的說道:“趙王回去之後,一定要告訴寡人的仲弟,讓他無事的時候,回魏國看看寡人。”

魏王的眼睛有些泛紅,後背有些句僂,說這話的時候,魏王並不是魏王,只是一個想念弟弟的兄長。

“魏王放心,本王一定會將您的話帶給信陵君。”趙括保證道,心中一陣腹誹:如果你能一直保持這樣,信陵君也不可能被逼到只能留在趙國。

“魏王這個人真矛盾。”大軍出發之後,荀子搖了搖頭,感嘆一句。

“怎麼說?”魯仲連問道。

“魏公子在身邊,擔心威脅到自己的位置。魏公子不在身邊,卻又想念。喜歡人才,禮賢下士,卻又不珍惜人才。當年奉黃金束帛,聘孔斌為相。孔斌到了之後,親自到郊外相迎。儼然明君之風。但之後卻不採納孔斌任何意見,孔斌擔任魏國相國九個月之後便稱病辭官。”

“無論是大王當初領兵伐秦,還是樂乘將軍幫助魏國訓練騎兵,魏王都給予足夠的尊敬,甚至直接給樂乘將軍賜了一座封地。這樣的君主,卻為了區區幾座城池,答應趙國將範座這種國家重臣處死,自斷臂膀,儼然昏君無疑。”

“這樣的事情,集於一人身上,所以我才說魏王矛盾。”荀子說道。

人都有湖塗的時候,很多明君老了之後各種奇葩事不斷,比昏君還昏君,但魏王很顯然沒有到這個年紀,而且從多年前,他就開始了,那個時候還很年輕。

齊國將田單賣給趙國,這件事荀子還能勉強理解,畢竟田單是真的功高蓋主,又是宗室,齊王擔心很正常。

但是範座又沒有功高蓋主,也不是宗室,魏王因為趙國用百里之地交換,就要將範座殺了,荀子是真的沒辦法理解。

也就是沒殺成,被信陵君救了,否則以後天下都不會有士人入魏。

“當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時候,便會像魏王一樣,時而充滿雄心壯志,英明無比。但是這種狀態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便會被糟糕的現實的打敗,又因為自己不堪一擊的能力無法改變這一切,只能選擇放棄。然後過一段時間,重新拾回信心,充滿雄心壯志,發誓開始改變。過一段時間再次放棄,如此輪迴。”

“如果魏王的能力能夠達到改變魏國的局面,也就不會擔心魏無忌威脅到自己。那時候,他會成為一個人人羨慕的好兄長,同樣,也不會做出為了區區幾座城池,出賣自己大臣的事情。從他幼時開始,魏國便不斷衰弱,不斷丟失土地,他對於開疆擴土太執著了。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這樣的話,魏無忌也就不可能到趙國了。”說到最後,趙括臉上露出微笑。

魏無忌可是太能幹了,軍事、治國、諸子百家、謀略政治無所不通,趙括將趙國交給他之後沒有出現任何差錯。

趙國也算是人才濟濟,但是能比魏無忌全能的一個都找不出來。現在魏無忌還正值壯年,在趙國又受到重用,絕對不會像歷史上一樣鬱鬱而終,再發光發熱幾十年都沒有問題。

唯一可惜的就是,魏無忌畢竟是魏國的公子,心還是在魏國的。

“能力配不上野心。”荀子唸叨了兩遍,忽然發現這句話形容大部分昏君、庸君都很合適。

沒有幾個君主願意當昏君,特別是亂世,誰不想將國家治理的強盛無比,接受全國百姓,乃至子孫後代的崇敬。

但是絕大部分人沒有這個能力,當他發現自己什麼都改變不了的時候,便會徹底放棄,選擇躺平。

當一個明君,遠遠比當一個昏君難。

“魏王也是個可憐人。”韓非嘆了一口氣。

“亂世之中,誰不是可憐人?”荀子說道。

“先生說的是。”韓非一愣,苦澀的說道。

魏王是可憐人,魏無忌和他這兩個只能離開祖國的傢伙又何嘗不是可憐人?

“這樣也好,至少對我趙國沒有威脅。”黃石公笑著說道。

如今天下,對趙國威脅最大的就是秦國和楚國,其餘四國國力不強,君主也一般。

唯獨秦國和楚國國力雄厚,君主也英明。秦王稷就不用多說了,至於楚王完,除了面對秦國表現得有些無膽之外,其他方面表現的都很好,頗有英明之舉。

“這次回去之後,我趙國要著手一些事情了吧。”公孫龍看向趙括。

“是該著手了,不過這件事不急,還需要大家一起完善一下,不能出現任何差錯。”趙括望著遠處的山脈,面色平靜。

“這次是應該是我趙國最後一次大動盪了,後面就是安心發展了。”荀子笑著說道。

“不錯。”趙括點了點頭。

趙軍一路東行,在路過上黨的時候,停留了幾天。

馮亭將上黨治理的很好,雖然沒有達到路不拾遺的程度,不過趙括也沒有見到面有菜色的平民,這說明大家還是能吃飽飯的,這就很不錯了。

趙括並沒有懷疑馮亭特地找一些家庭比較富裕的平民來湖弄自己。

一方面,戰國時期的士子不屑於如此,他們如果覺得自己能力不夠,或者君主不行,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會主動請辭。

另一方面,沿途成片成片的粟田和稻田做不了假,只要秋收的時候老天不下大雨,今年豐收無疑了。

只是上黨人口有點少,嚴重制約了上黨的發展。

上黨位於太行山之中,大部分處於山區,本來人口就不是很多,長平之戰大部分百姓又遷入了趙國,雖然後來又回遷了一部分但遠遠比不上之前。

因為開發早,上黨的農業並不差,不過和中原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但是上黨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扼守趙國西側的大門。

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口作為支撐,很難形成完善的防守,這次魏國的四萬戶百姓,將有一半填入上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