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慧眼識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來,你們二人過來。”宴席結束之後,趙括對著坐在靠門處的兩個年輕人招了招手。

“大王。”李斯和韓非受寵若驚地走上前來,俯身行禮。

雖然趙括知道這個李斯就是歷史上那個大秦宰相,不過依然沒有給予很高的官位,而是讓他在藺相如手下做一個很小的官慢慢歷練。

論品級的話,大概和他之前在楚國為吏的時候,頭頂上司的級別差不多大小。

但是李斯沒有絲毫的不悅,他能夠感受到趙括和藺相如對他的重視。

比如這次,他本以為趙括派人通知他過來是有事情要吩咐,萬萬沒想到是設宴。在場的除了他和韓非之外,全部都是趙國文武大臣,到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國君親自招待的那種。

但是人家韓非是韓國公子啊,以現在三晉之間的關係,出現在這裡再正常不過了,他算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趙括還特地將他介紹給眾人,甚至為他安排了座位。

李斯不明白趙括為啥如此對他,但他心中湧出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暖流。

他現在或許還配不上這個位置,但是他發誓,要不了多久,他就會讓所有人側目。

“這位便是荀況,想必你們以前應該聽說他的名號,以後他便是你們二人的老師了。”趙括指著荀子說道。

韓非和李斯頓時激動不已,臉色通紅,他們對荀子早已仰慕久矣,只是一直以來無緣相見,如今終於見到了。

而且剛剛荀子說的話他們也都聽到了,太符合他們口味了。

克己復禮有什麼用,簡直就是‘愚巫之學,雜反之行’。

只有與時俱進,‘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才能不斷進步。

荀子靜靜地看著李斯和韓非,一種奇特的氣息從身上散發出來,眼睛深邃,彷彿要將兩個人看個通透。

他的天賦叫慧眼識珠,普通狀態下能夠發現一個人資質的好壞,如果完全開啟天賦,則能夠確定對方最適合培養的方向。

不過完全開啟非常消耗精神力,一般情況下,只有遇到最頂級的天才荀子才會使用。

“不錯,非常不錯。”

荀子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兩個人的天賦絕對是他見過最頂級的,超越了他現在所有的弟子。

雖然可能不太適合儒家的路線,更適合法家的路線,不過不要緊,不就是法家嗎?我也會。

只是……老夫“儒家異端”的名頭怕是洗不白了……

“孔子曰: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想必他老人家在世也會贊同我的做法。”荀子心中想到。

“學生拜見老師。”兩人立刻跪倒在地,三叩首。

“束脩就由你們自己準備了,本王就不給你們準備了。”趙括笑著對二人說道。

戰國時期拜師是不用交學費的,學生離家遠,或者家裡過窮的話,可能還要吃老師的,住老師的。

但是拜師的時候,以及節氣要向老師贈送束脩,一般是肉乾,也可以是別的,比如家裡是漁夫就送魚,家裡是木匠就送傢俱,家境更好的還會贈送六禮束脩,檔次更高,不過並不是規定死的,送什麼全看心意。

“臣拜謝大王,束脩還是讓我們來準備吧。”韓非和李斯感激地說道。

束脩還是學生親自準備比較好,也更有誠意。

趙括能夠將他們引薦給荀子,讓他們拜荀子為師,兩人心中已經非常感激了。

要知道,絕大多數君主最害怕的就是臣子拉幫結派,更別說拜師了。

韓非本來以為自己留在趙國,能夠在荀子講學的時候,偶爾旁聽幾句就很不錯了,沒想到趙括竟然真的讓他拜荀子為師。

“難道這就是君主的胸襟嗎?”韓非心中想到,接著又想到韓國君主,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以後韓非便一邊做邯鄲令一邊跟隨荀子學習。”趙括對韓非說道,邯鄲令雖然是小官,但因為邯鄲是趙國都城,這個小官一般人還做不了。

不過韓非要後臺有後臺,要實力有實力,正好可以鍛鍊一下。

“臣遵命。”韓非恭敬地說道。

趙括又看向李斯。

因為出身的原因,李斯的底子沒有韓非好,前半生的二十年幾乎算是荒廢了。但是天賦絲毫不亞於韓非,短短兩個月,已經能夠獨立處理大部分政務。

而且李斯極為努力,他深知這次機會來之不易,每天都通宵將藺相如借給他的書抄錄下來,第二天早上將書還給藺相如。

後來藺相如告訴他這些書是趙國統一刊印的,每一本都有很多份。趙國官員是可以憑藉著官印去少府借閱的,什麼時候歸還都可以。

等到藏書閣建好,便可以直接去藏書閣借閱了。

李斯這才結束每天熬夜抄書到丑時的生活。

但是藺相如在帶李斯的過程中敏銳的察覺到李斯性格上似乎有一些缺陷,或許和他早年的經歷有關,有些過於看中名利,而且性格陰鬱,有一種不擇手段的狠辣。

有才是有才,但是如果有一天身居高位,無人制衡,很有可能會釀成災禍。

趙括想到歷史上始皇帝死後,李斯與趙高同流合汙,偽造遺詔,立胡亥為皇帝。

李斯看到了秦王朝的危機,但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僅沒有選擇規勸胡亥,還上書讓胡亥實行“督責之術”,嚴刑酷法,對臣下和百姓實行輕罪重罰。

使得天下人苦不堪言,紛紛揭竿起義,到處烽煙四起,加快了秦朝的滅亡。

始皇帝在世的時候,李斯是千古能臣,始皇帝去世之後,李斯就是妥妥的奸賊。

前後判若兩人。

用藺相如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有人能壓住李斯,那李斯就是治世之能臣。

如果沒有人能壓住李斯,那李斯就是亂世之奸賊。

“李斯,你先繼續跟著藺卿做事,其他時間跟隨荀子學習。”趙括想了一下,對李斯說道。

他打算讓藺相如繼續帶著李斯,同時提醒一下荀子,看看能不能將李斯的性格掰回來。

以李斯的實力,如果因為性格而被打壓,無法發揮全部的才能就太可惜了。

“臣遵命。”

李斯沒有任何意見,藺相如對他照顧有加,荀子更適合做他的老師,如果能夠同時跟隨兩個人,自然更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