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各個擊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身體透支有些嚴重,不過問題不大,只要養幾個月就能補回來。但是精神力的透支老夫就無能為力了。”襄子無奈的搖了搖頭,“老夫行走江湖多年,治過的病人沒有一千也有幾百,還是第一次見到精神力透支如此嚴重的,真是不拿命當命啊。”

襄子不是霍帶來的,而是自己跑來的。

霍帶人在靈壽找了一個月都沒有找到襄子,只能無奈返回,本來趙括已經不報啥希望了,沒想到幾天之後襄子竟然帶著兩個藥童出現在了王宮外。

趙括得知之後,親自到王宮外面將襄子迎了進來。

這個時代醫師的地位雖然不高,但那也要看物件是誰。

對於真正能夠治病救人的神醫,即便是各國君主也是非常尊敬的。

畢竟沒有人會和自己小命過不去不是?

“能醫治好身體也行,精神可以以後再說。”趙括連忙說道。他本來就沒指望襄子能夠醫治精神,別說這個年代,就是醫學那麼發達的後世,拿精神領域都沒有辦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只能如此了。”襄子點了點頭,從醫箱中取出九根銀針,手指飛轉,眼花繚亂,“嗖嗖嗖!”銀針瞬間沒入不同的穴位。

襄子不斷撥動銀針,隨著銀針不停震顫,道道乳白色的光輝從銀針上散發出來,一種祥和的氣息滋養著藺相如的身體。

“天賦的氣息!”

趙括吃驚的看著襄子,沒想到一個醫師竟然也有天賦,不過想到對方是扁鵲傳人,又是當代醫家魁首,醫術比宋衷還要高明,又釋然了。

這樣的人物似乎沒有天賦才不正常。

“我已經鎖定了傷勢,不會再繼續惡化下去,接下來一段時間什麼事都不要做,什麼事都不要想,一兩個月後差不多就能恢復了。”襄子一邊說,一邊在木牘上寫著藥材。“這是藥材。”

趙括連忙接了過來,看了一眼後遞給身邊的侍衛,侍衛轉身去取藥。

“敢問老先生,若是配合治療,我還能再活多久?”藺相如拱手問道。

他打定主意,若是治療好也只能多活一兩年,那便不治療了,現在趙國危機四伏,正是需要他的時候,在這個時候養傷,對趙國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十到十五年不成問題。”襄子說道。

“多謝老先生。”藺相如松了一口氣,如果能活十年,那還是值得的。

“我會讓荀子幫助藺卿處理政務的,藺卿安心修養便可,以後的趙國還需要你。”趙括寬慰道。

“多謝大王。”藺相如抱拳說道,心中不由有些感動。

“藺卿就麻煩老先生了,我已經派人為老先生準備好了宅院,老先生安心住下便好。”趙括對著襄子一禮,然後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嗯,多謝趙君。”襄子點了點頭,和趙括來到院子裡。

“本王在邯鄲城外建了一座學院,想要請先生擔任祭酒,不知先生可否答應?”趙括俯身說道。

“老夫只會治病,不會做什麼祭酒。”襄子搖了搖頭。

他對所謂的祭酒不敢興趣,對名和利也不感興趣。否則以他的醫術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被奉為上賓,又何必行走江湖,為普通老百姓看病。要知道,他很多時候為老百姓看病都是不收錢的,甚至還要搭上藥錢。

“不需要您做別的,只要教人治病就好,若是老先生願意,也可以在學院門口為老百姓擺攤看病,本王不會阻止。”

“老先生一個人行走江湖,醫術就算再高明能救治的人也有限,若是將醫學之術推廣到天下,便可醫治千千萬萬的百姓,這才是大功德。”趙括說道。

這個時代的賢者雖然並不拒絕將自己的學術或是技藝教給別人。但是,很多人若是沒有遇到合適的弟子,寧願帶到棺材中,都不願意傳給後人,最後只能遺失掉,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大王欲推廣我醫家之術?”襄子驚訝的看著趙括。

這年頭有人重視儒家,有人重視法家,有人重視墨家,也有人重視兵家,還從來沒有人重視過醫家。

“不錯,本王想請先生擔任邯鄲學院醫學院祭酒,傳授天下醫學,將醫學發揚光大。”趙括鄭重的說道。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醫的啟蒙時期,也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針灸、中藥、望聞問切等等,源頭都是這個時期,之後迅速發展成世界最先進的醫學。

後世中醫幾乎被西醫淘汰,不是中醫不如西醫,而是中醫已經不適合那個物慾橫流,快節奏的社會了。

當一名中醫需要學習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真正出師,而出師之前的工資還沒有工廠擰螺絲高的時候。

當一名中醫治不好病被罵,治好了卻被說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時候。

當一個人自豪的說自己是一名中醫,卻被無數人唾罵說是騙子的時候。

靠什麼傳承國粹?

靠嘴嗎?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優勝劣汰的,但一定是適者生存的。

不適者只能淘汰!

所以中醫就像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的諸子百家一樣,被打落到了角落。

是諸子百家比儒家落後嗎?是諸子百家不如儒家嗎?

不是!

只是統治者需要一個工具,而這個工具不是他們罷了!

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層層灰塵將他們掩埋,直到千百年後,後人打掃房間的時候,才從角落中發現。

原來,還有中醫存在過!

原來,還有諸子百家存在過!

“不僅如此,本王還打算召集趙國所有醫師,編纂一部醫學巨著,留給後人。所有參與編纂的醫師都能夠在醫書上留下姓名。本王本來想請宋衷老先生擔任主筆,但是宋老先生力推您。”

爭霸的道路不只是打打殺殺,趙括終要為後世留下一些財富。

哪怕以後中醫被淘汰,趙括也可以自豪的說:“它曾屹立於世界醫學之巔。”

“老師。”身後的藥童扯了扯襄子的衣袖,小聲說道。

“好吧,老夫答應留在邯鄲。”

……

“大王,封賞和書信已經全部下發下去了。”趙括剛回到王宮,虞信和觸龍便趕了過來。

“派人盯著點,所有的封賞和書信必須安全送到每個將士的家中,不準少一粒米一封信。”趙括叮囑道。

考慮到將士可能還需要一兩個月才能回家,趙括又下令幫助所有的將士寫了一封家書,和封賞一起送到將士們的家中。

“放心吧,大王,臣會親自盯著的。”虞信拱手說道。

“嗯。”趙括點了點頭,對於虞信,他還是相信的。

而且虞信年紀雖然和藺相如差不多大,但身體極為硬朗,再為趙國發光發熱幾十年都不成問題。

“大王,秦韓魏齊燕五國結盟出兵了。”這時,劉平抓著情報從外面衝了進來。

“楚國沒來嗎?”趙括對秦韓魏齊燕五國結盟沒有感到訝異,倒是對楚國沒有加入有些奇怪。

“楚國境內東越和南越叛亂,楚王正在派兵鎮壓,無暇顧及我國。”劉平說道。

“這對我趙國來說,倒是一件好事。”趙括高興地說道,“立刻召集所有人議事。”

“諾。”

很快,所有在邯鄲的官員全部趕到了大殿。

趙括沉聲說道:“前線細作傳來急報,秦韓魏齊燕五國結盟,以魏國為盟主。秦國以武安君白起為將,出兵十萬。韓國以暴鳶為將出兵十萬,魏國以晉鄙為將,出兵十萬。”

“燕國以相國慄腹為將,出兵二十五萬。齊國以宗室田勝為將,出兵二十五萬。五國共計八十萬大軍,討伐我趙國。算算時間,現在應該抵達我國邊境了。不知各位有什麼想法?”

雖然早有準備,但是得知五國出動八十萬聯軍,趙括還是心中一緊,趙國除了北方守衛長城的大軍之外,能動的只有不到三十萬大軍啊!

“這對我趙國來說是一場劫難,但同樣也是一次機遇。若是能夠擊敗五國,日後天下將無任何一個國家是我趙國的對手。”趙豹有些激動的說道。

“韓魏秦三國是兵合一處還是分開的?”樂毅立刻問道。

白起統帥三國三十萬大軍,和白起統帥十萬,暴鳶統帥十萬,晉鄙統帥十萬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暫時還不知道。”劉平搖了搖頭。

“報,上黨急報。”這時,侍衛帶領一名士卒從大殿外快步走了進來,見到趙括,士卒連忙單膝跪地,稟報道。

“念。”趙括說道。

“秦國白起統帥十萬大軍復攻上黨,請求支援。——上黨守馮亭。”士卒念道。

“看來秦國並未與韓魏合併一處。”趙括松了一口氣。

如果是白起統帥三十萬大軍從河內攻打趙國,那趙國只有用空間換取時間一個辦法了,而且這個辦法還不一定有效,因為燕國還在從背後進攻。

現在並未兵合一處,而且白起打的還是易守難攻的上黨,對於趙國來說是一件好事。

“看來韓魏兩國並不相信秦國啊。”田單笑著說道。

“若是秦國久攻上黨不下,很有可能會掉頭進攻魏國河東,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提醒魏國一下,雖然魏國違背了兩國的盟約,但我們趙國可不是記仇的人。”魏齊手指敲打著桌桉,意味深長的說道。

田單聞言,眼睛頓時一亮,彷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點頭說道:“好主意!”

“秦魏韓三國未兵合一處對我趙國來說是一件好事,但五國加起來畢竟有八十萬大軍,我趙國想要戰勝恐怕還是有些困難。”觸龍心中很是擔心,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陣仗,就是當年六國伐齊,加起來都沒有八十萬大軍!

“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趙括問道。

“臣建議兵分四路,三路防守,一路進攻,各個擊破。”樂毅說道。

“優先進攻哪個國家?”趙括問道。

“燕國。燕國實力最弱,士兵的戰鬥力也是最弱的,雖然有二十五萬大軍,但實際戰鬥力可能連秦國十萬大軍都不如,是五國中最容易擊敗的。”

樂毅指著地圖說道,對這個老東家沒有絲毫心慈手軟,上來就揭露了燕國的弱點。

“擊敗燕國之後,立刻率軍南下,聯合防守大軍攻打齊國。只要燕國、齊國戰敗,另外三國自然會退去。”

“誰願意支援上黨,抵擋秦軍?”趙括沉聲問道,眼睛從眾人臉上掃過。

每掃到一個人身上,那個人便不自覺的低下了頭。

誰都知道,秦軍雖然只有十萬,但是主將可是人屠白起!

沒有任何人敢保證自己能擋住白起。

“臣願往。”就在趙括準備點將的時候,樂毅站了起來,抱拳說道。

“望諸君需要多少兵力?”趙括問道。

“三萬即可。”樂毅鄭重的說道。

樂毅覺得秦國不可能拼命攻打上黨,再加上地形優勢,三萬足以擋住秦軍。

“好。”趙括大聲說道,“誰願支援鄴城,防守韓魏聯軍?”

“臣願往。”田單立刻起身說道。

再不領兵就到齊國了,到時候要是沒有人請命,趙括很有可能會讓他抵擋齊國。田單雖然已經決定真心投靠趙國,但是還是不願意與齊國為敵。

“都平君需要多少大軍?”趙括問道。

“三萬。”田單報了一個和樂毅同樣的數字。

“韓魏聯軍有二十萬。”趙括提醒道。

“韓魏聯軍戰鬥力不比秦軍,又有鄴城堅城,三萬足以。”田單自信的說道。

“廉頗將軍可願抵擋齊軍。”最後,趙括看向廉頗。

“臣願往。”廉頗抱拳說道。

“好,既然如此,那便由望諸君率領三萬大軍支援上黨。都平君率領三萬大軍支援鄴城,防守韓魏聯軍。廉頗將軍率領七萬大軍,抵擋齊軍。其餘眾將,與本王率領剩下十萬大軍,攻打燕國。”趙括下令道。

“諾。”所有將軍齊聲說道。

“糧草就麻煩諸卿了。另外,出征期間,後方一切事務諸卿皆可商議處理,若是有爭議,以虞卿意見為主。”趙括對著其餘大臣俯身一禮。

“臣等領命。”虞信等人回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