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論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良當然不同意伏念的說法,難道自己為了天下人所考慮的做法只是小人行徑嗎?於是對伏念反駁道:

“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君子之道在於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伏念瞪大了眼睛,那眼神簡直想要把張良給吃下去:“你說的不為難道就是不忠、不孝?!”

但張良並沒有被他恐怖的神情所嚇倒,繼續說道:“《孟子?盡心下》中教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眾的生機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這樣才有國家社稷,才有君王。”

伏念氣的都從位置上跳了起來,在這廳中來回踱步。

“你斷章取義!難道你忘了《孟子?離婁上》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如果沒有了倫理綱常,沒有了社會秩序,又談什麼社稷國家?沒有了社稷國家,民眾的利益又如何保障?沒有了保障,又怎麼談得上“民為貴”?”

張良平心靜氣回道,與暴躁的伏念形成鮮明對比,但這也怪不得伏念——雖然都是小聖賢莊的當家,但大當家是掌門,三當家只是個重要人物。伏念更多的需要站在整個儒家的立場上考慮,而不像張良那樣,站在天下人的位置思考。

“師兄所言固然有理,但是聖賢祖師還有這樣的教義: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之徒處於王位,就會讓他禍害廣大無辜的民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伏念也承認,按照嬴政的做法,並不是什麼仁德的君王。用力甩袖後重新坐下,暫時按下心,與張良繼續說道。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們小聖賢莊只專心研修學問,不涉軍國政治。身為讀書人,不該對自己的君王妄加評斷。敏於事而慎於言,要知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取。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人必定是自己先傷害了自己,別人才能傷害他。”

張良對著伏念拱手,想起了自己的家鄉韓國的遭遇,挺直了身體,對著伏念幾乎是質問一樣的說道:“那現在的百姓又做了什麼傷害自己的事情,而陷入到莫名的危難之中?”

伏念閉上眼睛,說到一半時又重新睜開,眼中有精芒閃爍:“你所說的處在危難之中的人,卻正是與帝國君王對抗,要將芸芸眾生陷於戰亂水火之中。”

張良道:“治國之本,“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如果一個君王不能愛惜自己的百姓,不能愛惜人民的生命,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君王。”

“秦吞併六國,天下因戰事而失去生命的士兵不下百萬。長平之戰,坑殺戰俘就超過四十萬,而受戰火屠戮,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平民更是在百萬之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為諸侯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國家;君王如果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

伏念雙手緊緊握拳,眉頭緊皺,冷聲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忘了後面還有兩句:卿、大夫不仁,他的宗廟、家族就會遭受滅亡;百姓如果不仁,就會失去生命。”

張良堅定的目光直視伏念的雙眼,以如同古之聖賢一般的高潔態度說道:“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

聽張良這麼說,顏路頓覺不妙,厲聲道:“子房!”

果然,張良這麼說,就好像是伏念要將他逼死一樣,伏念大怒,抬起右掌用力拍桌,發出‘嘭’的一聲。

“夠了!你剛才說什麼?你要捨生取義?!”

張良垂下眼瞼,彷彿也覺得自己剛剛的語氣不像是在和師兄說話,語氣略微放小,卻不改其中的堅決:“我是說如果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話。”

伏念屏息靜氣,但卻有一股風暴在他心中醞釀。

“你就要不惜生命的代價?”

顏路對張良搖了搖頭,示意師兄現在是真的怒了,不要再與他對著幹,隨即便聽見了伏念的咆哮。

“你不惜的是你自己的生命,還是整個小聖賢莊的生命?天、地、君、親、師,是儒家不可顛滅的倫理綱常。君臣有別,長幼有序。而你現在要做的,是要舉兵造反,為整個儒家帶來滅頂之災!”

伏念右手握拳,發洩似得一拳直接打穿了這堅厚的桌面,看的一旁荀子眉眼一跳。

張良也被這樣子的伏念嚇到了,抿著嘴連忙搖頭道:“我沒有!”

伏念怒指張良:“你……”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

看著一場論戰慢慢就要變成掄著拳頭上了,荀子搖了搖頭,終於出聲。

“這裡還有客人在呢,你們兩個這像是什麼樣子。”

“師叔。”

“伏念孟浪了,還請師叔恕罪。”

“請師叔恕罪。”

直到荀子開口,伏念等人才驚覺自己此時還在荀子的雅閣當中,連忙對著荀子拱手認錯。

“讓前輩看笑話了。”

“哪裡,荀卿(荀子名況,字卿)多慮了。”

洛星微微一笑,看著一旁因為張良與伏念引經據典的論戰而目瞪口呆的兩個少年,打了個響指將他們震醒。

“雖然子房與伏念先生各執一詞,爭論的不可開交,但實際上都是儒家的精華顯現。比起我鬼谷每一代只能有一名鬼谷子的規矩,儒家可要和平的多。”

“只可惜,儒家如果再不進行改變,恐怕時日無多了。”

“哦,在下願聞其詳。”

荀子神色平靜對著洛星拱手,並沒有只因為洛星聳人聽聞的一句話而動搖。伏念,顏路與張良的思緒也從剛剛的爭辯中脫出,安靜的聽著洛星說話。

“為了方便自己的統治,嬴政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名為‘書同文’的法令,要毀掉所有記載有其餘六國文字的卷冊典籍,讓天下人只能學習秦國的文字。小聖賢莊當然也不會例外。”

“這一次,李斯帶著名家公孫玲瓏,楚南公以及陰陽家星魂的動作應該只是試探,真正實行者另有其人。只希望到時候小聖賢莊的藏書閣,不會被搬空大半才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我的小泰迪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