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心所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沒想到,鬧了這麼一出,得到的結果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真是讓人不沒法形容得妥當,總之是唯一的一樁清清楚楚所得那就是,恰到好處地讓李世民因之得以釋然。原來他不問的那些前塵,也並不是,當真流於無謂,完全不需要去顧及。只是,大約是覺得世上的一些事難得糊塗終究是個正理,便是很理智地拋諸腦後。

他親自送我回帳,又閒閒坐在一邊,看我吃了一碗粥,才自回去。

我目送他消失得不見蹤影,看了遭花邊釉碗,心下勻勻想得利落,等熬過了這一段時間,等他們反目成仇,我就是真正的非走不可。

我覺得我在害怕,連在害怕什麼都和明鏡一樣,我怕我的心會擅自做主,去戀他。但只一個小小的體貼,我已有為之沉溺的跡象,若是他再肯對我好上那麼一點點……

我怕我會更深的迷醉無法自拔,不能堅定不移的與他分守於鴻溝兩側。

為什麼,之於他的記憶,總要繾綣在落英繽紛之中,將那些美好筆筆描畫得清晰。不待及,我用那些惡毒將它們推翻,已經層層將我圍裹。不知何時成串的淚珠,已打溼面前的宣紙。

我強自重捏了一道神思,強迫自己去想別的。那些紛亂的心事中,一下子就抓住一樁。

開始冥神默慮,如何能借李世民之手,真正的除掉李元吉。李世民不是心慈面軟之人,以秦王之位要想走上皇位,必是要經一番血腥殺戮的現實擺在所有人面前。現今也只有高高在上的皇上不能及時想到那一步,也是因為他一直身處局中迷惑非常,覺得李世民是一個好兒子,好兒子就不會主動搗蛋,即使他崩了也不會。卻忘了,天家從來不同於別個,天家的兒子即是龍心所蘊,他們追求和看重的從來都不同。李世民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不想為人折翼本也無錯,否則建成若是登基,將再無轉機。但只一樁,他從來想的都是假他人之手,並不是親自動手。這一番冥想到頭來極大挫了我的信心。

如何能讓他出手,無論是想起來,還是做起來,都是一件極難的事。我無心晚飯,但送飯之人來時,思路已經被他打斷,不去吃飯也無事可做,所以只好拿吃飯打發時間。

在拿起筷子的一瞬間,我覺得逼李世民去殺李元吉不太現實,他從來都是一個無迫的人,他根本不害怕太子更不怕李元吉,從他敢放回那些人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為了大局,他也不會要了李元吉的命,最多就是行個罰戒。而反過來,我卻可以換個思路,可以因之倒逼李元吉,讓他更加地挑釁李世民,直到挑釁到生命的高度。因為事實上他也不怕李世民,皆因他背後的後臺是李世民,雖然在朝中的聲威並不如李世民,但卻是蘿蔔不濟長在池梗上了,太子的位數何人能及。

然後有些事情,就完全沒有意料間殊途同歸,如果我能放走李元吉,讓他親自到皇上面前去告狀,李世民就不得不提前班師回朝,如果李世民班師回朝,那麼突厥之圍亦可豁然而解。我想,若是後面的問題已經解決得清楚。唯止個如何神不知鬼不覺放走李元吉,甚惹人愁思。

在李世民的地盤上,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去救李元吉,其實神不知鬼不覺真正地難以做到,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轉求個以最少人的發現為代價放出李元吉。以情勝情後,我覺得事情其實無比簡單,那就是正大光明地把李元吉放了就好。只要可以撐到他順利逃跑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一切的事物變化幾乎就可以脫離在我的存在的情況,而水到渠成地促成他們的矛盾。

至於李世民他要殺要剮,就全隨他了。謀劃若定後反而滯下腳步來,覺得現在就去救李元吉,那也太便宜他了,讓他吃足幾日的苦頭,方好便於一切矛盾的滋生激化。

只是如果再多拖延幾日,我又覺得好生難以面對李世民。掌燈時分,我猶對燭火發呆時,李世民理畢了軍機前來看我。

他細凝我神情半晌,取過我的手來,握得緊緊地道,“還在擔心什麼,擔心我四弟他逃走了。”

我的心砰砰狂跳幾下,點了點頭,良心發現,道,“這樣是否做得過了頭,畢竟殿下與太子正在找你的把柄。”

他臉上的平淡,都化成了笑意,就像滿天的雲彩全散了,露出濃蔚的天空來。“你是關心我的,是關心我的對嗎?”他的懷抱緊壓下來,開始饒有興致地,在耳邊呵語,我真是後悔說出那些話來,使自己重陷到這可怕的惴恐當中來。

他的吻已經繞到了我的脖子前面,我目光對上眼前的燭火,猛的一掙,我想像裡燭火翻倒,一陣兵荒馬亂的情景。可那情景卻並沒有出現,因為他將我抱得太緊,實在是太緊了,根本不容我掙脫出去。

外面猛然傳過來尖利的喊聲,“走水了。走水了。”靜夜給這叫聲一激似乎已經醒來,到處都是人聲,奔走相告,“走水了!走水了!”的鹼聲迭如潮湧。

厚厚的牛皮帳篷,已經透出焦糊味道進來,李世民終於放開我,最沒能料到的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救得我正好。

我們分開得恍然,他的眼神還不曾全然在臉上分離出去。我目光所及處,他看向我的眼神竟有著些許迷離。

有軍士隔著牛皮帳篷,向他奏稟,“二殿下,帳篷走水,而四殿下也已經不知道所蹤。”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詞句流結成句子,意思清楚明白。

李世民大大地發起脾氣來,他抽出肋下的配劍利落砍下時,直截下一截桌角來。口中還狠狠地念著,“又是李元吉!”

我認真地看著他,心下卻在一本下經地想,真的是李元吉自己嗎?難道這竟是天意。

似在眾慮之間,他忽然記起了我,揉了揉我的發頂,低低的聲音安慰著我,“沒事,沒事的,即使他回京我也有辦法,將你留在我身邊。”

他令人我的帳外多加了幾道崗,才急匆匆出去,我有點兒想到,是誰幫的我了,原來不是天意而是婆婆,一定是她為了給我解剛剛這個困境,才去放火燒了李元吉的帳篷。只是我心中升起一陣焦急,生怕婆婆不能順利回來。

帳外響起爭執的聲音之時,我壓抑不住內心的焦急,一下子絆在桌子腿兒上。直絆了出去好遠。被剛進來的人扶得正好。是婆婆是婆婆。

我撲進婆婆的懷裡大哭起來,婆婆並不說什麼,她只是拍了拍我的肩。她不知道我的心事,她一定以為我是頡利的太子妃,事實給人們的全是假象,可她不知道這些。

我慢慢擦乾了眼淚,對婆婆說,“我沒事了。”婆婆於是就給我鋪好了床鋪,安置我休息。

只是這麼短的時間,她就記得我的習慣,將服侍我躺好。要離開時,被我執住她的一片衣角,問出我的不解,“婆婆怎麼去放的火?”

婆婆臉上的表情並不驚變,只是微含了個笑意,“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我點了點頭,她拽嚴我的被子轉身退了出去。

睡夢來襲,天地灰暗間,突起的一片火,燃成可以改天換地的巨大火海。我愣瞧著那大火,卻忽然發現李世民困在當中的身影。

我都從未見過那麼大的火,熊熊的激燃,轟轟的作響。這是一切的結尾,然而我看到我的一顆心自我的身體裡飛了出來。一直飛向李世民,它路過火海時,被大火燒得滋滋作響。可是它一直記得他說的,“我們在一起吧!”

末字的美好音節,徐徐飄上天際一直升到濃煙之上,不被一切廕庇,於是,它勇敢地去飛,而我抓不到它的零丁一點痕跡。

——*——*——

李世民果然即刻宣佈班師回朝,一切已如所料。接下來便是一番火速的準備。他替我造了一頂上好的暖轎,五月的天氣已不如何寒冷,但到了夜晚,還是寒涼襲人。如此一頂暖轎,即遮風又擋風,還可以在途中乏味時看書行棋,他拉著我出去看時,我一看就喜歡上了。

如果我們才初初相遇,沒有那些猩紅色的往事該多好。那麼,所有的愛戀都可以幸福地涓涓流淌,而我正沉溺其中幸福繾綣。不會像現在一樣,只是站得遠遠的,在一旁旁觀一般,說不出喜怒哀樂。他跳上馬車,然後把我也拉上去,上好的檀木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四角綴著幾個精緻金鈴,若是在清日裡,摘去其中墊置的棉布,行起路來會發出玲玲悅耳的聲音。

他扶我在厚厚的織錦褥墊上坐好,笑問我,“可滿意?”

我心下索然無味,就只好近似滿意地淡淡點頭。

他拉住我的手,又看了我一會兒,我挺不自在的,正不知如何化解時。他忽然對我說起,長長的話來,他說的很是認真,其實現在外面正在拔營起寨,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可他去卻依然鎮定自若的和我說著些閒話,我低著頭凝看著自己的鞋子,我還穿著那雙給芙蕖補過的鞋子。

一看到它們,我的心就更加的不好受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