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西班牙內戰(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36年至1939年,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前夜,作為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的西班牙卻陷入到了血腥的內戰當中。以佛朗西斯科.佛朗哥為首的叛亂軍隊,在德國和義大利法西斯的支援下,推翻合法的西班牙共和政府,建立了獨裁統治。為了反對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和外國武裝的干涉,西班牙人民進行了民族民主鬥爭。

十五和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曾是一個強大而幅員遼闊的大帝國,但是1588年5月,擁有130艘戰艦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在多佛海峽,被只有80艘戰艦的英國皇家艦隊所擊敗,從此以後,西班牙的國勢一蹶不振。到了20世紀30年代初,西班牙還是一個落後的歐洲國家,政治上還保持著半封建的君主專制,經濟上工業也不發達,哦不,是“欠發達”,大多數的人口所從事的還是農業,佔全國大約40%的人口是大字不識的文盲。全國土地集中、兼併嚴重,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掌握在極少數的地主的手中。在經濟落後的地方,思想文化肯定也不會先進,思想文化不先進,自然神神鬼鬼之類的就會大行其道。在當時候的西班牙,天主教會擁有非常強大的勢力。

在1929年爆發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也使得工業不發達的西班牙受到了持久而且沉重的打擊。在1933年,經濟大危機過去之後,資本主義國家大都在進行緩慢的恢復,但是直到了1936年,在西班牙很多地區,工人的失業率依然在30%左右,失業人數在100萬人之多。如果失業而就算了,如果是美國等國家還好,最起碼還有很多國家設立的救濟署、救濟站,但是西班牙國力貧弱,沒錢去救濟失業者,從而就使得失業者的生活萬分艱難。而且不但工作難找,而且物價還居高不下。這種情況下,老百姓算是沒有活路了,既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生存都不能得到保證,那麼社會自然就會動盪不安,政治也是如此。

1931年,西班牙爆發了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制,迫使當時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流亡法國。新的民主政府上臺之後,開始推行民主改革,宣佈言論出版和集會自由,並且還削弱天主教會的勢力,實行政教分離。共和政府還在局部地區推行土地改革和降低地租。

著一些列的改革,使得深陷經濟危機中的西班牙人民看到了希望,人民曾經熱切的期望1931年的改革使西班牙走上現代化的道路。然而,人民失望了。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看出,但是的西班牙,封建地主勢力非常強大,而且天主教會的勢力也不容小覷,而共和政府的改革必然會觸碰到這兩者的“蛋糕”,自然而然就會遭到來自於保皇派、教權派、大地主和右翼軍隊將領的強烈反對。而且他們還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們還得到了德國法西斯希特勒和義大利法西斯墨索里尼的支援。1933年10月,西班牙法西斯分子建立了長槍黨。在11月的議會選舉中,右翼的聯合政府上臺執政,停止了改革,並且開始鎮壓反對者。到1936年舉行的大選前,在全國監獄已經關押了30000多名政治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右翼政府執政的兩年,又被稱為“黑暗的兩年”。為了對抗日益猖獗的法西斯,西班牙的各種左翼民主力量,在1936年1月建立了聯合的反法西斯人民陣線,包括社會黨、共產黨、共和黨、工會組織、自由派和無政府主義者等。人民陣線要求大赦政治犯,恢復民主權力,改善人民生活和解散法西斯。人民陣線的要求,右翼的政府自然不會答應,因此兩者之間的鬥爭愈加激烈,西班牙的政治情勢持續惡化。雙方的政治較量越來越多的從議會鬥爭,走向武力對抗。西班牙成為法西斯和民主力量在歐洲的衝突焦點。

1936年,著名的畫家達利創作了《帶熟豆的軟結構.內戰的預兆》,用掙扎、分裂的形象來象徵一個整體內在的衝突。並以此來暗示西班牙內戰的爆發。在這一年,達利還創作了《秋天的食人狂》表現內戰的痛苦。

1936年2月,人民陣線在大選中擊敗了右翼政黨和法西斯分子,成立了新的共和政府。這個左翼聯合政府釋放了30000多名政治犯,重新開始改革,實行土地改革,保障工人權利,並且與蘇聯建立了外交關係,恢復了西班牙共產黨的活動。這次大選的失敗,使得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決心放棄合法的手段來奪取政權,而是打算“槍桿子裡出政權”,透過武力暴亂來重新奪得政權。

長槍黨等法西斯組織在共和國的軍隊中,加強策劃軍事政變,不少軍事將領加入到了反對共和國的陰謀中,這其中甚至還包含了西班牙軍隊的總參謀長生聖胡爾霍和之後的獨裁者佛朗哥等人。佛朗哥以殘暴的統治著稱於世。

佛朗哥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15歲就進入了步兵學校,在20歲的時候,就已經隨軍前往西屬摩洛哥,並參加了對摩洛哥人民起義的鎮壓。由於佛朗哥鎮壓人民的起義,和罷工有功,在1920年,也就是佛朗哥28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西班牙外籍軍團的副司令員,可謂是年少得志,意氣風發。在三年之後,副司令前的這個副字也給去掉了,正式成為了外籍軍團的司令員。

在摩洛哥期間,他殘酷鎮壓了摩洛哥裡夫共和國的獨立起義,得到了國王的賞識和信任。西班牙建立共和國後,佛朗哥在右翼政府中任職,曾於1934年率領軍隊鎮壓了礦工起義。1935年,佛朗哥出任西班牙軍隊的參謀總長,但是在1936年,人民陣線大選獲勝成立新政府之後,他被免除了參謀總長的職務。但是佛朗哥並不甘心,並且,他對軍隊的影響力並未減弱。實際上,這些不忠誠於憲法和政府的將軍們,控制了西拔牙的大部分軍隊,

根據政變計劃,之前的參謀總長聖胡爾霍將軍是叛亂的首領,將在軍事政變成功之後出任國家首腦。聖胡爾霍將軍等人一直與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報紙聯絡。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保證支援他們,並且給予軍事援助。

儘管法西斯分子想著發動軍事政變,並且已經有了這樣的跡象,而且這些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已經成為了禿子頭頂的蝨子——明擺著的時候,甚至有很多人已經發出警告的時候,西班牙共和政府卻並沒有採取什麼有效的行動,來及時粉碎這個陰謀。1936年7月17日,在西班牙的殖民地摩洛哥,一家電臺播發了一條奇怪的天氣預報。整個西班牙晴空萬里。這個奇怪的天氣預報,正是發動軍事叛亂的暗號。在這則天氣預報播發之後,血腥的西班牙內戰,也正是拉開了帷幕。

在這之後,聖胡爾霍、摩拉、佛朗哥等叛亂將軍發動的軍事政變開始了。在這些人叛亂之後,就顯示出了這些人對軍隊的強大的號召力和控制力:很快,大約80%的西班牙軍隊參加了叛亂,總人數大約有12萬人左右。叛亂軍隊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首都馬德里,試圖在幾天之內,就推翻共和政府,控制全國的局勢,從而建立軍事獨裁政權。

在叛亂的最初幾天,西班牙的共和政府感到非常的震驚和由於不安,不知道該如何去應對來勢洶洶的叛亂大軍。但是這麼著不行啊,既然這個政府總理不行,那我們就換一個,為此還更換了政府總理。18日,新總理希拉爾取代了試圖與叛軍談判妥協的前任總理。雖然信任總理很硬氣,表示要抵抗到底,鎮壓叛亂。但是這畢竟不是喊兩句口號就行了的,那是需要真當真槍地去打仗的。但是站在共和政府這邊的軍隊只有20%左右,叛軍比自己多多了,這怎麼打?希拉爾大手一揮:發給工人武器,讓他們去戰鬥!各地的工人和人民群眾群情激奮,主動拿起武器,捍衛共和國,短短幾天之內,就有30多萬人報名參軍。從而解決了軍隊問題。

西班牙軍隊的空軍和大部分海軍也反對叛軍,激烈的戰鬥在首都馬德里、重鎮巴塞羅那等城市相繼爆發。19號和20號兩天,進攻巴塞羅那和馬德里的叛軍相繼被擊敗。同時,叛軍首領聖胡爾霍也因為飛機失事,在還沒有能坐上國家一把手的時候,就先去了另一個世界。叛軍企圖迅速打敗共和國政府,奪取政權的夢想,破滅了。

在此時,作為叛軍二把手的佛朗哥趁機上位,取代了聖胡爾霍,成為了叛軍的新首領。他立即派出特使,前往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找這兩位法西斯老大哥求救。德國和義大利法西斯在這之前就已經是西班牙內戰的積極參與者,在內戰爆發之前,德國和義大利的間諜機關就在西班牙頻發活動,從偷運武器到參與制定叛亂計劃,無不插手。

內戰爆發後,德國、義大利開始對西班牙內戰直接進行武裝干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決心幫助西班牙的法西斯既反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也藉此旗號,爭取英法的諒解和支援,並且還有者更深一步的考慮,那就是圖謀透過控制西班牙這一戰略要地,掌握地中海從而威脅英國和法國。得意法西斯只要控制了西班牙,一旦爆發戰爭,即可切斷英國和法國與它們在亞洲及非洲之間的交通線,同時置法國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地位。

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際,決定向西班牙共和國政府提供軍事援助,在蘇聯之後,很多國家的進步和民主人士,也紛紛表示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西班牙內戰演化為一場抗擊法西斯侵略的國際戰爭。

雖然英國和法國並不希望法西斯統治西班牙而有損於自己的利益,卻也不願支援被認為是傾向於共產主義的西班牙共和國政府。8月2日,法國政府正式宣佈保持所謂的中立,停止向西班牙共和國政府提供援助。並且希望所有歐洲國家都不干涉西班牙內戰。英國和美國也如法炮製。這樣,在西班牙內戰問題上,形成了複雜的國際背景。(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