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戰爭之神拿破崙(17)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等到了現在,普魯士國王威廉終於知道自己到底招惹了一個怎麼樣的對手,他趕緊派使者到拿破崙面前,請求停戰。但是已經晚了,當初既然選擇了戰爭,選擇了和拿破崙對抗,就要有相對應的思想準備,戰爭不是一場你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的遊戲。

不過達到了戰爭目的的拿破崙倒是同意了普魯士的停戰請求,只不過提出了十分嚴苛的條約,大量的割地、賠款,承認拿破崙在德意志的勢力範圍等等,不過這些條件倒是符合拿破崙一貫的風格。

普魯士國王雖然心裡萬般不願,估計心底裡都把拿破崙的祖宗八代都罵遍了,但是卻不敢說出一個字來,畢竟軍隊已經完了,整個國家都在法國人手裡,自己就像是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予取予求。在11月6日,威廉被迫暫時承諾接受了拿破崙的條件。之所以說是暫時,是因為之後這位普魯士國王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在別人的支援和挑唆下,又一次拿起了武器。

在普魯士表示臣服之後,這時的拿破崙估計自己是無所不能了。為了給一直跟自己作對的英國致命的打擊,在1806年11月26日,拿破崙頒佈了著名的“大陸封鎖法令”,要是一切法國的僕從國、附庸國,凡是法國的勢力範圍之內,禁止和英國之間的商貿往來,英國人不得在踏進歐洲大陸一步,大陸上所有的英國人和英國貨物都在監禁、沒收之列;如果誰膽敢違反禁令,將受到嚴懲。歐洲以一種沉默、恐怖的順從態度接受了封鎖法令。但是這道法令的效力註定不能長久,即使拿破崙的刺刀也不能保證法令的施行,因為英國和她的廣闊殖民地是何等龐大的市場,英國已經開始的工業革命需要多少的原材料,歐洲其他國家不可能因為拿破崙一個人的意志而讓自己的國家經濟衰退,民生凋敝。

大陸封鎖法令一出,英國人有些急眼了,這情況有些不對啊,英國急忙找到自己的老盟友俄國和奧地利,承諾只要進攻法國,拯救普魯士,那英鎊大大的有,不差錢。英國也趕緊給普魯士加油打氣,兄弟你已經要挺住,不要慫,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奧地利最終沒有卷進來,一方面奧斯特裡茨戰役還沒過去一年,奧地利的傷口還在隱隱作痛,拿破崙一個月毀滅普魯士的戰績也太過於輝煌,把奧地利嚇住了,另一方面,自腓特烈大帝以來,奧地利就成了普魯士崛起道路中的一塊墊腳石,同為德意志國家,普魯士和奧地利一直在爭奪德意志地區的領導權,所以對於奧地利來說,普魯士的消失似乎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壞事。但是俄國答應了英國的要求,亞歷山大一直就不服氣。

在11月21日,普魯士宮廷召開會議,商量與法國到底是戰是和,當戰和兩派爭執不下的時候,傳來了英國已經說服了俄國,俄國的大軍正在西進路上的時候,普魯士國王覺得自己的腰桿子又挺了起來,決定再戰,一雪前恥。在12月1日,威廉下詔整頓軍隊,普魯士軍民也從最開始的驚慌中掙脫了出來,他們深感覆軍亡國之痛,也都拿起了武器,聚集到國王的旗幟下。

俄國的15萬大軍氣勢洶洶的開進到了波蘭地區,得到訊息之後的拿破崙也不甘示弱,發出了向東挺近的命令。在拿破崙進軍的同時,他還宣佈將支援波蘭人的獨立。歷史的波蘭王國強盛一時,威力巨大的翼騎兵曾震撼歐洲大陸,但是當波蘭衰落後,卻慘遭鄰國的瓜分,歷史上曾對波蘭有過三次瓜分,在1795年被俄國、奧地利、普魯士第三次瓜分之後,波蘭王國覆滅,波蘭人無時不刻不在祈求著國家的個、獨立。拿破崙敏銳地抓住了這一點,他宣稱自己是在解放波蘭的,法軍是一支解放大軍,是為了波蘭的獨立和曾經的瓜分者俄國作戰,他號召波蘭人民拿起武器,和法軍並肩戰鬥,將曾經的瓜分者徹底打垮。波蘭人積極地響應了拿破崙的號召,一支30000人的部隊迅速被組織了起來,配合法軍作戰。

為了進一步牽制俄國的精力,拿破崙還煽動和俄國關係不睦的鄰國奧斯曼土耳其和波斯的反俄情緒,在南部邊界造成了不少麻煩,迫使俄國分出一部分兵力和精力。

當拿破崙的大軍進入波蘭境內之後,受到了波蘭人民的熱烈歡迎。波蘭的貴族紛紛前來拜謁拿破崙,希望拿破崙能夠兌現他的話,能夠立刻重建波蘭王國。但是他們的願望註定是要落空的,因為拿破崙根本就沒打算在這時重建波蘭,因為當初參與分波蘭這塊蛋糕的,可是有普魯士、愛地理和俄國三個國家,雖然普魯士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俄國和奧地利卻不能不管,一旦宣佈重建波蘭,那勢必要讓奧地利和俄國將吃到嘴裡的肥肉再給吐出來,已經上了戰場的俄國勢必會拼死一搏,而遊離於戰爭之外的奧地利也極有可能捲入進來,那這局面就不好控制了。皇帝的一句話說的好:我首要的責任是對法國的,我不能為了波蘭而犧牲法國的利益。

在12月19日,拿破崙抵達了華沙,在23日,他將法軍分成左中右三路,向俄軍猛撲而去,俄軍則以納雷夫河為依託,嚴陣以待。12月26日,法軍向防守的俄軍發動猛攻,但是俄軍打得非常頑強,經過一天的激戰,雖然最後俄軍還是選擇了撤退,但是是有秩序的撤退,而法軍一方面因為傷亡較大,另一方面,因為天公不作美,下著雨夾雪,道路變得泥濘難行,遂放棄了追擊。戰鬥之後,打得筋疲力盡的雙方都吹噓自己贏得了勝利。

面對惡劣的天氣和各種必需品的奇缺的狀況,法軍已經不像往常那樣熱情高漲,而是口出怨言,士氣低落。拿破崙視察部隊時,回應他的不再是狂熱的“皇帝萬歲!”,而是長途行軍之後痛苦的*。北方的嚴冬、道路的泥濘以及士氣的低落,讓拿破崙知道作戰已經不可能了,現在應該做的是休養生息。於是,拿破崙讓部隊就地宿營過冬,以待明年春天再戰。俄軍一看法軍宿營了,也就開始宿營過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一件突發狀況打破了雙方之間的默契。內衣元帥率領的第六軍的宿營地區,人煙稀少,當地不那麼多補給能夠滿足部隊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內伊擅自做決定,派一支部隊到北邊比較富裕的地區“打秋風”,弄點補給。結果這一下讓俄軍給誤會了,他們認為法軍這是要開戰的架勢啊,於是俄軍司令本尼格森率領63000人開始進攻。

拿破崙知道這訊息之後,鼻子都差點給氣歪了,因為法軍根本都沒有作戰的打算都沒有。但是生氣歸生氣,事情該解決還得解決。在1月29日,他命令前線防禦的貝爾納多特且戰且退,將俄軍引誘到維斯瓦河一線,法軍其餘兵力側翼包抄,把一個包圍殲滅戰。

皇帝的命令下達之後,法軍開始冒著大雪開始行軍,等到了2月3日的時候,法軍各部到達了預定陣地,做好了進攻的準備。捕獵的陷阱已經展開,就等著俄軍踏入陷阱了。

眼看著俄軍就要萬劫不復了,結果給貝爾納多特的傳令兵被俄軍抓獲,拿破崙的計劃暴露無遺。本尼格森知道了拿破崙的計劃之後,立馬帶著部隊就開始往回跑。拿破崙見煮熟的鴨子想要飛,立即下令讓各軍追擊。但是貝爾納多特沒有動,因為他沒收到命令。

2月7日,法軍的前鋒在艾勞追上了俄軍的後衛,俄軍全軍據守在艾牢東面的山脊上。第二天清晨,法軍開始進攻。就在法軍進攻的時候,突然間風雪大作,而且法軍還是逆風,漫天的風雪讓法軍都睜不開眼睛,陣型大亂,而且根本找不到射擊的目標。而位於山脊上的俄軍是順風,能夠從容的將火炮瞄準在風雪中掙扎的法軍。在俄軍猛烈的轟炸下,法軍士兵一批批的倒下,連率軍進攻的奧熱羅元帥都受了輕傷。法軍出戰失利。拿破崙見狀,親自率領部隊發起進攻。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血戰,在漫天的風雪中,雙方血戰,往來廝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兩支軍隊猶如兩個龐大的巨人廝打在一起、山痕累累,氣喘吁吁。為了激勵軍隊奮戰,拿破崙知道又是自己該冒險的時候了,拿破崙在激烈的戰鬥中始終戰鬥在最前沿,俄軍的炮彈在周圍呼嘯,被俄軍炮彈打落的樹枝不斷都在他的頭上,甚至有一次他和死神擦肩而過:一顆俄國炮彈就落在了皇帝的身邊。大軍總參謀貝爾蒂愛元帥多次下令備馬,讓皇帝趕緊撤離這個死神的王國,但是皇帝始終毫無所動。他身邊的衛隊倒下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他始終就在那,沒有動過一絲一毫。拿破崙的勇氣鼓舞著他的大軍。

雙方激戰了一整天,都經受了十分慘重的傷亡,拿破崙和本尼格森都有點吃不消了,士兵們都已經到了筋疲力竭的地步,就在這關鍵時刻,達武的部隊克服了風雪的阻撓,出現在了本尼格森的左翼,俄軍收到夾擊,防線開始動搖,最終全軍撤向了哥尼斯堡。

由於慘重的損失和惡劣的天氣,法軍已經沒有力量進行有力的追擊,只是派出了繆拉的少量騎兵進行了象徵性的追擊,艾勞之戰至此落下了帷幕。

艾勞之戰是拿破崙指揮作戰以來流血最多的一次戰鬥,80000名士兵損失了15000人;俄軍的損失更為慘重,73000的俄軍損失了18000人。雖然拿破崙成為了戰場的主人,但是他心裡清楚,俄軍並沒有真正被打敗,本尼格森還保持著威力強大的、十分善戰的軍隊。

經過大量失血的兩軍都開始休養生息,整軍備戰,竭盡全力為來年的戰爭做準備。(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