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有勇有謀的金兀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欽宗仔細的觀看著江臨天他寫的書信,一連看了三四遍。根本就沒有什麼厭倦的意思,雖然信上面的字寫的像龜爬一樣,但此時的感覺確是比最偉大的書法還要好,若是讓他選擇的話,即使是蘭亭序的正版他也會毫不猶豫的放棄。

信上面寫的很清楚,江臨天的意思是讓他繼續堅持一下,因為金國這次雖然大舉進攻,但糧草上,一定會存在很多問題,不足以支撐幾場大的戰鬥,所以要祭拜他們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而現在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叫宋欽宗團結城內的民心,做到眾志成城。看到這裡的時候,宋欽宗就已經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第二日,宋欽宗將蔡京的死通報了全城,把他的許多罪狀也列了出來,同時宋欽宗還跑到他老子宋徽宗那裡去討要了一份罪己詔,想用這種辦法來收攏民心。

打仗是一個費時費力的事情,但民心至關重要,要想將東京守住,就必須得依靠老百姓,以此達到眾志成城。

江臨天將收攏民心的方法在信裡面闡述的詳盡。意思是告訴他要走人民路線,而要走這條路線,腐倡廉就是最好的一步。剛好蔡京就撞到了槍口上。

告示一發出的時候,很多百姓都擠著來觀看,因為蔡京的死,許多的百姓都轉移了注意力,人人都拍手叫好。

除了這個舉措之外,宋欽宗還叫人跑到那些。大戶那裡徵收糧食,徵收的同時列一張證件,並表示朝廷以後會還。

有了蔡京的前車之鑑過後,許多作威作福的官老爺們也就老實了起來。

由於宋欽宗這一場小小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一些效果,老百姓都表示支援,甚至還有些人自告奮勇的去參加朝廷的軍隊,自發的幫助朝廷去守衛城牆,以及搬運作戰用的物品。

金兀術此時還不知道城內發生的情況,只是下令繼續攻打。

戰場上從來都不缺少刀光劍影,但戰爭需要的是士氣,經過了連續一個月時間的作戰,金兵的士氣已經回落了許多,而偽齊劉豫所率領的部隊由於原本就是有宋人所組成,氣勢下降的最為厲害,許多軍營甚至出現了逃兵等線狀。

金兀術覺得自己實在等不及了,想要對東京發動總攻,但最後只是想了一下,還是忍了下來,這種情況下,他是絕對不敢這樣做的。

旁邊的梁山軍一直在虎視眈眈,若是他全軍出擊攻打東京的話,梁山的人馬肯定自從他的後方繞過來,襲擊他的大營,所以就算她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這麼做。所以他只能等,等城內消耗一空之後再發起總攻。

江臨天最近糧草也消耗了許多,但幸運的是,梁山的人馬居然和河間總兵宗澤聯絡上了,這個老爺子是一直支援他抗金的,而且他手下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將軍,正是頂頂大名的岳飛。

詩詞有云:“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江臨天看到岳飛的時候,也是發出了一聲慨嘆。

不是他覺得岳飛不好,而是這個人實在是太好了,很多領導其實都不喜歡岳飛這種性格太過出頭的人。

岳飛身高大約八尺有餘,一張大大的國字臉,身強體壯,而且忠君愛國的思想撲面而來,怎麼看都是一個愛國的大好青年。

雖說其他人有可能會忌憚岳飛,但他江臨天卻絕對不會。

岳飛這次來是押運糧食過來的,這些糧食都是宗澤及其手下省吃儉用省下來的。

宗澤此時也率領著大約來萬人馬往東京方向趕來,只是河間離東京比較遠,路途上耗了些時間,但岳飛的先頭部隊都已經到了,想必宗澤也應該快到了。

若是宗澤及時趕到的話,那麼勝算又會大幾分。

與此同時,還有好幾路人馬往東京這個方向,那就是遼東的總兵劉琪,率領著十萬人馬向南撤過來,以及關西哦韓國忠也帶著三萬人馬趕了過來。

江臨天沉著的分析了一下當下的局勢,他覺得東京只要再能撐住兩個月,勝敗便會扭轉,只是怎麼才能撐過這兩個月?這成了擺在當前最嚴重的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金兀術是金國的一個王爺,熟讀孫子兵法,用兵謀略方面可謂是一等一,所以若是使些計策的話,對方卻不一定會上當。所以還是只能以正用兵。

這段時間裡,江臨天也是派出過幾股人馬前去騷擾,但起到的效果都不太大,金兀術的防禦實在是很嚴密,攻擊一個點,其他很多地方的人都會趕過來支援,由於金國大部分都是騎兵,所以支援的速度其實都非常的快,最後算了一下,靈山軍隊居然還吃了點小虧。

雖然吃了些小虧,但江臨天也沒多大在意,這就是學費。

接下來的幾天,雙方又在東京城外的原野上進行了一兩場上萬人的較量,最後都是由金國的小勝而告終,梁山一方面的人馬已經損失了超過5000多人,但即使是這樣,雙方還是沒有罷手的意思。

江臨天見硬剛不過,於是就只能思索怎麼耍些小手段。同時她開始派人瞭解金兀術你給他手下大將的性格,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江臨天不知道的事,金兀術也在派人瞭解他,雙方都在思考怎樣付出最小的代價結束這場戰爭。

金兀術和梁山人馬對戰之前早已有了考量,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梁山軍隊列陣型的要求似乎比中國的正規軍更要上檔次一些。

原來這就是重視人才的結果,江臨天手下的人馬當中有好多原來是教頭,因為種種原因當了佩君,在實戰經驗都還是有的,所以對於佇列陣型也是能夠吃得很透,縱然是金兀術出動鐵浮屠也沒有佔到便宜。

鐵浮屠其實就是連環馬的升級版本,只不過鎧甲和馬匹裝備更加得當一些而已,不過還是換湯沒換藥。

江臨天面對這種陣型還是採用了老三步,第一步是派大刀手用長刀掀開馬腿,然後再是派出持有有鉤鐮槍的槍兵上前去勾刺那些倒在地上的重騎兵,最後則是由長槍步兵發起集體衝鋒,打亂金兀術的陣型。

經過十來天的交戰,雙方對對方的套路也就摸清楚了許多,開戰的時候自然也就打得比較有節奏。

金兀術最恨擅作主張的人,有一次他手下有一個將領,因為聽到明星生病後還沒有回營,這讓金兀術十分生氣,拿起弓箭就像他那愛將射過去,足足隔了兩百步的距離,騎在馬上的那人還是被金兀術一箭給撂倒,正中了他的心臟。

江臨天看到這種情況以後,還是讚歎了一聲:“果然是一個有勇有謀的英雄人物。”

不過還是有一句話說得好,那就是敵之英雄,我之仇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