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逼裝到骨子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兄弟們上次廣州太史菜還記不得的?”

“是不是私房菜裡的戰鬥機?”

“有沒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別急,今天旭哥再滿足你們一次!”

好久沒做美食內容,第二天丁旭讓小雅預約譚家菜,號稱能跟太史菜並駕齊驅,現在甚至名滿京華?

“一九四三年譚瑑青、趙荔鳳相繼辭世,小姐譚令柔主持、家廚彭長海掌灶,繼續經營。四九年譚令柔參加公幹,家廚彭長海負責紅案,崔鳴鶴負責冷葷,吳秀全負責白案。”

“後搬出譚宅,在果子巷經營,五四年彭長海、崔鳴鶴、吳秀全,參加公私合營,譚家菜自果子巷遷往西單恩承居。

“五七年西單商場擴建,曲園酒樓併入恩承居,自此一居兩菜。五八年總理親自安排譚家菜駐京城飯店西七樓,延續至今。”

丁旭介紹完前因後果,站在譚家菜大門口,笑道:“私房菜私房菜要的就是那股子裝逼的勁對不對?”

“太史菜不用說,江老爺子已經退隱江湖,不是熟門熟路多少錢你也別想嘗一口。”

“譚家菜雖然開門營業,但也有不少規矩,比如無論是誰請客必須要連譚家主人請在內,每次承辦三桌席,不管客人與譚家是否相識,都要給主人多設一個座位,主人也總是要來嘗上幾口,陪著聊聊天。”

“另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是無論吃客有多大的權貴,都需親自走進譚家門來吃譚家菜,絕不外賣!”

“這你還別不信,當年戰火紛飛的民國管你什麼高層領導還是社會名流,想要吃一口譚家菜?”

“乖乖洗乾淨登門拜訪!”

丁旭嘿嘿一笑,據說民國有四大私房菜:軍界段家菜、政界王家菜、商界任家菜和譚家菜。風雲變幻其他三家更迭很快沒落,唯有譚家菜一枝獨秀,風流至今。

說白了菜的味道再好也差不到哪去,按照自己看來私房菜越裝逼規矩越多越賣的好,沒辦法,人就是這麼賤。

得不到永遠是最好的?

因為提前溝通過,人家允許拍攝,各種金碧輝煌大門,到處雕龍畫鳳,十分氣派。一間餐廳三間餐室,傢俱全是花梨紫檀,配以鮮花盆景,名人字畫,博古架都是上好古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見沒?客人進門,先在客廳小坐,上茶水和乾果。待人到齊後,步入餐室,圍桌坐定,一桌十人。”

鏡頭環視四周,比起太史菜這裡更加富麗堂皇,畢竟在天子腳下,要的就是這個臉面。

“譚家菜傳到今天已經第六代,掌門人叫劉國柱,國家特級烹飪大師,當年是京城飯店的一把勺。”

“據說當年內部辦廚藝比賽,其中一個專案是將全雞剔骨,沒錯,就是只用一把刀硬生生把雞肉去骨分出來,聽起來很容易?”

“全程不能超過一分鐘!”

“取肉還要做一道青椒炒雞丁,動作最快的廚師勝出,劉國柱以3分1秒6的成績拿到第一。”

“後來又到貴賓樓做行政總廚,這裡源於家庭菜餚,最講究慢火細做,一口湯足足熬十幾個小時都是基本操作有沒有。”

半小時後服務員上菜,叉燒肉、紅燒鴨肝、蒜蓉乾貝、五香魚、軟炸雞、烤香腸。六道開胃都是熱上,陳釀紹興黃酒也燙得熱熱端上桌。

等鏡頭展示完,小櫻迫不及待夾起一塊魚肉,早上沒吃飯就等這一頓,誰讓上次太史菜沒吃著。

“五香魚好好吃!”

“嗯,這個炸雞為什麼可以這樣?”

“哇塞,還是第一次吃鴨肝呢!”

看著小櫻耍寶搞笑,丁旭也是無奈,這麼多期影片下來,對於四大花瓶粉絲已經輕車熟路,每次看彈幕可謂涇渭分明?

司南一出場就是:臥槽!好大!流口水!

詩詩一出場是:我可以!能玩一年!女王來打我吧!

狗糰子出場是:萌萌噠!糰子姐姐愛你哦!叫兩聲聽聽!

好容易到小櫻,鋪天蓋地全是:哈哈哈!太搞笑了!誰都不服就服你!

私下聽狗糰子爆料說剛開始各種不服,甚至偷偷註冊好幾個馬甲跟別人對罵?

弄著弄著就習慣了,現在徹底看清現實,在逗比的路上越跑越遠?

按照她的話說:老孃上身比不過司南,下身幹不過詩詩,臉皮又沒狗糰子厚

不逗比等死啊!

對於這種畫風丁旭自然樂享其成,當初選四大花瓶就是為燕瘦環肥春夏秋冬,經過這麼長時間磨合終於得到粉絲認可,那句話說什麼來著?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今天的頭菜是黃燜魚翅?”丁旭對著特寫鏡頭慢慢舀一勺,只見色澤黃亮,膠質豐富,翅針粗大而略帶粘糯,肉竟然像肥膘一樣?

忍不住品一口湯汁,嗯,明豔溫潤透亮,就像大清皇帝之龍袍,霸氣十足。

“乖乖,這魚翅煨得旭哥只能用四個字評論:酥稔軟糯。”

“有味而不覺鹹,甘鮮而不覺甜。以甜提鮮,以鹹吊香,怎一個妙字了得!”

一連喝幾口,才意猶未盡好奇道:“什麼材料令湯汁變成如此顏色?”

“味道如何?”就在這時房門被推開,五十出頭的劉國柱走進來,正好聽見微笑道:“呂宋黃肉整翅熬滿六小時,至於顏色,另有秘訣!”

眾人站起身,簡單寒暄重新坐下,既然是拍節目,劉國柱自然要對著鏡頭裝逼道:““黃油雞,產於內蒙,當地走地雞,肉色偏黃,熬數小時後,湯汁便呈金黃色。”

“雞湯裡面還有海貝、花膠、遼參、火腿等等。當然同樣材料,別人絕對做不出這種湯汁,屬於譚家百年獨門秘技,厲害吧?”

丁旭一挑大拇指,這個逼裝的我給九十九分。

剩下一分怕您老驕傲!

接下來一道叫蟹肉黃燒魚肚,見丁旭吃一口魚肚,自信道:“這是我根據魚翅弄的創新菜,用的是譚家菜另一個法寶,黃湯。”

“魚肚通常都是水發,而這道菜卻是油發,用低溫油直接發制幹魚肚,經過油溫的幾番變化,魚肚充分膨脹,內部呈現細密的蜂窩狀,等湯慢慢吸進去……”

丁旭已經說不出話,表情已經證明一切。蟹肉和魚肚這對CP已經很鮮美,再加上濃醇的黃湯滲透?

完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雅玩居士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