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皇權本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山陽守住了?!”

高弘圖這才反應過來。

史可法四人也是大喜。

“太好了,山陽居然守住了。”

“這可真是意外,不過這樣的意外越多越好。”

“淮安府守住了,建奴就不敢輕易南下揚州,揚州府不失,南京就穩如泰山,下官恭喜四位閣老了,大明朝的這次天大危機算是解除了。”

高弘圖高興的說:“有勞銀臺將此捷報昭告全城,不,昭告天下,讓普天下的士民百姓也高興高興。”

“下官遵命。”劉士禎揖了一揖,興沖沖的去了。

目送劉士禎離開,史可法四人又是高興了好一陣。

就連一向不苟言笑的高弘圖此次也是不免開懷大笑。

“沒想到啊,這真是沒想到。”高弘圖捋著鬍子笑道,“沒想到這閻應元和冒襄還有點本事,居然真就守住了淮安,呵呵。”

史可法再次向著徐州遙遙的一揖,說:“僕早就說了,聖上之所以派遣閻應元、冒襄等士子前往淮安府編練鄉勇並守城,此間必然有著他的深意,這之前你們還百般不信,現在總該相信了吧?”

“好吧,僕承認這次真看走眼了。”

高弘圖很乾脆的承認了自己看走眼的事實。

同時對崇禎的選人用人有了一等新的認識。

張有譽卻揹著史可法撇撇嘴,顯然不承認自己看走眼。

當下張有譽又道:“四位閣老,還是接著再議發賣債券的事……”

“還議個啥?”高弘圖笑著說,“大司徒只管回去等著收錢,待明日淮安的捷報傳遍南京,城內的縉紳商賈就會紛至沓來,哭著喊著買朝廷發賣的債券。”

“是這個理。”史可法等四人也是欣然點頭。

……

此時在山陽城內。

冒襄在大街上遇到了侯方域。

冒襄感到十分的意外:“朝宗兄?”

侯方域看了眼閻應元,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閻應元便識趣的說道:“闢疆兄,我還有事先告辭了。”

“皕亨兄,我回頭再去找你商議。”冒襄送走閻應元。

侯方域也回頭吩咐隨行的範承謨:“你去前面等著我。”

“是,公子。”範承謨答應了一聲,一個人去前邊街口等著。

“朝宗兄你怎麼回事?”冒襄笑道,“莫非有什麼機密跟我商量?”

“闢疆兄,你我乃是多年故交,所以我也就不瞞你了。”侯方域沒有絲毫隱瞞,直截了當的道明來意,“我這次來,是當說客的。”

“當說客?”冒襄臉色冷下來,“當誰的說客?建奴?”

侯方域道:“闢疆兄,這裡不是說話的地,咱們能換個地方說嗎?”

“行,那就去我寓所。”冒襄冷哼一聲說,“侯朝宗,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跟我說,不然咱們的兄弟情分就到此為止。”

當下冒襄帶著侯方域返回到了自己的寓所。

給侯方域倒了一杯水,冒襄說道:“侯朝宗,現在你就可以說了。”

侯方域低頭整理了下措辭,說道:“闢疆兄,崇禎讓堵胤錫在徐州以及歸德府均田畝之事,你想必早就已經知道了吧?”

“知道。”冒襄點頭道,“此事我也是支援的。”

“你也是支援的?”侯方域瞠目結舌的說道,“闢疆兄,你居然也支援均田畝?你知道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知道。”冒襄肅然道,“聖上早就明確說過,犯有通虜、通賊罪行之北方縉紳,所有田產一律罰沒,你們商丘侯家想必是犯了通賊之罪,所以被罰沒了全部的田產,因而懷恨在心投靠了建奴,我說的沒錯吧?”

最後一句卻是反問侯方域。

“通賊?這不過是個藉口。”侯方域大怒道,“無論我們侯家還有北方的其他縉紳豪族有沒有通賊又或者通虜,最終都是難逃崇禎的毒手。”

冒襄眉頭一皺說:“侯朝宗,話不要說得這麼難聽。”

“我說的是事實。”侯方域道,“崇禎就是想拿我們北方的縉紳豪族當肥豬宰殺,拿我們的田產充實他的內帑,如此昏君兼暴君,你也要護著他?”

冒襄道:“侯朝宗,我剛才已經說了,均田之事我是支援的。”

侯方域冷笑一聲說:“冒闢疆,有朝一日等崇禎收拾完了北方的縉紳豪族,將屠刀對準了南方的縉紳豪族之時,我希望你還能記得今日這番話。”

冒襄哈哈一笑說道:“好叫侯兄知道,不用等到那有朝一日,我今天就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我全力支持聖上在江南也推行均田畝之國策!”

“啊?”侯方域瞠目結舌的道,“冒闢疆你瘋了?”

“我沒瘋,是侯朝宗你看不穿。”冒襄冷然說道,“大明朝之所以淪落至此,你我在南京讀書之時也討論過多次,其因無非就是國用貴乏四字,而大明之所以國用貴乏,就是因為土地大量集中在宗室及縉紳豪族名下。”

“宗族就不必說了,連正稅都不用繳,全是蛀蟲。”

“縉紳豪族的正稅雖然躲不過,但是丁銀及瑤役折色卻鮮少有如數繳納的。”

說此一頓,又說道:“有鑑於此,若是不強行推行均田畝之國策,則國用不足之困窘就永無解決之日,中興大明就絕無可能。”

聽到這話,侯方域也有著剎那的失神。

他眼前不由得浮起了與張縛、張採等人縱談天下事的畫面。

對於大明朝的病症,其實他們都清楚,無非就是國用不足。

而要想治好國用不足這個絕症的藥方,他們也是十分清楚,那就是均田畝。

然而,清楚歸清楚,他們卻沒有一個人敢提出這樣的主張,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們自己連同他們所在的家族,都是其中的藥材。

他們也想救活大明,但是拿他們自身當藥材熬煎就不願意。

好半晌後侯方域道:“話雖如此,可是你們冒家也是縉紳豪族之一,你們真就心甘情願的將自家名下的田產無償捐獻給朝廷?”

冒襄斬釘截鐵的道:“反正我冒襄是情願的。”

“瘋了,你真是瘋了。”侯方域道,“簡直不可理喻。”

冒襄道:“話不投機半句多,侯朝宗,你我二人從此恩斷義絕,請回吧。”

“瘋子!真是個瘋子,可憐又可悲的瘋子。”侯方域一邊搖頭一邊說道,“你被崇禎這個狗皇帝騙了,將來你會後悔的。”

冒襄卻一把抓起茶几上的茶盞。

端茶即送客,意思就是你該走了。

侯方域氣得冷哼了一聲,拂袖離去。

目送侯方域離去,冒襄冷笑:“就這點道行,也敢跑來當說客?不自量力。”

頓了頓,冒襄忽然又自言自語的說:“不過,讓侯朝宗這一說,我倒是忽然想起來,皕亨兄好像還有話沒說,且找他去。”

……

當下冒襄來到河漕總督行轅。

路振飛離開之後,總督行轅就給了閻應元和冒襄二人署理公務。

冒襄走進大堂時,閻應元正在堂上查閱賬冊,主要就是這一個月守城戰的錢糧消耗,尤其是器械物資的消耗。

“闢疆,你來得正好。”

閻應元擱下毛筆說道:“現在我才算是明白聖上那句話的意思了。”

“聖上的那句話?”冒襄一屁股坐到對面,隨口問道,“什麼話。”

閻應元道:“聖上曾經對我們說過一句話,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說的是打仗費錢,之前我是不信的,可是現在卻是信了,打仗是真的耗錢糧啊。”

冒襄愣了一下說:“你的意思是說,山陽這一仗消耗了很多錢糧?”

“是的,消耗很多錢糧。”閻應元點頭道,“我剛才粗略算了一下,消耗掉的各種器械物資累加起來,至少五十萬兩足色銀已經沒有了。”

“什麼?五十萬兩沒有了?”冒襄吃了一驚。

閻應元接著說道:“這還只是器械物資的錢款,我還沒有計算為守城而戰死的鄉勇、民夫的撫恤金,噢對了,還有擊斃建奴及包衣的賞金,這兩筆開銷也大,既便是保守估計,也得五十萬兩銀子往上。”

冒襄瞠目結舌道:“這豈不是說,一百萬兩銀子就沒了?”

“恐怕還不止的。”閻應元說道,“因為將來的城牆修繕,城內拆除的民房需要賠償,城外的民田也需要回填,還有運河碼頭也要重新建造,這些開銷都得由朝廷承擔,甚至因為這場戰爭而產生的難民,最初也需要朝廷拿糧食養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冒襄嘆了口氣說:“這可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以前沒有當過官擔過事,總覺得那些地方官無能且又貪鄙,可是今日方知這官確實不易當。”

“天下事就沒有容易的。”閻應元說道,“要說難,還有人能比聖上更難嗎?可是聖上不也舉重若輕,表面看上去好像什麼事也沒有?”

“對了,說起這個我又想起來了。”冒襄忽然說道。

“在建奴大軍殺到之前,你有話沒說完,你究竟想說什麼?”

“有嗎?我說過什麼話?”閻應元裝傻,“我怎麼想不起來了?”

“皕亨兄,你別裝傻。”冒襄有些生氣道,“你當時還說我熱血上頭沒腦子,而且答應我若是這仗打完我們還活著,你就與我道明原委。”

閻應元見實在躲不過,只好說道:“你說這個事啊。”

“對,就是這事。”冒襄點頭說道,“你快與我說個明白。”

閻應元想了一下,問冒襄道:“闢疆兄,你怎麼看孟子的民本說?”

閻應元或許是因為當過江陰典史的緣故,更加瞭解世故,也更加洞察人心,反正他已經看出來崇禎推崇孟子的民本思想僅只是手段,而非最終目的。

換句話說,崇禎內心或許是真體恤百姓,也有意願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但要說他會把黎庶百姓置於皇權之上,閻應元是不信的。

這點,從他著手組建士子營就能看出來。

就連南京的那些閣部大員都沒有看出來,但是閻應元卻已經看出崇禎此舉的深意,將來終有一天,士子營會成為與內閣六部比肩的龐大的官僚集團。

然後,這兩大官僚集團就會成為死對頭,展開明爭暗鬥。

然後,崇禎作為皇帝就能居中制衡調停,如此一來內閣六部就只能跟士子營一樣成為皇權的左膀右臂,再也無法變回以前的大權獨攬的閣部。

所以,崇禎真正推崇的並不是民本思想,而是皇權本位!崇禎所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加強朱明的皇權,而非削弱皇權。

但是閻應元不確定冒襄能否窺破這一點。

所以得先問清楚冒襄對民本思想的看法,然後決定說到什麼程度。

因為閻應元擔心,如果上來就和盤托出,可能會摧毀冒襄的信念,年輕士子的確容易熱血上頭,但是也容易挫傷積極心,稍有不慎就會自暴自棄,因愛生恨。

冒襄不假思索道:“孟子的民本說有什麼好說的,此乃天下至理!就連聖上對此都是推崇備至,吾輩士子當以此為準繩,砥礪踐行!”

聽到這話,閻應元對冒襄也就有了一個基本判斷。

好吧,這就是個熱血上頭的年輕士子,真信了聖上的話。

這樣的話就不能跟冒襄說得太過深入,當下閻應元說道:“闢疆兄,所以我才說你是個真正有遠見的,因為聖上乃是一位真正將黎庶百姓裝在心中的千古聖君,早晚有一天他必然會著手解決田畝過於集中在宗室縉紳豪族手中的弊端。”

說此一頓,又道:“與其到時候等著聖上動手,被動交出名下田畝,還不如趁現在主動獻出所有田畝,這樣你們冒家至少還能搏個好名聲。”

“欸,皕亨兄此話我不敢苟同。”冒襄一擺手說,“我們冒家若獻出名下田畝,可不是為了搏個好名聲,而是為了大明紓危濟困,共渡時艱。”

“噢對對。”閻應元連聲說道,“闢疆兄所言極是。”

說此一頓,閻應元又小聲叮囑:“不過,此事闢疆兄且不要對人言,聖上雖早晚必然要在江南均田畝,但是在北方未復之前卻不會貿然行事。”

冒襄說道:“此不用你說,我也是知曉的。”

閻應元忽又問道:“對了,侯方域找你何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寂寞劍客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