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平等會談(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次的會談前前後後整整持續了一個星期,在這七天裡,中美雙方都據理力爭,想要在付出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美方認為,作為盟軍的一部分,中國應該加大出兵的規模,不應該只派出三十幾萬部隊入緬作戰,應該同時派出相應的部隊進入柬埔寨、越南、泰國,將這幾個國家的日軍趕下大海,以最快速摧毀日軍的戰爭潛力,好儘快結束這場讓世界傷痕累累的大戰。

話說的很冠冕堂皇,但是國共雙方的代表都知道,這是美軍經歷塞班島大戰後,被巨大的傷亡嚇住了,想要中國儘快進入東南亞,和那裡的百萬日軍進行決戰。

但是對於這種只想讓別人拔楔子自己偷驢的行為,國共雙方很默契的表示:

我們中國太窮了,根本就無力同時出動幾路大軍,養不起啊!

美軍則表示,北京方面不是有一大批軍工廠已經開始投產了嗎?並且還有石油,應該不存在部隊沒有武器的問題吧!

北京代表則表示,你們美國誤會了,我們修建的大多都不是兵工廠,而是鋼鐵作坊,主要生產一些農用工具,用來恢復國內土地的生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北京代表的說法,美方表示不同意,認為這就是個謊言,表示強烈抗議。

但是南京代表卻認為這是事實,中國經過連年大戰,民生凋敝,確實需要大量的農用工具,北京這邊也支援了大量工具給南京,他們能證明!

對於中國兩方代表睜著眼說瞎話的態度,讓美方恨的牙癢癢,但是又無可奈何。

他們這次過來,白宮已經再三叮囑,不管什麼條件,一定要說服中方出兵!

參與談判的美方代表團團長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上將詢問中方,如果想讓中國出兵,需要什麼條件!

這次,輪到南京方面開口了,代表團團長陳誠上將表示,只要美國再次提供三十萬部隊的武器裝備,南京方面同意將這些美械軍全都派進東南亞,但是後勤保障方面必須由美方負責!

馬歇爾上將一聽反而松了一口氣,認為這沒問題,只要南京方面出兵,所有的武器裝備以及後勤補給都將由美方提供!

隨後他又問北京代表有什麼條件,代表團長郭化若說:“步兵單兵武器什麼的我們暫時不需要,我方缺少的是遠端轟炸機,希望美方給予援助,至少五十架!”

對於這個條件,馬歇爾皺了皺眉頭表示有點為難,他認為如果北京同意出兵東南亞,美方可以提供和南京方面同樣的武器裝備。

但是,郭化若搖頭表示:“我們並不缺少單兵武器,只缺少遠端轟炸機,如果美方不同意的話,我方只能遺憾的表示,等我們研究出自己的轟炸機後再出兵!”

馬歇爾說:“我們可以派戰機掩護你們在東南亞的戰鬥!”

郭化若再次搖頭:“不行!我們被騙怕了!尤其是九一八的時候,沒有一個國家主動站出來幫我們將日軍打出中國……心傷透了!也就不會輕易相信別人!”

馬歇爾看北京這邊不同意,便打算和重慶獨自會談!

“哼!我就不相信離開你們北京這些紅腦殼,中國就不會出兵了,大不了我們再給南京方面更多的援助,還不相信治不了你們!”

可是,另他沒有想到,他這邊剛表示很遺憾,不能答應這個要求,原本說好的南京這邊表示,如果北京不出兵,他們也將不出兵。

對於共同進退的國共雙方,馬歇爾和白宮聯絡後,最後只答應北京的要求,同意贈送五十架B17遠端轟炸機!

“不!我們不要B17,要美軍最新裝備的B29,如果美方真的想要真誠合作的話,B17這種已經落後的轟炸機就不要拿出來顯眼了!”

這次說話的不再是郭化若,而是隨同他一起過來遊玩的孫浩。

“這不可能!”孫浩剛說完,馬歇爾想都不想就拒絕了,只見他漲紅著臉對郭化若說:“郭將軍,我們已經退了一步,答應支援貴方五十架B17轟炸機了,你們應該滿意了,不應該得寸進尺!”

郭化若並不惱怒,只是笑著指向孫浩,說:“他說的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是盟友,不是乞丐,我們也不收破爛!”

雖然不明白孫浩為什麼會插話,但郭化若還是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援孫浩,因為他太瞭解孫浩這個傢伙了,沒有便宜可佔的話,這傢伙才懶得開口的!

而孫浩看到馬歇爾那氣急敗壞的模樣,心說這才對了嘛!

歷史上蘇聯為了B29遠端轟炸機可謂是操碎了心,斯大林那麼要強的人,為了它都能低下那高昂的頭像美方請求得到,甚至可以開出天價購買。

只不過美方一直都是拒絕的,因為美國當時已經確定,戰後蘇聯將會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準備將這種戰略級的武器讓蘇聯得到。

後來還是美軍一架B29被高炮擊中,不得不降落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這才被蘇聯獲得,而蘇聯也根據這架B29仿製出來自己的遠端轟炸機,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圖-4。

北京這邊雖然從孫浩這邊購買有圖-4遠端轟炸機,但是因為太貴了,以目前的經濟條件只能裝備二十架。

至於仿製,那就更不可能了,工業基礎太過薄弱,就算勉強仿製出來,那也只會是毛病百出,無法真正形成戰鬥力!

因此,孫浩才提出要B29。

他的想法很簡單,就算解放軍以後想要仿製,同時摸透美蘇兩方的技術那肯定是最好的!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