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索還領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對於蘇聯的反應,中央早就預料到了!

郭化若從容地說:“如果蘇聯拒絕兌現列寧同志的承諾,那我們之間也沒有繼續合作的必要了。”

鮑格莫洛夫冷笑:“那你們打算怎麼做?”

郭化若說:“我們會和美英展開全面合作,共同對付法西斯日本!”

鮑格莫洛夫有點憤怒:“郭化若同志,不要忘了,你們也是布爾什維克,不和我們合作,難道你們要背叛信仰,和資本主義國家一起對付蘇聯。”

郭化若嘆了一口氣:“鮑格莫洛夫同志,我們也不想這樣做,但是我們還是接受不了,同樣的布爾什維克,蘇聯身為老大哥,為什麼要搶佔小弟家的領土呢?我們想不通!”

鮑格莫洛夫沉吟片刻,也嘆了一口氣說:“這事太大了,不是我能決定的,不過,郭同志,你們不能只像蘇聯索取,一點代價都不願意付出吧!既然你們將自己的需求提了出來,那就將你們準備付出的代價也講出來吧!我會如實彙報給莫斯科的。”

郭化若從包裡拿出來一大堆圖紙,遞給鮑格莫洛夫,說:“這是我們搞到的美國最新的破甲彈技術,也有一部分樣品,等明天你可以去看一下,我相信這個對你們有大用的!”

鮑格莫洛夫開啟圖紙一看,頓時眼睛一亮,只見圖紙上用俄語寫著:氣缸微旋破甲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看了一下引數,這位大使閣下直接倒吸一口涼氣,他有點激動的問道:“郭同志,這是真的嗎?這種破甲彈能擊穿300毫米以上的裝甲!”

郭化若點了點頭:“是的,我們實驗過,一千米的距離,這種破甲彈可以輕鬆擊穿300毫米以上的裝甲,等明天你可以看一下樣品!”

鮑格莫洛夫說:“好好好!達瓦里氏,如果這是真的,那你們就幫了蘇聯一個大忙!”

鮑格莫洛夫為什麼這麼激動郭化若非常理解,作為歐洲反法西斯最重要的力量,蘇聯要獨自面對德國的鋼鐵洪流,那麼一種可以輕而易舉的擊穿德國所有坦克裝甲的破甲彈,對蘇聯的意義在高估也不算過分。

想想也是,只要蘇聯的坦克都裝備了這種新型破甲彈,他們終於具備了在遠距離準確命中德軍坦克的能力。

老實說,氣缸微旋破甲彈的威力確實不如穿甲彈,但任何坦克捱上一發也不好受,這種破甲彈彈頭在擊中坦克裝甲之後,會化作一束溫度極高的金屬射流,憑藉極高的速度貫穿裝甲,侵入坦克內部,而坦克內部的人員不是被噴成篩子就是被燒成焦炭!

雖然它在坦克身上留下的窟窿可能只有拇指那麼大一點,可就是這麼粗的一束金屬射流,便足以要了整個車組的命。

郭化若相信,只要蘇聯專家研製出來後,肯定會喜歡上這種炮彈的,畢竟,以目前歐洲戰場的情況來看,德國的坦克可是敢停在一千米外從容地向全速逼近的蘇軍坦克開火,將其逐一擊毀,而蘇聯因為裝甲彈技術落後於德國,在同等距離下,拿德國的坦克根本就沒有辦法,他們不得不抵近作戰,這樣的風險太大了。

“你們從哪裡搞到破甲彈樣品和技術圖紙,可以稍微透露一點嗎?”鮑格莫洛夫問。

郭化若搖頭:“這個無可奉告,不過請蘇聯放心,我們會繼續利用這個渠道為紅色陣營謀取利益的。”

鮑格莫洛夫也不勉強。

在他看來,這麼先進的破甲彈技術,保密級別肯定非常高的,現在八路軍能搞到保密級別這麼高的東西,證明了這些中國小兄弟肯定動用了極高階別的情報人員,並且還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這種國際之間的情報戰雖然不像正面戰場廝殺那樣血腥,但其兇險程度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他理解八路軍同志的意思,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不過,鮑格莫洛夫還是有點遺憾,這麼優秀的諜報人員為什麼不是蘇聯自己的,否則蘇聯也不用求著中國小兄弟。

鮑格莫洛夫沉默了一會,還是搖了搖頭:“郭同志,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單憑這種新型破甲彈肯定無法讓蘇聯放棄薩哈林島的!”

“我知道,不過我們還給蘇聯老大哥準備了另一份禮物!”郭化若邊說邊拿出一份地圖,開啟後指著日軍的方向繼續說:“我們會幫助蘇聯同志佔領北方四島……乃至北海道!我們希望蘇聯同志在北日本扶持一個紅色政權,這樣蘇聯就可以在這裡建立軍港,用來當成蘇聯的遠東艦隊的駐地!”

郭化若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他知道蘇聯肯定會滿意在北日本建立一個親蘇政權,因為這將成為戰後蘇聯在太平洋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跳板。

從沙俄開始,遠東這邊就一直是莫斯科最為頭疼的方向。

俄羅斯的疆域實在太龐大了,無法開發的領土太多了,像西伯利亞這種鬼地方,根本就不適合人類生存的。

但俄羅斯民族只要一直想要得到一塊溫暖的領土,就必須將這些沒法開發的領土守住,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把手伸向亞洲,奪取他們最渴望的適宜人類生存的領土,並且走向太平洋。

可惜,先天上的不足讓這一個計劃實施起來異常艱難,雖然他們在十九世紀中後期,趁著滿清衰弱時入侵了中國東北,很艱難地獲得了一個堅實的立足點,也終於不必依賴僅有的、每年封凍期長達四個月以上的符拉迪沃斯託克維持自己在遠東海上的軍事存在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