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勞動換陶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第二天一早,徐晨帶著一群人從山上急匆匆下來。

昨晚窯廠的房子都讓給烏族人住了,他們只能回山洞睡覺。

他急急匆匆下山並不是來送行的,而是真的打算留下一部分烏族人幫忙修房子。

烏族有五百人規模,成年男人接近兩百人,眼下來了三十多個,看起來並不是狩獵主力,因此在烏族作用不大。

眼下修房子正缺人手,要想在開春之前把房子修好,僱人幫忙幾乎就是唯一的方法。

不過原始人似乎沒有給外族幫忙這個概念,他擔心有些不好交流。

另外烏族人急著想要把換到的陶器和麻布都送回去,願不願意留下來還是個未知數。

但不管怎麼樣,他需要試一下。

烏族人已經全都起來,幾個窯工正在幫忙分食物。

昨晚就煨在篝火中的雜糧粥早上已經煮的稀爛,一群人正大聲談笑吃的稀里嘩啦。

等一群人吃完早飯,開始在陶工的指導下往藤筐揹簍裡面捆紮陶器的時候,徐晨找到對方的首領,在幾個巴族男人的配合下連比帶畫的詢問他們的意見。

烏族首領聽的有些懵逼,主要是巴族人說的許多新詞語他根本就聽不懂。

修房子,房子是啥?

撲麻公嘎嘎能聽懂,就是撿石頭……但為什麼我們要去幹,眼下已經交易完成,我們也吃飽喝足準備回家了。

拜拜了您嘞!

徐晨口水說幹,烏族首領和一群圍上來聽熱鬧的烏族人全都把頭搖的像撥郎鼓一樣。

好好的我們為啥要幫你撿石頭和泥巴,你們家的房子管我們鳥事。

於是嘰哩哇啦一陣之後烏族人一鬨而散,挑擔的挑擔,揹筐的揹筐,還有人直接用繩子把陶器捆好拴在長矛上,吵吵嚷嚷就準備出發。

“誒誒,等等……”

徐晨十分無語的拽住烏族首領粗壯的胳膊,然後指著窯廠的一排石頭房子:“房嘎,嗦嘎?”

“嗦嘎嗦嘎!”一群烏族人連連點頭。

這種石頭房子乾淨整潔,裡面的床上鋪著乾草,還鋪著獸皮,又避風擋雨,昨夜睡的都很香,除開有些擠之外,比睡山洞舒服多了。

“大房嘎……”

徐晨指了一下遠處的工地,然後拽著首領往那邊去看。

此時天色還早,今天還有足夠的時間趕回去,一群烏族人到也不急,因此紛紛揹筐挑擔的跟著過去看。

當他們看到眼前燒荒出來的一大塊空地和正在修建的房屋規模之後,全都嚇的目瞪口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河灘上還有密密麻麻正在晾乾的泥磚,巨大的人工建築規模直接就震懾了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原始土包子。

本來他們以為窯廠就是巴族最大的建築了,但沒想到巴族竟然還有更大規模的建築專案。

上次烏族來過之後,也把巴族用石頭修圍牆、房子、火窯、火塘、灶臺的事回去添油加醋的彙報過,但大巫和族長等人只對陶器麻布草鞋藤筐這些感興趣,因為房子火窯這種東西太複雜太神秘,眼下簡陋的語言完全無法描述,因此大巫和許多烏族高層既無法想象,也無法理解,只能暫時不去理會,反而是去研究陶器麻布這些眼前看到的神奇物品。

當然,陶器麻布他們研究起來毫無頭緒,然後退而求其次的研究草鞋繩索和藤筐。

但終究還是因為沒有人傳授,也沒有研究出來什麼名堂,直到巫祝大會上得到巴族親自傳授,烏族和其他部落這才很快學會。

至於造房子,除開巴族之外,所有原始人根本就無法想象。

但烏族這群原始人,昨晚就睡在窯廠的房子裡面,

四間臥室,一間火塘廚房,來了三十多人,胡亂就擠在五間房子裡面睡的滿滿當當,四個窯工只能睡在火窯前面依靠窯火取暖。

不過擠歸擠,但這種房子睡覺又暖和又安靜,比睡山洞石頭草窩要舒服多了。

因此他們這次才是真正見到世面,感覺要回去把巴族的房子仔細彙報給大巫和族長。

但沒想到巴族人還準備在山下修建更大的房子。

只看面積,修好之後整個巴族都住到山下都綽綽有餘。

不過烏族人還是沒明白徐晨帶他們來看修房子的原因。

你們家修大房子管我們啥事?

就算我們要修房子,那也是回烏族去修啊。

於是一群烏族人震驚之後,歸家的心情更加急迫了,吵吵嚷嚷就要走。

“陶,陶嘎!”

徐晨一看急了,臥槽,老子說這麼多算是白費口水了,於是趕緊拽住烏族首領的胳膊,指著窯廠的方向嚷嚷。

烏族首領雖然還是沒明白徐晨的意思,但對於陶器還是很感興趣,於是停下來繼續交流。

這次徐晨儘量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讓一群巴族人在旁邊幫忙仔細解釋,最終,烏族首領大致聽明白了。

徐晨請他們幫忙修房子,但也不白幫忙,管吃管住不說還送陶器。

一群烏族人這下都來了興趣,紛紛放下揹簍擔筐又圍了上來。

徐晨一看有戲,頓時興奮的開始忽悠起來,指著河灘和工地上堆放的石頭比劃,只要撿夠一堆,就可以換陶器,小堆的換陶碗陶杯陶盤,中堆的可以換小陶罐和水壺,大堆的可以換大罐和陶鍋陶盆等等,另外幫忙背土踩泥製作泥磚,一樣按照製作泥磚的數量兌換陶器,砍樹也如此,按照木頭的大小和數量兌換陶器,上不封頂。

於是一群烏族人的眼神紛紛都亮了。

情緒也跟著激動起來。

他們這次帶來了烏族所有的多餘皮貨,再多一點兒都拿不出來了,因為冬天每個山洞都必須分配足夠的獸皮禦寒,本來族長還想多拿一些來換陶器和麻布,但被大巫阻止了。

相對於陶器來說,冬天禦寒的獸皮對族人的意義更大。

而這次換到的陶器雖然看起來很多,但肯定不夠整個部落分配,他們回去也不太好交差。

但徐晨提出的這個勞動換陶器的建議,一下就讓他們感覺到了另一個獲得更多陶器的途徑。

“嗦嘎嗦嘎!”

一群烏族人紛紛圍在首領四周表示同意徐晨的這個勞動置換陶器的方法。

巫族首領自然也很意動,和一群巴族人簡單商議一陣之後同意了徐晨的提議,不過只同意留下了十人,剩下的要趕緊把陶器先送回去。

徐晨松了口氣,十個人也行,已經比眼下巴族自己投入建房工程的人數都多。

而且這些人全都是年輕力壯的野人,比自己這一群老弱病殘強多了。

接下來又是一番簡單商量之後,二十多個烏族人揹筐挑擔扛著長矛棍棒帶著所有的陶器就上路了。

徐晨則帶著留下來的十個烏族人開始分配和交代任務,十個人同樣分成三組,其中三個跟著去砍樹,三個去幫忙和泥拓磚,四個去河灘撿石頭。

如此建房子的人手一下翻了一倍還多,巴族一群人的壓力瞬間就小了很多。

安排好工作,一群人直接就分散跟著各隊組長開始幹活兒。

徐晨則去窯廠找到正在整理清點皮貨的母巴商量安排這些烏族人生活的問題。

眼下食物還是奇缺狀態,雖然今年巴族收集的各種食物比往年翻倍,加上狩獵的收穫足夠所有族人安然度過冬春時節,但突然增加十個強壯的勞動力,長期下來肯定會造成很大的食物缺口。

母巴也知道部落的人太少,徐晨等人修房子的確很累,因此答應每天早晚在窯廠安排女人下來做飯,並且保證食物和巴族成年男人一樣公平分配。

不過看著母巴一臉擔憂的樣子,徐晨也很理解她的心情。

食物的確是大問題,但眼下也並非無解,山上還有好多山藥可以挖,谷口那個水潭裡面還有好多大魚可以捕,另外還可以讓狩獵隊工作認真一些,每天儘量多打一些獵物,畢竟他發明弓箭不是讓這群野人偷懶的,看風他們每天早出晚歸卻只帶回一兩頭小獸和幾隻野鴨大雁等野鳥,就知道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偷懶。

他可不想把一群原始人養成非洲人。

需要儘量壓榨他們的工作熱情和潛力才行。

這種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主義制度之所以會被捨棄,就在於它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和人口的增長極大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或許,等房子修好之後,自己要慢慢在巴族內部推行一些簡單的私有化,透過獎勵一些私有物品或者採用多勞多得的方式來刺激族人的工作熱情。

絕對不能像吃大鍋飯一樣磨洋工。

華夏傳承的文明精髓,就是勤勞勇敢。

不管眼下是不是在地球上,這群人是不是華夏人的祖先,他都不允許自己的族人得過且過的混日子,然後依靠天道力量來推動文明進化。

因為他還打算依靠這群野人展開自己王天下的宏圖霸業。

偷懶怎麼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