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規劃方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山谷中段和往山谷口方向,沿著馬路規劃出來三處定居場所。

鑑於山谷中已經非常安全,徐晨最開始想要修建成為獨門獨戶的農村家族式房屋,按照小組居住。

但在家族會議上討論之後,所有人都表示還是想要建成這種封閉的大院模式,按照族群居住在一起。

這主要還是一個傳統習慣問題,所以徐晨和並沒有反對,因此這三處定居點,將規劃修剪成三個規模和大院一期差不多的房屋格局。

當初修建大院的時候,巴族也才五十多人,人手不夠糧食奇缺,最終還是靠發明漁網捕魚、挖掘山藥、用陶器招募外族僱工完成的。

如今整個巴族成年人超過一百五十人,加上這幾年大量出生的嬰幼兒和孩童,眼下總人口數量已經接近兩百人了,必須分散居住才能真正改善居住和生活環境。

而這次分族也是按照傳統巴族和被擄來的拱火族、羽公族、皮族等不同的女人群體進行分家,將人滿為患的大院兩個家族一分為四。

大部分巴族核心族人依舊還是居住在大院。

阿母當首領的拱火族和恰族女人為第二家族。

羽公族和毛吞族的女人構建第三家族。

另外分出來一部分巴族人搭配皮族代族十個女人組建第四家族。

這樣分配下來,依舊以大院的核心家族為首,母巴擔任族長。

第四家族眼下人數最少,但在這次的故母節上,第四家族的十位年輕女人都將會參加故母節,應該會招贅回來相同多的外族年輕男子。

巴族眼下已經是所有部落男人競相想要加入的部落,婚配活動就是最好的時機,而巴族最近幾年也利用了自身強大的優勢,不斷從各部落吸收強壯年輕的新鮮血液,發展壯大的很快。

另外,與徐晨同齡的古、舉今年也要參加婚配大會,阿母的意思肥水不流外人田,讓兩人在剩下三個家族之中選擇,兩人也都是這個想法。

實際上兩人跟著徐晨經常出門,早已不是童子雞,而是變成了老司機,因為還沒正式參加故母節婚配聯姻,因此在部落平日還比較收斂,但一出去,則馬上變成了兩個淫蕩的打樁機。

出去巡遊勘測修路,一路上不知道睡了好多其他部落的年輕女人,估計也留下了不少種。

雖然眼下是以母系血緣維繫各族的繁衍模式,但這種混亂的群居和帶有半走婚模式的部落關係自然分不清楚出老爹是誰,以後各部落聯姻婚配,其實是同父異母兄妹的可能性還是很大,來往越是頻繁的部落越是存在這種風險。

不過這種複雜的倫理關係根本就沒有人能夠處理,只能聽之任之。

徐晨雖然也到了婚配的年齡,但實際上誰都沒有主動去提醒這件事。

他的身份太特殊了,特殊到巴族根本不想將他婚配出去,別的部落開始也有這種想法,但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號召力越來越強,眼下已經混成了所有部落公認的最高首領和巫王陛下之後,這種想法慢慢也全都煙消雲散,沒有部落再做這種不可能的美夢,也就不怎麼安排各種敦實的少女勾引他了,只是每次遇上,都會安排幾個年輕女人陪睡,希望巫王陛下能夠給部落留幾個種,好增加神靈對部落的卷顧和庇護。

別人不提,徐晨也樂得當單身狗。

眼下有小母野人表妹隔三差五的幫他消火,他也十分滿足,而且除開葉和小女巫雙胞胎姐妹之外,實際上別的女人他也都毫無興趣,當然,最近還多了一個皮族的年輕女巫,雖然只是個誤會,但也讓他有些念想,似乎覺得也不錯。

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再加上巫的身份特殊,他也不能有什麼過分的舉動,不然自己好不容易打造起來的人設,怕是瞬間就會崩塌。

四個家族的規劃方案,徐晨已經召集全族開會商討過了,所有人也都表示贊同,而且母巴和阿母更是全力贊成。

畢竟開枝散葉是繁衍大事,是部落繁榮家族興旺的象徵。

巴族從四年前的一個只有五十人的小部落,眨眼就變成眼下近兩百人四個家族的中型部落,幾乎是一年一大步的往前快速發展。

雖然這個變化是徐晨透過投機取巧俘虜別族女人快速擴張的結果,但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神靈指引的發展結果,從小女巫當初叛逃巴族開始,這種發展就已經註定。

而分家也一直都是部落生存的傳統。

分家之後,各家族依舊還是統一在族長的帶領下共同發展,但各家族又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分配部分私屬的財富,哪一個家族發展的好,就能成為部落的首領家族,誕生出新的族長。

這實際上也是利用家族競爭保證整個部落的活力。

說到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永恆法則,不如此人類就會逐步走向滅亡。

整個部落聚集在一起共享共存一切生活資源,只不過是這種法則之下為了抵抗飢餓寒冷繁衍生息的一種內在手段罷了。

甚至在極度飢餓的條件下,部落還會採用一些極端的投票方式,由首領來決定殘殺部分老弱病殘當做食物活下去。

一旦人類開始擺脫飢寒交迫,慢慢有了財富積累之後,私有制必然會產生,不然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巴族發展到眼下,足夠溫飽的食物和生活條件,已經到了瓶頸階段,如果長期繼續下去,部落的發展氣氛慢慢也會變得懶散起來,分組包乾終究不是真正的私有制,並不是完全的競爭方式,徐晨需要透過這次的分家,開始在巴族內部實行更多更加廣泛的私有制。

以後四大家族透過自己的耕作勞動,來決定其中一半的糧食分配權,而另一半,則會被大院以銅錢的方式徵購作為公共糧倉儲備,而各家族則可以用得到的銅錢在大院購買陶器、銅器、鹽、酒等各種生產生活物資。

隨著巴族發展的越來越快,各種條件越來越成熟,徐晨對於未來的規劃也就越來越詳細完備。

等巴族這種模式形成之後,未來就能夠以此為模板,在所有部落進行推廣這種模式。

在徐晨的規劃中,未來的發展有兩個方向。

一是不斷拆解大中型部落,形成更多以村落形式的家族聚集地,這樣可以變相擴大各部落的控制領地,同時也減少大型部落內部因為居住、水源、農田、狩獵等太過擁擠的環境造成的矛盾,每個村落相鄰不遠,以部落為核心,形成一種分散的領地和生存格局。

第二就是修建王城和行政中心,暫時以拱火族和幾個大型部族為打造重點,在其附近建造小型城鎮,利用人口和交易規模,開設各種工坊和固定的交易市場,建立起來比較完備的政治體系和工商業架構。

這兩步同時開始,一旦完成,關於原始部落的改造也就算大致完成任務,接下來就能形成一種全新的王權政治,族群和族群之間,部落和部落之間的關係和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

為了儘快完成巴族的示範性改造,徐晨對於三處新家族定居點的建設非常上心。

這件事本來在去年秋冬就打算開始的,不過因為要修巴烏大道就暫時拖後了。

但他打算在今年秋冬時節將其全部完成,明年開始正式實施這種以村落形式構建的新型半公有半私有的制度模式。

……

時間疏忽,眨眼二月過半。

這天徐晨騎馬巡視完三處定居點的建設回來,走到大院附近就看到葉和小女巫兩人正滴滴咕咕的快速往大院側面而去,不知道去幹啥。

徐晨把馬在涼棚拴好,擔心兩人走得太遠被蛇咬了,於是隨手提著一根木棍跟上去。

“嗷嗚……”

兩條狼崽子不知道從哪兒鑽出來,嗷嗷叫喚著屁顛兒屁顛兒的就跟了上來。

徐晨走到大院側面,這裡和窯廠之間有一條路,路邊種了不少刺瓜和一些經常吃的野生瓜菜,算是部落開闢的菜園,裡面用木棍搭建了不少瓜架。

如今二月時節,天氣溫暖溼潤,瓜藤已經爬滿瓜架,瓜秧開始開花,蜜蜂蝴蝶來回忙碌採蜜授粉,在陽光下看起來一片生機勃勃的場景。

刺瓜嫩的時候可以生吃,口感略微清甜,但老了之後表面就會形成一種比南瓜皮還硬的半木質皮層,根本就咬不動,不過去掉這層硬皮之後,裡面的瓤煮熟卻香甜軟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以前巴族人習慣嫩的時候當做野果生吃,成熟後吃的少,偶爾缺少食物的時候採摘回來放進火塘烤熟之後剝開,像吃紅薯一樣吃,但徐晨發明了陶器之後,刺瓜就成了一種很重要的蔬菜,基本上都是等到秋天老熟之後採摘,削皮後煮粥燉肉都非常好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