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不虛此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接下來的整個篝火晚宴氣氛就變得異常熱烈起來。

一群胡族獵人都激動的圍在徐晨身邊,希望到時候可以用木炭換一些鋒利的刀劍武器。

族長和成熟穩重一些的男女,則更多的開始想要換購斧頭刀具鋤頭獨輪車甚至馬車等生產生活工具。

一些女人則開始討論到時候要先換一些剪刀菜刀銅針銅錐等做飯縫衣等必須的工具。

甚至還有人提出要先換鹽和大陶罐,等到開春醃製鹹菜酸菜。

反正就是,以前不敢想或者極度奇缺的東西,以後都可以用木炭和巴族交換。

一頓飯吃到天黑,胡族男女老少才依依不捨的各自回房間去睡覺休息。

老族長幾次想給徐晨安排兩個今年剛成年的敦實少女陪睡,不過被徐晨拒絕了。

倒不是他正人君子,主要是還沒完全適應,對這些剛剛學會穿衣服,皮膚黝黑粗糙粗手大腳的原始野蠻少女提不起來任何興趣。

之所以葉他能接受,一是因為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彼此之間感情還是比較好,另外經過幾年衣食無憂的調養和貼身調教,葉無論在身體發育還是在生活習慣方面,至少已經有了徐晨熟悉的一些後世農村少女的模樣,雖然還沒完全脫離野性,但個人衛生至少做的不錯,知道每天早晨洗臉晚上洗澡,用簡陋的小毛刷子刷牙,每天穿鞋穿衣服,不會像以前一樣赤裸著上身到處跑。

不光是葉,是整個巴族在徐晨的引導和教育下,都在向文明衛生的方向進步,與別的部落已經有了顯著的區別,開始帶有一種高雅的貴族氣質。

因此其他部落的男女在巴族人面前,都有一種自慚形穢的羞愧和敬畏感。

徐晨不願意和胡族女人交配,胡族族長自然滿心遺憾,不過很快,這兩個少女就被他送去了隔壁古和舉的房間,然後就再也沒出來。

至於其他跟隨而來的幾個獵人,各自房間也都有女人進去,反正徐晨睡在簡陋的床上,不斷聽到兩邊隔壁房間嗯嗯啊啊的傳來長短不一少兒不宜的聲音。

睡別人家的女人,這要是在熟悉的年代,估計會鬧出血光之災。

但在眼下這個時代,卻是司空見慣。

這種群居和群婚制度下,男女對於性還處在一種很原始野蠻的狀態,帶有濃郁的野獸習性,在並沒有固定的性伴侶的情況下,實際上男女擇偶的自主權都非常大,年輕精壯高大威勐的男人,是所有部落女人的首選交配目標。

雖然自己部落的女人去和別的部落的男人交配的確會讓很多男人感到羞愧恥辱甚至惱怒,但巴族不一樣,因為他們今天給胡族帶來了從未有過的發財機會。

再說自己部落的女人願意,他們也只能姑且任之。

因為他們阻擋不了,而且也不會去阻擋。

畢竟巴族是有神靈居住和大巫的部落,還有巫王陛下這樣神秘而神奇的存在,自己部落的女人能夠和巴族男人交配,實際上算是一種榮幸。

別的部落想要恐怕還沒那個機會。

於是胡族男人這一夜睡的是心安理得。

跟著徐晨來的古和舉等一群男人,也是睡的性趣盎然,心滿意足感覺不虛此行。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之後,徐晨再次和胡族族長以及幾位首領聚在一起商量具體的安排。

按照徐晨的計劃,胡族有兩種方案可以選擇。

第一就是安排一部分人去巴烏大道沿途挖土築窯,就近砍伐木頭燒炭,這樣就可以利用道路和馬車很輕鬆運送到巴族。

第二種是就在胡族居住地附近挖窯燒炭,這樣生活相對比較方便,但運送就比較麻煩。

當然,胡族若是願意,兩種可以同時選擇。

不過胡族成年男人不多,老少加起來就三十左右,最為強壯的一批獵人需要留下來打獵照顧部落,另外去掉老弱病殘,真正能夠安排去燒炭的也不過六七個,兩種方案同時進行肯定人數不夠。

胡族一群人經過一番討論斟酌之後選擇了第一種方案,而這也是徐晨極力推薦的方案。

隨著巴烏大道的建成,巴烏兩族來往十分密切,雖然剛開始開通之後的新鮮已經過去,馬車來往減少到好幾天才有一趟,但風和龍等兩族的獵人隊伍,卻是幾乎每天都騎馬在這條路上來回馳騁。

也就是說,巴族到烏族這段距離眼下還是十分熱鬧,沿途大型勐獸幾乎都被趕走,最多偶爾會出現一兩匹野狼,但對於常年狩獵的原始人來說,就算是單獨遇上也絲毫不怯,不會有任何危險。

因此在徐晨看來,胡族直接安排一部分人去巴烏大道附近的山林伐木燒炭是很安全的。

另外當初修路沿途修建了好幾處木屋,胡族人也可以將其利用起來,就在木屋附近建造炭窯,還能安排女人跟著去一起做飯照顧陪伴,甚至還能在山腳附近夏天河水淹不到的地方開墾一些農田種植莊稼。

徐晨這個計劃的目標,是希望以後胡族可以遷徙到巴族烏族之間紮根生活。

畢竟學會建房之後,棲身的山洞已經不再是必須,人類可以開始在任何地方定居生活。

巴烏兩族之間這段區域足夠大,足夠容納得幾個村莊的發展。

若是這件事成功的話,那麼巴族、胡族、烏族就會形成人口更加密集的一個交通帶,有利於更長遠的融合和發展。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徐晨規劃的交通主幹道不會經過胡族,若是胡族想要通車,還得自己修建一條到達烏族谷口的道路,這個工程量不算小,若是烏族不願意幫忙的話,光靠胡族估計得好幾年才能修通。

因此還不如整體搬遷,一舉兩得。

當然,這個想法徐晨不會說出來。

因為這是胡族自己的事。

不過徐晨相信他們將來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聊完燒炭的事之後,徐晨開始詢問修路的事。

胡族族長滿臉的褶子都愁成了麻花,情緒一下就低落起來,幾個首領和一群參與討論的獵人也都唉聲嘆氣滿臉苦澀。

就像徐晨猜想的一樣,這條路對於胡族來說壓力太大。

當初修建巴烏大道,巴族和烏族聯合起來出動了兩百餘人,各種青銅刀斧鋤頭鎬頭獨輪車人力板車一大堆,但也用了整整一個月才勉強修通,眼下不少地方還在繼續修修補補。

但胡族不過一個七十人的小部落,真正能夠勞動的人口全部加起來也就不到六十人,就算全部投入進去,整個冬天三分之一都無法完成,何況也不可能全部都去修路,狩獵開荒、照顧老幼,還有不能勞動的孕婦和一些殘疾,另外還要燒炭,根本就抽不出來多餘的人手。

本來燒窯他們也傾向於在住地附近,但木炭可不輕,燒好之後送去巴族,來回上百里,運送代價太大了,這既是徐晨對他們的提醒,實則也是他們無法承受這麼遠的運送代價不得不妥協的選擇。

等一切商量好之後,徐晨帶著一群人準備回去,同行的還有胡族幾個男人,他們隨行跟著徐晨提前去巴烏大道沿途尋找合適燒炭的地方。

下午,徐晨回到巴族,叫過來兩個此前負責燒炭的窯工,讓他們做好準備,兩天之後,胡族會請他們去指導建窯燒炭。

接下來的幾天,徐晨並沒有急著出門去巡遊各部開始策劃修路。

因為各部落剛結束巫祝大會,此刻像拱火族等比較遠的部落還在路上,他安排各族獵人回去之後打探的修路情況眼下根本還沒影子,因此急不來,至少還需要再等六七天左右出發比較合適。

另外,他安排烏族擴大銅礦採掘和冶煉規模,答應幫助解決礦場和冶煉廠的食物問題,雖然烏族眼下剛剛秋收糧食還算充足,可以堅持幾個月,但他還是提醒他們儘量從外部多尋求一些食物來源,用銅多換取一些石鹽和糧食魚肉,儘量在秋冬多做一些鹹魚臘肉備存,免得出現食物危機。

烏族對他的提醒自然非常贊同,不過烏族冶煉澆鑄出來的都是幾斤甚至十多斤大小的銅錠,若是用來交換一些魚肉野獸不太好兌換,因此徐晨就想到了當初用一些燒融的銅汁殘液陸續澆鑄出來的銅錢。

錢作為商業活動介質,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也極大的刺激了商業的發展。

而錢在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很早,最早並不是金屬,而是各種稀少美觀的自然物品,最常見的比如漂亮的貝殼、錦羽、勐獸牙齒等物。

這個時間持續了很長,一直到氏族階段末期,進入了王權階段才被金屬錢幣取代,到商周時期逐漸成型,秦漢最終統一制形大行其道。

本來徐晨並沒有打算太早推出錢幣,而是準備等到他宣佈成立巴國之後才開始,不過為了解決烏族遇到的問題,他決定提前開始小範圍試行一下。

只要有他的信用背書,巴族聯盟肯定不會拒絕錢幣的使用。

畢竟這是一個非常方便的事情,最多就是最開始還會有些迷湖和混亂而已,畢竟幾乎所有野人都不會數數。

當年第一次和各部落交換陶器時候的心理陰影,徐晨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轉眼過去了三年,各族一樣換一樣的交易習慣仍舊還是主流,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但萬事總得有個開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要在巴族烏族胡族這個小範圍慢慢交易形成習慣之後,其他一些部落逐漸也會接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