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一個錫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巫主大會落幕,前後熱鬧了七八天的巴族山谷再次恢復了往日的安寧。

河灘上密密麻麻都是煮飯的土灶和一堆堆篝火燃燒之後的灰盡。

搭建帳篷之後遺留下來的大量草木樹枝,也是散落數里。

熱鬧之後的滿地狼藉,需要巴族人慢慢去收拾整理。

坐在自己的房間,透過大院大門看著河灘上族人忙碌著用馬車和人力板車將這些遺留下來的柴草垃圾清理運走,徐晨臉皮抽搐,更加讓他堅定了要儘快把大會主場搬去拱火盆地的打算。

不過要完成這個任務,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畢竟拱火盆地自己不太熟,來去路途遙遠交通困難,許多事安排起來不如在巴族這樣方便。

首先就是修路,這件事昨天已經安排好,各部落的軍官和獵人首領回去之後就會安排人出門打探路徑,加上大致方案已經有了,等他去視察過後一些條件允許的部落之間的路很快就能開工。

不過要修路就需要大量的工具,銅斧銅刀銅鋸鋤頭鎬頭,只有大量配備這些青銅工具,工程才會更加快當,只不過眼下銅庫存已經所剩無幾,只剩不到兩百斤。

另外木炭也已經消耗殆盡。

因此要想大規模修路,還得先冶煉更多的銅才行,燒製更多的木炭,眼下秋冬時節正是採掘冶煉金屬和砍伐燒炭的黃金時間,不然春天要忙著耕種,夏天暴雨連綿,這兩項工程都會停下來。

徐晨收回眼光,看著桌子上擺放的一個歪歪癟癟銀白色的錫碗。

這個碗做的巨醜無比,與旁邊徐晨自己製作的幾個錫碗錫杯等錫器比起來,簡直像醜小鴨混進了天鵝群,讓他有一種目不忍睹的慘烈感。

與其說是碗,不若說就是一個凹型的錫塊。

但你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真真正正的金屬容器,可用來吃飯盛水裝東西,可以代替陶碗當做生活用具。

而且這碗比陶碗結實耐用,就算摔地上也最多更癟一些而已,絕對不會像陶碗一樣一摔就碎。

這是有窮族大巫在巫祝大會結束離開的時候才送給他的。

當時他還錯愕許久,但看著有窮族的大巫似乎略帶謙卑但又充滿異樣情緒的討好笑容,他知道有窮族終究還是外族,對於錫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從教有窮族開始採礦冶煉錫開始,徐晨就知道他們終究會發現錫更多的用處,但沒想到他們發現的這麼快,這才短短不過大半年時間,竟然就開始學會了用錫來製作器具。

這個碗一看就是用一整塊錫用石頭慢慢敲打出來的,厚薄不勻,器型歪癟,在他眼中一無是處,但這個發現卻讓有窮族從純粹的原材料供應商開始變成製造商,具有了一定創新和市場競爭力。

或許,他們是想用錫製造成器具來和拱火族與巴族交換更多的物品。

其實有窮族有這個創意和想法,徐晨並不十分驚訝,因為這是遲早的事,錫的性質柔軟延展性好易於加工,很容易就能研究出來。

就像當初他在五鬼族和去世的大巫商量冶煉鉛的時候,她也提出過是否可以用鉛來打造飲食器具的想法,不過被徐晨提議有毒之後放棄了。

但錫是沒有毒的,因此錫碗從理論上來說,要比陶器更好,當然也更貴,畢竟錫的冶煉和錫器的加工都比陶器複雜緩慢多了,但這東西的出現,也標誌著有窮族開始脫離自己的掌控,他們想要利用錫來提升有窮族的實力。

以後有窮族可能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積極的把冶煉好的錫都送到拱火族了,畢竟可以加工成更加高階的物品用於交換。

但是,徐晨忍不住嘴角微微又抽搐了一下。

想的很美好,但實則並不會如有窮族那樣所料。

錫器的確結實,也能做的非常精美,但對於眼下這些窮的吃土還在為衣食掙扎的所有部落來說,錫器並不是必須品。

當然,這些錫本來也不值錢,但做成錫碗就有了價值,為了將其變成真正的財富,有窮族可能將其賣和陶器一樣的價格,一張獸皮一個兩個也不成問題。

因此未來,有窮族或許能利用錫器漲一波財富。

只是這種代價略有些大,會消耗不少的人力和時間。

徐晨在心裡反覆思量,要不要對有窮族進行打壓一下,但捏著這個錫碗思來想去決定還是先放他們一馬。

畢竟打壓創新不是一個好現象,他不想學後世的霸權老美幹這種下作事。

人類文明需要在不斷創新中發展,巴族發展到眼下,已經完成了初步的文明進化,下一步需要把眼光放在更加宏偉的目標上。

有窮族這種小小的創新發明,不會對巴族形成任何威脅。

他想要打壓隨時就能做到。

比如他可以指導巴族人製作出比有窮族好十倍百倍的錫器,不光是碗,只要想到的日常用具都可以做出來,甚至還能鑲金嵌玉做的無比精緻奢華。

最簡單的莫過於對陶器進行降價或者乾脆對外傳授製作技術。

畢竟陶器眼下對許多部落來說已經不是特別稀缺之物,甚至不少部落的窯工經過一兩年的摸索之後,也已經開始能夠製作出一些比較簡單的陶器,陶碗陶盤什麼的各部落慢慢都能自己燒,稀缺的就只剩下了大中型陶盆陶罐陶壺陶鍋等器物。

一旦陶器不值錢了就會更快普及,那麼遠比陶器貴的錫器就會失去市場。

更何況錫器因為熔點問題,只能做碗碟杯盞等日常飲食器具,不能高溫加熱,因此應用範圍非常狹窄,實則更多傾向於做裝飾品或者工藝品。

但眼下這個時代裝飾品和工藝品根本就沒有市場,想用來交易就和金銀寶石一樣,屬於看著好看但沒有什麼價值。

要不是因為可以熔鍊青銅,錫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眼下因為青銅器對於錫的需求相對不大,限制大規模青銅器製造的瓶頸依然是銅的採掘冶煉。

看來,還需要去一趟烏族,和他們談談關於加大銅礦採掘冶煉規模的事情。

不然錯過了秋冬,明年大規模的修路計劃就無法展開。

至於其他的事,眼下暫時還能放一放。

不過巴族的一些計劃的工程也要在冬天儘快安排下去。

第一就是故母神廟的翻修擴建工程。

第二是山谷口神靈之眼祭壇的修建。

第三是大院前面河堤和院壩的填埋抬升工程。

第四是河對岸農田的河堤溝渠修建。

去年夏天河對岸的農田被淹了二三十畝,造成了大面積減產,雖然最終依靠總面積還是達到了歷史性的豐收,但農業就是發展的根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是應該盡量避免這種損失。

因此對岸一些低窪處還需築堤,同時合理開掘排水和灌既溝渠,為農田的旱澇保收打好基礎。

只有保證農田的穩定收入,他才能解放部落的大部分勞動力,投入製造和其他行業發展。

徐晨想通之後,丟下歪癟的錫碗去找母巴和阿母商量安排這些事。

……

兩天之後。

徐晨帶著古和舉還有七八個獵人騎馬來到烏族。

對於徐晨的突然到來,烏族上下都非常熱情,小女巫妹妹帶著烏族族長和一群家族首領到河灘迎接,龍也帶著獵人隊伍全副武裝的列隊接受檢閱。

巫祝大會剛剛結束三天,徐晨就突然到來,這也讓整個烏族都十分驚訝和納悶,不過在得知徐晨是來視察銅礦開採冶煉之後,所有人又都松了一口氣。

烏族這兩年的變化非常大,山下一大片房屋看起來蔚為壯觀,昔日他們居住的山坡已經全部捨棄,眼下完全被荊棘野草把上山的道路遮蔽。

幾座冶煉爐就在烏水流經的山腳之下,如今正是採掘冶煉的最好時間,因此四口冶煉爐濃煙滾滾,整個山谷之中都瀰漫著一股嗆人的氣息。

冶煉廠內外,有不少烏族男人來來回回的背運礦石和木材,熱鬧喧譁看起來氣氛非常熱烈。

“巫王陛下,不是我們不肯煉多銅,的確是人手不足,消耗太大了!”

作為徐晨的鐵桿擁躉,龍對於徐晨安排的事一直都很認真,為了督促冶煉銅,他幾乎每天都會安排人巡視採礦和冶煉的所有環節,督促加快冶煉,只可惜條件太過原始,想快也快不了多少。

雖然眼下有了不少巴族贊助或者半買半送的大量青銅工具,採礦伐木速度都加快不少,但最終要把礦冶煉成銅,還得用木材慢慢燒,這是一個極其耗費時間和人力的環節。

徐晨自然也知道龍說的是實情。

烏族這兩年才剛剛開始發展,下山修建大量房屋、開墾大量農田,本來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且也都是在秋冬季進行,因此採礦冶煉自然騰不出更多的人手,能夠維持現狀就十分困難,想要提高產量,那就得繼續加大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但烏族眼下就連糧食安全都還沒有解決,剛剛收穫的糧食僅僅只夠整個部落三四個月的消耗,採集和狩獵仍舊還是主要生存方式。

至少還需要兩到三年時間,烏族才能過最終達到巴族如今的生活水平。

不過耕種和收穫的大量糧食還是讓烏族有了不小的底氣,那就是至少在冬春時節不會再餓死人了,利用冬春時節這幾個月,每個月五百斤的基礎銅產量還是能夠保證,再多的話,那就會出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