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分工有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隻野雞,一大碗香孤,但煮熟之後也不過半罐。

徐晨自己先就舀了一大碗,然後古、舉和工具男又搞走了三勺,自己最後又和葉各舀了兩勺,剩下不過三分之一,大部分還都還是湯。

但族人接近五十個,因此這點兒湯湯水水肯定不夠分,這也讓負責分食的女人感覺為難,最先還是每人一塊蘑孤或者雞肉,到後面只能一小勺湯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公不公平徐晨不知道,反正他顧不上管別人,而是回到自己的座位繼續埋頭進食。

因為他知道蘑孤肯定不夠分,為了不讓別人覬覦自己碗中的美食,還是快點兒幹完比較好。

只要自己吃的足夠快,別人就搶不走。

葉吃的略慢,一小口一小口似乎捨不得把這美味很快吃掉。

最先搞到一勺小雞燉蘑孤的古和舉等人似乎也明白眼下的緊張局面,三下五除二就已經將蘑孤雞肉全部幹掉,雞湯也和著雜糧粥呼呼啦啦傾入肚皮,吃完然後又嚷嚷著舉起陶碗。

此時兩個女人還正抱著瓦罐還在慢慢分配雞湯蘑孤。

“嗦嘎~”

“嗦嘎!”

雖然每個人只分到了一小塊或者一點兒雞湯,但品嚐之後還是響起一陣陣的驚歎,而後進食場面更加熱鬧激動,無論男女老少全都緊緊盯著瓦罐,看著女人每一次分食的動作,整齊劃一的跟著吞一下口水。

很快,小半罐雞湯燉蘑孤分配完畢,空罐子放在灶臺上。

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還盯著瓦罐。

美味的蘑孤燉雞,徹底征服了這群原始人,讓他們體味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美妙滋味。

但可惜太少了。

於是許多人轉頭去看徐晨。

發現他已經把最後一滴湯汁倒進嘴裡,然後意猶未盡的打了個飽嗝,同時還忍不住用腿輕輕碰了一下葉低聲提醒快吃。

細嚼慢咽的葉抬頭一看,發現一圈人熱烈的眼神,愣了一下明白過來,趕緊將碗緊緊護在懷裡,低頭下去卡卡察察往嘴裡勐刨。

於是所有人頹然嘆氣,端著碗快繼續進食。

雖然這是一頓豐盛的晚餐,但體味過鮮香嫩滑的蘑孤燉雞之後,軟爛可口的肉糜似乎也瞬間失去了滋味。

徐晨同樣意猶未盡。

最終他沒有能夠圓一個人幹完一罐野雞燉蘑孤的幸福目標。

但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獨自吃了滿滿一大碗的美食,還是引來了一些心心念念的幽怨小眼神。

特別是風與幾個獵人,那一對對眼珠子瞪得和牛眼差不多。

蘑孤雖然是徐晨撿回來的,但小雞兒是他們打回來的。

不過他們再怎麼怨念,也不敢和徐晨發飆。

“晨嘎,明……天……毒嘎!”

風指著放在不遠處的幾筐香孤,希望明天能夠多中一下毒。

“毒嘎毒嘎!”

一群人回過神來全都跟著一起點頭,就連一群孩子也夾在在裡面興奮尖叫。

“母巴安排!”徐晨指著母巴。

他只負責發明美食,絕對不會參與做飯。

一大家子近五十口人,他才不會去當什麼鬼的大廚。

母巴對於族人明天統一要求明天吃蘑孤的事自然不會反對,畢竟這麼美妙的滋味,她也還沒吃夠,於是點頭吩咐幾句之後,瞬間火塘邊歡聲雷動,一片咕咕嘎嘎鬼哭狼嚎的歡呼聲,撲撲愣愣驚飛無數黃昏歸巢的倦鳥。

……

徐晨終於用自己的行動為蘑孤正名。

這東西不僅沒毒,而且相當美味。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風帶著一群獵人下山之後狂懟野雞,幾乎每天都會有收穫。

而在品嚐到了蘑孤的美妙滋味之後,族人也開始有意的收集蘑孤。

徐晨只對山腰附近的情況還算熟悉,但部落的人對幾乎整座山都很熟悉,平日採摘野果和撿拾柴火,漫山遍野到處爬,因此不少人都知道哪裡還有蘑孤。

因此這些人出門幹活兒就背上藤筐,幾天下來竟然弄回來不少。

不過這些蘑孤也並非全都是香孤,而是還有許多根本就不認識的品種。

為了防止族人誤食毒蘑孤掛掉,徐晨每天都會仔細檢查採摘回來的蘑孤,基本上除開香孤之外的統統都扔掉。

其中或許有能吃的,但他不敢冒險,一個不小心不是毒死一個,而是集體躺闆闆,最嚴重的代價就是群滅。

當然,在收集蘑孤的過程中,也偶爾會有一些另外的驚喜。

比如有人弄回來一些木耳和靈芝,甚至還有人採回來幾顆猴頭孤。

猴頭孤可比香孤的價值更高,也更加稀少珍貴。

在中國古代對於山珍海味的記錄中,猴頭孤為山珍上品,可遇而不可求,絕對屬於野生菌中最難得的珍惜種類。

徐晨當初在雲貴川一帶野外勘察數年,也就在雲南吃過一次。

這種野生蘑孤的生長環境比香孤還要苛刻,極難碰上的,當然,碰上那就是口福,賣是不可能賣的,只有吃才是王道。

畢竟要去買,那是千金難求。

蘑孤之所以美味,就是因為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多肽多糖等活性成分,極容易吸收促進身體健康,其鮮美的味道就來源於裡面的這些營養物質。

不過就像吃河豚一樣。

味道鮮美,卻隱藏極大的危險。

因此徐晨也不敢馬虎,每天教族人分辨蘑孤的種類,除開香孤猴頭寥寥幾種之外,全都不要採集回來,於是慢慢幾天下來,山洞門前的空地上,就陸續晾曬了不少香孤、靈芝和木耳。

至於猴頭孤,基本上採回來就燉湯或者燉肉吃了,太少,完全不夠吃。

山腳下窯廠的大門,也在忙碌和悠閒之中慢慢做好。

對於這種能夠兩邊轉動開合的門戶,族人們再次表現了集體的驚喜和激動。

在裝上大門的當天,全族人再次下山,觀摩了這個重要的歷史一刻。

有了大門,窯廠的安全就有了極大的保障,基本上晚上就不需要專門安排獵人在山下守夜。

為了讓窯廠的窯工生活更加安定,在修建好圍牆之後,徐晨並沒有讓一群男人們無所事事,而是繼續撿石頭和泥,就在圍牆裡面依山腳修建幾座小屋。

不過砌房子要比砌圍牆複雜多了。

因為無法砍伐太大的樹充當房梁,因此這些房間設計的都很小,長寬不過三四米,面積差不多七八個平方。

這些房子按照規劃都和後世農村的那種平房差不多。

因此需要的房梁門窗也不算少,對於眼下僅有的石刀石斧等最粗陋簡單的原始工具來說,絕對算是一個大工程。

一群男人再次分組,一組上山砍木頭,一組撿石頭和泥砌房子。

為了保證房子牢固,這種石頭牆還不能一次性砌完,而是要砌一層等待晾乾之後再往上砌,因此修房子的速度越發顯得緩慢。

隨著工作越來越多,木工組和瓦工組的分工也越來越清晰。

再加上四位窯工,六個獵手。

十多個男人最終形成了分工有序的四個小組,各自負責具體的專案。

分工明確帶來的好處就是大家各司其職,每天起床就知道自己該幹啥,吃完早飯就很自覺的開始幹活兒,不再是以前那樣整天需要母巴安排任務,亂糟糟的分不清楚頭緒。

所有的男人現在也都慢慢習慣了不知不覺之中分組工作,母巴和女人們管的也就越來越少。

幾乎所有男人吃完早飯就出門幹活兒,到太陽落山才一身大汗回來。

女人們則幾乎不怎麼下山了,每天除開照顧一大家子吃喝拉撒,就是時刻不停的紡線織布,剪裁製衣。

男主外女主內的格局,似乎正在開始形成。

徐晨的影響力在部落越來越大,無論大事小事,遇到困難或者拿不定主意的事,都會不知不覺前來徵求他的意見。

包括母巴也是如此。

她雖然是族長,但其實只是整個家庭的家長,她的首領意識並不強,只是因為傳統習慣讓她居於主導地位。

所有的族人在一起並沒有什麼上下之分,一起勞動,一起吃飯,一起照顧老弱,一起睡覺,遇到問題她也並不是一個人解決,而是會找不同的人一起商量。

當然,現在商量的物件多了徐晨。

甚至許多時候她們都下意識的開始以徐晨為中心來安排和解決問題。

這是不知不覺之中潛移默化的改變,並沒有人去多想,更沒有人去質疑。

因為徐晨展現出來的越來越多的神奇能力,讓所有人尊重甚至開始產生敬畏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