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量變到質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巴族只有不斷創新進取,才能牢牢保持住聯盟首領的位置,依靠科技力量和大巫的精神領袖地位,收割更多財富的同時,更進一步的推動各聯盟部落的繁榮發展。

眼下,四個有礦的部落,就是徐晨最核心的推動力量。

只要牢牢掌控這四座礦,徐晨的王國就能有條不紊的發展,而且聯絡日趨緊密。

因此對於蒙族、五鬼族、有窮族提出用金屬和鹽交換青銅刀斧和武器的事,徐晨自然滿口答應下來,表示可以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一批刀斧和武器,至於交換條件,到時候可以等到故母節上,和各部落的巫和族長首領等進行商討。

另外,巴族不光是有普通的刀劍斧頭,另外最近也還打造出來一些新奇之物,比如手鑽、鑿子、銅鋸等,這些新奇的器具對於伐木建房都用處很大,而徐晨最近也還打算燒製一批陶器的鋤頭、鎬頭、犁頭等模具,準備大力發展農用裝備。

這些東西,他打算在故母節上一起推出來,到時候開一個青銅工具展銷大會,讓所有前來參加祭祀的部落都開開眼界,然後回去努力找發財的方法,獲得這些新式的器具和農具。

實際上,現在大規模推廣武器的作用,遠不如推廣刀斧和農具。

因為眼下各部落的對外戰爭幾乎為零,都是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發展,活動範圍仍舊侷限在半天到一天的區域之內。

就算是有馬和木筏等助力遠行,但這種活動範圍也都侷限在相熟的聯盟部落之間,不太可能遇上陌生的敵對部落。

因為縱橫幾百裡範圍內的部落族群,徐晨基本上都打探清楚了。

唯獨有些敵意的可能就是五鬼族當初的同族聯盟刺叉族。

但刺叉族還在距離拱火盆地下游十多天的距離之外。

如果沒有嚮導和熟悉的人引路,如果不會從水路通行,徐晨相信再給刺叉族十年甚至二十年,他們也不太可能主動前來。

實際上他一直都還略略有些遺憾,刺叉族的實力也非常不錯,他們棲息地附近那座超級大湖泊,也是一個得天獨厚的生活環境,若是能夠征服,以後就能大規模在當地割漆制漆,還能捕殺大型的水生魚類,要知道魚皮、魚骨和魚膠可都是好東西。

只可惜當時帶去的人太少,而且當地環境也太陌生,征服不太容易,若是大規模興兵前去討伐,至少需要調動上百人規模的隊伍,幾乎就要抽調兩個聯盟所有最精銳的獵人,而且還要打造大量的木筏準備大量的食物,一來一去至少一個多月,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不說,還有可能造成不小的傷亡。

因此這件事徐晨只能暫時拋之腦後,等到以後時機成熟了再慢慢去考慮。

最主要的是刺叉族沒礦,對他眼下沒太大吸引力,覺得興師動眾去搶幾個人得不償失。

得到徐晨許諾之後,前來的蒙族、五鬼族和有窮族的獵人代表都非常高興,而風等人卻十分鬱悶。

每次出門一趟,回來部落總會多出來幾樣自己沒見過的新奇物品,弄得他們一群獵人感覺自己就像被部落拋棄了一樣委屈。

這次回來,最大的驚奇自然就是獨輪車了。

因此就算是徐晨已經搞出來標準制式的腰刀大劍等武器,但對他們的吸引力遠不如獨輪車。

因為這種車太神奇了,一個輪子竟然能夠推著狂奔,還能馱運平日至少需要三個人才能搬運的貨物,不僅速度快,而且還非常省力輕鬆。

剛走的時候,院壩填埋才不過五分之一的樣子,但短短十多天時間,等他們這次回來,已經填埋了快四分之一了。

要知道前五分之一可是整個冬天加半個春天才完成的任務。

由此可見這種神奇的獨輪車的工作效率。

而最讓他鬱悶的是,這獨輪車他們還推不了,一推就歪,方才一大群人都試過了,全部都被一群平日只配幹苦力的傢伙們群嘲了一遍。

而拱火族等部落前來的獵人,對於獨輪車就更加的無語了。

這種東西,完全超越了他們的理解能力,根本無法想象出來結構和功能,特別是輪子和銅軸,更是讓這些一根筋的獵人完全就像地球人看外星人的宇宙飛船一樣瞠目結舌,除開鬼哭狼嚎的驚叫之外,再沒有更多的情緒表達方式。

但無論理不理解,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好東西。

各部落眼下無論是建房燒窯,還是開礦冶煉,都有極大的用武之地。

只可惜,他們在提出想要換一些回去的時候,被徐晨拒絕了。

倒不是徐晨不想給他們,而是這東西建造起來非常麻煩,眼下一共也才製作出來四輛,另外還有五輛在製作當中。

巴族的幾個木工也還未完全掌握獨輪車的打造技術,幾乎每一輛都還是在徐晨的指導下才能打造製作。

再說,徐晨搞完這批獨輪車,他還想儘快搞出馬車。

這種帶有獨特傳承的工匠體系想要建立起來,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眼下他培養成功的唯一工匠體系,那就是製陶。

而製陶衍生出來的就是燒製石灰和冶煉金屬。

如今他正在同時培養鑄造和木工兩大體系。

冶煉鑄造未來會成為巴族取代製陶的最賺錢的行業,但木器製作徐晨還是希望在各部落都培養出來幾個工匠,讓他們自己獨立發展。

畢竟木器傢俱和農具馬車等將來會是一個普及性需求,而且大多器型巨大笨拙,巴族不可能將這個技術霸佔下來。

況且只有大力推廣讓木匠體系儘快成熟,才能更加順利的升級出來造船術,特別是製造適合遠行的大型河船,光靠烏族的力量他消耗不起,未來建造大船的基地,一定是在拱火盆地,而不是在巴族。

拱火族門前的季蒼河,就是一個天然的造船基地。

不過眼下一群木工還連刀斧和墨斗三角尺都用不好,連獨輪車都無法獨立完成製造,因此造船還任重而道遠。

徐晨的打算是在今年入秋之前,打造出來幾輛馬車,以加大貨運速度,同時加強和烏族更加密切的往來。

送走一群外來部落的獵人之後,徐晨再次一頭扎進冶煉工坊,開始大規模的澆鑄斧頭刀具和制式武器。

同時開始研製鋤頭、鎬頭和犁頭等農具。

甚至還試著製作結構更加複雜精巧的剪刀、鉗子、銅針等日常工具。

這些東西雖然並不是急需的,但眼下數千斤銅錫鉛堆積在庫房,需要儘快將其轉化成為有用的物品,才能變成促進部落發展的勞動工具,而不是躺在庫房當做財富。

青銅的出現,對於部落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一次質的飛躍。

所謂量變引起質變,當各種金屬器具和武器得到大範圍的普及應用之後,生產生活必然得到巨大的提升。

刀斧的出現,可以讓伐木變得更加容易。

銅鋸錘鑿的出現,可以升級出木器加工。

銅鋤和鎬頭犁頭的出現,可以讓農業生產變得更加輕鬆。

獨輪車和馬車的出現,可以讓工作交通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剪刀鉗子銅針這些工具,可以讓衣服盔甲皮靴包裹等日常生活物品製作變得更加簡單方便。

總之就是,各種解放和促進勞動力發展的工具越多,人類文明發展的就會越快。

青銅的冶煉成功,就是這種進步的基石,讓以前徐晨只能想不能做的事,眼下都能夠慢慢鋪開。

實際上到了眼下,巴族的文明已經順利完成了升級,從茹毛飲血的野蠻原始文明,正式進入了大規模的農耕和金屬文明時期。

與更遠的刺叉族甚至更下游的大河附近的那些部落來說,雙方的差距已經不是以道裡計,而是以千萬年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種領先,會讓拱火族、羽公族、五鬼族甚至有窮族都能搭上他這輛快車,一年一個樣的開始突飛勐進。

如果徐晨不主動去繼續開疆拓土,那麼十年之後,當他們的大船開始在烏龍江和更大的江河上來回穿行的時候,其他地方的野蠻部落,仍舊還在數十年數百年如一日的繼續他們住山洞吃血肉穿皮草的原始打獵採集生活,根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而那時候,部落之間的文明差異就會更大,就如同當初的西班牙葡萄牙航海家到達非洲和美洲時候一樣的結局。

同一個世界,但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明等級,到那時候,這些原始落後部落的巫,也只會把他們當做神一樣來崇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