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燒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土窯開始修建,山下開始變得熱鬧起來。

葉時常也帶著幾個大些的孩子前來湊熱鬧,雖然重活兒幹不了,但幫忙清理泥土裡面的草根樹葉石頭等雜質沒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甚至還能幫忙踩泥。

忙碌休息的時候,徐晨等人還會帶著一群孩子去河灘上趕魚摸蝦,雖然收穫不大圖個清涼熱鬧,半天下來總是能弄上幾斤,等到餓了葉帶著孩子們把魚蝦剝洗乾淨開始做石板燒。

有時候葉也會帶著一群孩子去附近的摘一些美味的漿果回來當零食。

有了這群孩子跟著鬧騰,工地變得越來越熱鬧,部落的人也都有事沒事都跑來看幾眼,使得山下這片本來平日荒蕪的地方,也慢慢變成了一片熱土。

陶器製作,其實很簡單。

主要還是取決於泥的好壞。

土窯還沒烘乾,因此徐晨也有足夠的時間來反覆試驗製陶的各個環節的工藝。

為了將陶器製作的更好,他還用木頭製作了幾樣簡單的工具,泥刀、瓦刀、刮刀、削刀、挖刀、篆刀等等,大大小小七八樣,都是用大小不同的木鬥用石刀石斧砍出形狀,然後用石頭打磨之後修刮光滑。

隨著徐晨製作的工具越來越多,一群人對他也越發的尊敬,因此對他的各種安排,全都完成的非常認真仔細,一絲都不敢馬虎。

在玩玩鬧鬧的工作之中,徐晨也慢慢做出來一批陶器泥坯。

因為是第一次大規模的燒製陶器,對於火候溫度等徐晨也沒有什麼概念,為了保證燒製的質量,因此就沒有做太大,全都是飯碗、水杯、盤子、水壺等小型器物。

而這也是眼下最缺少的生活用具。

等積累一些經驗之後,就可以開始燒製陶盆,陶鍋、陶罐甚至陶缸之內的大型器皿。

相對來說,器物體型越大,製作越是困難,燒製失敗的機率也會越大,而且燒製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更長。

無論是陶器還是瓷器,火候都很重要。

掌握好燒窯的火候,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土窯每天煙火沖天,經過連續幾天燻烤之後,四周填埋的溼土都開始變色,而窯內塗抹的泥巴,也全都燻成了一種醬黑色。

在距離土窯十多米遠的地方,是一個專門和泥的泥坑,清理乾淨的黏土倒在裡面,加水之後反覆用木鋤翻刨和踩踏,直至變成均勻的溼泥。

這種泥巴並不直接做陶器,而是將其團成團放到涼棚下面,蓋上溼草陰兩天,讓泥巴柔性更好。

陰好的泥巴用泥刀切成大小合適的團塊,放在乾淨的石板上反覆揉捏摔打,等到完全變得柔軟合適之後,將其慢慢捏成需要的形狀。

器物越小,製作起來越是簡單容易,器物越大,越是困難。

徐晨眼下做的泥坯都不大。

不過樣式很多,形狀也很豐富,特別是水壺和杯子,都還專門製作了蓋子和把手。

泥刀切泥,瓦刀成型,刮刀修整、削刀修口、挖刀挖孔,篆刀刻字。

在徐晨慢慢熟悉的過程中,製作出來的陶器樣式和外觀也越來越精緻美觀。

他也越來越沉浸於這種自然野趣和創造之中。

他不光要在每個陰乾的泥坯底部用篆刀刻上巴氏出品四個文字。

甚至在一些自認為做的精美的泥坯上,還會簡單刻畫一些花鳥蟲魚的圖桉,寫上一些象形文字。

而每次徐晨開始刻字的時候,葉總會屏住呼吸站在旁邊看的眼睛一眨不眨,等徐晨刻好之後,她會小心翼翼雙手捧著放到石板上。

經過七八天的忙碌準備,製作好的泥坯已經有上百件,足夠燒製一窯了。

因此徐晨打算把最後幾個刻完之後正式入窯燒製。

看葉如此認真學習的態度,徐晨把刻刀遞給她,然後又遞給他一個陶壺。

“葉嘎,試試!”

葉顯然沒想到,拿著刻刀呆呆的有些不知所措。

“試試,很簡單的!”徐晨笑著鼓勵。

於是葉鼓起勇氣接過陶壺,拿起刻刀在底下慢慢刻出來四個字。

雖然歪歪扭扭,但一個字都沒錯。

“好!”

徐晨豎起大拇指,然後指了指壺身。

葉瘦弱的身體緊張的微微有些顫抖,但在徐晨鼓勵的眼神下,想了一下又慢慢刻上一圈數字符號,然後滿臉忐忑的遞給徐晨。

“很好,看來你對數字很熟了!”

徐晨看完笑著點頭,招呼古和舉等人開始將全部製作好的泥坯送入窯中,而同時放進去的,還有一群孩子捏的各種奇形怪狀的人形和動物。

半個小時後。

所有的泥坯全都放進火窯一圈一圈的擺好,觀察沒有問題之後,用石頭和泥土將窯門封閉,然後正式點火。

隨著窯火開始燃燒,滾滾濃煙從窯頂上的煙道騰空而起,所有人都激動的歡呼雀躍,現場一片歡騰。

徐晨雖然也松了一口氣,但接下來能不能成功燒製出真正的陶器,還要看窯火的威力。

要把窯火溫度提高到八百度左右,讓黏土輕微融化的狀態,就要持續不斷的加柴草,讓窯溫持續不斷的積累上升。

那樣白天黑夜都不能缺少人手,不然白天燒夜裡熄,溫度忽高忽低,估計這一窯泥坯都要廢掉。

想到這裡,他去找母巴商量,要安排人前來守夜。

母巴對這件事自然也很在意,安排留在山上的成年男人每天五個輪流下山守夜。

這是部族第一次在山下過夜,因此所有人都很緊張,不過位置就在山下,倒也並不是很危險,兩天下來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於是緊張情緒很快就消失的乾乾淨淨。

趁著這兩天的時間,徐晨開始製作中大型器皿,主要是陶盆、陶鍋、陶罐、陶甕和一些罈罈罐罐。

相對於杯盞碗碟這些普通生活器物,這種大型陶器的用處更大,烹製食物,儲存食物,燒水煮飯等等,真正能夠提升部落的生活品質。

不過大型陶器製作起來就要困難的多,泥太溼容易垮,泥太幹不容易成型,太薄立不起來,太厚又不容易燒透。

因此兩天下來,他也就做出來七八個樣品。

不過在這種摸索之中,倒是和一群泥瓦工更加熟悉了製陶的工藝,無論是和泥還是塑形,技藝都越發的得心應手起來,而徐晨也不斷放手放讓一群窯工參與製作,同時在潛移默化的交流之中,關於製陶方面的語言和文字也慢慢都被大家學會和接受,交流起來更加方便。

特別是一群孩子,接受的非常快,跟著混了一段時間,全都能夠準確認識徐晨說的每一樣物品,甚至還能數出簡單的數量,十以內的數基本沒問題。

而葉已經能夠運用簡單的加減法,進行一些簡單的運算。

因為窯的出現,部落往日的生活習慣完全被打破。

無論外出幹活兒還留守山洞的人,每天都會來窯廠看幾眼。

特別是對製作泥坯的過程,明顯都非常感興趣,不光一群孩子會跟著捏一些陶俑玩具,大人有時候也會按捺不住在徐晨的指點下親自動手做幾個器物過過癮。

隨著窯廠越來越熱鬧,慢慢大家都開始熟悉山下生活的氣氛。

而徐晨也開始策劃讓一部分人先搬下來居住。

當然,要下山居住還得充分考慮安全因素,至少得在窯廠附近修建一圈圍牆,還得修一些房子才行。

隨著秋天到來,天氣越來越涼,動物的食物也會越來越少,像野狼花豹山貓野豬這些中大型的勐獸對人類依舊有巨大的威脅。

山谷四周都是原始森林,虎熊這種大型勐獸肯定不缺,一天到晚比賽似的吼叫,一旦闖進來一頭,死傷肯定慘重。

眼下建房,砍樹是不可能的。

石刀石斧只能對付胳膊小腿粗細的小樹和藤蔓荊棘,稍微大點兒就基本沒辦法,因此最好的還是籬笆石頭。

眼下泥巴石頭不缺,但缺人手。

不過這件事宜早不宜遲,山洞雖然安全,但每天爬上爬下累不說,還浪費時間。

因此徐晨在教一群人製作陶器的同時,也在窯廠附近到處觀察,慢慢心裡也有了一下比較成熟的想法。

……

窯火日夜不停,足足燃燒了五天五夜。

徐晨估摸著應該差不多了,於是便讓窯工停火。

最初隨意捏造的十多個簡單泥坯丟在火塘一夜就能燒的比較結實,眼下用專用的窯火勐燒五天,應該早已燒透。

何況器型都不大。

就算溫度差一點兒,也一定會比第一次好多了。

另外燒的時間太長柴草也供應不上,最近幾天,窯廠一群人大部分時間都在撿柴拔草,山腳下方園一里的範圍內的枯樹乾材基本上都被撿光了。

繼續燒下去得不償失。

實際上他現在才發現,在沒有煤的前提下,燒窯消耗最大的反而是木材。

眼下工具簡陋,打獵基本靠攆,燒柴基本靠撿,傷心的一批。

退火一夜之後,第二天一早,全體族人集體下山,準備觀摩開窯這劃時代的偉大一刻。

母巴頭上又扎滿了羽毛,脖子上掛著一串奇形怪狀的項鍊,佈滿符文和包漿的傳承法杖也再次拿了出來。

一群女人則虔誠的為男人們重新畫了油彩。

雖然徐晨還沒成年,但母巴以族長的權力,賦予了成年人的地位,因此他再次被塗上了五顏六色的花紋,如同一隻彩虹顏料人被群星捧月一般圍在當中。

熄火一夜之後,窯溫已經消退,但因為接連高溫烘烤,導致方圓數十米的植物都已經脫水枯萎,火窯四周的泥土也全都變成了一種乾透的狀態,極端乾燥之下,靠近仍舊還是能夠感受到一股窯火獨有的乾燥氣息。

在一群野人激動歡呼聲中,徐晨用木鋤將封閉的窯門挖開,隨著石頭和泥土坍塌下來,一股略顯燥熱的氣浪撲面而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