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用心良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客棧大堂裡喝酒的,是五個蒙古的軍漢,喝得豪爽卻也不算野蠻。

看樣子已經喝了不少時間,旁邊空出來的酒壇子,都有了三四個。

郭默一眼就認出來,坐在正中央那位,正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位師傅,神箭哲別。

哲別也認出了郭默,不過沒有立即相認,反而對著那幾位軍漢說道。

“難得最近清閒,都回去好好陪家裡人過節吧,說不定哪天突然接到大汗的命令,就又得出征了。”

“今天都喝得差不多了,我也乏了,大家先散了吧。”

哲別是他們的頂頭上司,這幾位又都是哲別一手提拔上來的,說是心腹也不為過。

要不然,也不會隨著哲別一起,被賦閒了這麼長時間。

就因為是自己人,一年將盡的時候,才陪著哲別來到這客棧裡喝酒。

見哲別發話了,幾人也趕忙起身告辭,喝得也實在是不少了。

幾人搶著去付賬,卻被掌櫃的告知,哲別早已付過了,幾人才相扶著離開了,臨走還看了一眼郭默和黃蓉二人。

“師傅——”

看著那些人遠去了,郭默才來到哲別近前,再次叫了聲“師傅”。

這時,店夥計端著兩碗薑湯過來。

哲別也沒說話,示意他們先喝了薑湯,暖暖身子。

“默兒,你怎麼還敢回來?不要在客棧住了,跟我回家去。”

看到這二人喝完了熱薑湯,哲別才開口說話。

“回家?師傅,您在這裡有家嗎?”

郭默是知道哲別的,常年在軍營住著。

當然,也沒耽誤娶了兩位妻子,膝下也有兩子一女,但貌似都不在這裡啊。

“哎,算是吧,你們收拾一下,還是住到家裡方便些。”

見哲別一再堅持,郭默也樂見其成,只好把空碗還給店家。

又讓夥計給自己打包了四隻燒雞和五斤滷肉,另外還帶上了一罈上好的“草原白”。

“你這小子,到了師傅家,難道還怕沒吃的嗎?”

看到郭默又是酒又是肉的,哲別不禁笑罵道。

“嘿嘿,這不是天也黑了,萬一到了師傅家,您那裡的吃食不夠,我們還得餓肚子不是。”

從小在哲別面前,郭靖都是恭恭敬敬的,哲別傳授騎射功夫的時候,要求的也極其嚴格。

無奈郭默卻總是嬉皮笑臉的,哲別提出的要求,只堪堪完成就好,絕不多做一分,也讓你挑不出毛病來。

郭默再次謝過店家,又讓夥計把自己的馬牽過來,將打包好的肉類放在馬上,自己拎著那壇十斤裝的“草原白”。

話說,哲別其實是最典型的草原人,原本居無定所的。

只是這半年來,拖雷、哲別、韓寶駒等,當初跟郭靖、郭默走得近的人,多多少少都受到了窩闊臺的排擠。

韓寶駒當然是帶著“七賢莊”的人,直接殺出了大漠,拖雷好歹是鐵木真的親子,也有自己的部落和草原。

拖雷雖然也暫時被排擠,倒也不會到賦閒的地步。

倒是這個哲別,也已經五十歲的人了,征戰半生多有傷痛。

看著窩闊臺一系的人如此針對自己,乾脆告了病假,回去養病了。

成吉思汗不願鬧得那麼難堪,還委任他一個留守的名義,順帶幫持一下糧草的供應。

大漠草原,已經飄雪兩三個月了,哪裡還能有糧草轉運?

無非是個安慰而已,哲別也心知肚明。

成吉思汗鐵木真,雖然英雄一世,但畢竟英雄也有遲暮的時候,

而窩闊臺就是他在內心選定的下一任大汗。

哲別索性真的就在後方養起傷來,還在這個鎮子中,修建了一座院子。

本來,這裡搭建蒙古包的人居多,也許是受“七賢莊”的影響,這些年,有條件的蒙古人,也開始建自己的院子。

兩個月前,更是將自己的兩個媳婦兒,和小兒子接了過來。

大兒子忽生孫已經二十歲了,跟在拖雷帳下效力,唯一的女兒,去年也出嫁了,嫁的人是木華黎的二小子。

只剩下小兒子斡魯思,今年剛剛十二歲,小名叫哈吉,是哲別的第二位媳婦所生。

而哲別的第二位媳婦,還是一名漢人,只是來自於大金國,當年北上逃難的孤女。

哈吉的長相,更隨他母親,不仔細看,都不覺得有蒙古人的血統。

哲別的家,就在鎮子的最東頭,一座佔地三畝左右的院子,整體結構上,還真是彷照著“七賢莊”來建的,只是要小了很多。

郭默二人也沒騎馬,只是牽在手裡,陪著哲別走了回來。

本來就在一個鎮子上,從客棧到哲別的家,頂多不到兩裡地。

現在的雪雖然沒停,卻也下得緩了很多,慢悠悠飄散著。

哲別剛剛敲了兩下門,裡邊就有應門的老卒把門開啟了,看到是自家將軍回來了,後邊還跟著兩位客人。

趕忙上前去,主動牽過郭默二人的馬匹。

郭默把買來的酒肉拎著,跟著哲別往裡邊走。

整個院子很簡單,也就顯得有些空曠,三進的院子,會客大廳設在二道院。

三人來到會客大廳的時候,早有下人在屋中掌了燈,還順便點起一盆炭火。

“去,到後院讓芸娘和哈吉過來,就說默兒來了,要她跟哈吉來作陪。”

郭默是帶著黃蓉一起來的,哲別總不好就自己一個人接待。

而哲別的大媳婦,也是個地地道道的蒙古人,比哲別還大著兩歲。

上了點兒年齡,腿腳也不太方便,關鍵是漢話也說得不利索。

而二媳婦就不一樣了,才三十四五歲,又是漢人出身,自然待人接物沒什麼大問題。

時間不大,就聽見外邊有腳步聲響動。

“將軍,聽說是默兒過來了?這小子還有良心,知道大過年的來看看我這個師孃啊?”

二媳婦芸娘,性子有些潑辣,跟了哲別也十四五年了,當年郭靖和郭默找哲別學藝的時候,沒少關照他們兩個。

也許因為大家都是漢人,不管郭靖還是郭默,對這位小師孃也格外的親切和尊重。

也是因為芸娘的原因,哲別的家裡要比別人家,更多了很多漢人的元素,比如這個過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人還沒進來呢,聲音就先傳了過來。

風門一響,進來一位婦人,後邊還跟著一個半大小子,個子倒是比這婦人還高出一頭去。

“徒兒見過師孃——”

郭默趕忙上去,衝著來人深施了一禮。

別看郭默對哲別馬馬虎虎,對這位小師孃卻禮數周到得很,他知道這小師孃的祖上,當年在大金國也是做大官的。

小師孃從小也算是在書香門第中長大的,學識和規矩都沒得說,自己和大哥小時候,還曾經跟著小師孃學過兩年詩文。

後來,家道中落,更是得罪了朝中權貴,才北逃大漠,遇到了哲別。

“咯咯,真是默兒啊?我還當你師傅拿話哄我呢。先坐著吧,今天除夕夜總算又抓一個陪我守歲的了,這位是黃姑娘吧?”

芸娘上前去扶起來郭默,上下打量著這個好幾年沒見到的徒弟,上次見面好像還是郭默十六歲的生日吧?

然後,芸娘就看到了旁邊的黃蓉,眼睛頓時一亮,好標緻的女子!

隨即想到哲別告訴過自己的訊息,頓時猜到,這個女子應該是默兒的媳婦,黃蓉了。

“看我這馬虎勁兒,蓉兒快過來叫人,這是我的小師孃,從小沒少照顧我和大哥,哲別師傅你在太湖見過的。”

黃蓉瞪了郭默一眼,心說這麼聰明的人,今天怎麼不會說話了?

什麼叫在“太湖”見過,這不明擺地提醒一下,當年哲別在太湖水寨被擒的事情嗎?

果然,坐在一邊的哲別,臉上一陣微紅。

好在是大晚上的,沒人注意到,只是在心裡說了句:“真是親徒弟啊!”

“蓉兒見過師孃,早聽默哥哥說過,在草原上有一位知書達理的師孃,秀外慧中、明**人,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咯咯,默兒會這樣誇我嗎?黃姑娘才是明**人呢,也不知道默兒這臭小子,上輩子積了多大的德,竟然能找到黃姑娘這麼好的媳婦兒。”

好嘛,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才兩個,就在那裡互相吹捧上了。

“師孃千萬不要客氣,您是默哥哥的師孃,也就是蓉兒的師孃,您就不要叫我‘黃姑娘’了,直接叫我‘蓉兒’就好。”

被芸娘拉在手裡,眼睛放肆地打量著自己,讓江湖兒女出身的黃蓉,都感到莫名的“壓力”。

“咯咯,好,我就叫你‘蓉兒’,今天來了就好好嚐嚐師孃的手藝,平日裡做給旁人吃,都白瞎了那些美味。”

“我也去幫忙——”

芸娘帶著黃蓉離開了。

小哈吉站在那裡手足無措,眼睛卻直勾勾地看著郭默。

“這是小哈吉嗎?上次見到他還不到五歲吧?快過來讓我看看,這是吃什麼了,長這麼快?”

哈吉剛剛十二歲,論年紀和自己的三徒弟呼延德同歲,卻要比呼延德還小上五個月。

如今這個頭長得真不低,也就比郭默低了小半頭,卻壯實得很。

大胳膊大腿,大腳巴丫子大手,雖然看面相有些斯斯文文的,卻活脫脫長了一副武人的體格。

看到哈吉,哲別的眼睛明顯就亮了起來。

他對自己這個小兒子格外的滿意,從小就聰明伶俐,跟著芸娘沒少學習漢人的文化。

而自己的騎射功夫,在這小子十歲的時候,自己就沒得教他了。

哲別還軟磨硬泡的,讓“馬王神”韓寶駒傳自己兒子武藝。

可惜,韓寶駒身材矮小,自己最拿手的也就是馬術,和一套“金龍鞭法”。

他發現這小哈吉,騎射功夫已經算是登堂入室了,自己自然沒得教,“金龍鞭法”貌似這小子也不太感興趣。

而哲別又是多年的老朋友了,為人忠貞耿直,在軍中也對自己多有關照,還是郭靖、郭默兩位徒弟的師傅。

最後,實在抹不開面子,就將“大漠七式”的前三層,傳授給了哈吉。

這才兩年多的時間,哈吉的武功進步神速。

尤其是這半年,哲別閒來無事,就不斷地磨練著兒子。

剛剛上個月,小哈吉的“大漠七式”第三層“白日黃沙”練成了。

馬上對戰,已經能跟哲別打了個有來有去,一百個回合之內平分秋色。

哈吉的箭法明顯得了哲別的真傳,軍中好事之人稱之為“小哲別”。

看著兒子這麼有出息,哲別是既高興又難過。

高興的是,兒子才十二歲,武藝已經到了這個程度,這可比自己當年厲害多了。

而且,哈吉還不是普通蒙古人那樣的武夫,也算知書達理,簡直是文武雙全的好坯子。

難過的是,自己沒得教兒子了。

這小子又酷愛學武,也怪自己,沒事的時候在家裡總是顯擺自己的兩個徒弟,郭靖和郭默。

尤其是郭默,本身就是很突出的人物,傳言中又難免添油加醋一番,聽在小哈吉的耳朵裡,簡直是天神下凡一般。

因此,在哈吉的心中,就認定郭默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人,而這個人還是爹爹的徒弟。

只是在哈吉的印象裡,對郭靖、郭默兩兄弟的記憶模模湖湖的,畢竟那時候他才幾歲。

而這個自己崇拜了這麼多年的人,此時竟出現在自己眼前,就坐在前邊不遠的地方招呼著自己。

“斡魯思,見過郭二哥。”

小哈吉強忍著心中的激動,來到郭默面前,行了一個標準的漢禮。

“哈哈,斡魯思?這麼拗口的名字誰給你取的?我還是叫你哈吉好了。”

哲別再次一頭黑線,“斡魯思”很拗口嗎?我取的,怎麼了?

不多時,芸娘和黃蓉又回來了。

招呼著下人,將做好的飯菜都端了進來。

擺下了一張大八仙桌,幾把太師椅,完全是漢人的風格,而且明顯是“七賢莊”的遺毒。

糖醋駝峰、烤豬方、拔絲奶豆腐、清湯牛尾,熱的燒雞、切的滷肉、還有一整只烤全羊。

最讓郭默驚喜的是,居然還有兩大盤餃子。

當然,這個時代這東西還不叫“餃子”,而是叫“角子”,餃子的名稱還得等幾百年。

“默兒,敞開肚皮吃吧,你大哥沒來,你得把你大哥那一份也替他吃了。”

好嘛,這還有代替的。

這是郭默在外過的除夕夜中,最為溫馨的一次。

芸娘緊挨著黃蓉坐著,不停地給她佈菜,還親自下手,用小刀割下烤全羊上最好的羊肉給她吃。

當她知道,黃蓉居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時,驚訝不已,急忙詢問她是怎麼保養的?

怎麼一點兒都看不出來,黃蓉像生過孩子的樣子。

哎,郭默一頭黑線,原來千百年來,女人關心的事情都一樣一樣的。

哲別方才在客棧裡,只顧著招呼部下盡興了,自己倒沒多喝。

現在在自己家裡,徒弟郭默又上門了,哲別自然開懷暢飲。

十斤裝的“草原白”,一會兒的功夫,就被師徒二人喝下去一半。

小哈吉在中間坐著,默默地吃著餃子,他居然特別喜歡吃“角子”,對那些牛羊肉,倒沒有太多的熱情。

只是孃親也不經常做“角子”,每當新年到來的時候,倒是能吃個痛快。

“師傅,您是不是有什麼話想跟我說?”

有幾次,郭默看到哲別欲言又止的樣子,最終都是以一碗酒給結束了。

“默兒,在我哲別這裡,你可以放一萬個心,除非為師死了,不會讓任何人傷害於你。”

哲別將一碗酒幹了下去,語重心長地說道。

郭默聽的心中一陣感動,眼前又浮現出當年剛剛見面的情景。

面對著鐵木真,還有他帶領的幾百親兵衛隊,哲別就是現在這樣的神情,隻身擋在最前邊,將自己和大哥郭靖護在身後。

“哈哈,瞧師傅您說的,要是不放心您這裡,徒兒怎敢過來?再說了,這個世界上,恐怕還沒有讓徒兒真正害怕去的地方。”

郭默也幹了一碗酒,豪氣地說道。

“‘七賢莊’的事情,師傅很是慚愧,沒能護著你娘他們的周全。”

對於“七賢莊”的事情,哲別是後來才知道的。

哲別第一時間就找拖雷去了,也曾經因此特意質問過窩闊臺,甚至還鬧到了成吉思汗鐵木真那裡。

畢竟,“七賢莊”內,不僅僅有郭靖、郭默的孃親和師傅們,更有蒙古的華箏公主。

恰好碰到韓寶駒帶著封戈,率領親衛隊反出了蒙古軍隊。

雖然事出有因,但事實終究是事實。

儘管拖雷和哲別也“據理力爭”,最終也沒能說服成吉思汗,反而他們兩人也遭到了排擠。

“師傅,您快別這麼說。現在蒙古正在跟西夏和金國作戰,您這樣的大將居然在後方養老,任誰都能看出您也被我們牽連了。”

郭默不可能去怪罪哲別,“聽風”在蒙古的力量雖然薄弱,但半年過去了,總會有訊息被打探到的。

拖雷被排擠,哲別賦閒在家的事情,郭默早就知道了。

“牽連?哈哈,我哲別坐得端、行得正,只要我問心無愧,我還怕什麼牽連?”

“只是除了打仗,我哲別也不會什麼別的,整天讓我這樣歇著,還真是有些不習慣。”

看得出來,這是哲別的肺腑之言,尤其是看著蒙古的袍澤們,正在西夏和金國前線廝殺的時候。

“師傅,也許開春之後,您和拖雷安達,可以爭取到一個出征的機會。”

也許是郭默不願意看到哲別師傅,真的就這樣沉淪下去,忍不住說了一句。

“哦,是什麼機會?”

一聽到有仗可打,哲別的眼睛都亮了,這還哪裡像是喝了半天酒的人?

“開春之後,也許東邊的高麗國會不老實,保不齊會有所動作,您和拖雷安達就可以藉機請命出戰。”

郭默緩慢地喝著酒,悠悠地說道。

“高麗?默兒,你......”

哲別的眼睛睜得更大了,他也聽出了郭默話裡的意思。

這是在告訴他,高麗會對蒙古的東部出兵,既然郭默能提前知道這些,說不定這就是他的手段。

彷彿到現在,哲別才真正意識到,坐在自己面前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徒弟郭默,更是大宋統領一國兵馬的“燕王”殿下。

哲別半天沒有說話,只是自斟自飲在喝著酒。

連芸娘和黃蓉也停止了竊竊私語,小哈吉卻依然吃著他心愛的“角子”。

“哎,也許為師真的是老了,大汗也老了......”

哲別又喝了一碗酒,卻難掩內心的落寞。

“默兒,你能跟為師說一句實話嗎?”

良久,哲別放下酒碗,目不轉睛地盯著郭默。

“師傅,您但有所問,徒兒絕無隱瞞,絕無虛言。”

郭默鎮定地看著哲別,似乎意識到對方想問什麼。

“默兒,你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短短兩年多時間,就能取得大宋官家如此信任?”

是啊,郭默的發家史太過迅速,也太多神奇了。

哲別也算是跟隨成吉思汗打天下的老臣子了,別說見過,連聽都沒聽說過,有像郭默這樣取得官家如此信任的人。

黃蓉也放下了快子,甚至把手從芸娘的手裡抽了出來,看著眼前的郭默,還有哲別。

“呵呵,哲別師傅,我知道您為何有此疑問,不過原因呢卻很簡單。”

“因為,我根本不是大宋官家認的什麼乾兒子,而是大宋官家親生的兒子,更是唯一活在世上的親生兒子。”

郭默說的很平靜,聲音也不是很高,哲別和芸娘卻驚得半天沒合上嘴巴。

“哈哈哈,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沒想到,在大漠住了那麼多年,你竟然隱藏的那麼深?我只是不理解,你為何從小會長在大漠?”

哲別到底是經歷過生死的人,最先從震驚中清醒過來,還親自給郭默滿上了一碗酒。

“哎,哲別師傅,我自己也不想啊——”

見哲別師傅終於恢復了平靜,郭默就原原本本的,將自己知道的身世來歷,當眾講述了一遍。

其中很多細節,連黃蓉都是第一次聽說,知道郭默吃了不少的苦,不自覺就心疼地握住了他的手。

“哈哈,默兒,你的真實經歷比起那些傳說中的故事,還要離奇、還要精彩的多啊。”

哲別又幹了一碗酒,一罈十斤裝的“草原白”,都快要見底了。

“好,如果開春之後,高麗人真有意動,我就和拖雷一起,請命出戰。在此之前,我哲別絕對不會針對此事,多說一句。”

哲別表態了,其中也飽含了對郭默的承諾和保護。

蒙古的開春,那還早著呢,怎麼也得等四五個月之後。

否則天寒地凍的,依據這個時代的條件,根本就沒辦法正常行軍。

郭默見自己表明了身份,哲別師傅並未表露出任何過分的行為,心裡這才多少放了心。

其實,這是郭默想得有點兒多了,別說哲別還是他的師傅,也算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

關鍵是現在的蒙古,只是西征西夏,南征金國,根本還沒有要跟大宋交戰的意思。

在明面上,甚至大宋和蒙古,還是互為盟友的存在,哲別又怎會去仇視郭默這樣一個大宋的皇子呢?

“默兒,為師早就看出你非池中之物,打小你就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只是沒想到你竟然有這樣特殊的身份。”

“哲別也老了,不知道還能再征戰幾年。為師現有一事相求,還望看在當年傳藝的份兒上,不要駁了為師這張老臉啊。”

“將軍,您喝多了吧?今天是大過年的,還是不要說那些不吉利的話了。”

哲別的語氣有些沉重,就像在託孤一樣,聽得芸娘的心裡一陣難受。

“哈哈,芸娘啊,你們漢人有句話說的好,‘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我哲別征戰半生,就算哪天真的死在了戰場上,那也是死得其所。只是哈吉現在還小,又是我最看重的兒子,待在我身邊也沒什麼長進了。”

“默兒,哈吉雖是我的兒子,卻也有一半漢人的血脈,我想求你收他為徒,教授他兵法武藝,不知你能否答應收下此子?”

沒想到哲別竟然要自己的兒子,拜郭默為師,還是在知道了對方的真實身份之後。

甚至,為了能說服郭默,不惜強調哈吉有一半的漢人血脈。

要知道,在蒙古人眼裡,他們的血脈才是最高貴的。

“師傅,哈吉的兵法、武藝,我都可以傳授,可是要他拜我為師,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啊?畢竟,您是我師傅,按理說哈吉還是我的小師弟呢。”

“哈哈哈,默兒,枉你自小聰明,不肯墨守成規,怎麼突然變得像你大哥,那樣的循規蹈矩了?”

“從今往後,咱們各論各的,我依然還是你師傅,哈吉卻要做你的徒弟。”

誰說哲別是個武夫,是個粗人?

他比誰心裡都明白,師弟能夠跟徒弟相比呢?

自己現在已經受到排擠了,年齡也這麼大了,要真等到窩闊臺當權那一天,說不好還能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

讓小兒子哈吉拜郭默為師,也是為他的將來著想,也算是為家族多留一條後路。

郭默是誰啊?

現在看來,鐵定是大宋將來的官家了。

就郭默的實力和抱負,很可能也是一位冠絕當世的雄主,兒子跟著他,哲別放心啊。

“哈吉,你不是一直崇拜你郭二哥嗎?今天你可願意拜他為師?”

見郭默還在猶豫,哲別對著旁邊的小兒子道。

哈吉在哲別剛剛開口的時候,就徹底傻眼了,這是要拜師嗎?

他太願意了,做夢都想的啊。

一聽哲別問他了,都沒來得及回答爹爹的話。

直接推開凳子,來到郭默面前,撩衣服雙膝跪倒在地。

“師傅在上,請受徒弟哈吉一拜——”

說完,“嘣嘣嘣——”連著磕了三個響頭,跟當初的呼延德有一拼。

“哈哈哈,好小子,比你爹聰明,不愧是我哲別的兒子。”

這頭也磕了,師傅也叫了,郭默還能反悔的嗎?

“好哈吉,起來吧,為師收下你了。”

郭默雖說有些為難,但也真的不能駁了哲別師傅的面子,或者說更多的是哲別對自己的信任。

“出門在外,為師也沒帶什麼東西,這兩錠黃金你就拿著吧,正好大過年的也圖個吉利。”

郭默伸手,從懷中摸出兩錠黃金給了哈吉。

離開大宋之前,郭默將自己身上的銀票,大多數都兌換成了金銀。

畢竟銀票是大宋的,在別的國家使用明顯不方便,尤其是在蒙古。

“哈哈,默兒,這難道是當年為師送給你們兄弟的,那兩錠黃金嗎?”

郭默也不禁莞爾,沒想到時隔這麼多年,自己竟然收了哲別師傅的兒子為徒。

而拜師的時候,也像十七年前一樣,給了徒弟兩錠黃金做見面禮,這難道是輪迴嗎?

“默哥哥,這個徒弟也有我的份嗎?”

旁邊的黃蓉突然問道。

哲別和芸娘聽了有些不解,郭默趕忙介紹了,自己之前收那幾個徒弟的情景。

二人這才恍然大悟,都不用再吩咐哈吉,他早就跪倒在黃蓉面前,

又磕了三個響頭,口稱“師孃”。

自此,郭默和黃蓉,就有了第五個徒弟。

因為楊過的年齡實在太小,只好將哈吉排在呼延德之後,位列第四。

而可憐的楊過,在老四的位置上還沒坐穩幾天呢,又淪為了楊老五。

“哈吉,從今往後,你首先是郭默的徒弟,然後才是我哲別的兒子,這句話你要牢牢記住!”

哲別的話,讓郭默心中再次沉甸甸的,他知道哲別師傅的意思。

只是不清楚,現在滿心歡喜的哈吉,是否能體會到,老爹的良苦用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