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表明身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都統回來了......”

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

“都統——”

“都統——”

郭默剛進中軍帳,裡邊竟然不光是孟共自己在,今科武舉進入“敦武軍”的三十人,居然悉數俱在。

“這個時候,不是應該在營帳裡休息嗎,你們怎麼都聚在這裡,難道是在討論兵法嗎?”

“還有,外邊的那些人是怎麼回事,是誰在體罰軍士?”

原來,郭默剛經過校場的時候,看到竟然有幾百軍士,還在那裡各自認真地訓練著。

他以為這些軍士,是犯了什麼錯誤,被體罰加練了。

從“敦武軍”成立之日起,郭默就當眾提出,日常訓練和戰時的政策要區分開來,除非犯了原則性錯誤,否則不予體罰軍士。

那樣容易造成非戰鬥性,減弱戰鬥力。

郭默就把後世“關禁閉”的招數拿了出來,這下子更加恐怖。

凡是進過一次“小黑屋”的,都心驚膽戰,發誓下次再也不敢違紀了。

“郭都統,大家聚在這裡,其實是在等您回來。至於外邊那些人,他們都是自己要求加練的,我們攆都攆不回去。”

還是孟共上前答話道,郭默不在,他就是整個“敦武軍”的話事人。

“加練?還有這樣的事兒?”

郭默知道,這個時代的軍隊,能夠做到三天一練、五天一練的就已經很不錯了,根本就沒有一天一練的。

“敦武軍”也是建立在,有兩萬優質兵源的基礎上,又有強大後勤供應的前提下,才敢進行一天一練,現在居然還有人主動加練?

“都統,您有所不知,自從十天前,真的開始每天考核淘汰一千軍士,剩下的人就拼了命加練,生怕第二天輪到自己被淘汰。”

“誰曾想,有些軍士卻因此受了傷,反而參加不了第二天的考核,直接就被淘汰了。即便如此,加練的軍士依然不在少數。”

孟共無奈地回答道。

“嶽翱,你出去說一聲,立刻、馬上都讓他們回去休息,誰再加練,直接滾蛋,‘敦武軍’不留這些不遵守號令的人!”

郭默當然知道,持續地高強度訓練,一定會增加傷病率的。

因此才嚴格要求,每天午飯後,必須要休息一個時辰。

“都統,這些可都是好兵啊!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咱們‘敦武軍’再增加些名額?”

“截止到昨日,已經整整淘汰掉了一萬人,剩下這一萬軍士,無論放在哪個軍隊,都是不錯的兵苗子啊。”

雷鵬仗著膽子出來,抱拳向郭默請求道。

起初,郭默提出來從兩萬軍士中,篩選出五千人,那是抱著正常的思維來考慮問題的。

沒想到,因為史彌遠的介入,三衙居然直接送來了,兩萬禁軍中的精銳。

但是,將令既然已經發出,豈能朝令夕改?

“這樣吧,此次我去荊襄一趟,除了帶著王堅和秦鉅,剩下的五十名軍士,就不佔用‘敦武軍’的五千名額了。”

“另外,你們從剩下這一萬人裡,那些被淘汰掉的人員中,再篩選出三百人來。”

“要精明強幹,儘量步下功夫過得去,給我師傅‘南山樵子’送去,他那邊的‘皇城司’也需要人手。”

“再選出一百人,要求認識些字的,膽大心細之人。冠英你親自跑一趟,告訴你五師叔,讓他到來軍營裡來,給這一百人做一個月的培訓。”

“就培訓戰場上如何進行緊急搶救,止血、包紮傷口,接續斷骨什麼的。真有天賦的,也可以傳授一些日常疾病的治療和護理。”

“這一百人,就作為咱們‘敦武軍’的醫療隊吧,該有的訓練不要落下,不佔用五千戰兵的名額。我所能給的,也就這麼多了。”

“別整天就盯著眼前這點兒利益,現在的關鍵是要把這五千‘敦武軍’練好,練成大宋最強的軍隊。”

“孟共,你看到我給你的信了嗎?就按照上邊的軍械,向戶部申請去,最後留下的五千人,務必熟練使用所有的軍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何訓練,如何進行各兵種的配合,才能發揮最多的優勢,那是你們各位做將軍該考慮的問題,沒事就都散了吧。”

郭默合計了一下,相當於又多留下了四百五十人。

其實,他的目的就是要推行,高強度的訓練,以及嚴格的淘汰機制。

這樣,不僅僅能留下更強的軍士,主要還是把“敦武軍”的名聲,藉著離去的軍士之口給傳揚出去。

等將來,“敦武軍”再次擴建的時候,才能吸引更多、更強的人。

他所不知道的是,餘階這個天生的“政委型”人才,已經在幫他進行宣講了。

郭默讓大家都散去,可中軍帳裡的將校,卻沒有一個人動地方的。

“怎麼了這是?還有什麼事嗎?”

郭默有些納悶,怎麼今天這幫小子都不聽話了,自己才離開軍營幾天啊。

“都統,這不是聽說您要去荊襄公幹,大夥兒都想跟著你一起去嘛。待在軍營裡練兵,總趕不上跟都統一起出去,長長見識的好。”

還是雷鵬這小子,嬉皮笑臉地道。

聽到雷鵬這樣說,大家也在那裡小聲地滴咕著,都表示想跟著一起出去。

郭默沒有說話,而是走到帥桉後邊,冷冷地看著眾人。

頓時,中軍帳裡鴉雀無聲,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說話。

“怎麼,都想跟我出去?都不想在軍營裡訓練?都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是嗎?”

“這樣吧,你們有一個算一個,郭某人就閉著眼睛,誰能在我面前走過三個回合,還能完好站著的。”

“不僅帶你出去,連這個‘敦武軍’都統制的位置,我都讓給你好不好?”

“覺得訓練軍士很枯燥是嗎?‘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說過多少遍了,這僅僅是用來湖弄下邊軍士們的嗎?”

“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覺得這些軍士夠優秀了,已經是大宋第一的軍隊了嗎?已經能夠超過金國的軍隊了嗎?”

“能夠跟著我,收復故土,打過黃河,重新拿回幽雲十六州了嗎?”

說到後邊,郭默都有些歇斯底里了。

“請都統責罰,這都是末將的過錯,末將沒能體會都統的良苦用心,是末將短視了。”

看到郭默發怒,孟共第一個單膝跪地,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請都統責罰——”

所有將校,都單膝跪地。

“這次我去荊襄,是有特殊的任務。”

“帶著王堅,是因為這次可能會跟‘忠順軍’有接觸;帶著秦鉅,那是因為他是你們所有人中,有獨自帶隊經驗的人。”

“我也不責罰你們,我離開的這段時間,你們配合孟共和嶽翱兩位都統,把‘敦武軍’的兵選好、練好、帶好。”

“每個人也各自立一個目標,是想深度研究兵法的,是想磨練武藝的,還是精研弓箭的,哪怕是修煉內功的都行。”

“不要覺得自己已經是將校了,就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孟共——”

“末將在!”

孟共抱拳應諾。

“‘敦武軍’成軍之後,再新增一條規定。每隔三個月,‘敦武軍’內任何人,覺得訓練得夠格了,可以向自己的直屬將校,提出挑戰。”

“能者上,庸者下,哪怕朝廷給你的俸祿,我郭默替你擔負著,也不希望把我的軍士讓一個庸才在帶領。”

“諾,謹遵都統號令。”

“孟共、嶽翱、王堅和秦鉅留下,其他人先都下去吧!”

“諾!”

眾人齊齊抱拳,紛紛退了出去。

等眾人都退出去了,站在一旁的嶽翱,突然雙膝跪在地上。

“嶽翱,你這又是怎麼了?快起來!”

郭默有些不解,趕忙出言問道。

旁邊的孟共也伸出手,想把嶽翱拉起來,可惜沒有他力氣大。

“啟稟都統,剛才聽到都統說,要帶著我們,‘收復故土,打過黃河,重新拿回幽雲十六州’,這些都是真的嗎?”

嶽翱激動地望著郭默,兩眼中甚至都噙著淚水。

“當然,我郭默一口吐沫一個釘,恢復乃至超越大宋昔日的風采,是我畢生的志願,我只是有希望更多的兄弟,能夠跟我一起同擔道義、共襄盛舉!”

郭默斬釘截鐵道。

“嶽翱今日在此立誓:從今往後,追隨都統大人,鞍前馬後、克復中原,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孟共、王堅和秦鉅,三人見狀,也雙膝跪地。

“我等在此立誓:從今往後,追隨都統大人,鞍前馬後、克復中原,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好!都是好兄弟,都是大宋的好男兒!快快請起!”

郭默忙從帥桉後邊,轉了出來,一個個把四人攙扶起來。

“目標已定,卻任重道遠,我等還需要更加的努力,積蓄更多的力量,才能實現心中所想。”

“都統,孟共真心欽佩您的兵法武藝,更加欽佩您的胸襟志向,可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做臣子、做將軍的能決定得了的。”

“當年,強如嶽武穆那樣的戰神,依然抵擋不了‘十二道金牌’。戰場上的敵人,兄弟們哪怕拼了命也會去廝殺,可是......”

孟共到底是見過世面的,也想得更多一些,很多事情,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

就算在這個小小的中軍帳裡,都有嶽武穆的後人,和秦檜的後人同在。

“我,可以信任你們四位嗎?”

郭默注視著他們四人,良久之後,鄭重地問道。

孟共四人互相看了一眼。

“只要不違背國家、民族大義,都統但有所命,我等莫敢不從!”

“陸冠英——”

郭默衝著帳外喊道。

“在!”

陸冠英閃身進來,他果然就站在帳外。

“傳令下去,中軍帳周圍,二十丈之內,不允許任何人接近,違令者,軍法處置!”

“諾!”

陸冠英又退出了中軍帳,時間不大,外邊傳來一道道命令聲。

郭默閉上眼睛,感受了一下周圍,發現除了守在帳前的陸冠英,其他再無旁人。

孟共四人,見郭默如此謹慎,就知道會有驚人的事情發生。

一個個屏息凝神,看著郭默,眼神中充滿著興奮和期待。

郭默也沒讓他們等太久,解下腰間的配劍,放在帥桉上。

“這是史相贈送給郭某的寶劍,劍名‘赤霄’。”

郭默說的很平靜,彷佛在說一件很微小的事情。

“什麼?你...你是史彌遠人?”

嶽翱當時就炸了,用手指著郭默,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王堅和秦鉅,也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並慢慢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只有孟共,一開始微微一驚,瞬間就恢復了正常。

這四人表情的變化,早已落入了郭默的眼裡,心裡更踏實了。

“哈哈,史彌遠企圖拉攏我,進而掌控‘敦武軍’,不惜將‘赤霄’劍這樣的寶貝都送了出來。”

“可惜啊,他卻不知道,我郭默的真實身份。”

郭默說完,又從懷裡摸出一面令牌,卻是純金打造的,向前遞給了孟共。

孟共有些疑惑,還是雙手接了過來。

上邊赫然刻著四個大字:如朕親臨!

“這...末將參見官家——”

其他三人,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見到孟共高舉著一面令牌,雙膝跪在地上,口稱“參見官家”,急忙也雙膝跪地。

郭默上前去,伸手拿走了令牌說道。

“郭默只是我的化名,也是我日常在軍中所用的名字,而我真正的名字叫‘趙昊’,乃官家親封的‘燕王’。”

“什麼?......”

郭默的話,說的很輕,這四人卻如遭雷擊般,瞠目結舌。

“原來如此,郭都統,您竟然是傳說中的‘燕王’殿下?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還是孟共先清醒過來,眼中的炙熱卻越發的濃烈,其他三人則更是不堪。

“哈哈,都起來吧。所以我才敢說,諸位只需苦練殺敵本領,帶好軍隊,不用擔心朝廷裡的掣肘之事。”

“方才郭某所說,並非虛言,要不然郭某也不會向官家,要了一個‘燕王’的封號。沒有幽雲十六州,還叫什麼‘燕王’?”

“我等願追隨殿下,克復幽雲十六州!”

四人再次行禮,卻是以最高的軍禮,表達自己內心最堅定的信念。

“諸位,我的身份今日告訴你們四人知曉,希望暫時嚴守秘密,對任何人都不要講,終會有大白天下那一天的。”

不是郭默信不過眼前的四人,而是怕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就沒繼續表明他是官家親子的事情。

有個“燕王”殿下的身份,已經足矣。

“孟共,你有成為頂尖將帥的潛質,我希望你好好把握帶領‘敦武軍’的機會,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大的舞臺需要你去施展。”

“王堅,你之才不在孟共之下,只是現在還年輕,要多多學習,自己的脾氣也要控制一下,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者,可為上將軍。”

“嶽翱,令曾祖忠義之名,遍傳天下;戰神之姿,更是令敵人聞風喪膽。”

“當年,金人中就流傳著‘撼山易,憾岳家軍難’,我希望將來北進中原之時,你也能親帥一支全新的‘岳家軍’。”

“秦鉅,我知道你的過往,更深知你的為人。”

“別說你不是那秦檜的真正血脈,就算你骨子裡,留的真是姓秦的血,只要你自己走得端、行得正就行。‘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功名只在馬上取,願與諸君共勉!”

“諾——”

郭默帶著王堅、秦鉅,一併有五十名悍勇之士,一人雙馬離了城南大營,向西而去。

等出了臨安地界,郭默將黃驃馬帶住。

“王堅、秦鉅,你二人拿著我這封信,帶著五十名兄弟,趕赴孟宗政都統處,將信件交給孟都統。”

“然後,你們也暫時在孟都統帳下聽令,合適的時機,我會趕去跟你們匯合。”

“王堅,你暫時是這支隊伍的統帥,我給你一面‘皇城司’的令牌,途徑各處可以徵用糧秣。”

“諾!”

王堅、秦鉅二人,帶著五十名悍卒走了。

計算一下距離正月初六的時間,以黃驃馬的腳程,綽綽有餘,郭默孤身一人就無需著急趕路。

優哉遊哉的,完全是一副江湖新秀,出門歷練的做派。

......

臨安,西湖畔,郭默的住宅外。

“噹噹當——”

李莫愁正在叩打著門環。

不多時,留守的家人將大門開啟了,露出半個身子。

“小娘子,您來了?”

李莫愁剛來過沒幾天,這裡一向也沒什麼客人,家人自然還記得她。

“狀元公在嗎?勞煩通稟一聲,就說李莫愁求見。”

李莫愁說道,渾然沒有半點兒相府千金的架子。

“小娘子,您來的真不巧,家主他正好沒在,您還是改天再來吧。”

李莫愁聽到郭默不在,頓時有些失望,難為了自己,出門前還好生打扮了一番。

“那他是去哪裡了?沒有回軍營吧?”

李莫愁是知道郭默的職位,要是真待在“敦武軍”的軍營裡,那自己就真沒辦法見到他了。

“這個,小人還真不清楚。不過家主出去的時候,是穿著便裝,好像要出遠門的樣子,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家人也是好心,看起來這女子跟家主也挺熟的樣子,就實情相告了。

“出遠門?”

聽到這話,李莫愁莫名地有些惱怒。

“哼,我一來找你,你就出遠門,非明是在躲著本姑娘。”

李莫愁也沒為難這個下人,轉回身去,飛身上馬就走了。

回到相府,李莫愁就將府上的侍衛統領找來。

“你去找人打聽一下,新科武狀元,現任的‘敦武軍’都統,兼‘提點皇城司’郭默,到底去了何處?他家人說剛出遠門了。”

侍衛統領聞言,轉身出去了。

也就半個時辰不到,各處訊息彙總了過來。

“他居然真出遠門了,去了荊襄?本姑娘還沒去過呢,正好藉此機會,到洞庭湖去遊玩一番。”

李莫愁知道了郭默的去向,鬼使神差地,也收拾了一下行禮。

給史彌遠留了封書信,只說自己出去歷練云云。

帶夠充足的船資路費,拿起自己那把“含光劍”。

飛身上馬,向臨安城西門而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