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名利場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初丁賢能夠收購海港城物業,李嘉成與包玉港全都出了大力。

那是1977年發生的往事,丁賢聯合李嘉成與包玉港成立包丁李公司,共同狙擊了九龍倉。

九龍倉是老牌英資,旗下資產眾多,丁賢瓜分了海港城與天星小輪。

李嘉成要走了電車公司。

這間客運公司在銅鑼灣有一座舊車廠,隔街就是利舞臺,地皮價值異常豐厚。

李嘉成執掌電車公司後,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拆掉舊車廠,於1978年春節後正式施工,耗時兩年建成了銅鑼灣購物中心時代廣場。

這一座時代廣場定在今年元旦節開業,李嘉成專門給丁賢發了邀請函,邀丁賢參加剪綵禮。

今天李嘉成早早來到慶典現場,他其實是回禮來了。

包玉港很快也要到。

當時收購完九龍倉,包玉港拿走了葵青港口的三座碼頭,其中還包括一塊黃金地皮,位於黃大仙區龍蟠街,78年包玉港在這裡建設了荷里活廣場,這也是黃大仙規模最大的購物城。

荷里活廣場開業於今年的五月份,丁賢同樣參加了剪綵禮。

九龍倉旗下最有價值的三大商場物業組合,李嘉成佔據了時代廣場,包玉港佔去了荷里活廣場,丁賢獨吞了海港城。

雖然海港城商場已經運營很多年,但丁賢新建的寫字樓剛剛開業,新LOGO海港城剛剛掛牌,這些都是值得大肆慶賀的商業活動。

他不止請了李嘉成與包玉港,城中有頭有臉的富豪,他全都下了邀請函,以前遇上其它富豪的活動,他也捧過場。

不過李嘉成給的面子最足,一早拖家帶口來給丁賢道賀。

兩人碰了面,李嘉成提到另外一場商業活動:“我們十四家企業聯營投資的地產專案已經落成,開盤典禮放在明天,丁生,這個專案做完後,你有新的聯營計劃嗎?”

他說的地產專案是青洲英泥位於鶴園街的舊工廠拆建開發。

去年六月份丁賢成功收購中華電力,期間得到城裡華商的資金支援,為了回報這份人情,丁賢主動拿出了鶴園街地皮,然後邀請九龍倉、新世界、新鴻基、恆基等十餘間華資地產商聯營開發。

這塊地皮的總佔地面積是八十二萬平方尺,大約120畝,計劃建設十四棟住宅樓與十四棟商用大廈,各家地產公司平均可以分到兩棟。

表面上利潤一樣,但丁賢與李嘉成是青洲英泥股東,也是地皮持有者,他們無償分享地皮,理應獲得更高收益。

鑑於鶴園街舊工廠屬於工業用地,一旦拆建成民宅,必須向港府補交五六億港幣的地價,這筆錢是由其它十二間地產商均攤,建設資金也要他們包攬,施工隊伍也由他們組建。

所以計算到底,開發鶴園街舊工廠的所有成本都分派到了這十二間地產商頭上,每間大約出了八千萬港幣。

丁賢與李嘉成一分錢不需要出,只用提供地皮,然後坐等收益即可。

如今整個鶴園街專案已經落成,十四棟住宅樓被命名為‘鶴園苑’,明天正式開盤,等把所有房子全部賣出,到時十四間地產商均分利潤。

至於另外十四棟商業大廈,每間地產商分走一棟,這是租賃型的辦公大樓,僅僅開發了主體建築,裝修需要各間地產商自己承擔,目前正在辦理產權手續。

整個專案做下來,丁賢的華記黃埔最終可以收穫大約一億港幣的現金,以及一棟樓高20層的寫字樓。

當初丁賢決定實施聯營,不止為了回報人情,他也為了順利提高中華電力的電價,此次邀請的十幾間地產商,全部是燒電大戶,只有先行搞定了他們,才能大幅提升中華電力的利潤。

但這樣的聯營是受到局勢影響,執行一次就夠了,丁賢並不打算再分享任何地皮。

他反問李嘉成:“李生你有什麼聯營提議嗎?”

李嘉成確實準備了一個專案,他向丁賢透露:“香江樓價最高的地方全在港島上,港島的房價之冠集中在中環,經過這麼多年開發,中環的官地基本被賣空,目前只剩下幹諾道與中環碼頭中間那塊地皮,最遲明年,港府一定拿出來拍賣,不知丁生你是否有興趣?”

丁賢沉吟了片刻,說道:“我興趣肯定很大,但這是最後一塊中環官地,而且臨著維港海邊,能看無敵海景,一旦進行拍賣,地價絕對會成脫韁野馬,二三十億港幣都不一定能夠拿下來,成本實在太高。”

要說地盤面積並不算太大,就是位置奇佳,即使與華記黃埔正在興建的帆船大廈相比,辦公條件也是不逞多讓的。

前世這塊地皮是在1981年底進行拍賣,數十間家產商激烈爭搶,最終被英資置地公司收入囊中,他們為這塊地支付給港府超過三十億港幣的天價。

拍賣了地皮後,置地公司於1982年施工建設,耗時三年,於1985年建成了著名的中環地標交易廣場,當時時逢香江四家股票交易所合併,新成立的聯交所開業後,他們把交易大廳設在了交易廣場裡,因此被被冠名。

不過那時也恰逢中英談判,交易廣場落成後,香江樓市正面臨大蕭條,地產市場暴跌,即使中環核心寫字樓的租金也被腰斬了一半,導致交易廣場的價值大縮水,從而讓置地公司揹負了鉅額債務,遭遇了財政危機,不得不低價出售旗下物業,以回籠資金來保命。

所以明年中環交易廣場地皮的競拍,其實是一個巨坑,丁賢肯定不會參與,他甚至不希望李嘉成也參與,就讓置地公司去跳坑,等他們將來遇上債務危機,收拾起來就容易多了。

但這種事情沒有辦法明說,丁賢只表明了他自己的態度:“自華記黃埔創立以來,不管開發任何一個地產專案,都要基於一個經營原則,必須低成本運作,中環那塊地皮我不會讓華記黃埔介入。”

“那實在是可惜了。”

李嘉成知道中環那塊地皮非常貴,僅僅長江實業一間公司無法拍下來,他才打算與丁賢聯營,但丁賢回絕的這麼乾脆,想必是真沒有興趣,其實想想也是,從華記黃埔創立至今,貌似還沒有參加過一場官地拍賣會。

丁賢又說:“等會兒新地郭生,恆地李生都會過來,你不妨找他們談一談,他們應該有興趣參與。”

李嘉成緩緩點頭:“我會當面與他們磋商,不過丁生你剛才講的有道理,中環那塊地肯定貴的離譜,如果到時拍賣價飆的太厲害,那我也要放棄,並不會盲目競逐的。”

丁賢笑起來,他相信李嘉成是求穩之人,又問:“港燈事務你處理怎麼樣了?我看報紙說,你暫時退出了港燈管理層,是不是怡和高管逼你離開的?”

去年丁賢收購了中華電力後,香江另外一間電力公司港燈也進入了動盪期。

前幾年丁賢一直在股市上吸納港燈股票,持股了大約一成左右,隨著他把中華電力收歸旗下,港燈股票就無法繼續持有,他就全部轉讓給了李嘉成。

李嘉成為了換取這筆股份,主動清倉了青洲英泥,助力丁賢合併青洲英泥與中華電力,並重組為華記能源公司。

有了丁賢的港燈股份,李嘉成於去年年底展開了收購港燈的行動,可惜遭遇了怡和財團的競爭,雙方圍繞港燈鬥了半年,直至今年年中才塵埃落定。

怡和財團透過收購要約,在股市上買到大約三成的港燈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受到股東大會認可,順利接管董事會大權,李嘉成持股兩成是第二大股東,同樣得到股東大會支援,進入了管理層,但權力肯定比不上怡和。

原本雙方在共同執掌港燈,但前幾天李嘉成突然辭去港燈職務,僅僅保留了一個董事席位。

李嘉成確實是受了怡和方的壓力,他澹澹說了一句:“港燈管理層裡全是英人,他們的工作習慣完全西化,與我們華商格格不入,我在港燈任職其實沒有什麼作用,屬於邊緣化差事,倒不如不做。”

丁賢理解他的難處,持股沒有人家多,那就只能看人家眼色,這種難處還要再持續四五年,等怡和財團爆發債務危機,他們才會主動接觸,把港燈股份轉讓給李嘉成。

丁賢笑道:“不做也好,專心打理長江實業,盈利會更高,我見報紙上寫,今年長實股價上漲了30%,增幅在所有地產商裡排名第二,肯定是李生你經營有方,給股東賺了大錢。”

去年長實的最高市值逼近五十億港幣,這個月已經漲到64億港幣,超越丁賢的華記能源,成為全港排名第五的上市企業,僅次於匯豐銀行、華記黃埔、太古洋行與置地公司。

華記能源因為投資北美丹佛市的發電廠,於今年年中發行了一批債券,債務規模比較大,拖累了股價,華記能源全年的股價漲幅勉強超過10%,目前市值是61億港幣,排在全港第六位。

李嘉成經常關注股市情況,當然清楚華記黃埔與華記能源的市值規模,已經是實質上的香江龍頭企業了。

但華記雙子星僅僅是丁賢財富的一部分,甚至不到一半。

要知道華記總部並沒有上市,華記暴雪與華記荷東同樣沒有登陸交易所,這些公司的規模與雙子星比起來不相上下,另外丁賢還在幕後控制了註冊在海外的MTV與星星山百貨,同時丁賢還擁有一間專業的投資公司黑石基金,龐大穩固的現金流,足以幫助華記旗下各公司應付各種突發的經濟危機。

如果把華記所有產業全部統計,李嘉成覺得華記集團即使在全球百強企業裡邊,也能夠名列前茅。

關鍵是丁賢才二十五歲,他的未來是真正的不可限量。

這讓李嘉成忍不住心生感嘆,生子當如丁賢啊。

聊到這裡,新鴻基老闆郭德勝,恆基老闆李垗基,新世界老闆鄭雨彤前後進了慶典會場,瞧見丁賢與李嘉成在敘話,全都圍了過來。

李垗基是個婆婆嘴,見面先嘮了一句八卦:“丁生,我聽說北美有一本財富雜誌,叫做《福布斯》,他們準備在元旦節的時候推出一份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這個榜單的富豪身家至少要達到十億美金,丁生你肯定是可以入選的!”

前世《福布斯》是在1982年推出第一屆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如今卻提前了一整年,這顯然是丁賢蝴蝶效應的緣故。

丁賢並沒有聊表謙虛:“十億美金才能入榜?《福布斯》倒是擅長搞噱頭!以我現在持有的上市公司價值來算,確實是可以入榜的!”

鄭雨彤呵呵發笑:“何止是入榜啊,以阿賢你的身家,去爭一爭世界首富,也是完全有這個實力的。”

丁賢搖頭:“只計算我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我身家就是十幾億美金,多也多不了多少,《福布斯》是北美最有影響力的財富雜誌,他們應該不會以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值,來虛假估算商人的身價,這會導致他們喪失權威性。”

郭德勝不贊同丁賢的意見,他笑道:“有些非上市公司的資產是可以估算的,就好比包生,他環球船務旗下全是遠洋貨輪,每一艘貨輪在全球船務市場都有精準的估價,如果以他的貨輪價格來計算他的身家,那就完全沒有問題,這個身家肯定是真實無誤的。”

丁賢不吭聲了,包玉港是香江公認的首富,但他的環球船務一直沒有上市,他的財富評估全部是透過貨輪數量。

在海運圈子裡有一個說法,每一艘遠洋貨輪都相當於一座摩天樓,價值之高可想而知。

目前包玉港旗下只有一間上市公司九龍倉,市值在全港只能排在前二十位,如果只以九龍倉股份來計算包玉港的身家,那顯然是有失公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牽涉到財富排名,華人往往不願意高調炫耀,對外披露的身家是真少則少,如果《福布斯》只算包玉港的九龍倉股份,也許是正符合了他的心意。

至於丁賢,他的真實身家是否被曝光,他本人都表示無所謂。

如果《福布斯》沒有把他評入全球億萬富豪榜,他樂得低調,假如《福布斯》把他選為世界首富,那他也會堂堂正正在媒體上作秀,他的每一分錢都賺的乾乾淨淨,完全是透過自己的腦力勞動得來,他根本不需要去遮遮掩掩。

那麼話說回來,他現在身價到底有多少呢?

如果只計算上市公司股份,他財富介於20億美金到30億美金之間。

他個人持股量最多是華記黃埔,持有比例是67.9%,目前市值是82億,他股份價值55億港幣,換算成美金是11億。

他持股華記能源52.7%,目前市值是61億,他股份價值是32億港幣,換算美金是6.4億。

僅僅這兩間上市公司,就給丁賢創下將近二十億美金身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