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科研方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後幾天,丁賢都在新竹科技園裡視察。

華記在這裡設有廠區與研發中心,丁賢每年都有追加投資,導致規模越來越大。

不經意間,華記臺島廠已經成為新竹科技園裡資產最大的科技企業,現今沒有任何臺島企業或外資企業的投資能夠與華記相比。

這並不是丁賢刻意而為。

主要原因在於,華記集團的發展領先新竹科技園本身的部署規劃太多。

要知道,新竹科技園設立於1976年,最初就是一個試驗區,前幾年吸引不了多少企業投資。

自從華記落戶以後,科技園才漸漸有了起色。

臺島當局設立科技園的用意又是什麼呢?這與臺島經濟結構有關。

時間進入七十年代後,臺島熬過了人口紅利,勞動力成本正在大幅提升,歐美的工業訂單從臺島向南洋地區轉移,臺島經濟結構也要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為了適應全球經濟局勢,臺島當局決定大力扶持高科產業,但這個戰略決策是去年才做出來,今年正式頒佈外資優惠政策、引進高階人才政策,並撥付資金,展開實質性的扶持行動。

前世新竹科技園的發展也是從1980年才開始,前幾年這裡只是臺島當局設立的試驗區,作用是給未來科技產業所做的謀劃佈局。

華記集團是臺島當局剛剛出臺佈局政策時,就已經搶先落戶在了新竹科技園,圈下的地盤最廣、開設的廠區最多、投資的資金也最大。

但這並不代表丁賢打算把臺島新竹作為華記集團的發展中心。

丁賢讓華記早早落戶在這裡,他主要有兩個特別用意。

一是招募科技人才,目前掌握有電子、機械、信息處理等尖端技術的華人專家,基本都待在歐美實驗室裡。

從今年開始,臺島當局會不斷推出吸引尖端人才回臺發展的新政策,到時新竹會匯聚全球最前沿的技術專家。

臺島龍頭企業積電公司老闆張中謀就是被當局從北美邀請回來,並於1987年建立積電公司。

華記集團作為科技企業,每年都在引進科技人才,新人才也決定著華記未來的發展成敗,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新血補充到華記研發隊伍裡,過不了幾年華記產品就要喪失競爭力。

但華記作為一間企業,號召力肯定比不上一個地區的當局。

既然臺島當局在大舉引進人才,華記當然要搭乘順風車。

華記總部是在香江,但香江經濟也在面臨轉型,今年港府實施金融新政策,全面放開金融管制,這是為了什麼?就是給興建金融中心城市做準備。

香江的發展集中在金融服務業,這也是港府資金的主要用處,用於扶持技術產業的資金少之又少。

就算華記是香江龍頭企業,也改變不了一座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港府不可能把所有城市資源都放在華記身上。

大環境註定香江的科技人才滿足不了華記的發展需要,華記想要保持研發團隊的競爭力,必須向海外招募人才,海外首選就是臺島新竹。

其它也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挑。

這是丁賢重金投資新竹科技園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坐享新竹科技園的發展紅利。

新竹科技園不止一間積電集團,未來全球科技產品的代工商,一半總部都在這裡,但目前全都沒有創立,丁賢會以投資者的身份,把這批臺島科技公司全部入股一遍。

當然這是丁賢的遠期計劃,臺島當局才開始向新竹科技園投入發展資金,等基礎設施建成,科技園招商成熟,那也是四五年後的事情,丁賢的投資也要等待這麼久。

今天丁賢到訪新竹科技園,可沒有什麼投資行動,他此行是為了檢查華記廠區的發展情況,順便參觀一下目前落戶科技園的其它公司。

華記是全球第一間能夠與歐美科技巨頭比肩的華人企業,丁賢作為華記老闆,他在業內人士那裡無誰不知無誰不曉。

這幾年丁賢每次到新竹考察,當地領導都會組織宴會,讓臺島本地的創業者與丁賢碰面,主要是聽取丁賢的經商經驗,同時向丁賢介紹創業產品,以便讓丁賢給出指導意見。

但是講實話,丁賢來新竹這麼多次,從來沒有見過一款適合市場的創新產品,模彷華記隨身聽與暴雪遊戲機的山寨品卻有一籮筐。

丁賢向臺島當局提了好幾次意見,管一管市面的山寨貨,可惜領導們總是敷衍,口頭上講的很好,卻沒有實際行動。

真正願意解決盜版問題的是代理商黃連振,因為盜版產品嚴重損害了黃連振的利益,他就請幕後股東出面,嚴厲打擊臺島的盜版商。

黃連振給股東們分了那麼多錢,該用股東們的時候肯定也要用。

這次丁賢到新竹科技園,按照慣例又參加了同行宴會,見了不少科技公司老闆與新產品,結果與以往沒有什麼不同,丁賢並沒有發現什麼新奇東西。

不過丁賢離開的時候,帶走了幾款本地企業代工生產的傳統產品。

經過幾年發展,華記陸續推出隨身聽、暴雪遊戲機、掌機與卡拉OK,接下來要生產什麼新產品,目前華記研發部門並沒有清晰的規劃。

包括丁賢自己在內,他對未來的研發方向存在猶豫不決的困境。

暫時來說,沒有新產品計劃,並不影響華記發展與盈利。

畢竟華記老產品可以推陳出新,旗下研發團隊一直在圍繞老產品進行開發,隨身聽可以升級CD版,紅白機每年都在最佳化效能,掌機也在設計新款型。

卡拉OK的研發空間就更大了,目前卡拉ok是由電視機、CD點唱機、音響拼湊而成,華記研發團隊已經啟動攻關自帶螢幕與音響的一體機。

每逢年底的時候,丁賢都會批撥來年的研發預算,這些資金都有它們的具體用途,可以確保老產品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不會喪失。

但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華記絕對不能守著老產品吃老本。

雖然隨身聽、遊戲機、掌機全是劃時代的經典機型,在十年內甚至二十年內都不會被市場淘汰,可千禧年後它們總歸要步入末路。

丁賢必須給華記的未來發展做出長遠規劃。

他當然明白未來隨身聽、遊戲機、掌機與卡拉ok統統都會整合到掌上電腦與智能手機上,讓華記研發電腦與手機才是最佳出路。

但電腦與手機都是最尖端技術,只要華記敢啟動製造,那就一定會被推到風口浪尖,極有可能會被那些科技大國聯手拆解的四分五裂。

如果華記放棄研發電腦與手機,未來出路又在哪裡呢?

丁賢之所以猶豫不決,就是在考慮這個難題。

直至離開臺島,坐上返回香江的飛機,丁賢仍在思考著解決辦法。

(下面內容重複,晚些時候會更改正文。)

隨後幾天,丁賢都在新竹科技園裡視察。

華記在這裡設有廠區與研發中心,丁賢每年都有追加投資,導致規模越來越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經意間,華記臺島廠已經成為新竹科技園裡資產最大的科技企業,現今沒有任何臺島企業或外資企業的投資能夠與華記相比。

這並不是丁賢刻意而為。

主要原因在於,華記集團的發展領先新竹科技園本身的部署規劃太多。

要知道,新竹科技園設立於1976年,最初就是一個試驗區,前幾年吸引不了多少企業投資。

自從華記落戶以後,科技園才漸漸有了起色。

臺島當局設立科技園的用意又是什麼呢?這與臺島經濟結構有關。

時間進入七十年代後,臺島熬過了人口紅利,勞動力成本正在大幅提升,歐美的工業訂單從臺島向南洋地區轉移,臺島經濟結構也要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為了適應全球經濟局勢,臺島當局決定大力扶持高科產業,但這個戰略決策是去年才做出來,今年正式頒佈外資優惠政策、引進高階人才政策,並撥付資金,展開實質性的扶持行動。

前世新竹科技園的發展也是從1980年才開始,前幾年這裡只是臺島當局設立的試驗區,作用是給未來科技產業所做的謀劃佈局。

華記集團是臺島當局剛剛出臺佈局政策時,就已經搶先落戶在了新竹科技園,圈下的地盤最廣、開設的廠區最多、投資的資金也最大。

但這並不代表丁賢打算把臺島新竹作為華記集團的發展中心。

丁賢讓華記早早落戶在這裡,他主要有兩個特別用意。

一是招募科技人才,目前掌握有電子、機械、信息處理等尖端技術的華人專家,基本都待在歐美實驗室裡。

從今年開始,臺島當局會不斷推出吸引尖端人才回臺發展的新政策,到時新竹會匯聚全球最前沿的技術專家。

臺島龍頭企業積電公司老闆張中謀就是被當局從北美邀請回來,並於1987年建立積電公司。

華記集團作為科技企業,每年都在引進科技人才,新人才也決定著華記未來的發展成敗,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新血補充到華記研發隊伍裡,過不了幾年華記產品就要喪失競爭力。

但華記作為一間企業,號召力肯定比不上一個地區的當局。

既然臺島當局在大舉引進人才,華記當然要搭乘順風車。

華記總部是在香江,但香江經濟也在面臨轉型,今年港府實施金融新政策,全面放開金融管制,這是為了什麼?就是給興建金融中心城市做準備。

香江的發展集中在金融服務業,這也是港府資金的主要用處,用於扶持技術產業的資金少之又少。

就算華記是香江龍頭企業,也改變不了一座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港府不可能把所有城市資源都放在華記身上。

大環境註定香江的科技人才滿足不了華記的發展需要,華記想要保持研發團隊的競爭力,必須向海外招募人才,海外首選就是臺島新竹。

其它也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挑。

這是丁賢重金投資新竹科技園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坐享新竹科技園的發展紅利。

新竹科技園不止一間積電集團,未來全球科技產品的代工商,一半總部都在這裡,但目前全都沒有創立,丁賢會以投資者的身份,把這批臺島科技公司全部入股一遍。

當然這是丁賢的遠期計劃,臺島當局才開始向新竹科技園投入發展資金,等基礎設施建成,科技園招商成熟,那也是四五年後的事情,丁賢的投資也要等待這麼久。

今天丁賢到訪新竹科技園,可沒有什麼投資行動,他此行是為了檢查華記廠區的發展情況,順便參觀一下目前落戶科技園的其它公司。

華記是全球第一間能夠與歐美科技巨頭比肩的華人企業,丁賢作為華記老闆,他在業內人士那裡無誰不知無誰不曉。

這幾年丁賢每次到新竹考察,當地領導都會組織宴會,讓臺島本地的創業者與丁賢碰面,主要是聽取丁賢的經商經驗,同時向丁賢介紹創業產品,以便讓丁賢給出指導意見。

但是講實話,丁賢來新竹這麼多次,從來沒有見過一款適合市場的創新產品,模彷華記隨身聽與暴雪遊戲機的山寨品卻有一籮筐。

丁賢向臺島當局提了好幾次意見,管一管市面的山寨貨,可惜領導們總是敷衍,口頭上講的很好,卻沒有實際行動。

真正願意解決盜版問題的是代理商黃連振,因為盜版產品嚴重損害了黃連振的利益,他就請幕後股東出面,嚴厲打擊臺島的盜版商。

黃連振給股東們分了那麼多錢,該用股東們的時候肯定也要用。

這次丁賢到新竹科技園,按照慣例又參加了同行宴會,見了不少科技公司老闆與新產品,結果與以往沒有什麼不同,丁賢並沒有發現什麼新奇東西。

不過丁賢離開的時候,帶走了幾款本地企業代工生產的傳統產品。

經過幾年發展,華記陸續推出隨身聽、暴雪遊戲機、掌機與卡拉OK,接下來要生產什麼新產品,目前華記研發部門並沒有清晰的規劃。

包括丁賢自己在內,他對未來的研發方向存在猶豫不決的困境。

暫時來說,沒有新產品計劃,並不影響華記發展與盈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