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空間的選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深空戰略是原有的太空計劃的升級。

“將人類送上火星”,是混合國深空戰略的口號,也是他們現任航天的目標。

北極國也提出“要把人類觸角拓展至深空,包括月地空間、月球、火星表面與其衛星以及更遠的地方。”

西毆諸國也開始商業化航天貨運和載人火箭,把資本引入他們的深空戰略裡。

東林國看到唐國成功實現了探月工程,也按捺不住進行了月球的探測。

“東林國比國際諸國,更迫切需要清潔能源,畢竟這個小國的資源十分有限,地理位置十分不佳。”

宋昌提示道:

“核島洩露事件……所以,月球上的氦-3,他們比誰都想要。”

“好像是這麼一回事。”

唐起點點頭,大概贊同宋昌這個說法,然後看看時間,站起來道:

“你應該是在這裡——等你的老總吧?我就不多耽擱你了,我進去收拾點東西。”

想到宋昌出現在這裡的原因,唐起指了指大廳裡面的房間,他需要趕快收拾下徐女士的東西,徹底逃離這個家。徐女士既然不在了,唐起以後也沒必要再回來了。

“你忙吧!”

宋昌示意,然後目送唐起走了進去。

……

徐女士的房間,還保持著整潔。

徐女士生前的衣物、生活用品,還沒扔掉。

整個房間,透露出徐女士不曾離去的資訊。

唐起拉開了化妝臺的抽屜,想找找徐女士有沒有留下字條之類的遺囑。

想到遺囑,唐起苦笑了一下……我這是腦糊塗了,老媽走得太突然,恐怕連她自己都沒有預感,所以,又怎麼會提前寫下遺囑之類?

抽屜裡還有一些沒有拆封的東西,比如新買的面膜、首飾、絲襪等等。

對鏡梳頭的地方,擺著徐女士身穿正裝端坐在辦公桌後的照片,那是她身為心理諮詢師工作時的一個狀態——

徐女士雙手疊放在桌上,用溫和的眼神看著鏡頭,臉上微露笑意,彷彿在說:“你有什麼心事,快說給我聽吧!”

看著這張照片,尤其是一個成熟、優雅而身上又透出書卷氣的女士,給人一種想要傾述衷腸的慾望,以及一種心理上的親近感。

正是這種久違的親近感,讓唐起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平行空間,我身處平行空間,這就是平行空間,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平行空間。這不是一個去懷疑的問題,也不是去否決的問題,而是要找到它在物理學上的根據,就跟知道答案,然後怎麼把演算法過程給整出來、整明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唐起很清楚地意識到,做那個失敗的實驗之前,徐女士是活著的。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活著!

而實驗失敗後,徐女士不在了。

就在實驗的三個月前,難得回家一趟的唐起陪著徐女士夜跑的時候,親眼看到一道白光照射到了徐女士的身上,當白光收起的一剎那,徐女士就倒在了公園的路上,氣息全無!

送到醫院之後,醫生判定已死,全無搶救的可能。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好的一個人,怎麼會突然就死了?”

徐女士的丈夫——唐森,趕到醫院後,接受不了事實而對醫生吼道。

根據醫生全面的瞭解,徐女士沒有心臟疾病,排除猝死的可能。也沒有嚴重的病史,這點可以從徐女士長期下來的定期體檢報表中得出結論。

“剛開始,我還以為老媽是昏倒了……”

唐起的記憶裡,清楚地回想起那驚心的一幕,無法理解的一幕——

僅僅是一道白光,就收走了徐女士的生命!

當唐起用手去拉徐女士的時候,徐女士就變成了一具毫無生命體徵的屍體!那一刻,唐起才意識到生命的標誌是什麼——生命意識!

僅在白光消失的一剎那,徐女士的生命意識就喪失掉了!

生命意識就是這麼一種東西,在,人就活著;不在了,人就沒了。

這就是那晚唐起深刻的體會——雖然徐女士留下了身體,但那已經不是徐女士了,只是一個軀殼,一個肉殼子而已。

“生命意識究竟是什麼東西?”

為了搞清楚這個,也為了搞清楚徐女士的死因,唐起才會拉上陳沖,進行了那個失敗的實驗。

這是這個平行世界裡的原“唐起”,去做那個失敗實驗的動機。

而唐起潛意識裡,搞那個失敗實驗的原因,只是對生命意識的好奇,因為陳沖那句啟迪“意識是一種能量體,遵守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滅,意識不死”,才導致他堅定了執念,要冒死去做那個實驗。

所以,從這兩個迥異的實驗目的,前後一對比——記憶裡的與潛意識裡的一對比,就可以斷定唐起是進入到了平行空間。

現在,看著徐女士的照片,唐起有了更清楚、更深刻的對比:

失敗實驗之前,徐女士是活著的,失敗之後就變成“已死三個月”了。

“徐女士已死”的事實,就擺在了面前,難道這——還不清楚嗎?還不深刻嗎?

從這點就可以確定,唐起的確進入到了這個平行空間裡。他不能再懷疑了,必須要面對這事實,然後去尋找穿越的原理,給量子波函數一個正確的詮釋,或許還能根據穿越原理,返回原世界去。

“關於量子理論的多世界詮釋,是正確的,也即是說,平行空間是存在的!”

唐起始終不敢相信這個結論,但現在切身的經歷卻在告訴他,多世界詮釋是正確的。

“這麼說來,哥本哈根詮釋和一致歷史詮釋,就被推翻了?”

唐起深深地皺起了眉頭,吃驚無比。

畢竟在科研界,對於主流三種詮釋,科學家比較認同哥本哈根詮釋和一致歷史詮釋,尤其是哥本哈根詮釋。但現在,竟然被唐起的經歷推翻掉了?

“波函數代表的是平行空間的集合!”

科研界無人知曉,只有唐起一個人知曉,這反而讓唐起“受寵若驚”,同時也感到不可思議。

“等等,那麼多科學家都在爭議波函數的詮釋,而且時間持續了一個世紀之久,到現在都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不可能那麼容易就被我解決掉。關於那個失敗實驗之前徐女士是活是死,我想到的反而是薛定諤的貓!”

關於波函數最終用平行空間來詮釋的結論,唐起仍有疑問——他還是覺得這個結論有哪點不對勁。

唐起拿起化妝臺上的徐女士照片,腦子裡想到了薛定諤的貓:

平行空間既然存在,那麼有兩個不容辯駁的事實——在那個失敗實驗之前,徐女士是活著的,同時她也是死的,區別的只是在不同的空間。薛定諤的貓只是實施了一個觀察,而唐起則是實施了一個空間的穿越。

“這就很明顯了,薛定諤的貓只是得到‘貓死’‘貓活’的結果,而這兩種結果並非僅僅是‘結果’那麼簡單,因為這裡的每個結果都對應著一個空間,即平行空間。”

唐起把徐女士的照片放回桌面,摸著下巴思索了起來。

“就算失敗實驗之後,活著的徐女士和死去的徐女士依然同時存在。這更加證明了每個結果只能對應一個空間,即平行空間,才不會出現兩個結果同時出現在一個空間裡,進而破壞了這個空間的執行規律和因果定律。”

既然現實生活中,不會同時出現兩種結果,那麼問題來了……唐起鎖起了眉頭,想到測量者用量子方程計算到粒子的波函數後,為了驗證而去測量粒子的位置和動量的時候,測量者卻可以重複測量,所以導致“每次測量都是唯一解,但每次測出的結果都不同。”

唐起引申出這樣的問題:既然平行空間是存在的,那麼測量者就應該只能測量到本身所在的空間所對應的粒子才對。可事實並非如此,測量者是可以反覆測量,得出其他的結果。

“這是因為沒有把測量者同時併入測量系統中去。如果測量者的生命只能跟測量次數掛鉤,測一次就結束生命,那絕對會得到唯一解,且只能測出一個結果。”

嗯,這聽上去有點像廢話,這測量者都掛掉了,當然只能測出一個結果,並且是唯一結果……唐起再次皺起了眉頭,覺得這個“測量者拿命去測量”即荒謬,又真理。

但事實上,測量者是不可能測一次,就掛掉的。那麼測出的結果,不管有多少種結果,都是必定的結果,還是隨意的結果?

隨意的結果,對應著哥本哈根詮釋。

必定的結果,對應著一致歷史詮釋。

“現在,我既然知道平行空間的存在,為什麼我仍然覺得哥本哈根詮釋也是正確的?我的確隨意落到了一個空間上了,一個與原有世界存在差異的空間。如果不是這種隨意性,那麼我必定會落回原來世界裡才對。”

唐起仔細推敲,疑問又增:

“但這種隨意性卻不是天馬行空、放飛自我的那種,它又遵循了某種因果關係,比如沒有讓我落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切全亂套的世界,而是落到了一個與我繼續保持著關連、保持著邏輯的世界。從這點上看,跟一致歷史詮釋又並不矛盾,它還是延續了我原有世界大體上的歷史,比如物質世界是完全相同,身體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一個完全一樣的身體,而有出入的只是事物之間的微妙關係,和個體事物內在的微妙差異。”

想到這些,唐起又頭痛起來。

這量子世界真是一個超燒腦的科研領域。

剛剛靈感迸發的一瞬間,唐起還以為能給波函數帶來一錘定音的詮釋,但現在,好像是說明平行空間的詮釋,其實要結合哥本哈根詮釋、一致歷史詮釋來做統一,才可以。

“這樣三合一的詮釋,是即矛盾,又統一的關係?”

……唐起一邊想著,一邊拉開了化妝臺所有的抽屜。

一部筆記本出現在右側最底層的一個抽屜裡。

“既然一致歷史詮釋並不矛盾,它符合量子世界的描述,那麼老媽的死看似隨意,那它同樣也是有死因的,她不可能真是一個意外之死。”

唐起不相信徐女士的死,是個意外。

仔細一想,即使任何一個意外,都是有其內部“歷史性”的,因為身處的空間不是偶然出現的,在這個空間之內任何事物都逃不掉內在聯系的“歷史性”,這讓唐起想到了宿命論。

“上天給了我那麼多的選擇,可我卻只能選擇其中一個!”

這是任何人都會面對的困惑,不是沒有選擇,而是只能選擇一個——為什麼只能選擇一個?

因為每個選擇對應了一個空間,而每個空間都有其“歷史性”,正是這種內在的“歷史性”破壞了量子的疊加態,使之坍塌,導致了宿命論。

想要跳出這種宿命,唯有跳出這些空間的選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