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秘密談判(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到夏安說了半天,還是沒有說到正題上,李寒也不催促,依然笑容滿臉的等著夏安的解說,見狀,夏安臉紅了一下,畢竟夏家的力量再強,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投降的條件而已。

想到這裡,夏安的語音越來越低,深吸一口氣之後,夏安咬了咬牙突然丟擲一句:“如果夏家投降,儒教能開出什麼樣的條件。”

李寒嚇了一大跳,隨後心裡樂開了花,今晚在前院的時候,李寒知道夏安來訪之後,心裡就隱隱的有這麼一個期盼,只是他自己先把這個預想給否決了。

夏家現在的硬實力還在儒教之上,又跟儒教有極大的仇怨,李寒實在是不敢奢望夏家會這麼早的投誠,所以,在剛一夏安說要投降的時候,才會大腦一片空白,這是太過興奮導致的。

擔心刺激到夏安,李寒強壓住了內心的狂喜,故作深沉的對夏安說道:“只要夏家肯棄暗投明,再次回到保衛皇室的正確道路上來,什麼條件我們都可以談。”

感覺這話太過於官面了,李寒又說道:“大哥說的對,戰爭的破壞力了太大了,我也不希望東南處處廢墟。”說到這裡,李寒又想起了燒成一片廢墟的群山城。

不無感慨的說道:“就像是群山城,被我的一把大火燒給毀了,至少在十幾年之內是恢復不了元氣了,如果東南疆域多幾個像群山城那樣,被戰火燒燬的城市,那我的罪過就大了,畢竟,破壞容易,建設難啊!”

夏安看到李寒臉上流落出的毫無作偽的痛苦神色,他再次感受到了李寒與別的將領的不同,如果火燒群山城的計策是別的將領想出來的,第一,他們不會在乎幾個平民的死亡。

夏安聽說,李寒為了減少傷亡,特意命令修築甕城的大軍,分出相當一部分的勞動力全力修建地下通道,正式有了這條通道,群山城的大部分百姓才能逃過一劫。

第二,如果是別的將領策劃了群山城決戰這樣的曠世奇蹟,他們肯定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群山城這座城池,也好為自己揚名。

而李寒,到目前為止,一提到群山城就會流淚,覺得自己對那裡的百姓虧欠良多,也不願意讓人歌頌自己的豐功偉績。

想明白了這些,夏安再次認真的打量了李寒幾眼,把李寒自己都看的相當的不自在的時候,才說道:“也許你就是天神派來拯救東南疆域窮苦大眾的吧!東南如果由儒教為主,來組建政權的話,確實是所有東南人的福氣啊!”

對於夏安的話,李寒倒不認為是完全的恭維,不過剛才夏安話語裡流落出來的意思,李寒也聽懂了,夏家說是投降,其實是打算與儒教合作,聯合組建政權 ,當然,夏家開出了這個條件,也是可以談判的。

李寒心裡完全沒有於別的勢力聯合組建政權的想法,他皺了一下眉頭,在腦子裡組織了一下語音,這才開口說道:“夏兄,不知夏家投誠的條件是什麼?”

夏安當然也不想把底牌亮出來了,他蹉跎了一下,反問道:“夏家還沒考慮好,小寒,那你的條件是什麼?”

問完這句話,兩人同時看著對方,李寒盯著夏安的眼睛看了一會兒,最終因為心中對夏安的那份愧疚,轉過頭說道:“一旦夏家投誠,我可以奏請皇上,赦免夏家的叛逆之罪,並保留國公爵位。”

對於李寒所提出來的赦免夏家叛亂之罪的條件,夏安一點意外也沒有,可是,之後李寒提出的繼續讓夏傳隆保留國公爵位,這就非常的出乎夏安及夏家的意料之外了。

神恩大陸自從八萬年前的人類聖皇耶和華創立七星帝國之後,就開始實行貴族分封制,所有的貴族所轄的領地大小,完全跟爵位掛鉤,男爵封地百里,子爵封地萬里,伯爵封地十萬裡,侯爵封地百萬裡,公爵封地視情況而定,但至少是有一個行省的大小。

可以給貴族進行分封的也只有皇帝,就連國王都不行,所以,所有的貴族爵位都是極其難得的,而一個國家的貴族數量是有限的,皇帝都不能隨便增加貴族的數量,除非皇室想要自我分割直轄領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夏安奇怪的站起身子反問道:“小寒,你真不在乎國公的爵位,沒有這個爵位,你怎麼統領東南啊!”說完之後,又往後退了兩步,指著李寒說道:“小寒,難道,難道你要奏請皇帝,在東南疆域再立一個國公?”

說完這話,又感覺不可能,他疑惑的說道:“小寒,你什麼意思,就算是你從張瑞景那個狗,那個皇帝那裡再要來一個一等國公爵位,那也只能是與父親相當,難道你不想主導東南政局嗎?”

知道夏安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李寒站起身子,在書房裡找了一會兒,找到了一本書冊,遞給夏安說道:“這是我自己撰寫的一點小東西,還請夏安斧正。”

夏安接過書冊,看了一眼,只見上面寫著《論分封制的缺陷》,這個高大上的名號一下就把夏安鎮住了,他又認真的看了一眼李寒,這才開啟書冊,看了起來。

定義:所謂的分封制,就是四大帝國皇帝分封諸侯的制度。被封諸侯有自己的領地,在諸侯領地內皇帝並沒有直接的權力。

“分封制”規定,把疆域土地劃分為諸侯的社會制度,在“分封制”下,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帝國皇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他們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收益,只需向皇室繳納一定的進貢即可盡義務。

皇帝是共主性質的(共主是氏族社會遺留的領袖模式)。諸侯的土地理論上在其死後可由各國皇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襲。

皇朝建立初期,由皇室統治者開始分封諸侯。受封的主要為同姓子弟,不過也有異姓功臣,當然,更多的是原有帝國的諸侯。利用冊封,帝國皇室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賜給受封的諸侯,叫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建立統治政權。

諸侯有權管理封地內的居民,有權將自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給自己的親族,叫他們作諸侯的卿大夫。諸侯必須服從皇帝的命令;應該定期進行朝貢,還應該隨時準備率領自己的武士和軍隊,接受皇帝的調遣。

而且,再分封中,以皇帝的名義“授土”、“授民”,使皇室的親族、姻親和功臣在新佔領地建立了一批新興政權。分封制形成了以七星帝國皇室為首的等級制度,是神恩大陸社會的基本結構。

分封制也有其作用,李寒在這本書裡羅列了一些:一、透過分封制,加強了帝國皇帝對地方的統治。四大帝國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區域,並逐步構織出遍布全國的交通網絡,形成對皇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氏族時期眾邦國林立的狀態。

二、透過分封,皇室勢力範圍不斷擴大;也確立了皇室共主地位,統治效果得到加強。分封制使神恩大陸貴族集團形成了“皇帝—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等。

當然,分封制也有其不利因素,李寒在書冊裡更是著重寫到:一、.皇朝建立時間久了之後,隨著諸侯的日益強大,皇權衰弱,諸侯可以對皇室形成挑戰,甚至野心大了的話,會產生取而代之的想法,就向現在的各大反王討伐耀日帝國皇室一般。

二、弱化了中央集權的可能,所謂“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國家層層封建,權力實際上也就分成了許多小塊。皇帝(或者王、國王)控制的領地可能還沒有大封建主的多,因而難以對整個國家進行有效的控制。中央權力的多寡更多的是建立在君主的個人能力、魅力方面。

三、一方面,諸侯聽命於皇室,另一方面,諸侯國受分封之後,在其境內自成一體,有其相對獨立性。

隨著本土階級矛盾的尖銳,皇室衰微,權威下降,各諸侯便常常不向皇室朝貢,尤其是自身經濟實力增強之後,更不甘心聽命於皇室。這種相對於中央朝廷的獨立性逐漸增強,為分裂割據提供了條件。以後,為了爭奪土地、人口及對其他諸侯的支配權又演變為爭霸戰爭。

夏安認認真真的把李寒書寫的關於分封制的缺陷看了一遍,然後放下手中的書冊,對李寒抱拳佩服的說道:“小寒,我現在對你真的是越來越刮目相看了,如果不是知道你沒有出生於七星帝國皇室之中,我幾乎以為你就是當代的聖皇了。

以前我一直認為人生而知之是編出來的,見了你知道,我才知道還真的有你這樣的妖孽,你把分封制的特點和缺陷歸納的太好了,只是,你還沒有給出解決之策呢?”

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夏安的贊同,李寒也很高興,他說道:“其實,經歷了八萬多年的發展,分封制應該要走下歷史舞臺了,我想出了一套新的制度來取代分封制,這次攻略東南,也是為了為這種制度做一個實驗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