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關內大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夏安感覺自己的情緒也很複雜,他對於李寒一向非常的敬佩,也知道鄭家這次東征其實沒安好心,但是,現在鄭家失敗了,儒教在東南疆域一枝獨秀,唯一能與儒教抗衡的就只剩下夏家和王家了。

只是,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再看好夏家了,包括夏家自己的族人,畢竟,之前的幾戰敗的太慘了,大軍就連精氣神都已經敗沒了,只要想到與李寒對戰,所有人都不寒而慄。

至於王家,夏安想到王家,又搖了搖頭,他看著夏傳隆低沉的說道:“父親,王家真有那麼強大的實力嗎?”

夏傳隆點點頭肯定的說道:“安兒,你有所不知,王家雖然不顯山不露水,其實他們的實力極其強大,我懷疑,夏家最強勢的時候,都不一定能比得了王家。

王家歷經兩萬多年而不敗,他們的底蘊遠遠不是我們能比得上的,只是他們習慣了低調,所以指望他們來抗衡儒教,我感覺很難!

退一萬步說,即使是王家出手了,他們也不可能再聽從夏家的指揮了,唉!無論是哪種情況,夏家都要退出東南疆域的舞臺了。

安兒,這次李寒回到通州城,你秘密派人跟他接觸一下吧!看看他提出什麼要求,夏家不能重蹈前幾任東南王的覆轍,一想到邱家連一點血脈都沒有留下,我這心裡的恐懼,就抑制不住啊!”

夏安含著淚點了點頭,哽噎著說道:“父親,您放心吧!等到李寒回到通州城,我親自去找他,上次戰役他利用了我,我知道他肯定心裡會有愧疚的,我會利用他的愧疚心理,為夏家爭取到最好的條件的。”

東徵軍潰敗的訊息傳到西南疆域的時候,正在西蜀城密切關注戰局的鄭天下一下子彷彿老了幾十歲,東徵軍的失敗,不僅意味著他的皇帝夢的徹底覆滅,更讓他難受的是,不僅損失了四十幾萬的大軍,連鄭成侯這個西南元老也犧牲了。

鄭吉退回西蜀城之後,也病倒了,這次的失敗,對他打擊太大了,以前的自信已經完全看不到了,半夜還經常因為噩夢而甦醒,這讓他的妻子古月非常的擔心,整夜整夜的守在鄭吉身旁。

古月也記住了李寒這個名字,每當她看到鄭吉在噩夢中驚醒,口中還呼喊著李寒的名字的時候,她就發誓,只要鄭吉有一個三長兩短,絕對不會放過李寒。

再大的挫敗,總要面對現實,鄭天下從陸續逃回來的士兵和軍官口中,也知道了東徵軍戰敗的全過程。

客觀的說,鄭家這次儘管損失了四十幾萬大軍,仍然還有發動第二次東征的實力,不過,包括鄭天下在內的所有鄭家高層,還沒有傻到在失敗之後,還孤注一擲的程度。

鄭吉的這次失敗,也讓西南疆域由原來的古波不驚,也變得暗流湧動起來,畢竟世子的位置,誰都想要坐上去。

以前鄭吉憑藉著不敗戰績,獲得了極大的威望,現在隨著他的戰敗,這些威望已經煙消雲散了,特別是因為他的戰敗,導致了西南披麻戴孝增多的情況,他所在的軍方也有很多人起來反對鄭吉。

為了平息民間對鄭家決策的不滿,鄭天下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力挺鄭吉。

現在鄭天下能做的事情,就是為鄭吉拖延時間,想讓眾人慢慢淡忘鄭吉慘敗這件事情。鄭天下始終認為,鄭吉才是國公爵位最佳的繼承人。

佛宗這段時間,除了發了一份抨擊李寒的公告之後,也非常的低調,寒江寺內,天壇大師和天竺大師相顧無語,他們想到了鄭家有可能會輸,但是沒有想到會輸的這麼慘。

特別是天竺大師,他以為鄭家會在垂釣城碰的頭破血流,那個時候,相信儒教也不會很好過,沒想到東徵軍會在小小的群山城就折戟沉沙,被打的大敗盈虧,使得佛宗所有的算計都落空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天壇大師極其失落的說道:“沒想到啊,高家一開始就暴露了,這也怪我,不應該派虛苦師侄去送信的,唉,那個李寒太狡猾了,居然利用虛苦師侄。”

天竺則是苦笑了一聲,無奈的說道:“戰爭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我們能用計,李寒肯定也能使用反間計,說到底,還是我們小巧了他,還有我們這次不夠團結,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也害的我們各大勢力不能團結協作,這些都是戰敗的原因。”

天壇想了想,點點頭說道:“是啊,算計太多了,唉!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天竺師弟,接下來王家的事情,還請您親自走一趟,別人我實在是不放心啊,如果王家還失敗了,佛宗將不能在東南立足了。”

天竺大師點了點頭,說道:“師兄,你放心吧!我知道這次事件的重要性,王家是我們唯一的希望了,佛宗,唉!我們還是有自己的缺陷的,擁有再多的信徒,沒有軍事實力,最終還是不能成事。”

說到這裡,兩人都沉默了起來,南域佛宗雖然是神恩大陸最頂級的勢力之一,可惜軍事實力一直不強,一旦周圍有強大的國家,南域佛宗就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歷史上的蒙元帝國和耀日帝國,在國力強盛的時候,都組織過大規模的南征,現在耀日帝國東南和西南的部分疆域,也是之前南域佛國的土地。

只是,佛教徒本身就抵制殺戮,再加上七星帝國的有意壓制,南域佛宗的軍事力量就得不到發展壯大。

從飛鴿傳書中得知了群山城決戰的結果之後,張瑞景把自己關在房屋中整整一天的時間,這中間,包括張鶴軒來探望,都沒有得到接見的機會。

還好,第二天張瑞景出來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變化,除了臉色有點憔悴之外,一個早上,他也是正常的處理完了各種各樣的事情,隨後,對正要離開的張鶴軒說道:“鶴軒,你留一下,中午跟朕一起吃飯吧!”

張鶴軒還不知道群山城決戰的結果,他也以為雙方不可能這麼快決出勝負。他知道張瑞景一定是要跟自己談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這件事情就是導致張瑞景閉門謝客的原因。

兩人在御花園吃過了午飯之後,張瑞景讓太監把飯菜撤下去之後,對張鶴軒說道:“鶴軒啊,陪我走走!”

張鶴軒恭敬的站了起來,然後跟在張瑞景身後,慢慢的散步。過了一會兒,張瑞景突然說道:“鶴軒,群山城之戰的戰事已經結束了!”

聞言,張鶴軒腳步一亂,還好調整的及時,他抬起臉看著張瑞景,緊張的問道:“父皇,怎麼樣了?”張瑞景搖了搖頭,用很惋惜的語氣說道:“結果不出你的預料,儒教再一次大勝,這一戰之後,除了王家之外,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抵擋儒教的崛起了。”

邊說著話,邊把詳細的戰報遞給張鶴軒說道:“你看看吧!這個李寒,在戰場上的表現太驚豔了,戰神的稱號,真的是名至實歸啊!”

張鶴軒迫不及待的開啟戰報看了起來,一口氣把這個戰報看完之後,張鶴軒抬起臉看著張瑞景認真的問道:“父皇,儒教發展的太快了,我們怎麼辦呢?”

看見張鶴軒總算是放下了與李寒的私人感情,可以用非常客觀的態度對待儒教的崛起,張瑞景欣慰的含笑說道:“儒教現在是我們的盟友,更何況朕還許諾過把東南疆域交給儒教來管理,所以我們現在沒有任何的理由反對其對東南的佔據。”

看到張鶴軒還想再勸,張瑞景又拿出一份情報遞給他說道:“你再好好看看關內的局勢,我們想的都太簡單了,原本以為打敗楊家,關內就能穩定。”

張鶴軒拿起情報看了一會兒,臉色就一陣發白,然後顫抖著說道:“父皇,這,這,這怎麼可能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家族要叛變啊?”

張瑞景悠悠的說道:“野心家太多了,唉!光靠殺是殺不晚的,耀日帝國將要進入戰國時代了,不過這些野心家當中,朕最恨的就是祝家,朕發誓,朕會把祝家殺一個雞犬不留。”

已經秘密離開帝都的祝故同臉色蒼白的對他的兒子祝子瞻說道:“子瞻,陛下已經知道了祝家的叛國行動了,唉,看來我們祝家這次是在劫難逃了,子瞻啊,你是祝家的希望,我會秘密安排人把你送出關外的,你記住,出關之後,就去投奔李家。”

祝子瞻流著淚說道:“父親,我們一起走不行嗎?我們離開耀日帝國,遠離紛爭,隱姓埋名,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比這些蠅營狗苟的要好嗎?”

祝故同搖了搖頭說道:“子瞻,來不及了,祝氏族人上十萬,我不能一走了之,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能束手就擒,只有你走了,我才會放心大膽的放手一搏。”

看得出來,祝故同心意已決,祝子瞻只能在祝故同的安排下,含淚離開了耀日帝國的腹地。

十天之後,送走祝子瞻的祝故同在祝家主政的陽祥城正式舉兵叛亂,也拉開了關內貴族叛亂的序幕。

緊隨祝家之後,奕家,林家,崔家,盧家等關內深具影響力的貴族也先後叛亂,在龍門關決戰還沒有正式分出勝負的時候,關內已經遍地烽火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