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另請高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但是老穆不知道這裡頭的情由,只以為是葉容汐心懷大義,“我替寧王殿下和邊關百姓謝過了。”

“穆舅舅可千萬別這麼說,我也是邊關百姓的一員。”

“若不是有寧王在前頭一直擋著大遼的鐵騎,怕是遠山鎮也要陷入兵亂之中了吧?”

“幫寧王也是在幫我們自己,只是寧王此時自身難保。”

“那我們,可能除了旱災還要防備著別的。”葉容汐抬眼看向韓子夜。

現在的安全可能只是一時的,或許是大遼跟什麼人達成了什麼默契或者是有什麼陰謀。

若是兩國真的開戰的話,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大遼的鐵騎就能飛奔至遠山鎮十里之內。

現在可沒有寧王蕭景霖率領大軍在前頭頂著,長驅直入之下,遠山鎮就是大遼軍隊第一個打擊的物件。

“嗯,你說的對,師父,那樣的柴刀你還能弄到不?”韓子夜又把目光盯在了老穆的身上。

“現在鎮子裡查的比較嚴,做出來也帶不出來,這些還是靠著寧王他們製造出來的騷亂,趁亂才帶出來的。”

“如果你想要一些防身的東西的話,不如就在白石村打個爐子。”

“我在城外埋了一批料子,你弄回來,想打什麼也方便些。”

老穆的危機意識特別強,早就留了後手了。

“行啊,韓文他們閒著也是閒著,你說咋幹他們絕對沒有二話的。”韓子夜說道。

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了,而第二天一早上,韓子夜就跟葉容汐一人一頭青騾子騎著往遠山鎮去了。

這一路上的炎熱就別提了,就是山裡頭的樹都打蔫了,不少草枯黃著,越是離白石村遠的地方缺水的情況越嚴重。

田地裡裂開的口子密密麻麻的,最寬的足有三寸多,田裡已經長到一人高左右的莊稼都已經乾枯了。

“看來,我們的情況還算是好的,靠著白水河我們還可以挑水灌溉,但是你看著外面。”

葉容汐看著那些乾死了的莊稼,還有坐在田地中間抹著眼淚的老百姓,心裡不是個滋味。

“是啊,就算是減產,地裡的莊稼也還能收,但是他們是沒有任何的辦法了。”

“我聽張二全說,鎮子裡的水井陸續的都要幹了,可能再過幾天喝水都成問題了。”韓子夜說道。

這場大旱來的讓人措手不及,好在他們還有時間和機會。

兩個人催促著大青騾子快點走,很快就到了鎮子上。

他們把大青騾子拴在了老穆的鐵匠鋪,葉容汐還換了一身衣服,看著像是個遊歷四方的“神醫”模樣。

“媳婦兒,你這麼一打扮,還真像是那麼回事,還有這個幌子做的也像。”

韓子夜看了看葉容汐這身裝扮,頭上的斗笠還有手中的幌子都是提前準備好的。

演戲演全套,這虛虛實實的才能唬住人,反正她也不是騙人的,一身醫術可是實打實的。

“那是自然,行了,你也別閒著了,咱們不能光把寶壓在柳家的身上。”

“齊都尉那邊的訊息你也多打聽下,那個張二全可以多利用利用。”

葉容汐重新檢查了一下自己,確定沒有什麼遺漏,這才往柳家所在的街面上走了過去。

而韓子夜就在不遠處跟著,他可生怕自己的媳婦兒出了什麼事,而且這場戲他還得再暗中幫忙呢。

此時,柳家。

“柳老爺,老朽無能為力,老太太是腦中有風涎為患,而且拖延的時間太長,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若是有精研針灸之術的神醫或許還有幾分可能,只是這針灸之術易學難精。”

“老朽此術不佳,幫不了老夫人啊。”一個鬍子花白的老者衝著柳家當家人拱手表示歉意。

“孫神醫,您從前可是太醫啊,若是您都對母親的病症無能為力。”

“那我母親她,她不就只能等死了嗎?”柳老爺急的搓手。

“柳老爺,老朽雖然是太醫出身不過卻也有不可醫治之症,實在是無能為還請柳老爺另請高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或許可以遇見不出世的神醫,老夫人福澤深厚定能夠化險為夷的。”

被稱為孫神醫的拱手之後帶著藥童就往出走。

這基本上就是判定了柳家的老夫人已經病入膏肓再無回天之力了。

至於說的什麼不出世的神醫,哪裡會這麼湊巧就遇見了,不過是託詞而已。

“孫神醫,孫神醫,您留步啊。”管家追著孫神醫的腳步往出走。

管家也知道如果連孫神醫都沒有辦法治好他們老夫人的話,那他們府上跟齊都尉府之間的聯姻,也就算是徹底的泡湯了。

畢竟人家府上的公子不可能等著柳家的大小姐出了重孝之後再成婚。

管家終究也是沒有把孫沈怡給追回來,他已經是遠山鎮最厲害的大夫了,年紀大,資歷高。

若不是柳家出了重金請人家出山的話,這位老大夫根本就已經不再給人看病了。

“老爺,孫神醫已經讓人送回去了,可是咱們老夫人的病可是拖不得呀。”管家說道。

“去張貼告示,找有能耐的人給母親治病,就算是死馬當活馬醫,也得找條路子出來。”

“然後跟齊都尉府上再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定親和成親的時間縮短一下,現在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

柳老爺也是沒有法子了,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那就有可能被別人鑽了空子。

他們囤的那麼多糧食,豈不是血本無歸了?

這一次旱災其實早就有了苗頭,開春的時候下雨就少,到了雨季更是滴雨未見,都知道今年他們這邊可能會有旱災。

朝廷早就作出了安排和部署,不管是賑災的銀子還是糧食都很快就到位了,可是這層層盤剝下來損失的也不少。

等到了遠山鎮已經縮水了大半,他因為跟齊都尉府上的關係不錯,所以早早的就得到了訊息。

柳家本就是遠山鎮方圓百里內最大的糧商,不管是錢還是糧都不缺的。

他們計劃用以陳米、黴米還有摻雜了更多砂石的低等米換取賑災的米糧,偷天換日。

等著把好米全都脫手之後再把另外的這些米當成是賑災的糧食發放下去,從中牟利。

到時候餓得只剩下一口氣的老百姓,哪裡還能管得了什麼陳米不陳米的。

只要能填飽肚子餓不死人就是好的了,那這件事情就能夠瞞天過海了。

但是他跟齊都衛之間也是互相不信任的,只有結為姻親關係才敢大張旗鼓的做。

現在柳家老夫人病重,一旦嚥氣,這件事情就難辦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