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六章 大勢來襲,歷史迴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父皇,您參加完會議了?情況怎麼樣?”

封瑜看著青銅鏡中的崇明帝,激動的問道。

“百聞不如一見啊,秦翌果然非同凡響……”感慨一句後,崇明帝將會議的內容大致的複述了一遍,接著說道:“阿瑜,你已經一段時間的風水之術了,對這個靈潮起因的分析,怎麼看?”

雖然,會議中已經以此分析為基做出了決策和利益分配,不過,私底下所有人肯定都在想辦法驗證,這個分析是否正確。

“納氣陣?風水之術講述風水陣的舉例中,好像就有這個風水陣的介紹,父皇請稍等片刻……”

封瑜努力了這麼長時間,風水之術才堪堪入門,他的天賦悟性雖然不錯,但是,對於風水之術,不知為何,就是不開竅,反而是周博遠,對這方面頗有天賦,雖然得到的時間比較晚,但是才不到一個月,就已經入門了。

“博遠,將沙盤取來。”

等周博遠取出沙盤要離開時,封瑜又道:“正好,你也對風水之術有所研究,和我一起研究吧。”

周博遠低頭應是,就聽封瑜道:“博遠,你的風水之術入門了,應該知道納氣陣,這個風水陣吧?”

周博遠點了點頭道:“翌公子給我的風水之術的傳承中說在講解風水陣的章節裡就是以納氣陣舉的例,翌公子說這是最簡單最基礎的風水陣。”

封瑜一邊不斷的打量著沙盤,一邊說道:“那你看看,我們中原的風水是不是一個簡單的不完全的納氣陣啊。”

周博遠愣了一下,然後仔細的打量著沙盤,越看臉上驚訝的表情越是濃重:“若不是院長提衣,我還真的沒有發現,我們中原竟然是納氣陣……院長,您看,三面環山,一面環海,這是納氣陣的基礎,聖山和長城,這是納氣陣關鍵,最後,人口是引子,等人口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強行將這個不完全的納氣陣啟用,嘶,這,原來這就是靈潮之劫的根源嗎?”

封瑜皺著眉頭道:“等等,你說海,風水之術的傳承中,有結海的描述?”

封瑜剛才的分析,就是卡在了海這裡。

周博遠立刻秦翌給的風水之術的玉簡取出來,交給了封瑜。

封瑜也沒有客氣,接過之後,當即檢視了一遍,搖頭苦笑道:“秦翌給你的這份傳承,可比我的豐富詳細多了,而且新增了很多對風水術語的解釋。”

不過,封瑜也可以理解。

一個是當初周博遠算是秦翌的人,自然不會藏私,給的應該是最全的基礎傳承,第二則是因為之前,秦翌並沒有真正的見過海,自然不可能給封瑜的傳承中不可能記載有關海的內容。

“原來,山和海,雖然彼此相反,卻又互不干擾,但是,在風水中,卻可以利用這個特點,作為納氣的基礎盤……我懂了,聖山是一個洩洪口,長城是那個大壩,人口基數則是開關……這果然是一個最簡陋的納氣陣,一個沒有任何防護,簡單粗暴的洩洪式的納氣陣,再加上妖獸逐靈而居的本能……原來,聖山方向的妖獸攻城是這個原因。至於四夷入侵,這四個方向的靈氣雖然不像聖山方向這麼劇烈,不過靈氣開始的確湧向了中原,再加上中原的靈氣濃度的提升,還有對於人口的掠奪……”

得到了大海大風水之術中的解釋和作用之後,封瑜很解析出了納氣陣,順便也解析出了靈潮之劫的本質。

這一刻,靈潮之劫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再神秘,不再是不可避免的浩劫,不用再用最蠢笨的方式硬扛了。

封瑜激動的回到青銅鏡前,眼含熱淚的說道:“父皇,靈潮之劫將在我們這一朝終結,天佑我朝,天佑人族,天佑我族……父皇,我們大烽皇朝終於打破了三百的魔咒,可以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了。”

靈潮之劫的起因得到初步的驗證,靈潮之劫將在他的手中終結,他必將青史留名,成為千古一帝,崇明帝自然也很激動,不過,崇明帝畢竟是一代帝王,很快就冷靜下來了,對封瑜道:“就算靈潮之劫將在我的手中終結,但是,阿瑜,你不要忘了,這風水陣是秦翌設計完成的,誰也保證,他有沒有後手,可不可以強行奪過控制權?”

因為涇水封氏三百年皇族的積累,實力最強,他們在之後的利益分配中必然得到最多的中小型獨立風水陣和整個大陣的控制權,但是,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就是秦翌,這個風水大陣的設計者,和風水大陣的宗師級人物。

封瑜倒是對於這一點並不在意。

“父皇,秦翌可是一心成為聖人,全面向文聖看齊的人啊,他就算可以做到,也不會這麼做的。”

不然,他這個聖人,可就白璧微瑕了。

崇明帝沉默片刻,點了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不過,有一點,更讓我擔心,宗門……”

封瑜聽到這裡,哪裡不明白崇明帝的擔心。

文聖沒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延續了丹聖時代皇朝制度,事實也證明了,這個制度的確是最契合當時應對靈潮之劫的制度了。

中原也因此而得以儲存,人族也因此而得以延續。

但是,現在,靈潮之劫的問題解決了,而秦翌又有著明顯的政治主張,希望發展宗門制,意圖取代原來的世家,甚至連皇朝制度都有可能推翻,這就不得不讓他們警惕了。

假如秦翌真的成聖,那麼,不出意外的話,秦翌一意發展的宗門制,必將取代現在的制度,至於皇朝存不存在,皇族還是不是他們,那就真的說不準了。

封瑜沉吟片刻道:“此事就算要實現,也要以十年為單位,父皇,此事暫時不急,就算大勢不可逆,我們也可以順勢而為,現在我們佔據這麼大的優勢,還怕不能在接下來的變革中,佔據一席之地嗎?若是父皇不放心,等過段時間,我親自拜訪秦翌一趟,當面詢問他關於此事的看法。”

崇明帝詫異的道:“秦翌會說嗎?”

要是他的話,關於這種佈局,是絕對不會給別人說的,就算別人看出來了,也不會說的。

封瑜笑著搖了搖頭道:“父皇,您和秦翌接觸的少,可能不瞭解他的為人,秦翌的驕傲是在骨子裡的,他不屑於說謊,也不屑於隱藏,有什麼就說什麼,而且,可以從他這些的佈局看得出來,他行的是陽謀,這句是廢話,就算是讓秦翌行陰謀之事,估計秦翌也做不來,這件事,對秦翌來說,是光明正大的事,若是當面問他,他是不會否認的,甚至還會給我詳細的說明,讓我明白大勢,好順勢而為。”

好一個順勢而為。

這就是陽謀的恐怖之處。

就算你知道了,又能怎麼樣?

大勢襲來,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你就算知道了,最多也只能順勢而為,為這大勢添磚加瓦,幫秦翌促成大勢的到來。

崇明帝嘆了口氣道:“我明白了,我會提前在宗門這裡佈局的,只是渭水秦氏那裡,唉……”

還好,他們實力在諸世家裡最強,還佔據了大義的名分,很多事情做起來非常的方便。

只要提前上車,必然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封瑜笑著說道:“我倒覺得,父皇不用那麼悲觀,秦翌此人,心中裝的是整個人族,整個天下,可不是某個家族,父皇您說會議最後,你們提議秦翌創立一個宗門,我們所有世家都參加,被秦翌接納了,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秦翌就算給渭水秦氏提供便利,也是有限,他更在意的,是他的志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崇明帝想到最後秦翌的確略微的婉拒了下就很痛快的接受了他們的提議,將秦翌從渭水秦氏的陣營里拉了出來,以所有世家組成的宗門為陣營,將秦翌安置了進去。

這一招,真是神來之筆啊。

當時提議他的人是誰來著?

當時他還真的沒有注意。

不過,這些世家之主,哪個不是人精,他們可以想到的,那些世家之主自然也可以想到,甚至因為他們的勢力弱小,只能比他們更加警惕,更加敏感,更加快的想到了裡面的彎彎道道,所以才有此提議,所以才會那麼多人同意,基本上沒有人一家反對吧。

呵呵……勢力弱小的世家,生存不易啊。

想當初,他們涇水封氏就是這樣的世家中的一個啊。

崇明帝自然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時光,不過,族史中卻有記載,崇明帝看到過,印象非常深刻,應對世家時也因此可以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的情況下,達成自己的目的。

所以,崇明帝這個皇帝在各世家中,還是很有威信的。

只是封琅這個太子……

崇明帝想到這裡,看向封瑜的目光,就更加柔和了。

這才是他屬意的太子之人。

而且,這次秦翌橫空出世,扭轉了大勢,再加上阿瑜失蹤了二十多年,之前阿瑜與各世家的那些矛盾,也就自然不算什麼了。

崇明帝心中一定,對封瑜說道:“阿瑜,準備一下,最近準備露面吧,你已經回家了,老是這樣暗無天日的藏著,也不是一個事兒。”

封瑜的身體一震,他一直在等這句話啊,封瑜的雙眼頓時變得溼潤,望著青銅中的崇明帝哽咽著說道:“是,父皇。”

崇明帝的身影從青銅鏡中消失,周博遠頓時起身,恭賀道:“恭喜院長,賀喜院長。”

封瑜笑著點了點頭,隔著牆壁望向東宮的方向,喃喃自語道:“這才剛開始,屬於我的,我都將拿回來的。”

……

“秦翌,你剛才說到靈潮起因之時,有未盡之意,可是有什麼,不好在會議上當眾明說的?”

昌平侯走出書房,站在院子裡的鞦韆旁,看著鞦韆,詢問起了一旁的秦翌。

秦翌回過神來,輕笑道:“侯爺英明,有些事,我的確沒有在會議上明說,想來,侯爺也猜到什麼事吧?”

昌平侯沉默良久,說道:“靈潮之劫是從我們秦朝開始的,這一直是我們渭水秦氏的一個汙點,所有的世家都認為,靈潮之劫是由我們引起的,不過,他們需要我們的力量,我們對抗靈潮之劫也最是賣力,每次受創都是最大的,用實際行動,堵住了他們的嘴,所以,才能保持著世家之位,甚至越挫越勇,到了這一朝,再次成為次僅於皇族的五大世家之一,不過……”

不過,這個汙點,卻始終無法抹去。

現在,既然秦翌已經將靈潮起因解析清楚了,那麼這個急論,也終於有了答桉了。

昌平侯眼神中有些一絲期待,又有著一絲害怕的詢問道:“靈潮之劫,是由始皇陛下,開啟的嗎?”

秦翌迎著昌平侯的目光,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是,也不是。”

昌平侯皺眉道:“什麼意思。”

秦翌解釋道:“納氣陣的基礎是三面環山一面環海,因此,聖山得天獨厚,靈氣遠比其它山脈要濃郁,物產也無比其它山脈要豐富,氣候益人,靈藥遍地,妖獸滿山,是鍾靈毓秀的寶地。”

昌平侯恍然道:“這個,我知道,因此歷朝歷代都將京城設定在這裡,一是為了防止聖山上的妖獸進入中原,二是為了就近設立防線,為三百一個輪迴的靈潮之劫做準備,三是為了山上的靈藥妖獸等資源。只是,我沒想到,聖山如此得天獨厚,竟然是因為納氣陣的原因。”

秦翌接著說道:“我不知道始皇陛下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將春秋戰國時期的分段的長城重新設計,連線在了一起,使長城要塞從海邊,一直延續到西蕃邊界,綿延上萬里,沒有斷絕,天然的形成了一道閘門,啟用了納氣陣,將將聚你集到聖山的靈氣,暗中儲存起來,等到了三百左右的時期,人口達到了要求,靈氣的存量達到了要求,再像洩洪式的一次性的湧入中原。”

說到這裡,秦翌嘆了口氣道:“靈氣是一個好東西,但是短時間內湧入太多,也是一場災難,這就是靈潮之劫的由來。”

昌平侯聽後,悵然若失道:“長城,人口,原來如此。”

怪不得秦翌即點頭又搖頭呢。

長城要塞是始皇陛下修建的,人口是始皇陛下統一中原後,休養生息恢復的,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始皇陛下都在其中起到了決心性的作用。

他們渭水秦氏背這個鍋,還真的不冤。

“我知道了,謝謝你了,秦翌。”

昌平侯對秦翌道完謝後,落寞的離開了。

他們渭水秦氏多年的堅持,多年的執念,終於有了結果,昌平侯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哭。

不過,若不是秦翌,若不是秦翌出身於渭水秦氏,若是其它人破解了靈潮之秘,那他們渭水秦氏,可就真的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好在,是秦翌發現了,秦翌發現了之後,述說的時候,有意的避開了這一點。

而就算其它人發現了,確認了,因為秦翌終結了靈潮之劫的原因,也不會再當眾的提及了。

這件事,算是過了。

結果,應該是最好的結果了,可是,不知為何,昌平侯心中卻非常的難受。

秦翌望著昌平侯離開的背影,眼神變得深邃,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呢喃道:“始皇陛下,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太巧了。

可惜,有關始皇帝的記載,並不多,就算是渭水秦氏也沒有多少。

當年的第一場靈潮之劫,發生的太突然了。

整個洛京,當時都已經攻破,無數典籍,無數傳承,無數記載,都泯滅在了那一場浩劫之中。

歷史的真相,已經很難再還原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