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戰有何懼(第一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遼東又遣人來了。”

陳壽揉著額頭,頭也不抬,問道:“又來要錢?”

黃真嘆了口氣,無奈地攤手道:“正是。”

陳壽胸中一股鬱氣上躥下跳,這遼東三天兩頭派人入京要錢、要糧。

其實大家都知道,遼東的賦稅根本不上交國庫,都是他們自己留用了。

朝廷沒向他們索要就不錯了,他們還好意思來要錢,遼東那地方物產十分豐富,還和海外有貿易往來,說不定比大齊朝廷還富有。

絕對不能慣他們這個毛病,陳壽閉目沉思,如何才能把這塊狗皮膏藥給揭了。

若是不滿足他們,搞不好能和蒙古人聯合一下,一道南下。

朝廷對於遼東的掌控力,遠遠不如西涼,簡直就是一個化外之國。

如今遼東名義上掌權的是平盧節度使吳麟,實際上則是當地的豪強共同做主。

他們的利益是相同的,在遼、齊之間左右逢源,今日去室韋、渤海等地捉幾個奴隸,明天來大齊敲一筆橫財,日子不知道過得多滋潤。

“這次他們要多少?”

“白銀二十萬兩,稻米十萬石。”

砰的一聲,陳壽將桌子拍的嗡嗡響,桌上的茶杯跳了一下,摔在地板上。

“狼子野心,久後必反,我若是再給他們一粒米,都算是資敵。”

黃真憂心忡忡,問道:“那我們該如何回覆?”

“就說讓吳麟來一趟汴梁,向陛下說明,糧食和白銀作什麼用途,而賦稅又進了誰的口袋。”

陳壽聲音有些陰冷,黃真大白天的打了個冷顫,追問道:“忠勇侯,若是遼人翻臉...”

“他們翻臉是遲早的事,我剛才默默算了一下,他們的胃口太大了,要是用這些錢糧來拖延他們的造反時間,並不划算。要是一味的退縮忍讓,不就成了梁仲秋了麼。老黃,咱們也無需太過懦弱,汴梁如今可堪一站!”

這話說的擲地有聲,黃真心潮澎湃,以前汴梁的力量就是禁軍和忠勇侯的私兵,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忠勇侯的背後是西涼。

遼東鐵騎,威名顯赫,但是戰績不顯。真要是對上西涼大馬,勝負尚在模稜之中,吳麟未必有這個膽子,在群雄之前,第一個舉旗造反。

“忠勇侯有這個底氣,我們還有什麼好顧忌的,下官這就去回覆他們。”

黃真退出水榭之後,陳壽站起身來,心情有些煩躁。

走到欄杆處,憑欄遠眺,滿園嫩枝綠葉,春風一吹帶著泥土的味道。

“春天來了...”

---

應州府,人心惶惶。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一個驚人訊息就飛快的流傳開來。轉眼間這個邊陲重鎮每個角落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茶坊酒肆,官衙吏房,街頭巷尾,全都在傳言,在議論,在驚惶,在盤算,在觀望。

蒙古大汗合不勒,正在聚合草原七十二部的漢子,準備南下入侵大齊。

已經有富人,收拾行裝,將家業交給下人,逃到中原去了。

蒙古人近些年自相殘殺,正在慢慢完成血腥的統一,合不勒的汗位,在他殺掉了幾乎所有的對手之後,已經相當穩固。

再加上契丹的冊封,蒙古草原的這些部落,在經歷這些年的兼併之後,終於有了自己的汗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蒙古人的兇殘在邊關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他們和契丹人不一樣,幾乎是殺戮的代名詞。

以前的時候,契丹人南下打草谷,搶夠了就走,最多殺幾個人掠奪幾個奴隸。

但是蒙古人一旦南下,勢必要將所到之處,殺得乾乾淨淨,然後放把火才走。

以往契丹和大齊互市的城鎮,算是邊關比較繁華的所在,雙方各自剋制,幾乎不在互市城鎮發生任何摩擦。

但是蒙古人崛起之後,這些城鎮就成了他們劫掠的重災區,現在是遍地灰燼,杳無人煙,赤地千里。

如今這些地方,全被李欣修築起工事來,持續了一冬的漫天大雪終於停了下來,陽光從四下險峻的山嶺頭頂探出來,照在蒼頭河的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天氣還是冷得邪乎,幾騎十幾騎的人馬在大同四下沿著蒼頭河河谷穿梭往來。馬上甲士都凍得有點縮頭縮腦,人馬都噴吐著長長的白氣。

無數的民夫,正在河面上,藉著冰層推著一些大石塊。遠處的堡寨上空,傳來大旗在寒風中獵獵舞動的聲音,山寫著一個‘齊’字。

應州府囊括了大同,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征戰不斷。民風素悍,弓馬嫻熟,百姓們每次被侵犯,雖然有組織的抵抗難以做到,但是不讓那些韃子輕易作踐,進行有力的還擊,不過就是牙一咬的事情!

作為沒有組織起來的百姓,能做到的也就是這一步。沒到萬不得已的時侯,誰也不會想要拼了這條性命。不管是契丹韃子還是蒙古韃子,要是騎到頭上,也有不少人不願甘心就戮。

但是官府呢?官兵呢?每一次的韃子犯邊,都不見官兵的身影,甚至韃子走後,那些蜂擁而至的官兵,還會再搜刮一遍地皮。

他們也是漢人,比韃子瞭解百姓,往往能把藏起來躲過了韃子的百姓驅趕出來,搶奪財物,奸1淫1婦女,殺良冒功。

這次據說來了一個西涼的少將軍,在和羌人作戰時候,未嘗一敗。應州多少的百姓,都等著看他到底如何,會不會真像傳說中那麼厲害,還是說又是一個“大齊武將”。

一陣馬蹄聲傳來,在冰凍的路面上,發出清脆的聲音。牆頭上百姓們好奇的探頭探腦,想弄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只見遠處,一群騎兵,簇擁著一個青年將軍過來。

他登高遠眺,指指點點,隨著他的手勢,身邊的親兵揮舞令旗,在他們身後,大隊人馬根據令旗,各自有序地進到堡寨中。

李欣真要和蒙古人打了?

所有百姓都抱在一塊,歡呼起來。

若是有人從中組織調動,統一指揮,那些韃子有什麼好怕的。

他們是人人皆兵,難道俺們應州大同的漢兒,就不是了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日日生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