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新的身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南極洲,位於達恩利角附近的水下洞庫,其格局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船塢都有所不同。

整個洞庫呈現為一條直線,從水底到洞庫最頂端,約60米的高度,大抵是用3個20米直徑的圓柱組合,然後削掉一些凸出部分而成。

洞庫內部像衛生間裝修一樣,做了乾溼分離,一段為幹船塢,一段為碼頭。

此時的幹船塢中,一艘巨大的黑色潛艇正躺在其中,準備下水,接受海洋的洗禮。

這艘潛艇的設定集可以說是傾注了姜沫數十年軍迷生涯中的所有知識積累,真的一滴都沒有了。

然後在系統的最佳化下改進而來。

系統出品,必屬精品!

這艘潛艇採用拉長的水滴型構型,耐壓殼直徑15米,長90米,長寬比為6比1,接近標準水滴型。

沒錯,它沒有採用最初設想的細長構型,而是採用了更為緊湊的短粗結構,細長構型雖然有利於提高最高航速,但是不可避免的會降低機動性能。

這樣的短板,系統怎麼可能容忍。

潛艇內部有一個較短的耐壓殼體,裡面被分成了前後兩個區域。

耐壓殼前部為核心艙,裡面安裝著一臺超級計算機,以及支援超級計算機執行所需的冷卻等輔助裝置,所有傳感器獲取得到的資料都會被傳輸回這裡進行處理。

潛艇自身執行狀態,各種雷達、聲吶獲取的可疑接觸,在被計算機進行分類處理,標定威脅等級之後,提交給姜沫進行決策,隨後姜沫的決策資訊會透過計算機下達給船上的所有子系統,這些系統將按照姜沫的意志採取對應的舉措,以應對各類威脅。

耐壓殼後部為主機艙,這裡安裝的可以簡單的看做是一座“小型核電站”。

使用一臺基於哥倫比亞號核潛艇所裝備的S9G壓水式核反應堆改進而來的一體化核反應堆,新的反應堆,結構更緊湊,熱效率更高,輸出功率也更為強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全艇採用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反應堆燒開水產生的蒸汽推動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然後電力會透過配電裝置進行統一管理,根據戰術需要為推進電機、探測裝置、武器系統分配電力。

不再使用蒸汽輪機和傳動軸,而是直接使用了無軸泵噴推進系統。

武器系統更是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由於姜沫可以直接從系統倉庫中將武器直接放入相應的發射管裝置之中,所以備彈什麼的就不需要了,甚至激進一點的話,發射管系統都可以不要。

但考慮到不同武器的發射往往需要特定的初始條件,最終還是裝備兩種發射管系統。

一種是用於超空泡魚雷發射的水平發射管,數量共計10具,安裝於艇首附近。

耐壓殼前後方各安裝有6具直徑3米的垂直導彈發射裝置,這些裝置最大可以容納一枚三叉戟2型導彈規格的潛射彈道導彈,此外還可以容納多枚巡航導彈、防空導彈,甚至可以容納無人機和無人潛航器。

但是姜沫覺得容納無人機和無人潛航器屬於錦上添花,自己完全可以直接把無人潛航器或者無人機從系統倉庫中釋放,執行完任務之後,再回收回系統倉庫。

雖然不太清楚倉庫有沒有容納極限,但是至少現在沒有,能卡系統bug,為什麼不用。

在新身體製造完成,從幹船塢進入海洋的那一刻。

姜沫終於拿到了系統的提示信息。

【LV1第二階段任務完成…】

【任務獎勵發放中…】

【普通思維核心圖紙已存入資料庫…】

【LV1系統資料庫已開放許可權…】

【系統升級中……】

額,系統又要升級了麼,這是完成一次大任務就升級一次麼,那看來這次升級完,估計系統任務要到LV2了。

希望LV2任務不要太奇葩就行,難點無所謂,姜沫不怕困難,他怕的是任務不符合他的三觀。

在等待系統更新的過程中,姜沫開始操縱新身體進行各項測試。

最大航速60節,最大潛深3000米,工作下潛深度2000米,這樣的資料可以讓姜沫在面對任何水面艦艇和核潛艇的時候,佔盡優勢。

即使面對各種反潛機和反潛直升機,也至少有不被發現的把握,如果對方在自己的攻擊距離以內,那還可以用防空導彈給這些飛機來一下,翻身做主人不是夢。

到了這個程度,即使強敵出動艦隊來圍攻自己,自己只需要先往水下3000米處一潛,然後強敵就只能乾瞪眼了,看得到,打不到,欸,就很生氣。

而姜沫則可以從容的將這些船的螺旋槳沒收,給它們都打斷腿,那強敵估計就只能棄船保平安了。

感覺自己已經快要天下無敵了,就是探測距離還是個硬傷。

希望這次系統升級,這一塊能夠加強一些。

小心的操縱著新的身體在水下輾轉騰挪,詳細的測試了船上的裝置執行情況,所有裝置都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嘎嘎新,很棒。

在簡單的測試了自己的新身體之後,姜沫將關注點轉移到了這次任務所獲得的獎勵上來。

這次所獲得的獎勵主要有兩個,一是獲得思維核心的圖紙,這個東西的意義,姜沫覺得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這不光意味著姜沫可以出多件復活甲,還可以將核心作為中繼站,用來進行一定距離的空間跳躍。

將來我一定要把這東西鋪滿整個星球!

雖然思維在核心之間的傳遞距離有限,不過10千米的水平,但是數據流卻不受此限制,10公里距離內,不同的思維核心可以透過特定的協議進行資訊聯通和交換,堪稱系統版LINK數據鏈系統。

這樣的能力提升,不用說,以後可以操作的空間會大很多,蟲群、分布式計算,隨便一想就有一大堆用法。

至於LV1資料庫使用許可權,這是一個讓姜沫非常眼熱的獎勵。

為什麼大家都幻想著得到系統,那還不是因為想要從系統那裡薅到一些黑科技。

這個資料庫許可權感覺應該就是這方面的應用。

可是開啟之後,姜沫就有點傻眼了。

沒有鋼鐵俠,沒有液態金屬奈米終結者,也沒有行星發動機。

這個資料庫並沒有給姜沫提供什麼黑科技圖紙,只提供了設計和最佳化兩個功能。

這也算是使用許可權?也對,這也算。

對那些網際網路公司來說,特定功能收費不是天經地義的麼。

所以你們果然是搞網際網路的麼~

設計這個功能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姜沫可以自己設計東西,然後交由系統進行製造,這個功能對姜沫來說,還是很急需的,比如他就很就想給他的思維核心設計一把椅子,作為潛艇艇長,怎麼能總坐在地板上呢,對吧,太影響自己的形象了。

至於最佳化功能,則是在已有圖紙的基礎上進行效能最佳化,這個就很厲害了,比如:如果有一臺初始探測距離為10公里的雷達,最佳化到探測距離為30公里,這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提升了,可以極大的增強姜沫的戰鬥力。

最佳化功能就是幹這個的。

看著系統新提供的資料庫功能,姜沫覺得下一階段的目標大機率是要自己設計和最佳化各種裝備,然後攢一個更牛掰的身軀了。

我已經看穿了你的套路~

在姜沫瞎想的時候,系統已完成更新的提示來了。

【系統升級已完成,當前版本,機械飛昇系統正式版2.0 Beta】

所以你們的程式設計師一定要用beta這個詞麼。

這怎麼讓人放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