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土品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邊趙導陪著陳老板閒聊,那邊劇組很快就已經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王導的招呼聲中,婭婭和林源趕緊就位,

趙導繼續給陳陽介紹,“婭婭飾演的角色叫雷蕾,是一個網路小說家,也是一位富家女,……”

在同聲講解下,婭婭穿著一身簡單的T恤牛仔褲,清爽利落地從遊戲室裡走了出來,差點踢到蹲在門口,滿臉何去何從的林源,

“小孩兒,蹲這兒幹嗎,無家可歸呀?”

“有家不想歸。”

“問題少女?”

“問題家長。”

雷蕾樂了:“學生吧?”

霹靂點頭:“你呢?”

“什麼都幹,剛寫完小說。”

“不像啊。”

“那你覺得寫小說的該什麼樣啊?”

“最起碼戴眼鏡。”

“戴了,隱形的。”

“打扮也不像。”

“我打扮像幹什麼的?”

“四不像。”

雷蕾又樂了:“小孩兒挺逗!我叫雷蕾,你呢?”

“李霹靂。”

“名字夠酷,咱倆加一塊更酷兒,雷靂!”

直到這時,林源飾演的李霹靂,才第一次樂了。

“甭管問題誰,你今晚打算露宿街頭?”

“沒打算,一會兒找個四星酒店住。”

“要不我帶你去個地方,保證比酒店好,絕對四星以上。”

……

然後呢,李霹靂就跟著雷蕾走了!

原本的劇情,陳陽已經記不太清,所以看到這一幕挺驚訝的,“她就這樣跟陌生人回家啦?”

正常情況下,沒人會隨隨便便就跟著陌生人走的吧,就一點安全意識都沒有?

那邊王導正喊著,“婭婭表現不錯啊,保持狀態,小源,再找點叛逆的感覺,就愛答不理的那種,明白嗎?”

林源立刻微微鞠躬點頭,“明白了導演,不好意思,給我兩分鍾。”

“好,”王導打了個手勢,“各部門準備,兩分鍾後再來一條。”

這邊趙導在給陳老板解釋,“是這樣,霹靂呢,十六歲就被父母流放海外了,生活比較西化,對夜宿陌生人家裡完全沒有阻礙,所以這個是很合理的!”

“哦,”

陳老板似懂非懂地眨眨眼,

所以,西方的小孩兒,都會隨便跟陌生人回家的嗎?

就在這時,身後的喬光輝將他的手機遞了過來,“陳總,您的私人手機。”

“哦,好,”

陳陽順手接過來看了一眼,就是一條短信息,

問題是,這條簡訊是大姑爹發來的,不禁微微一怔,

話說,兩輩子加起來,這還是大姑爹頭一回給他發短信吧。

鄒蓉在他身邊,看到他的臉色,不覺有點奇怪,“怎麼啦?”

如果是工作電話,她肯定不會問,但私人電話就不一樣了,不管是老公的親戚還是朋友,就沒有她不認識的。

陳陽笑了笑,“沒事,大姑爹說要回去,跟我打聲招呼。”

鄒蓉不解地眨眨眼睛,“還不到一個星期,奧運會就閉幕了,這麼著急走幹嘛?”

陳陽聳聳肩,“不知道,待會兒去看看就知道了。”

人是他帶來北金的,所以大姑爹要走,才會給他發資訊知會一聲,

現在人家要回去,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於情於理,陳陽都該去看看。

那邊很快就進行第二次拍攝,

陳陽看了一眼,轉身對著趙導笑道,“趙導,不好意思,我這臨時有點事,要先告辭了。”

“喲,”

趙導微微一愣,“您不看啦?”

“不看了,”

陳陽哈哈笑道,“我這看著看著,都把自己給看到鏡頭裡去了,也算過了把癮,夠了,

我們婭婭就麻煩你多費心,回頭有空,咱們一塊兒聚聚。”

“行行行,”

什麼聚聚的話,趙導也沒當真,反而愈發肯定,陳老板今天就是為了自家藝人來的,

轉頭看了正在演戲的婭婭一眼,才對著陳老板說道,“人在我這兒,您儘管放心,您貴人多忙,我就不多留了,回頭有需要,招呼一聲就成。”

陳陽客氣地跟他握了握手,又同劉洪波和夏雨蒙簡單交代兩句,便在保鏢的護送下離開。

……

半個小時後,車子到達四季酒店,

樓上房間裡,陳陽和鄒蓉進來的時候,大姑一家也才剛回來,正準備收拾東西。

見到陳陽過來,大姑爹還愣了一下,隨即笑道,“你怎麼還過來了?我這又沒事,收拾好東西自己走就行。”

大姑將包擱到床上,正往裡面裝東西,蘇小雅顛顛地跑過來,先是衝鄒蓉甜甜一笑,“嫂子好!”

然後對著陳陽臉色一垮,嘴巴嘟得能掛三斤肉,“鍋鍋……”

陳陽一把推開她的腦袋,對著大姑爹笑了笑,“剛好現在沒事,就過來看看,”

說著還看了看大姑和小雅,“這是都要回去啊?”

“是啊,”

大姑忙著收拾行李,蘇小雅則撇著嘴,去隔壁房間收拾東西,

大姑爹就請陳陽坐著聊,還給他和鄒蓉拿了兩瓶水,

“我跟人定了一批雞苗,這兩天剛好孵化出來,得趕回去收貨,還要趕緊發下去,

然後小雅馬上就上高三,他們班其他同學都已經開始上課了,就她還在外面玩,乾脆就跟我一起回去上學。”

“哦,”

陳陽恍然地點點頭,

大姑爹和蘇小雅都回了,大姑肯定不會在這裡待著,跟著回去是必然選擇,

弄不好,小姑和徐雅麗也會跟著一起走。

隨即問道,“車票買了嗎,要不要我來安排?”

“買了買了,”

大姑爹坐在床頭上,笑道,“請旅行社的導遊幫忙買的,一共買了五張軟臥,你小姑和雅麗也跟我們一起走。”

果然,這兩個丫頭估計又得鬱悶上好幾天,

不過票都已經買了,木以成舟,躲不過咯,難怪那丫頭剛才一直嘟著嘴。

陳陽笑了笑,隨後說道,“您買小雞,是打算辦個養雞場?”

大姑爹專門給汪阿姨生鮮公司供應雞蛋,養殖蛋和土雞蛋都有,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找別人去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跟人訂購小雞,多半是想賺更多吧,這也算是拓展業務鏈了,

只不過,養雞場的活可不輕鬆,就算可以請人打理,也會更費心思,

這可不像大姑爹安於平淡的性格,

難不成是吸取了之前被人追債的教訓,也變得勇於進取了?

但大姑爹的回答,很是出乎他的意料,

“嗨,我光是收蛋都收不過來,還辦什麼養雞場啊,”

大姑爹靠在床頭,兩手撐在膝蓋上,跟個老幹部似的四平八穩,慢悠悠地說道,

“這不是前段時間,你老表楊勇跟我說了好幾回,希望能多收點土雞蛋嗎,我這是解決土雞蛋的問題呢。”

“啊?”

陳陽頓時愣了,不解地問道,“土雞蛋?這跟訂購小雞有什麼關係,讓農戶多養雞不就行了?”

“不是這麼簡單滴!”

說到這方面的事,大姑爹跟換了個人似的,顯得非常自信,“土雞蛋,關鍵就在這個土字上面,

這個土字呢,又有兩層意思,一個是養殖方式,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要用傳統散養的方式去養,頂多給雞子撒點穀子,讓雞儘量吃蟲子青菜,飼料之類的東西,是能不加就儘量不要加,

不過,單純的傳統散養,也下不出正宗的土雞蛋來!”

聽到這話,陳陽不禁瞪大眼睛,“那還要什麼?”

不僅是他,就連坐在旁邊的鄒蓉也滿臉好奇,“可是我聽人說,家裡散養,不用飼料的雞蛋就是土雞蛋,難道這還不是嗎?”

“當然不是,”

大姑爹傲然地搖了搖頭,說道,“除了這個,土的第二層意思,就是要土種!”

土種?

陳陽眉頭微微皺起,若有所思地說道,“您的意思,是一定要本土雞種?”

大姑爹笑著搖搖頭,“這話對,卻不完全對,”

在陳陽和鄒蓉疑惑的目光中,大姑爹笑道,“要說本土雞種,光是我國就有上百種,比較常見的也有幾十種,

比如最出名的清遠麻雞,惠陽鬍鬚雞,廣西的絲毛烏骨雞,海南的文昌雞,這些都是全國聞名的雞種,也都算是本土雞種,

只不過,這些雞都是肉雞,要說蛋雞的話,也很多,比如東鄉綠殼蛋雞,就是很有特色的蛋雞,

另外,現在還有很多蛋雞,都是人工培育雜交出來的,肉不好吃,但是產蛋量高,蛋個頭也大,市面上常見的雞蛋就是這種,

而我們常說的土雞蛋,卻又是另外一個雞種,唯有這種雞下的蛋,才是味道最正的土雞蛋!”

陳陽眼珠一轉,帶著幾分回憶,說道,“是不是,就是我們小時候,奶奶養的那種雞?”

在他有點模糊的記憶中,小時候家裡住在紅星廠的老宿舍房裡,那時候爺爺奶奶都還在,只是已經退休,兩位老人家就養了好幾只雞,

他記得,爺爺好像還會做木工活,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四四方方很漂亮的雞窩,

就是下面是木板鋪著稻草,四周則是木柵欄,還有個能避雨的屋頂,

當時雞窩做好之後,他還趁著爺爺奶奶不注意,鑽進去睡了一覺,

呃,別說,那裡面睡著還挺舒服的,

就是後來一頓竹筍炒肉,屁股有點疼。

就在陳陽陷入回憶的時候,大姑在一旁笑道,“你還記得奶奶養的雞啊,

你是不知道,那個時候,你奶奶就最喜歡你,那幾隻雞也是專門給你養的,除了小雅和雅麗兩人能沾點光,偶爾吃個雞蛋,其他人是想都別想!”

陳陽聽了,不禁咧嘴尬笑,

這事兒他還真記得,

那時候小屁孩兒,什麼都不懂,除了知道護著兩個妹妹,其他任何人都別想碰他的雞蛋,

爺爺奶奶也是護犢子的,除非是自己點頭同意,否則誰也別想吃一口!

回想起來,兩位老人家都已經離開十來年了。

陳陽打了個恍惚,對面大姑爹笑著說道,“對,就是你奶奶養的那種雞,

其實啊,從產肉量和產蛋量,這兩個核心指標來說,這種土雞都不佔優勢,本身個頭就小,一隻雞炒不出兩碗肉,下的蛋個頭也不大,

尤其是產蛋量,五百日齡的雞,平均產蛋量才一百二到一百三十枚,遠遠不如那些高產量蛋雞,

不僅數量不夠,在營養方面,也只能說普普通通,跟綠殼蛋雞那種比都不能比,

所以啊,不管是哪裡的養殖戶,都不愛養這種土雞,也就只有一些本地農戶還在散養,而且也是準備給自己吃的,

但是,就偏偏是這種土雞下的蛋最香,也只有這種土雞的蛋,才是最最正宗的土雞蛋!

不僅蛋香,這種雞的肉也香,是那種土香土香的香,不管你其他雞的肉再嫩再好吃,或是再勁道,也比不過這種土雞的香味!”

大姑爹說著說著,就習慣性地端起手邊的茶杯,慢條斯理地喝了一口,才繼續說道,

“土雞蛋之所以少,主要跟養殖方式有關,小農經濟在規模化養殖面前,本來就沒有優勢,更不用說最正宗的土雞蛋,還需要這種快被淘汰乾淨的雞種,

我給汪阿姨公司供貨,品質是關鍵,

別人我管不到,反正,只要是我經手的東西,就一定要合格,

所以楊勇說要土雞蛋,這東西不是說有就有的,哪怕人家農戶肯去養,現在他們也不容易買到這種雞苗,

我也是託人找關係,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還在孵化這種土雞的老養殖戶,又費了不少功夫,才攢夠一批雞蛋來孵化,

這次的是算是第一批,不過有了第一次,後面的就好說了,

而且現在西江縣又在搞生態農業,如果發展順利,以後養這種土雞的農戶也會越來越多,到時候就不怕沒土雞蛋了!”

聽完這番話,陳陽和鄒蓉才恍然,

沒想到一個土雞蛋,背後竟然還有那麼多講究,

歪著頭想了想,鄒蓉突然問道,“您平時收了那麼多土雞蛋,難道不能孵化小雞,還需要去找專門的養殖戶?”

大姑爹哈哈笑了笑,說道,“這個原因就比較復雜啦,確實有自己養雞自己孵化的,不過,這種孵化的效率不高,因為有的蛋不一定是種蛋,那種沒有受精的蛋是孵化不出來的,

再一個,農戶散養的土雞數量不會太多,一般的也就十幾只,養的多的有個三五十只就算頂天了,這樣收集種蛋也是個麻煩事,

換成養殖場就不一樣了,他們有專業的技術,種蛋受精率孵化率都高,一批就能孵化成千上萬只雞苗,

要不然,你看二三十年前,家家戶戶都養雞的時候,人家農戶不也一樣要去集市上買雞苗,就是這個道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