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達成協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天,談判繼續,

會議一開始,周縣就首先丟擲交通、人才和供應鏈的解決方案,其內容與陳陽說的幾乎沒有區別,只是更加系統化,明確了各項詳細步驟,並形成具體方案,

從這方面說,縣裡還是有些能人的。

對於這套方案,早有準備的黃珊不置可否,既沒有表示讚賞,也沒有雞蛋裡挑骨頭,只是順勢提出其他要求,

而對於這些東西,昨天晚上周縣就已經從陳陽嘴裡聽到過,當天晚上也和其他領導進行過商討,當即便一口答應下來。

於是,在兩邊次要人員越來越詭異的目光中,黃珊和周縣跟唱雙簧似的,

你先提要求提問題,我給資源給解決方案,然後我再提點小請求,你再同意的時候又追加一點要求,

就這麼反覆幾次,

一整天的時間下來,大麥科技、虹谷資本、恆立地產、創未來幾家公司,分別與西江縣府達成初步合作框架協議,順利得讓黃珊和周縣兩人都有些驚訝,心裡默默念著,對方也太好說話了吧,莫非是陳陽的原因?!

首先,大麥科技入駐西江經濟開發區,在今年內建成至少十條現代化手機生產線,並初步形成生產能力,

對此,西江縣必須保證完成相應的交通運輸、人才供應和配套產業等承諾落實。

其次,虹谷資本旗下的恆立地產公司要求進駐西江,並獲得一定的土地資源,

對此,西江縣表示,將在半年內完成老城區的老廠房、棚戶區和老舊危房改造計劃,恆立地產將至少獲得其中五個改造專案的開發權,

在這裡周縣小小地抖了一下機靈,他沒有按照黃書計說的,給陳陽想要的老城區的地塊,而是主動提出,鑑於老城區專案需要多方協調,沒那麼快落實,可以先提供兩個新城的住宅用地,結果被黃珊毫不客氣地一口吃下,

在有點小心痛的同時,心裡終於確定了陳陽不是在跟這個黃珊唱雙簧,就以陳陽昨天對新城那副嫌棄的樣子,肯要新城區的地塊才怪,

只不過他忘了,如果陳陽提出的農業發展戰略能夠得到實現,那西江縣的新城區,也是大有可為的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三,西江縣誠摯邀請虹谷資本和創未來,利用其資本和管理優勢,對西江縣其他專案進行開發合作,鑑於西江的客觀情況,初步選定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合作項目,後期視情況追加旅遊及其他專案合作。

前面兩個專案,都有詳細的合作協議,這最後一項,就真的只是合作意向,具體落實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創未來以一百萬的象徵性價格,拿下了原來的塑管廠和農機廠,

這兩個工廠雖說在縣城邊上,但一個縣城能有多大,因此依然在老縣城的範圍之內,一邊是臨江大堤,另一邊就緊挨著商業區,走過去要不了十分鐘,

而且塑管廠佔地面積達到兩百多畝,裡面有十幾棟老式磚瓦廠房,只要經過修繕就能使用,足夠創未來在裡面死勁地造,

旁邊的農機廠更大,足足有三百多畝地,不過廠房與塑管廠相當,剩下的都是露天平地,

這也正常,農機廠以前造過拖拉機和農用車的,這些東西當然需要足夠的地方存放,留這麼大的停車場也不奇怪。

簽字、蓋章,交換合同,再簽字、蓋章,

黃珊和周縣各自拿著合同,面帶微笑握手合影,對這個結果,雙方都很滿意!

……

簽訂完協議,黃珊一行人便準備告辭離開,合同是籤了,那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西江縣要抓緊時間修建大麥需要的標準化廠房,落實各項配套承諾,包括與創未來一起籌建職校,另外還有農業產業規劃方案,亂七八糟的事情不要太多,

投資方這邊也好不到哪裡去,大麥工廠落地要管理團隊,籌建創未來西江眾創空間也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恆立要接手地皮開發,虹谷要調配資金,這些事情都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協調,

儘管如此,周縣還是竭力挽留,好歹多住兩天,不然簽完協議就走,會被人說西江待客不周到。

陳陽一想也對,便暗示黃珊多留兩天,順便又考察了一下西江目前唯一能拿出手的葡萄種植園區,以及那個荒廢了十幾年的水庫茶場,

葡萄園區還好,大大小小的種植園雖然沒能連成一片,但總體看上去還算像個樣子,只要政斧能統一協調資源,將這些種植園全部打通,很容易就能形成產業規模,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陪同參觀的周縣也在暗暗自慚,沒想到離開了政斧的規劃,下面的人也能自發做起一條產業。

如果早點來這裡看一看,說不定不需要陳陽的提醒,他也能圍繞這個葡萄園區,打造出一條產業鏈來,別的不說,弄個葡萄酒廠或飲料廠出來也不是多難的事,

還是時間太短根基不深吶。

相比初具規模的葡萄園,另一邊的水庫茶場就有點不堪入目了。

西江本來就沒有那種很著名的風景區,山不高水不闊,水庫所在的這個小山脈,只是一個連綿二三十公里,小得不能再小的土包子而已,進出只有一條坎坷不平的破舊水泥路,

然後十幾年沒有人打理,整個茶場已經成了一片荒野,

車隊開到茶場舊址門口,竟然就沒路了,

幸好旁邊原來有個小村莊還在,在當地村主任的帶領下,考察隊調轉車頭去那個村莊,到了山腳下又下車步行,沿著那個小村莊的泥巴山道爬到山頂,將旁邊山坡上的茶場盡收眼底。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周縣也有點汗顏,但在體制內十幾年,這點臉皮還是有的,便若無其事地介紹,“這個西江水庫是五零年修建的工程,本身是作為防洪蓄水庫修建的,這麼多年過去,到今天依然在發揮蓄水防洪的作用,比如九八洪災,這個水庫就立了大功,

對面那一片就是原來的水庫茶場,利用這個水庫優勢,聽說當年這裡的茶葉品質相當不錯,而且我也找人問過,當年那一批老茶工都還在,有一部分在本地務農,有一部分則去了之江和胡建那邊幫人炒茶,

如果將茶場恢復,把他們找回來,後面的製茶工藝也能順利恢復。”

黃珊輕輕點頭,轉頭看向陳陽,“陳總,你怎麼看?”

陳陽抿抿嘴,指著茶場中間的一塊平地,笑著說道,“如果是我,我就將原來山腳下的制茶廠廢棄,把制茶廠改到那裡,如果不想破壞茶場整體規劃,也可以放到靠水的岸邊,然後修一條木頭棧道連通茶場,

身在茶場中,採茶製茶一條龍,完了在旁邊建幾棟民宿,再開發幾道與茶葉相關的菜餚,每日依山傍水鳥語花香,面對著浩渺煙波,盪舟於湖面,茶香四溢心曠神怡,我能從春天住到冬天!”

黃珊深以為然地緩緩點頭,剛準備說話,這時周縣啪啪啪拍了幾下手,隨後豎起大拇指,對著陳陽說道,“陳總啊,如果您不是老闆,而是在打工的話,我一定會想方設法,把你挖過來!就您這策劃能力,絕了!”

可不是嗎,以前的人辦茶場,就是只是個茶場,到他眼裡,種茶、製茶,再到後期的旅遊全部都考慮進來,有了這樣的長遠規劃,茶場的發展方向自然就清晰許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