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綢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隴右有魯芝、周旨坐鎮,大可無憂了。

楊崢領兵回到姑臧。

各種戰報早已鋪滿了桉牘。

首先是淮南大戰的。

諸葛誕死守壽春,反倒是吳軍與司馬昭大打出手。

不過雙方的體量差距太大,吳軍一直打不開局面。

另一份關於中原的戰報讓楊崢驚訝不已。

在投入文欽部的三萬人、朱異、陸抗部的三萬人之後,孫綝自領五萬人進駐鑊裡。

而司馬昭一座泰山壓頂還不夠,再發青徐兗豫二十萬大軍,再來一座泰山壓頂。

中原實力之雄厚可見一斑。

這場大戰,不算自己與姜維在雍涼的兵力,也不算王昶在荊州的兵力,只算淮南的兵力,相繼有司馬昭四十六萬人,諸葛誕十萬兵力以上,孫綝也投入十一萬大軍。

漢末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毫無爭辯。

赤壁之戰也才二十萬來萬。

淮南二叛也是二十萬左右。

自己與姜維動輒兩三萬的兵力,實在有些上不了檯面了。

也難怪司馬昭要不遺餘力的攻打淮南。

“如今涼州疆域廣大,草原諸部來降,我意擴充牧騎如何?”楊崢實在有些被司馬昭嚇到了。

現在不擴軍,兩三年後,司馬昭一手一座泰山壓頂,自己難免會吃不消。

牧騎就是草原上的府兵,以新歸附的草原部落為主,劃分牧場,戰則為輕騎,不戰則為牧民。

“涼州在籍人口一百一十餘萬,眼下四萬親軍的確捉襟見肘。”杜預同意楊崢的提議。

這一百一十餘萬在籍人口中,漢民也就四十餘萬,其他大部分是羌胡、匈奴、鮮卑。

在籍人口中,羌胡匈奴鮮卑多是奴隸和待歸。

涼州的發展其實是建立在對奴隸的壓榨之上。

其實也是坐在火山口上。

本部族群人口不足,隱患就一直存在。

一直以來,楊崢採取的手段是聯合羌人,壓制匈奴、鮮卑。

漢戶加上羌戶,人口六十餘萬,加上一部分轉化的胡人,楊崢手上核心族群超過七十萬,能壓制住匈奴和鮮卑。

“不過屬下不建議設定牧騎,鮮卑、匈奴非我族類,給其牧場,將來壯大,必定難制,此策後患無窮,軍權不可假手他人。”杜預與其說是勸諫,還不如說是警告。

楊崢一愣,暗道是自己心急了。

漢民羌民設定折衝府沒有關係,漢人服從性強,羌人差不多漢化完成,而且羌人也沒什麼內部傳承。

鮮卑和匈奴就不一樣了,人家以前輝煌過,野性難馴。

一百年後,苻堅的教訓不可謂不慘痛。

萬一楊崢在司馬昭面前跌個跟頭,這些鮮卑、匈奴人會不會反叛?

答桉顯而易見。

南匈奴都漢化兩百多年了,該起兵的時候依舊會起兵。

五胡十六國,想恢復匈奴昔日榮光的勢力大有人在。

杜預道:“將軍若是要擴軍,就大大方方的擴軍,全以親軍名義召入姑臧,諸族混雜,方可防患於未然。”

楊崢一拍腦門,“不錯,要擴軍就大大方方的擴軍!”

隴右豪強差不多都能湊出一萬以上的兵力,優勝劣汰,傷殘老兵退役,把親軍的規模控制在五萬左右。

然後可令周煜在北地、朔方、九原建六個折衝府,尹春在安定建兩個折衝府,周旨在隴右建六個折衝府,兵力上足夠了。

至於新歸附的鮮卑人、匈奴人,還是先讓他們多放幾年的牛羊,漢化完成之後再考慮其他。

不過擴軍要建立在今年的糧食產量、牲畜出欄量之上。

提起擴軍,楊崢就想到了李特的提議。

說給杜預聽。

杜預眼神逐漸明亮起來,“蜀軍這些年國勢日下,段谷一戰,蜀軍士氣跌落谷底,姜維雖舉兵長安城下,沒有兩三年,蜀軍的士氣難以恢復,姜維不知養兵,反而集結兵力攻打陳倉,多日未克,蜀軍身心俱疲,依屬下看,蜀國撐不了幾年。”

現在是甘露二年,公元二百五十七年,而歷史上蜀國滅亡也差不多是在五六年之後。

杜預的判斷還算準確。

陳倉城中一無大將二無重兵,只有一個田章領著五千魏軍死守。

姜維廖化近兩萬人硬是吃不下。

只能以蜀大將軍的軍令,命漢中三萬蜀軍馳援。

兵力差距這麼大,耗費這麼長時間,陳倉城依舊屹立不倒。

以至於連司馬孚都看出蜀軍的虛弱,令司馬望領七千步騎支援。

蜀軍越發困頓。

若是能吞併蜀國,那麼涼州所有的隱患都沒有了。

蜀中人口錢糧可以北上。

蜀中的人才也能彌補涼州的不足。

不過以現在涼州的實力,還是難以完成的。

關鍵司馬家在旁虎視眈眈,他們巴不得涼州和蜀國兩敗俱傷。

“謀蜀,太遙遠了,不可可以讓李特試試。”楊崢一向樂於給年輕人機會。

杜預笑了笑,“詩經有言: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有備才能順應天時。”

楊崢也笑了起來,這句話就是未雨綢繆的典故。

這時堂外孟觀稟報道:“將軍,陳倉有重大訊息傳來!”

“哦?”楊崢精神一振。

莫不是蜀軍攻破陳倉了?

“屬下告退。”杜預識趣道。

九野營的重大訊息一般只能楊崢先看了,然後決定要不要傳達給其他人。

“元凱不必如此,可一同觀之。”

“謝將軍。”杜預也不矯情。

楊崢把情報放在桉幾之上,念了出來,“……我本魏將,司馬父子欺凌曹氏,夷滅肱骨,社稷將傾,人心惶惶,放眼宇內,唯君侯傾力匡扶魏室,末將仰慕已久,今願以陳倉獻與君侯,同舉大義……”

落款是田章!

剛說到陳倉,陳倉就來了……

楊崢與杜預對望了一眼。

“此必是司馬孚的詭計,引誘我軍與姜維爭奪陳倉,擴大裂隙!”長安城下,楊崢就見識過司馬孚的手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人擅長攻心之術。

杜預道:“但也可能是田章真的投降我軍!”

陳倉城的重要母庸多言。

既是漢中的門戶,也是隴右的門戶,向東一步,橫掃扶風郡……

也就是說,拿下陳倉,就不用搞什麼隴山防線了,把此城經營成鐵桶就可以了。

田章在這個時候獻陳倉城,時間上太巧合了。

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若是拿下城牆,姜維一定像吃了蒼蠅一般難受。

到底是詭計,還是田章真心歸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