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名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都督!”郭淮下馬,拱手拜禮。

“拜見都督!”無論雍涼軍還是中軍,全都下拜。

來人正是徵西將軍、假節、雍涼都督夏侯玄。

之前兵敗如山倒,楊崢主要注意力在曹爽身上,沒太在意一身戎甲的夏侯玄,今日觀之,才覺得古書上面如朗日的記載真有其事。

而周圍的刀兵甲士,更襯托了他的氣度。

明帝時,毛皇後弟弟毛曾與夏侯玄同坐,時人評價曰:蒹葭倚玉樹。

見到夏侯玄,楊崢心中的大石才緩緩落地,“武衛營楊崢拜見都督!”

夏侯玄一臉慍色,“不知尊卑,衝撞國家上將,你好大的膽子,來人,重打三十軍棍!”

身後兩名親兵應聲而出。

郭淮神色一動,剛才的冷冽殺氣全都消散,大方道:“此子性情剛毅,臨危不亂,他日必為良將,方才試探爾,何來衝撞之說?淮豈是心胸狹窄之人,都督多慮了。”

楊崢聽後忍不住心中大罵,若夏侯玄晚來片刻,自己的人頭恐怕就要落地了。

夏侯玄瞥了一眼楊崢,“郭將軍大度,然此子不知尊卑禮法,有桀驁之態,若不打磨,終難成大器。”

兩名親兵大步上前,按倒楊崢。

取來軍棍,噼噼啪啪的就打了下來。

楊崢以為是做做樣子,沒想到是真打。

在場的所有人都看著。

夏侯玄還真是大公無私。

不過性命終究是無虞了。

楊崢一聲不吭的挨完三十軍棍,那兩個親兵終究掌握著分寸,雖然疼痛,但沒有傷到骨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可心服?”夏侯玄淡淡的望著楊崢。

“末將知錯,心服口服。”

嚴格說來,夏侯玄並沒有說錯,也沒有做錯,還救了自己命。

更是在敲打、警醒自己。

楊崢又怎會不知好歹?

“郭將軍覺得如何?”夏侯玄溫聲道。

郭淮輕飄飄的掃了一眼楊崢,“都督公正無私,末將佩服。”

夏侯玄點頭道:“中外諸軍皆為大魏柱石,為國征戰,既回返國土,又豈能不入城池?”

郭淮連忙拱手,“都督恕罪,近日城內多有搶掠百姓之事,末將想先讓諸軍在城外整頓,然後入城,別無他意。”

“郭將軍體恤百姓,既然別無他意,那就放開城池如何?此後但有滋擾百姓者,軍法從事。”

“謹遵都督軍令。”

“多謝都督!”被攔在城外的士卒紛紛高呼起來。

幾句話,便安撫了軍心。

儘管夏侯玄在軍略上有所不及,但為人處事公正不阿,無人不服。

郭淮年長他十幾歲,同樣出於世家,但氣度卻多有不及。

名士風範果然非同凡響。

如果執掌權柄的是他,或許曹魏不止淪落他人之手。

入城之後,夏侯玄還以大將軍曹爽的名義,為諸營送來酒食,讓眾人無不感激涕零。

第二日,楊崢以為曹爽會召見自己,忍著未愈的傷痛,將黑光甲刷洗了一遍又一遍,若非這套盔甲,他不知在戰場上死了多少次了。

然而一整天都是雲淡風輕,只有敗兵陸陸續續從秦嶺中撤回。

楊崢還想著曹爽會因為斷後之功,提拔提拔。

這幾天楊崢也想清楚了,手上無權,隨便一個人就能踩死自己。

有了實力,然後才會有選擇的能力。

一連三日,曹爽連面都沒有露過。

楊崢只能安心養傷,與突圍回來的兄弟們吃吃喝喝,倒也逍遙。

除了令狐盛,又新結識了張特、周煜兩個屯長。

一個是河北涿郡人,一個是淮南廬江人。

都是草莽出身,性情爽快,幾碗酒下肚,就有了過命的交情。

到第四日的時候,或許曹爽終於想起了他,派人來召見。

楊崢隨行入見,還未進門,遠遠就嗅到一股酒氣。

進入堂中,曹爽斜躺在軟塌上,醉眼迷離,左擁右抱著兩個美姬,身後一錦帛屏風,上繡猛虎下山之勢,與堂中的靡亂氛圍強烈不洽。

左首鄧颺也擁著美人上下其手。

只有右首夏侯玄蹙眉深座,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君子就是君子,連跪坐都是端端正正的,目不斜視,身邊沒有美姬。

堂中放著一方酒樽,兩個下人持長勺挹酒。

“屬下楊崢拜見大將軍。”

“興雲啊,來來,共飲此杯!”曹爽一揮手,便有人端來漆制耳杯。

長勺熟練的將酒送入杯中。

鄧颺直勾勾的盯著楊崢。

楊崢暗思自己也沒得罪他啊,為何盯著自己不放?

“謝大將軍!”

一口飲下杯中美酒,只覺得這酒雖然醇香,但也有些寡淡。

幾日不見,感覺曹爽又胖了很多。

上次有盔甲遮掩,現在一身寬衣,袒胸露臂,肥肉無處躲藏。

曹爽一雙醉眼上上下下的打量楊崢,“能在萬軍中毫髮無傷殺回,興雲之勇,不在當年虎侯之下。”

虎侯即為猛將許諸,有倒持牛尾拖行百步的神力。

自己幾斤幾兩,還是心中有數的。

若非黑光甲與華鋌劍,還有令狐盛的鼎力相助,恐怕早就成了戰場上的一灘肉泥。

“屬下怎敢與虎侯相比?若非大將軍盔甲寶劍,崢安能生還?”

曹爽輕笑兩聲,“勝而不驕敗而不餒,你這性子倒是頗隨你父。”

一道身影在楊崢腦海中閃過。

事實上,在他混亂的記憶裡,父親並沒有多親密。

與記憶深處那個神秘身影並不重合。

曹爽都這麼說了,看來賞賜也不遠了。

楊崢心中一陣期待。

“可惜當年楊攸跟隨司馬懿伐遼,不然也不會殞命北地。”鄧颺陰仄仄道。

本來堂中氣氛頗為融洽,鄧颺的話如同一陣陰風,頓時讓氣氛凝結起來。

而曹爽的臉也一點一點陰沉。

景初二年,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從洛陽出發,經孤竹,越碣石,三戰三捷,破襄平,斬公孫淵,一舉解決魏國北方大患。

反觀曹爽伐蜀,別說益州,連漢中的邊都沒摸到,損兵折將,十餘大軍,生還才三四萬。

鄧颺此言,毫無疑問是在潑冷水。

“伐遼乃先帝之令,洛陽中軍悉從,楊攸身為武衛營將士,豈能違抗軍令?”夏侯玄冷眼掃了一下鄧颺。

曹爽“咕噥咕噥”喝下一杯酒,旁邊美姬溫順的為其擦去嘴角酒漬。

稍稍沉默之後,曹爽才悠然道:“興雲立了大功,想要何賞賜,但說無妨。”

楊崢心花怒放,等的就是這句話。

正得意間,眼角餘光忽然瞥到鄧颺皮笑肉不笑的臉。

心中隱隱升起不好預感。

上次他這種表情的時候,差點沒把自己坑死。

再看曹爽,表面上一副慵懶醉態的模樣,實則眼角藏著一絲寒芒!

這年頭無權無勢不要緊,但若是不會察言觀色,那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而且鄧颺故意提起父親楊攸與司馬懿,其中似乎頗有隱情。

諸多念頭飛快閃過腦海,連忙單膝跪地,拱手道:“屬下何功之有?全賴大將軍神威方能脫困,賞賜萬萬不敢當,只願在大將軍之側,忝為一親兵足矣!”

別人主動給的和自己去要,性質就變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