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歷史(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為了追尋大道而放棄皇位,以一個修真者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並不奇怪,大道的追求是可以讓人捨棄一切的,更何況在遙遠的那個年代,靈氣充盈,非常適合修煉。

但是,這跟消失的歷史有什麼關係?

藍紫瓊接著說道:“如果秦皇沒死,那為什麼後世記載他駕崩於沙丘?經過我們的調查,以及我們藍家的一些檔案上記載,從秦皇死後到秦王子嬰投降於劉邦這短短的四年,原本充盈的天地靈氣變的極為稀缺,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兩個問題其實我們並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從歷史上記載秦皇駕崩再到秦王子嬰投降於劉邦並非只有短短的四年,因為天地靈氣的消散無論是什麼原因影響的,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短則千年,長則萬年甚至十幾萬年,不可能在短短的四年裡就從靈氣充盈的天地變成荒涼。”

“前輩是意思是歷史上記載的這個時間點其實是有一部分是空白的?”孫行問道。

藍紫瓊點了點頭道:“很有這種可能,而且這種歷史空白應該不止一次,而是從神話時代開始就有了。比如說史前文明,世界上那些至今為止以現代人的手段都不可能建造出來的古代產物,甚至包括一些極為神秘的地方。我們藍家認為,從神話時代,盤古開天闢地之時,到現在至少有一百八十萬年,甚至於更久遠,而這以百萬年記錄的時間卻被壓縮成了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中間有很多很多的年代都不在歷史的記錄之中,我們稱之為消失的歷史!”

聽完了藍紫瓊的講述,孫行陷入的沉思,藍家的這種言論乍聽起來很有道理,可是孫行卻有些不太贊同。先不論歷史真假,只是關於靈氣消散的事情孫行就覺得有些不對勁。藍家的說的沒錯,靈氣的消散是一個環境問題,一個靈氣充盈的地方很有可能經過漫長的歲月變遷和其他的一些因素導致靈氣變的匱乏,但是地球的情況似乎並不是那麼一回事,這裡的天地規則異常古怪,似乎是被人動了手腳。雖然這種事情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但地球的天地規則確實是這樣的。這應該是導致靈氣匱乏的根本原因,如果是人為的改變了天地規則,那麼天地靈氣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變的匱乏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甚至與幾個月或是一兩年的功夫就能變成現在這樣子。

至於華夏的神話時代,孫行是一直保持懷疑態度的。這些故事他在燕京大學的圖書館中都有讀過,像是盤古開天闢地,他前面說的是天地混沌,那樣的話指的應該是整個宇宙,再不濟也應該是一片空間。可給孫行的感覺,這個盤古開闢的天地應該指的是地球,可地球卻現如今已經存在四十幾億年了,就算按照藍家所說,那盤古是一百八十萬年前的人物,那他開天闢地的時間也是不符合邏輯的。

再說女媧補天造人。孫行沒有見過五彩神石,不知道這個東西是否存在,也不知道所謂的補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所以並不能肯定這件事的真假。但是關於造人一說,締造生命需要的是天道之力,特別是帶有靈智的生物,必須要有強大的天道之力才可以締造,否則就算有能締造出來,也會被天道規則瞬間毀滅。也就是說,除非這個女媧擁有天道之力,否則是不可能造人的。可是擁有天道之力的人跟天道還有什麼區別,可是在一片空間當中是不可能出現兩種天道力量的,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原有的天道不能將新出現的天道摧毀,那麼這片空間就會天崩地裂,所以這應該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有一點孫行是承認的,那就是華夏的歷史應該是有一部分被掩蓋了。

神話時代的諸神如果是存在的,那麼他們現在何處,傳說中的古聖先賢命運如何,一些歷史背後的真像究竟是什麼,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是未解之謎。

“前輩的言論真是令晚輩大開眼界。”孫行感嘆了一聲,他對藍家的這種言論有些不贊同,但也不算完全否定,所以並不想過多的評論。只是說了這麼多,這藍家到底想跟他商討什麼事情?

這時,藍華開口說道:“這些都只是我們藍家推斷出來的,不過祖上遺留下的這些資料是有目的,在這些記載當中,有很多次都出現了一個地方,包括也學古文裡面也多次提到這個地方,甚至有些文中還提到昔日秦皇駕崩後,有人於這個地方的關口看到過秦皇的身影,不過當時已經不是秦朝天下了,所以即便看到了,也只是當作相似的人,不敢胡言亂語。”

“這是什麼地方?”聽到藍華的話,孫行不禁好奇了起來。

藍華說道:“這個地方的名字叫函谷關。”

聽到函谷關這三個字,孫行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儲物戒指中的羊皮紙地圖,這張地圖正是函谷關的地圖。自上次從靈散門回來後,孫行一直都想去函谷關看看,可是緊接便是天門山的大比,然後便一直在忙雲蹤島的事情,去函谷關的事情就暫時被擱置了下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據傳說老子當年倒騎青牛去函谷關,留下《道德經》後西出函谷關就此不見。有人說他出關後馬上掉頭,沿虢國古道,從靈寶、盧氏輾轉至欒川隱居。也有人說他最後落腳洛寧,並在此病死,安葬此地。還有人說他去了印度,而最為流傳的說法是老子寫《道德經》的時候感悟了天地大道,寫完後出關,駕雲西去成仙。

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老子西出函谷關後究竟去了哪裡,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

而現在,藍家的人說在古籍上有記載,當年有人在函谷關看到過秦皇,難不成秦皇也去了函谷關?不過他為什麼要去那個地方?而且不僅是秦皇,如果按照藍家所說,似乎歷史上有很多人都去了函谷關,這僅僅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