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專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根據以往的慣例,文賽最優秀的作品將會登上《當代》雜誌。不要以為這篇文章一定就是總冠軍的作品。

多達六輪的賽制,耗時一個月之久。中間出現意外的可能性很大。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走到最後。

也許你實力特別強大,甚至在前三輪拿到過第一名。但萬一哪一輪出現失誤就會被刷下去,無緣最後的總冠軍。

鑑於這種情況,《當代》會在文賽結束後把第一輪到最後一輪所有榜單上的作品集中篩選,確保被刊登的是本屆最優秀的作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樣做卻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總冠軍就失去了意義。大家參加文賽一半目的是想藉助在這個平臺打響名聲,另一半目的就是奔著《當代》去的。

千辛萬苦殺到最後一輪拿到冠軍,卻被一個前兩輪就被刷下去的人搶去了風頭,那豈不是太尷尬。

能走到最後一輪的,必然是擁有真材實料實力強橫的人。這樣的人,只要中途不出什麼意外,絕對會成為文壇的一大支柱。就這樣把他拋到一邊並不公平。

但他們也不敢輕易就把一個文學賽事的冠軍收錄進有‘史庫’之稱的雜誌。國內文學賽事那麼多,這麼做只會招來眾多反對。

直到後來文賽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文壇第一賽事。《當代》才藉機改變了策略。除了採用最優秀的文章之外,還會對總冠軍進行一次專訪。

而今天正是《當代》雜誌對朱子清進行專訪的日子。

“ok,ok,就這個姿勢。”

接著就是一陣‘咔嚓’‘咔嚓’的相機響聲。

“……把手再往下放一,頭往左轉六十度。好的就是這樣,然後微微上仰……好的就是這樣。”

又是一陣相機拍照的‘咔嚓’聲想起。

“好了。就這樣。”攝像師把全部照片看了一遍,做了一個ok的手勢道。

“終於好了。”朱子清剛才還挺得筆直的肩膀一下塌了下來:“拍照真不是一個輕鬆的活。”

“習慣就好。一般拍照不會這麼麻煩的,這一次你的照片會當作本年度《當代》的封面。所以才這麼費勁。”坐在一邊的一位三十多歲,給人精明幹練感覺的女性道。她就是《當代》雜誌派來的帶隊主編名叫付薈竹。

據她,因為朱子清以六輪第一奪冠創造了奇蹟,再加上他是今年文壇風頭最勁的作家。《當代》雜誌最終選擇他作為今年年終版本的封面人物。

對於這種好事。朱子清自然是喜聞樂見的。心甘情願的被攝像師捯飭了大半天。

“還好,終於拍完了。”朱子清來到付薈竹旁邊坐下,喝了口水道。

“可以開始採訪了嗎?”付薈竹抿嘴一笑,然後臉上的表情一秒鐘就變成了職業化笑容,迅速的進入角色。

“可以。”對於這種變臉的能力,朱子清是歎為觀止的。反正他是做不來。

“獲得了最後的冠軍,不知道你有什麼感想?”第一個問題她並沒有問什麼刁鑽的問題,而是問出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很激動,很興奮。投稿的時候純粹是抱著鬧著玩的心態。別冠軍。我過第一輪都沒想過。哪知道結果給了我這麼大一個驚喜。”朱子清開始睜著眼瞎話。

“何止如此,你給整個文壇都帶來了驚喜。那能談一下當初你為什麼要給文賽投稿嗎?或者,是什麼促使了你給文賽投稿。”

“鬧著玩,真的是鬧著玩。那時候我才只是寫了一部童話故事的文壇新人,根本就沒想過要參加文賽。有一天我們老師文賽和新概念作文大賽開通徵稿渠道,鼓勵我們投稿。我們很多同學都投了稿,我也試著寫了一篇。”

“為什麼投給了文賽?按照一般情況,高中生應該更青睞新概念作文大賽才對。”

“當時想著反正也過不了。投給誰都一樣。文賽號稱全民性質的,關注的人更多。乾脆就投給它好了。然後就投給了文賽。”

“沒想到居然過了,還獲得第一名。當時你看到第一輪第一名的時候想的是什麼?”

“評委看錯了吧?難道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我?當訊息最後確認的時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是真的。”

“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換成是我也會不敢相信。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你居然以六輪第一拿到了總冠軍,創造了文賽的歷史。”付薈竹讚歎道:

“六部作品,你最喜歡哪一步?又是哪一部可以登上《時代》。”

“我最喜歡的當然是《致橡樹》。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對愛情的幻想。這首詩就是我對愛情的期待。”

這次朱子清倒不是在謊,他是真的希望能找到一份這樣的感情。前世庸庸碌碌二十多年都沒找到,哪知道來了這個世界沒多久就碰到了。

“至於哪一步能登上《時代》,我覺得應該是《變形記》。並不是它就一定比其它五部強,而是它更貼近現實。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不過要我最想讓哪一部登上《時代》。那非《陽關雪》莫屬。”

“哦!為什麼?”付薈竹好奇的問道。

這六部作品裡,她反而認為《陽關雪》是最不起眼的那一部。現在聽原作者這麼,好奇心頓時就被勾了起來。難道這部作品裡還有什麼我沒看出來的蹊蹺不成?

“其他五部作品都是獨立的個體,寫完就完了。但《陽關雪》不同,我準備用這種模式寫一個系列。”朱子清微笑著道。

“一個系列?”付薈竹驚叫道。

也難怪她這樣吃驚,雖然她對《陽關雪》最無感。但這並不是這篇文章不夠好。恰恰相反,國內文人對這篇文章讚譽最高。只是讓人遺憾的是,這個型別的作品只有這麼一篇。無法讓人提煉出更多的有用資訊。

有人曾經斷言,如果朱子清能把《陽關雪》的思路繼續貫徹下去,早晚能成為大師。但這個人也了。想做到這一非短時間可為。哪想到朱子清今天就要寫一個系列。

“對,最近我準備遊歷祖國的山川江河、名勝古蹟。我會試著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出一本散文集。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光聽到這個名字就讓我有一種莫名的震撼。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到它的內容。”

“沒那麼快,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把它寫好。”朱子清的虛偽了一把:

“這次出去旅遊不只是為了《文化苦旅》。還有一重原因是想出去遊歷增加自己的閱歷。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現在最缺的就是生活實踐帶來的感悟。所以想趁這段時間稍微彌補一下這個短板。”

“你是準備最近出發?”得到朱子清確認後。付薈竹才問道:“現在你還是高三學生,難道你不準備繼續會學校讀書了嗎?”

“讀書是肯定要讀的啊,只是我覺得出去遊歷更適合我現在的情況。畢竟等我上大學之後肯定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朱子清解釋道。

“起大學,現在已經有二十幾家大學公開宣佈要特招你入學。其中就包括北大。不知道你有沒有自己心儀的大學?”付薈竹沒有在一個問題上糾纏太久,見朱子清回答的差不多了。就順著話音轉移了話題。

朱子清第四輪的時候北師大第一個站出來要特招他入學,隨後又有幾所學校公開表示要特招他。隨著第五輪第六輪的進行,特招他的學校越來越多。尤其是在他拿到總冠軍之後,北大終於對他伸出了橄欖枝。

武大那麼快就把錄取通知書都送來了,和北大的出手不無關系。雖然朱子清答應要去武大。可北大畢竟是國內文科最高學府,無數學子心目中的聖地。武大也害怕朱子清動搖。

“有,我會去武漢大學。”武大的通知書到手,文賽也已經結束,朱子清終於了實話。

“武漢大學?好像並沒有聽到他們要特招你的訊息啊。”付薈竹驚訝的道。

“你知道我和賈其功大師認識,武漢大學透過他和我取得聯系。而我也非常喜歡武漢大學的環境和校風,就決定去他們那裡。”

“原來如此,看來還是大師更有吸引力啊。”付薈竹明顯誤會了他的意思。不過朱子清也沒有糾正她的看法。這種解釋反而能為他省去不少麻煩。

“最近網上盛傳,你的推理《獻身》和校園《豆豆》兩部作品被島國人高價買種發行權。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確有其事。購買版權的是島國非常著名的出版社,他們非常的有誠意。我和四聯出版社商議過後,決定把島國發行權交給他們。”起這件事,朱子清就笑得合不攏嘴。

這兩部作品果然和島國人有緣,前世就是島國人所寫。這事雖然被自己挪到了國內,但依然被島國人發現。那天陶應雙打電話給他這事。他都覺得有些荒唐。

不過誰都不會和錢過不去,在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把島國的發行權賣給了他們。

接下來付薈竹又問了幾個問題,朱子清都一一做了回答。採訪直到中午才結束。然後付薈竹代表《當代》雜誌請朱子清吃了頓飯,雙方才離開。

這一期《當代》雜誌要到十二月底才會發行。距今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所以一時半會大家還看不到。當然,這些和朱子清都沒有什麼關係了。時間還早,回家也沒意思,他就在大街上溜達起來。

逛了沒一會,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他還以為是林寶兒打來的,興奮的掏出來一看,居然是李文秀打來的。

有些失望的接通電話,還沒來得及話,就聽對面李文秀焦急的道:“老朱,豐洪軍被抓了。”(未完待續

ps:又是一半才寫完,熬得頭痛欲裂。明天早上還要早起上班,趕緊睡覺去。順便求推薦票。這周兩天才漲了一百推薦,連分類明星這個分類前二十都沒進去。哭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