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好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c_t; “最近讀了朱子清的《論語別裁》,才原來《論語》可以這樣讀。[ ]以往讀《論語》不可避免的要受到陳啟明大師的影響,因為他對論語的解讀是國內現階段推行的標準。

陳啟明大師的解讀確實經典,只是書中的某些觀,鄙人不敢苟同!

舉一個例子來看,人不知而不慍這一句話的註解時,他有談到:這一句黃侃裡有兩種解釋,一是“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生氣”;要麼就是“我講課人家聽不懂,我也不生氣。”他的解偏向於第二種。

我記得中學課本上就有這句節選,教材答案上也是這麼解釋的。當時就只瞭解孔子似乎是一個傳經授業解惑的老先生而已,覺得第二種,也就是那樣理解。

可是後來看書多了覺得,縱觀孔子一生看又似乎覺得第一種更為合適一。

直到今天看到朱子清的《論語別裁》才確認了自己沒有想錯。

朱子清:不能單純的把孔子理解為教育家,他還是偉大的思想家。他一生周遊列國,為實現自己的思想與抱負到處遊,中間肯定有好多人不理解,甚至覺得有“傻”。作為一個老師,收門生傳授知識不也不錯嘛!

可以好多人都不理解孔子的這種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四處遊的行徑。在這種情況下,孔子別人不知道我不懂我,我也不生氣。豈不是更加順理成章。所以我是贊同朱子清的法的,第一種解釋更好一些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著名學者、書評人唐新林的這一篇報道出現在《文化之旅》上的時候,猶如一道閃電一聲驚雷在文化界的上空炸響。

又有人要挑戰陳啟明對論語的詮釋權了。

整個文壇都為之失聲,隨後爆發出更大的動靜。

這篇評論就好像是吹響了號角,關於朱子清和陳啟明思想的碰撞類評論同時出現在了很多專業報刊雜誌上。

有站在朱子清角度上的,有站在陳啟明立場上的。還有些則認為朱子清的論語別裁根本就是胡扯的。還有些人認為這是朱子清和陳啟明決裂的標誌。

這次支援朱子清的人很少很少,基本上都是否定他的。

“朱子清和陳啟明的蜜月期結束。”

“學術見解是具有排他性的,朱子清的學和陳啟明的學差別很大,兩人分道揚鑣只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沒想到發生的這麼快。”

“不要過於吹捧朱子清,他的《論語別裁》才只講了兩節四篇,後面是什麼樣誰都不知道。陳啟明大師的論語心得是數十年研究的精華。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朱子清的論語別裁就好像是兒囈語,幼稚的可笑。不要拿他和陳啟明大師比較,這是對大師的侮辱。”

首先出面聲討朱子清的是深受陳啟明大師薰陶的人。陳啟明的弟子和後輩還都很剋制,只是撰文駁斥那些人。

可是他們駁斥了一篇就有十篇新的報道。還有些書評簡直一竅不通胡攪蠻纏,就差指著鼻子罵陳啟明是騙子了。

他的弟子後輩自然不能忍,反駁的時候逐漸帶上了硝煙味。受到這種影響,他們對朱子清的印象也是一落千丈。

要不是你搞出一個論語別裁哪有這麼多事?你不是和老師關係好嗎?不是有半師之誼嗎?那就趕緊出來承認錯誤啊。

朱子清自然不會站出來自己的詮釋是錯誤的。那樣以後他就不用在文化圈混了。

但陳啟明的弟子可不管這麼多,火氣上頭的他們乾脆連朱子清的論語別裁一起批判了。

原本還很剋制沒有參與進來的深受陳派學影響的人,一看陳啟明的弟子後輩都站出來了。再也坐不住了,紛紛撰文否定朱子清的論語別裁。

陳啟明大師的某個弟子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被問急了,一時失言,直接罵了朱子清一句:背信棄義的人。

記者們瘋了,用最快的速度把這個新聞傳到了總部。然後各大媒體第一時間把這個新聞放在了頭條上:陳啟明大師的弟子當眾辱罵朱子清。這個訊息傳遍了全國。

至此事情徹底失去了控制,就算陳啟明親自站出來叫停都沒用了。

現在朱子清除了要面對那些不認同他思想的人,還要同時應對陳啟明大師後生晚輩的夾擊。他遭遇了穿越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急。

“老弟,你沒事吧。”魏知行第一時間打電話過來。

“我能有啥事,能吃能喝能睡。”朱子清自嘲道。

“還是老弟你心寬,這事要是擱老哥我身上早就被壓垮了。”

“魏大哥你就別誇我了,我這也是苦中作樂。”朱子清苦笑道。

“呵呵,那也不容易。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儘管,只要能做到的老哥義不容辭。”

“謝謝老哥,暫時我還能應付的來。等真撐不住了會找你的。”朱子清感動的道。

為了自己願意和大半個文壇對著來,他不能不感動。但這種事情不是誰的嗓門大誰有理。一種新的學術想要被人接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能做的就是繼續完善自己的學術體系,剩下的就是交給時間。

肖勁光、劉平等交情不錯的人也相繼打來電話。

就連朱媽媽也打來了電話:“你和陳啟明的關係不是很好的嗎?過年時候還專門跑到他家拜年,他怎麼還罵你?”

“不是他罵我,我和陳老關係好著呢你可別亂啊。”朱子清嚇了一跳,趕緊道。

現在的記者無孔不入,保不定哪個就跑過去採訪他爸爸媽媽了。朱媽媽心直口快,要是一不心了不該的,那就麻煩了。

“不是他罵的也是他徒弟罵的,當師父的就不會管管?”朱媽媽不依不饒的道。

“這事你不懂。我和陳老關係好著呢,剛才還通電話呢。這樣的話你可不要亂。”朱子清安撫道。

“我是不懂,可我知道他徒弟罵了我兒子,就是他的不對。”

“好好好,你的對,行了不。反正你不要亂就行了。”

好不容易把朱媽媽安撫好,還沒喘口氣又接到了艾建閣的電話。

“院長,你不會是準備勸我和陳啟明大師開戰的吧?”

“你沒發燒吧,瞎什麼呢?”艾建閣沒好氣的道。

“那就好,那就好。”朱子清呵呵笑道:“那你找我有什麼事兒啊?”

“我剛從校長那裡回來。校長讓我轉告你,放心大膽的去做,武大永遠是你的堅強後盾。而且我們學校也會聯絡一些學者撰文聲援你。”艾建閣沉聲道。

“謝謝,謝謝校長,謝謝院長,謝謝學校……”

“行了行了,別給我耍寶了。好好準備你的下一場講座吧。”

學校支援他,朱子清一都不意外。現在他們就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武大要是敢放棄他,那就是在拿自己的口碑開玩笑。

再,別看現在文化圈對朱子清一片口誅筆伐。但對武大非但沒有壞處,反而只有好處。

他們求的是名,是在文化圈的影響力。朱子清的學造成的影響越大,武大獲得的好處就越多。

至於朱子清被罵的時候居多那又怎麼樣。新學的誕生不怕被罵,當年陳啟明捱罵捱得還少嗎?就算現在還是有人在罵他。他們怕的是沒人罵,沒人罵就明你的學沒人關注。那才真是大問題。

不過學校明確表明會支援他,也讓朱子清送了口氣。雖然明知捱罵是必然的,但大半個文化圈都再罵,這種壓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得。有時候朱子清心中也會彷徨失措,甚至懷疑自己這麼做是對是錯。

現在有武大這樣的盟友和後盾,多少都是些心理安慰。而且武大的支援可不只是心理上的,還包括實際行動上。

作為全國排名前五的大學,他們的實力相當雄厚。僅中文系就有數十位名家,百多位知名講師,這股力量誰都不能忽視。

和武大關係良好的專家學者更是不知道有多少。這些人只要有一部分出面聲援,就能減輕朱子清很大的壓力。

明珠市,七寶老街,孫氏文房四寶店。

“又是文化之旅,他們就是文化圈的一顆毒瘤。”孫守青氣憤的道。

“於鼎雙果然不愧是於鼎雙,這一招分化離間計用的簡直出神入化。”賈其功面色難看的道。

“陳啟明也是,就不能管好自己的學生。不會話就不要亂,現在好了。兩家打起來了,讓別人看笑話。”朱子清可是他的忘年交,還幫過他的大忙。孫守青自然向著他。

“這事不怪陳啟明,換誰都不行。”賈其功還保持理智。

“還有你,你不也是大師嗎?就不能站出來替子清話?”孫守青已經氣急敗壞,看誰都不順眼。

“我孫看頭,你別逮誰咬誰啊。我要是站出來,只會把事情鬧的更大,對子清是禍非福。”賈其功哭笑不得的道:

“而且這件事對子清來也是件好事。”

“好事?我看你是老糊塗了吧。這能是好事?”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經過這些質疑,他就始終無法在文壇站穩腳跟。而且理越辯越明,經過這一番討論,會讓更多的人接受他的學。難道這不是好處。”

“我不過你,反正我就知道現在子清在被人罵,老頭子心裡難受的緊。”

賈其功正想勸,電話響了起來。掏出手機一看:“呵,曹操曹操到,你朋友打過來的電話。”

“快接,聽聽他什麼。”

賈其功搖搖頭接通了電話:“嗯,是我。我和孫看頭在一起。好,好,好,我知道了。”

“哈哈……這是好事,我肯定有空。放心,孫老頭我會給他的,到時候一起去。”

“嗯嗯嗯,行,那就這樣,後天見。”

賈其功面帶喜悅的掛掉了電話。

“快,子清打電話幹什麼?還提到我了,有什麼事找我幫忙嗎?是不是準備反擊了?”孫守青忙不迭的問道。

“你個老不修的,什麼反擊不反擊的。你朋友打電話過來是找我們幫忙,不過不是要和誰打架。而是好事,大好事。”賈其功大笑著道。

“到底什麼事,你能不能爽快?”孫守青不耐煩的道。手機用戶請訪問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