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勉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喊話的那個人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朱子清的宿舍,還是別有目的。聲音非常大,半個樓層的人都聽到了。

院長?

剛才還一片嘈雜的宿舍樓就好像被按了暫停一般,突然安靜了一下。然後比剛才更大的聲音響起。

“院長?什麼院長?哪個院的院長?”

“朱子清是誰?第一天就被院長召見,這哥們是咋了。”

“朱子清都不知道,太孤陋寡聞了吧。《七夜童話》的作者,去年文賽的總冠軍啊。”

“哦!想起來了。媒體報道他被我們學校特招了,你不我都忘了。”

“我也想起來了。如果是他的話,被院長召見就太正常了。我要是院長肯定一早就把他叫過去了,哪會等到現在。”

朱子清在文學圈子是非常有名的。而學校恰好處在這個圈子的最外圍。學習是學生的天然使命,這就讓他們比一般人更瞭解文壇動向。

哪怕對文學不感興趣的人,也會在周圍人的言談裡瞭解一些。更何況這些能考進武大的都堪稱學霸,對文壇瞭解會更多一些。

所以這裡大多數學生都聽過朱子清這個名字,只是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罷了。經其他人一提醒,馬上就明白過來。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剛才心中對此事還有些許不平衡的學子們在知道朱子清的身份後,態度馬上來了個大轉彎。這就是實力帶來的好處。

“朱子清居然和我們一棟宿舍樓,以後豈不是可以和他交流寫作心得。”

“那可不好,萬一人家不希得你呢。”

“不試試怎麼知道,接下來四年大家都要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我想他是不會拒絕和大家交流的。”

能考上國內十大名校的,哪個不是驕傲的人。不眼高於。起碼不會認為自己比別人差。所以他們所用的詞是‘交流’而不是‘指導’、‘學習’之類的。

他們的想法朱子清並不知道,在聽到有人喊他的時候也是楞了一下。院長?他認識我嗎,找我幹什麼?

不過馬上就想到當初賈其功大師當客勸自己來武大時候過的話,貌似他過這位文學院的院長是他老朋友。就是這位院長託他當的客。

看來他一直在關注這自己啊,朱子清心中不無得意的想到。心裡這樣想著,動作卻一都不慢。

“我在這裡。馬上過去。”然後對兩位舍友了聲抱歉,就趕緊順著聲音找了過去。

來喊人的是朱子清班的輔導員。眾所周知輔導員一般是有大四的學長擔任,做得好的有機會留校任職。

當然,也僅僅是做的做好的那一批,所以大多數還是要面臨就業壓力。這也就導致很多輔導員在其位不謀其政,整天為自己的工作奔波。

“你好,我是你們班的輔導員,叫曹強。”

“你好,我叫朱子清。”

在話的同時。兩人也都在不著痕跡的相互打量著對方。

對曹強來,面前這位可是以高中生的身份就登上《時代》的人。是院長做主親自招進來的,他最好和他搞好關系。要是兩個人鬧矛盾,他敢保證被處理的那一方絕對是自己。

在朱子清看來,這位可是輔導員,接下來四年就是自己的頭上司了。雖然自己背後站著院長,但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要想過的舒服,最好和他搞好關系。

這位輔導員個頭不高也不矮。一米七八左右。剛好卡在國民平均身高的標準線上。帶著一副細邊眼睛,文質彬彬的。給人一種和善的感覺。

朱子清不是那些未經世事的同學。前世他上過一次大學,有過和輔導員打交道的經歷。知道這副和善的外表下,隱藏的可能並不是一顆和善的心。

當然,這並不是輔導員就一定是反派角色。只能這麼,輔導員就是輔導員學生就是學生,身份完全不一樣。哪怕他們不久前也是學生。不要期望他們會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這位輔導員今天的和善,很可能就是因為院長的原因。

“院長在他辦公室等你,我們趕快過去吧。”

“好。”

一邊走,兩人一邊聊天。大多數時間都是曹強再。詢問對宿舍滿不滿意,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可以找他。向朱子清介紹大學的一些情況。朱子清對此表示非常感謝。

曹強是開車過來的。所以沒多長時間兩人就到了目的地。

很快,朱子清就見到了賈其功大師的這位老朋友。一位非常儒雅的老人,年齡大約五六十歲。

這位院長朱子清也瞭解過,名叫艾建閣,在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實很多人對大學的行政情況有所誤會,認為校長院系主任和初中高中的一樣,都是行政人員。這也不能算錯,但這個認識並不準確。

著名大學的校長和院系主任都是在某方面有著巨大成就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研究專案,平時都是帶隊搞研究並不過問學校的事情。只有遇到什麼重大的事情了才會露面。

而且院系主任的權力也非常大,院系內的事情必須要他們頭才行。朱子清就是被艾建閣做主特招進來的。

“曹,麻煩你了。”艾建閣頭,對曹強道。

“不麻煩,這都是我該做的。”曹強非常的有眼色,知道院長有話要和朱子清,也不多做停留:“院長,那我先出去了。有事你再叫我。”

“去吧。”

等曹強離開,艾建閣才把目光轉向了朱子清。對這個少年的到來他可是期待已久。文壇最出色的新人,被譽為建國以來最大的天才。

當然,他看重的並不是這些虛名,而是對方寫出來的作品。那才是實打實的東西。他到現在都不敢相信那些作品出自一個十八歲的少年之手。

倒不是他懷疑朱子清抄襲或者請槍手。朱子清名下的作品足夠一個人吃一輩子,甚至青史留名都不在話下。有這樣的才華誰還會把作品賣給別人。除非傻了。

尤其是這個少年在旅行期間,以《陽關雪》為藍本創作出來的那數十篇散文組成的《文化苦旅》。堪稱新世紀以來最優秀的一部散文集。如果不是對方年齡太,大師的名號絕對是跑不了的。

他對這個屢屢創造奇蹟,由自己做主特招進來的少年充滿了好奇。所以才在開學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的把他找了過來。

“快坐。”艾建閣和藹的道。

“謝謝院長。”朱子清也不客氣,在他對面的沙發上坐了下來。

“其實我早就想見見你,只是你一直在旅行。直到今天才得償所願。”

“應該是我來拜訪您才對,院長把我特招進來,我都沒有表示感謝。”

“哈哈……我們兩個就不要客套了。被賈老頭知道了,還不知道要怎麼嘲笑我們呢。”

這話朱子清可不敢接,他們老朋友之間互開玩笑無傷大雅。如果他敢什麼,那就是不懂事了。艾建閣也不指望他能回答,緊接著又問道:

“《文化苦旅》已經收錄了二十篇文章,不知道後面還有沒有?”

“還有十幾篇正在整理,最終估計不會超過四十篇。”

《文化苦旅》不算前言、開篇和結尾總共三十七篇文章。朱子清當然不會把話的這麼死。只是給出了一個大概的範圍。反而更容易讓人相信。

“真是讓人驚歎的傑作。在《時代》上看到你要寫一部散文集的時候,我還擔心你步子邁的太快。結果你做的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好。”

當初朱子清在接受《時代》採訪,要寫一部《文化苦旅》散文集的時候,唱衰的人不要太多。都認為以他的積累寫出一兩篇沒問題,但還不足以寫一部散文集。

可是很快朱子清就用實力反手給了所有人一記耳光。隨著他旅行的腳步,差不多每隔十天都會有一篇散文誕生,這種情況一直堅持了七八個月。

到現在,這部被命名為《文化苦旅》的散文集已經有了二十篇文章。在實力面前。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

這還不是最讓人驚訝的。除了這些散文之外,朱子清還寫了兩部長篇。至此。再也沒有人拿閱歷和積累事。

“寫一部這樣的散文集是早就有的想法,為此我準備了很久。只是以前沒有機會去完成。接受採訪的時候我的本意是親自到那些前人生活過的地方尋找靈感,並沒有想著當時就動筆。”朱子清又開始編造謊言:

“我自知自家事,積累和文學素養都不足以駕馭這樣的散文集。準備把感悟記錄下來,等到了大學接受系統的教育之後在慢慢的整理成文章。”

道這裡,朱子清故作羞愧模樣。

“哪知道還是修養不夠。急於證明自己倉促行文導致文章寫的不盡如人意,圖惹人笑。”

艾建閣面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嘆息一聲道:“流言害人,流言害人啊。”

“你後面幾篇文章出來之後我就覺得遠不如《陽關雪》寫的好,當時就想到你可能是受到外界的影響急於證明自己。現在看來我猜的沒錯。”

道這裡。老人可能害怕朱子清再受刺激,轉而安慰道:

“你也不要失望,那些文章比起《陽關雪》雖有不足,但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優秀文章,誰敢嘲笑你。不過我希望你剩下的那些文章不要著急寫,先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等覺得積累夠了在動筆。”

“謝謝院長,我也是這麼計劃的。”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散文集,雖然這部作品拓寬了散文的寬度,對中國文化發展影響巨大。但其整體的文學性尚存在一定的不足。除了《陽關雪》、《道士塔》、《莫高窟》等幾篇最經典的文章,其餘的都不是最拔尖的。

朱子清優先搬運的都是那些存在不足的,經典的準備留到最後再。所以才有了這一段對話。

接下來兩個人又交流了一些寫作方面的知識,當然基本上都是艾建閣朱子清聽。

雖然近一年來他有感於自身能力的薄弱,惡補過一段時間。但在這位文壇前輩面前還是只有聽的份。

直到天色微黑,艾建閣才放他離開。臨走時候還一再告訴他,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來找他。(未完待續

ps:新一卷三章過度章節,可能會很枯燥無味。不過過度總算完了,明天開始進入劇情。順便求推薦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